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华 沈卫新 (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13000)
俞 波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 313100)
食用百合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地域广阔,主要品种有兰州百合、龙牙百合、卷丹百合[1]。其中龙牙百合(Lilium longifolorum)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片肥大、形似龙牙而得名,且鳞片个体肥厚、抱合紧密、颜色洁白、肉质细嫩、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鲜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鳞茎可作药用,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安神和利尿等功效[2-4]。因此,龙牙百合的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8年从湖南引进龙牙百合种球,进行了栽培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现将龙牙百合在浙北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探索出的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以促进其在浙北地区的推广种植。
龙牙百合种球引自湖南省东安县惠果康百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球规格:二代种球,直径11~12 cm,重50 g左右。
试验设在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内进行,该基地住于浙江省北部(E 120.19°N 30.81°),海拔3 m,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17.3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试验地的土壤类型为黏壤土,pH为7.12,土质中等肥沃,排灌条件良好,无前茬作物。二代种球每667 m2用种量为300 kg,株行距25 cm×40 cm。
田间调查并记录龙牙百合的出苗期、现蕾期、始花期、谢花期和枯萎期。其中,出苗期为出苗株数占总鳞茎数50%的时间,现蕾期为现蕾植株数占总鳞茎数50%的时间,始花期为最先开花的单株开花的时间,谢花期为最先开花的单朵花衰败的时间,枯萎期为植株地上部分60%以上枯萎发黄的时间。
在田间调查并记录龙牙百合的蕾期天数(即现蕾期到始花期的天数)、开花前天数(即出苗期到始花期的天数)、花期天数(即始花期到末花期的天数)、生长周期(即萌芽期到枯萎期的天数)。
在盛花期测量龙牙百合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如株高(由地表至花序梗顶端垂直于地面的植株高度)、冠幅(百合地上部分最大面积的直径)、叶长(每株茎中间最大叶片的长度)、叶宽(每株茎中间最大叶片最宽处的宽度)、花型(百合花开放后花冠的类型)、花序长(花序基部到花序顶端的长度)、花序梗长(花序柄的长度)、花序直径(百合花开放后花冠的直径)。以3株为1个小区,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采收后,测量记录种球性状、测算产量。其中,种球重量为采收后种球重量的平均值,种球周径为采收后种球表面环绕一周测量的平均长度。以3株为1个小区,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由表1、表2可知,龙牙百合于2018年11月13日在浙北地区种植,于2019年3月17日出苗,4月29日现蕾,5月25日始花,6月6日谢花,7月19日叶片枯萎;蕾期天数为27 d,开花前天数为70 d,花期天数为13 d,整个生长周期125 d。
表1 龙牙百合的物候期
表2 龙牙百合的生育期
由表3可知,龙牙百合的株型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为71.3±8.2 cm,冠幅为18.2±1.3 cm;叶片呈绿色,狭长,尖端渐尖,叶长10.4±1.1 cm、宽1.7±0.2 cm;花呈喇叭状,外粉内白,香味醇厚,花序长13.3±4.1 cm,花序直径12.5±1.9cm,花序梗长3.3±1.8 cm。
表3 龙牙百合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由表4可知,龙牙百合根茎为圆球形、色白、鳞片狭长肥厚、抱合紧密,周径23.1±0.6 cm,单个种球重157.9±28.0 g,每667 m2产量1 104.7±19.6 kg。
表4 龙牙百合的种球性状及产量
龙牙百合忌连作,宜合理轮作换茬。龙牙百合在浙北地区种植,种植前需对大田进行整地翻耕,耕深不少于 30 cm,并开好排水沟,以防积水,且每667 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 000 kg左右作基肥。
选择无病虫、无腐烂、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鳞片繁育的种球(鳞茎),且要求种球鳞茎近球形、呈白色、鳞片狭长且肥厚、抱合紧密、洁白细嫩、品质好,一般龙牙百合在浙北地区种植,二代种球的每667 m2用种量为250~350 kg。
根据种球大小确定种植密度,二代种球种植一般行距为30~40 cm、株距为20~25 cm。采用开沟播种,沟深8~10 cm。栽种后需覆盖厚度在5 cm以上的土层,且覆土要均匀紧实。
出苗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损伤植株根系。
在龙牙百合苗出齐后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施磷酸二氢钾20 kg;在百合鳞茎膨大期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追施磷酸二氢钾10~15 kg。
在龙牙百合鳞茎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忌水淹,需经常清沟排淤,做到沟沟畅通。
为减少营养成分消耗,保证龙牙百合的品质,需及时打顶摘花,以促进鳞茎生长发育,延缓植株枯萎。一般在花苞呈拇指大小时选晴天进行人工摘除。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3]。龙牙百合在浙北地区种植,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立枯病、炭疽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小地老虎、蛴螬等,可用80%代森锰锌、500 g/L异菌脲、50%氟啶虫胺腈、3%辛硫磷等进行防治。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龙牙百合在浙北地区于11月中旬种植,在翌年3月中旬出苗,4月底现蕾,7月下旬叶片基本枯萎,生长周期125 d左右,植株株型直立,生长势较强,根茎呈圆球形、白色、鳞片狭长且肥厚、抱合紧密,说明龙芽百合在浙北地区种植的适应性强,通过采用良好的栽培技术可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龙牙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