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盛美
(怀化广播电视大学,湖南怀化 418000)
会计行业信息化发展迅速,对于高素质的信息化会计人才需求迫切。在此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才能培育出更多适应信息环境的人才,促使会计专业学生必须适应市场环境、工作岗位和行业发展,体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全面发展。
会计实践教学需要完善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力量,教师实践指导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当前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实践指导水平有限,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会计实践教师均没有实际工作经历,主要是由于面临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缺少充足的时间到企业展开调研或实践。导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难以充分结合理论,两者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大部分教师均具备十分渊博的会计理论知识,但由于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并未真正参与实际的经济运作,导致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指导时,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教师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很难分享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不利于学生日后快速进入职场。另一方面,实践教师数量有限,师生比例严重不合理,大部分的会计实践教师均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难实现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并且学校方面没有为实践教师提供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
会计专业毕业生大部分的作业岗位,集中在出纳、初级会计师、收银以及会计员等岗位,但是当前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并未充分契合岗位需求。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根据岗位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大部分时间用于会计理论知识传授,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会计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难以契合职业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教学效果的提高,甚至会导致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市场环境,无法获取适合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工作。近年来,我国诸多高等院校开始重视会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并未根据就业岗位增设实践课程,整体的改革力度明显不足,所以很难取得显著的改革成效。除此之外,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材料缺少较强的实用性,学生实践内容过于倾向理论,很难真正了解实际的就业岗位,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就业后,开始疑问为什么工作内容与教师传授知识不一样,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会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课程设置的宽度和广度均有所不足。
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当前会计实践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仍然以教师的指导为主,教师替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和定位有所偏差,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并未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缺少实践锻炼机会,无法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信息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方式并未与时俱进创新,现如今仍然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并未引入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实践参与积极性低,且不会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信息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使会计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契合时代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实践教学。信息环境下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信息化会计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以学历和职称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要重点考察教师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工作经历以及工作时间,实现真正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科学有效指导。与此同时,应为会计实践教师提供专业实践条件,依据校企合作的优势,鼓励会计实践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经营工作,丰富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提升实践教学指导能力。针对会计专业青年教师应鼓励其积极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获取更高的会计专业职称,优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结构。除此之外,应打造兼职师资队伍,引进企业专业人员,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指导。
信息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应针对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规划,加大实践训练课时,理论知识教学以够用为标准,课程体系重点凸显实践训练。学生每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均应有对应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学生实践技能呈现循序渐进提高,培育学生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其顺利就业。做好会计专业教学的整体规划,打造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以理论带动实践,以实践训练验证理论知识,实践课程的课时设置应占据整体的60%以上,融入ERP 财务软件应用课程、电子商务课程、供应链管理课程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针对会计专业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促使学生能够将掌握的实践技能应用于工作岗位。其次,应针对实践教学内容作出合理调整,基于信息环境打造网络课程体系,并配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资源库,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检索获取丰富的实践案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选取企业真实的实践案例,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真实的体验感,充分了解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避免资源库中存在过度的理论知识,应以实践内容为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信息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必须革新传统教学理念,针对当前学生对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学习兴趣低的实际问题,注重以新奇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培育学生探索实践知识的欲望。会计实践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践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采取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发挥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从为学生传授知识转化为为学生传授方法,摒弃传统满堂灌的落后教学理念。同时,基于会计实践教学的信息化发展,需要为学生打造信息化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实践学习。
不同企业对于会计人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逐渐从传统的手工会计方式发展为会计电算化,逐渐实现会计领域的信息化全覆盖,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和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地区和企业,更加注重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其他的地区和企业,则只需要掌握会计电算化手段即可。所以在会计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工作岗位和信息化环境,注重传统会计实验教学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协同进行,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作用,为学生提供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空间。通过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会计实践能力,使其不仅能够适应手工会计环境,同时也能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对会计人才提出的要求,培育学生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传统的会计实践课,大部分均是在实验室完成,主要是以手工实验配合计算机房,这种实践教学环境显然无法适应信息环境的发展。所以在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实践环境的科学设计,应该将会计实验室融入经济管理环境中,避免其独立存在。在设计会计实践教学环境过程中,应按照企业的会计部门、业务部门、行政部门、金融机构、融资市场等环境,在校园内形成真实的实践环境。这样学生能够在开放化的实践环境中获取真实的实践体验,有利于强化会计专业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协调交流能力等。如果学校方面具备良好的资金实力,可以考虑投资建设网上ERP 实验系统,将会计实践教学等内容和相关的软件均融入信息教学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用户登录自主获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获取知识,还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实践操作练习。
综上所述,伴随信息环境的全面覆盖,会计实践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冲击,迎来了教学改革发展契机。为了适应信息环境并强化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应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师资建设、优化会计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创新会计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会计实践教学环境,促进会计实践教学适应信息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进一步巩固实践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