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的不足及措施

2020-02-13 07:31:38
江西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林木

岳 丽

(安徽省霍邱县西山林场,安徽霍邱 237400)

近几年,人们的认知水平,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如何对林业进行转型和升级,自然成为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研究表明,要想使森林的生长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森林抚育具有无法被替代的重要作用,森林抚育的作用,主要是为林木提供生长所需的良好环境。常见的森林抚育措施包括除草、除萌、间伐、割灌、施肥等,只有将森林抚育和造林技术进行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森林抚育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森林抚育经营的意义

一方面,森林抚育经营能够使森林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森林生态自然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森林抚育的意义,还体现在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增加树木养分、森林防火等方面。有关人员可以通过对生长情况并未达到预期的树木进行砍伐的方式,为其他树木提供和需求相符的生长空间,以此为森林的质量提供保障。将遭受病虫害的树木进行清理的目的,主要是对病虫害的范围加以控制,减少病虫害给树木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森林抚育还可以使森林资源功能得到开发,增加森林的种类,发展生物多样性,实现共同生长的目标。实践证明,森林抚育能改善森林的卫生、生长环境,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提高森林保存率,使传统林业培育面临的负面因素随之减少[1]。

2 森林抚育经营的不足

2.1 缺少环境保护意识 新时期,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尚未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经济效益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却忽略了生态效益的重要作用,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所选用抚育手段缺少科学性,导致环境被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自然难以实现。

2.2 缺少科学管理技术 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和措施并未做到与时俱进,换句话说,就是技术在更新、推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抚育管理体系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林业抚育管理,也无法实现提高质量的目标。

3 森林抚育经营的措施

作为组成生态系统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对森林进行有效抚育,自然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只有保证抚育工作有序开展,才能使生态系统得到重建,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立足于当今的时代背景,围绕着森林抚育经营所适用的技术,展开了系统、深入的探究。

3.1 所遵循的原则

3.1.1 生态抚育 首先应当明确一点,生态抚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森林环境的营造、水土资源的保持等方面,也就是说,生态抚育为林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对生态林进行抚育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除草、补植等技术加以应用。实践表明,这样做既能够使林木密度得到显著提高,还可以通过扩大林业规模的方式,使环境保护等目标成为现实。

3.1.2 用材林抚育 作为森林抚育经营的主要措施,用材林抚育的作用主要是为林业经济系统提供效益创建需要应用的载体。在对用材林进行抚育时,有关人员需要以直径为依据,将树木划分为小径材、大径材,再以此为基础,根据树木珍稀程度确定开发程度并落实[2]。实践表明,遵循上述原则所开展的森林抚育经营及有关工作,通常可以取得超出预期的效果。

3.2 完善相关体系 要想保证森林抚育工作在新时期能够取得和预期相符的效果,关键是对森林抚育经营所依托的管理体系加以完善,保证有关工作可以有序开展。实践表明,完善相关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对森林情况、预期目标和改善措施,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问题所适用的解决方案,完善、升级并创新管理方式,为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效果提供保障。

3.3 所适用的技术

3.3.1 修剪树木 修剪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树木生长,避免出现树木长势受到影响的情况。如果树干下部出现枯树枝,有关人员应立即对枯树枝进行修剪,通过提高森林透风性、透光率的方式为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对处于生长初期和中期的幼树进行修剪,遵循“留大冠、轻修枝”的原则,尽量减少修剪造成的节疤数量,保证所培育树种满足直通饱满的要求。公益林则需要将重点放在林分林带结构的调整方面,提高林地疏透度,强化公益林在生态防护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阔叶林的修剪时间,以造林后3 a 左右为最佳,针叶林的修剪时间则以造林后8 a 左右为最佳。另外,对二者进行修剪的间隔期,通常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阔叶林间隔期多为3 a,针叶林则需要等到产生两轮死枝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修剪。在确定其修剪间隔期时,有关人员应将生长区域等因素作为参考,例如,公益林的修剪,将生态服务效能作为依据,用材林的修剪将经济效益作为主要依据。

3.3.2 割灌除草 割灌除草主要指清除可能给林木生长带来较大影响的灌木、杂草,这是因为灌木、杂草和幼苗之间,较易出现争夺营养的情况,只有及时清除林地的灌木、杂草,才能为幼苗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般来说,割灌除草的工作,应在林木处于生长初期或中期时开展,常见的清除方式有机械清除和人工清除。割灌除草时间的选择,通常以目标树种受灌木、杂草和林下蔓藤的影响为依据。在割灌除草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将灌木、杂草和蔓藤在生长环境、品种特性上体现出的特点作为主要参考,重点保护濒临灭绝、在生长潜力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树种[3]。

3.3.3 抚育间伐 抚育间伐就是选择一个合理的间伐强度,伐去胸径比较小或枯死木,通过间伐可以降低林木径级密度,扩大了单株林木的生长、营养空间,调整林木径级分布,林木径级有所提高,使胸径径级较高的林木能够获得更充足的养分,提高了林木生长条件和林分生长力。

3.3.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给林木生长带来的影响往往十分直观且难以逆转,因此,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林区,有关人员应加大控制力度,使病虫害给幼树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有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物理、药物和生物防治技术加以应用,以此来达到减弱病虫害威胁的效果。作为相对直接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药物防治需要有关人员遵循特定的规律,例如,在晴天对药物进行喷洒,将早晨、傍晚作为喷药的首选时机,尽量避免在中午喷射药物。在下雨前喷射保护性的杀菌剂,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森林进行抚育的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的作用,主要是避免药物残留给环境带来危害,可以通过培养天敌的方式,达到防治常见虫害的效果,这样做还可以避免由于大量应用药物,导致出现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

3.3.5 森林抚育的剩余物处理 在森林抚育间伐过程中的剩余物,可以进行再次利用,比如用于栽培食用菌等。对于无法再次利用的有害剩余物,应该依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要求,采用归堆法、归堆火烧法、运出法等方式处理,以此提高剩余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讨论可以看出,森林抚育经营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时期,保证人们能够准确认识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再结合实际情况,为基于森林生态系统所开展的维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在落实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人们应遵循生态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对森林抚育经营所适用的技术加以创新,充分发挥不同行业具有的优势,在保护并修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推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森林抚育间伐林木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4:56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绿色科技(2020年21期)2021-01-08 06:11:54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34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森林抚育的意义及定向抚育模式的探讨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0
红桦林森林抚育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06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