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披露,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
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这项重大发现。
黑洞是一种本身不发光的神秘天体。天文学界推测,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然而,目前恒星演化理论预言: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而且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也仅在银河系发现了约20颗恒星级黑洞——都是通过黑洞吸積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小于2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显然,这颗新发现黑洞的质量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刘继峰表示,这项新发现可能意味着有关恒星演化形成黑洞的理论将被迫改写,或者以前某种黑洞形成机制被忽视。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台长大卫·雷茨评论,“在银河系内发现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迫使天文学家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这一非凡的成果,将与过去4年里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双黑洞并合事件一起,推动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复兴”。
◎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