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肠道功能障碍研究综述

2020-02-12 13:02:10徐菊玲
关键词:泻药直肠功能障碍

王 鑫,徐菊玲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

肠道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我国老年人群便秘的总患病率为20.3%,大便失禁的患病率为3.96%[1-3]。失能老人因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等因素会对肠道功能产生影响,加重肠道功能障碍。因此。对老人肠道功能障碍进行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失能老人肠道功能障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肠道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肠道功能障碍对失能老人的危害

1.1 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肠道功能障碍会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造成影响。王海英[4]通过对8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分析表明,患者发病后,首次排便便秘发生率为36.00%,后续排便便秘发生率为40.00%。揣玲杰等[5]通过调查发现,老年心脑血管的患者若发生便秘则可能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心脑血管的危害,如血压、心跳、心率升高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如高血压危象、心衰等危重症。

1.2 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肠道功能障碍会对老年人身心造成影响。刘玉珍等从通过对1 965名失能老人的研究认为,大便失禁会让老人产生孤独感[6]。孤独感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睡眠[7],同时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老年人部分疾病的患病风险,也会给老年人带来如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同时还会导致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甚至引发阿尔茨海默症[8]。

1.3 对老年人跌倒意外风险的影响

蒋虹等[9]通过对3 612例老年人的调查表明,大、小便失禁的高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分较高,存在大、小便失禁的老年人如厕次数增加,尤其是夜间,老年人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概率增高,跌倒风险较大。老年患者在如厕时,会以一种特殊的蹲姿后坐式进行下蹲,并会在最低点以后坐式的方式站起,这种特殊的蹲起姿势会使老年人出现下肢蹬伸力量不足的问题,较容易引发跌倒。同时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严重不足,蹲起动作的掌控能力下降,也易引发跌倒。

1.4 并发症

便秘与失禁是老年患者常见的肠道疾病。便秘会引发老年患者腹部膨胀、疼痛、食欲不振,产生厌食和恶心感,还会会诱发肛裂、痔疮等疾病。辛海威等[10]通过228份调查问卷显示便秘患者合并情绪异常者占39.9%,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占52.6%。甘华秀等[11]通过对医院住院患者的调查发现,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0.77%,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30.64%。可见肠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也是影响老人生活质量不可忽略的因素。

2 失能老人肠道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胃肠神经会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如肠肌间丛和黏膜下丛神经元减少或损伤,轴突病变等[12]。此外,便秘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刺激性泻药,也会导致肠上皮、平滑肌和肠道神经的损伤[13]。肠肌间丛和黏膜下丛神经元损伤会造成肠道动力障碍,加重便秘或失禁症状[14]。

2.2 相关疾病及其药物影响

老年人群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会对老年人肠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一般需要长期用药,部分药品可诱发肠道功能障碍,如抗高血压、抗抑郁、抗化疗、抗胆碱能等药物以及神经节阻断药、止痛药、利尿剂、刺激性泻药等长期使用可导致便秘[15]。可见疾病和药物会对老年人肠道功能造成影响。

2.3 心理健康水平

郭飏等[16]通过对199名60~69岁人群的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为6.83%,处于较低水平。邵晨兰等[17]调查了13家养老机构中500位老年人,其结果显示,出现相处困难、躯体化以及抑郁、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年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2.8%、49.4%、43.6%、40.8%,可见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李岩[18]的调查认为,心理因素如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易引发便秘,同时便秘也会导致加重心理障碍。可见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肠道功能密切相关。

2.4 照顾者因素

家庭照护是老年患者居家康复的主要方式。照顾者不尽要承担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由于缺乏照顾知识,照顾者还要面对社会的舆论,这使得照顾者的负担更加沉重。刘晓慧等[19]通过对各316例的失能老人及其照顾者的调查显示,失能老人的照顾者中有22.8%有轻度负担,59.8%有中度负担,17.4%有重度负担。陈瑞等[20]通过对浙江省5个地级市346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认为养老护理队伍存在以下问题:数量短缺,学历普遍偏低,专业技能欠缺,工作内容单一、强度较大,薪资较低且福利待遇差,培训内容偏重于生活护理,多为“补偿式培训”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养老服务供需上有着突出矛盾,缺少一支具备专业化技术的养老护理人才团队是重要原因之一[21]。同时由于养老护理员准入门槛模糊,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养老护理行业社会歧视严重,职业感受消极等,导致了老年护理团队缺乏专业性。护理团队的缺乏加之照顾者的负担过重是影响老年人肠道功能康复及治疗以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失能老人肠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3.1 大便失禁的康复治疗

3.1.1 肠道康复训练: ①功能锻炼:指导老年人正确进行提肛运动、腹式呼吸。②腹部按摩:将双手交叠放于患者腹部,用手掌大小鱼际肌做顺时针环形按摩[22],以达到促进肠蠕动,减轻肠胀气,改善肠道功能,帮助排便的效果。③直肠刺激训练:戴上用润滑油润滑过的手套,并将手指插入肠壁,顺着肠壁按摩同时配合腹部按摩,达到让肠壁松弛的效果,利于排便[23]。

3.1.2 针刺、电刺激疗法: 对不同穴位行捻转补法行针,有补气固本、升阳举陷,补脾益气止泻,固肾益脾防止大便余沥不禁,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排便反射功能,刺激肛周肌肉和神经、恢复肛门括约肌的主动控制功能的疗效[24]。周芳玲等[25]认为可以通过对阴部神经、骶神经、胫神经等的神经刺激以及生物反馈电刺激、结肠电刺激等电刺激疗法对大便失禁进行康复治疗。如结肠电刺激的治疗刺激结肠具有调节胃肠动力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以及失禁等疾病[26]。

3.1.3 康复护理: ①皮肤护理:保护患者肛周皮肤,若有红肿、水疱、皮损等形成可于清洗消毒后的肛周皮肤涂湿润烧伤膏,该方法能有效治疗创面,防止引发感染等进一步的并发症[27]。②饮食护理:多吃粗纤维食物,粗纤维不易被肠道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的蠕动,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③心理护理:积极增加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表示理解与支持,加强对患者的关注与照顾,保护患者隐私,以缓解其心理压力。④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与大便失禁相关的防范知识,失禁的危害,促进失禁康复的方法与重要性,失禁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3.2 便秘的康复治疗

3.2.1 康复训练: 黄芙蓉[28]通过研究表明,主动肠道功能训练不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腹胀、便秘、恶心等症状,促进其肠道功能的康复。康复训练主要有:①建立起排便习惯:训练患者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排便。②腹部按摩:从左下方开始沿直肠走向顺时针按摩下腹部,反复多次,进而增加直肠的蠕动,促进排便。③排便体位训练:训练患者以蹲位或坐位进行排便,该体位能有效增加腹内压,增大肛门直肠角度,更有利于排便[29]。④定时使用开塞露通便:一般选择早餐后30 min实施排便训练,同时用腹部按摩帮助通便,能有效改善肠道功能,有助于减少便秘的发生[30]。⑤直肠刺激训练[31]:先按摩肛周,然后带上手套并润滑,将手指插入肛门内,用手指按压按摩,达到刺激直肠的目的,直至粪便排出。若粪便仍未排出时,可用开塞露塞肛。⑥盆底肌训练:嘱患者行腹式呼吸,并收紧盆底肌持续10s,后呼气放松,反复多次训练。用力屏气或咳嗽以提升直肠压迫时间,同时进行高抬腿运动,提捏脊柱两侧肌肉,反复多次训练[32]。

3.2.2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技术是现代医学重要的医疗手段。赵凯等[33]认为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长期的疗效。医生可以通过肛门直肠测压技术提供的数据为不同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34]。另有研究[35]表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精神心理及生活质量。球囊排出训练:将带有球囊的导管置入肛管5~8 cm后注入一定体积的液体,等待患者便意产生,若产生便意时,指导患者取排便姿势,取出球囊,此时嘱患者做排便动作进行排便训练,通过球囊的扩张来改善患者直肠肛门的感觉功能,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3.2.3 益生菌治疗: 潘登登等[36]通过研究认为,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加快结肠运输、增强肠道蠕动、软化大便、增加排便频率等功能,通过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治疗传输型便秘。但是对于有长期大剂量服用刺激性泻药的患者使用益生菌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

3.2.4 康复护理: ①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利于软化大便,促进排便。晨起可饮用适量酸牛奶,酸牛奶含有乳酸菌,经人体大肠大量繁殖益生菌,可促进大肠功能改善。多吃高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不易被胃肠道所消化,食物残渣吸水以后膨胀,能起到软化大便,改善肠蠕动,促进排便的作用[37]。②心理护理:增加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照顾,缓解其心理压力,注重保护隐私,提高其依从性。③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危害、导致便秘的危险因素,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方法、药物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滥用泻药的危害以及预防和缓解便秘的方法。④药物护理: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并指导患者尽量使用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等,其对肠道刺激小,副作用少。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泻药。同时为避免患者对泻药形成依赖性,应嘱咐患者不可长时间的使用泻药[38]。

4 小结

综上所述,老年人肠道功能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身心健康、意外安全、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积极解决老年人肠道问题对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药物以及其照顾者是影响其肠道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目前,老年人护理团队相对缺乏,照顾者负担较重,且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与健康心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加之合并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药物,使得老年人肠道功能的恢复不尽如人意。肠道功能训练对改善失能老人的肠道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康复护理能进一步促进其肠道功能康复。目前,针对老年人肠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及治疗措施尚不够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护理人员应该更加注重老人的肠道功能问题,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护理团队的建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泻药直肠功能障碍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2:04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
自我保健(2020年11期)2020-12-04 05:21:47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行肠镜检查前什么时间喝泻药
人人健康(2016年17期)2016-09-06 10:55:13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5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
防止药物引起的便秘/六味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