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骁,阮仕祺,王林,李琳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一些科研实力较强、文化积淀深厚的高校中设有校园博物馆,高校校园博物馆设立早期都以服务校内师生、支撑教学科研为目的,主题一般与母体高校的特色学科紧密相连。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藏有许多珍贵恐龙化石、矿石,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中藏有大量体现华中、华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的产品。近十余年来,随着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校外人员也进入高校校园博物馆参观学习。因此高校校园博物馆现在已经演变为具有支撑教学科研、传播校园文化、提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功能文化场所。
对了满足师生与民众高质量的参观体验,一些高校博物馆也效仿社会独立博物馆开发了文创产品,用于出售或作为礼品赠予观众。此类文创产品应是校园历史文化资源的再创造与提升,可以提高高校的社会形象,也可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盈利点。优秀的博物馆是高品质文创产品的基础,文创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又促进了博物馆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互补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以博物馆为载体的优秀文创产品设计不断涌现,对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进行了现代化的延伸,并提升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文化的影响力。如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对故宫文化进行了提取和再创作,设计出了符合市场喜好和现代化需求的优秀文创产品。但校园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相对而言在设计上还有许多不足,由于产品设计者对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和对校园历史文化认知不充分。校园博物馆与社会独立博物馆相比在内外环境、社会定位、资金人事等方面有所不同,关于校园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研发对策也不能照搬故宫博物院等成功经验,为了寻找高校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对策,笔者团队在高校博物馆较多的武汉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面向武汉市学生家长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
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是校园博物馆的重要特色,带有鲜明校园特色的文创产品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但大部分校园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要么只注重片面的经济效益,不考虑文化传承。要么呈现手法过于简单,缺乏设计感,甚至不经过任何设计直接从其他渠道引进成品出售。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大量售卖各种基本未做设计加工的石料,或与博物馆主题关联不大的儿童玩具,导致校园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失去特色,甚至损害了高校的文化服务形象。
产品的种类、风格、视觉表达没有经过统一规划,不同产品间风格差异过大,未能形成统一的风格。如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虽数量较多且一些产品经过精细设计,但设计来源过多,无论是整体色彩还是造型风格都差异较大。
此外,许多产品设计思路陈旧,将博物馆中的展品形象或文化符号直接移植于现代设计中,难以与现代审美价值观相匹配,也难以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认同。
经笔者团队的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校园博物馆的参观主体群体为12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观众的5~6成;其次为大学生群体,占总观众3成左右;中年和以上观众仅占1~2成甚至比例更少,其中还包括陪同孩子被动入场的观众。但高校博物馆没有把文创产品的开发重点对准儿童这一主体观众群众。例如华中农业大学以档案袋、明信片等纸质产品为主打文创产品,其中图案多为国画、水彩等写实类插画,这并不符合儿童偏爱卡通图案的用户需求。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大量售卖咖啡、茶叶产品,更加与儿童需求相背离。
尽管参观者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兴趣喜好都不同,但物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是游览者决定购买与否的重要标准。而目前高校博物馆产品过于注重艺术价值和设计者个人的主观想法,不能准确把握设计方向,导致设计出的作品缺乏实用价值,不符合市场需求,不能打动特定的消费群体。
大多数武汉校园博物馆文创产品都力图通过美观的造型和图案来吸引观众,如明信片、信封等纸质平面产品,或珠宝玉石等装饰品,虽然外观造型也很重要,但只有外观和造型的产品,缺乏实用性,会减少观众的购买欲望。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目前已有自身的文创团队或凭借自身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也拥有上千款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产品,做工上也非常精美。在调查中得知,校园博物馆市场化运作能力还比较薄弱,且人员、经费有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一般通过校友、熟人介绍或非专业人员兼职。一些产品设计虽有一定设计亮点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最终成品的观感。
我们实际回收的170份问卷结果显示,观众最在意文创产品本身的四个属性依此为:做工、文化、外观、实用性。对于它们在生活中的价值,高达84.6%的人把纪念意义放在首位。关于价格的接受度,68.1%的人认为应在50元以内,超过100元就几乎不再有人接受。基于此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外观作为本能层次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游览者最先被文创产品吸引的是美丽的图案和外观,文创产品良好的外观是引得观众好感的前提条件。由于受众者的审美存在差异,种类较少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所以能够满足广泛需求和喜好的唯一方式是设计外观各式各样的产品。
除了图案和形式的多样性,材料的选择也对产品的视觉感受有较大影响,多种材料的组合,造成视觉上的不同知觉,以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绘本类产品为例,我们可以依据读者的兴趣在装帧和纸品的印刷工艺、材料选择上增加对阅读者感官的刺激。
不同群体对文创产品的情感诉求以及风格追求受到年龄、心理以及阅历等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的趋向。前文提到,目前校园博物馆观众的主体是12岁以下儿童,为了迎合他们对外观的需求,应多设计造型可爱、风格卡通、颜色鲜亮的文创产品,如书签产品的图案可以采用Q版可爱的卡通动物形象。
实用性设计与用户的行为层次密切相关。校园博物馆相较于其他社会独立博物馆而言教育学术气氛更浓郁,且前文提到观众几乎都是各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因此校园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在实用性上应以学习为主要功能,产品类型应以文具用品为主。文创产品不仅仅是只有装饰作用的工艺美术品,更应是可交互可实用的生活用品,除了外观还要注重被使用时的用户体验。
由于我们的生活习惯相对于传统社会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以传统文化和民俗为主题的博物馆许多藏品的功能已难以符合现代用户的使用需要,如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当下市场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现代转化,以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文创产品,而不是简单的把过去的民器、用品复制后销售。文创产品的需求必然是文化载体属性和商品价值属性的重叠,既要保护和传承校园文化,又要具有使用价值。这就要求文创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要以用户需求为切入点,从文化的观点入手,寻找文化意涵与商品呈现的适宜的脉络关系。①
文创产品本身就有承载文化传播价值观的属性,校园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还具有旅游纪念品的属性,纪念品具有引发人们美好回忆的功能,此功能又属于产品在反思层次的设计,反思层次的活动常常决定一个人对某件产品的整体印象,当你在该层次上回想这件产品,思及它的所有魅力和使用经历时,许多因素将一起作用②。当文创产品被带离博物馆时,其存在价值之一就是对博物馆的回忆和联想。它对人们参观博物馆活动的印象好坏有决定性作用。从体验设计角度说,事件对体验者的影响包括了事后的长久记忆,记忆体验成为一段经历之后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作为校园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为充分体现上述作用,需充分体现校园特色文化。我们设计文创产品不仅要展示校园博物馆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还要肯定文创产品的情感价值、它们所勾起的回忆,因为它们对拥有者有着巨大的情感作用。
文化的特征(如符号、文物、建筑、习俗、故事等)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识别特征再固化到现代载体上才能用于传播,实现传承的目的。文创产品设计的主流路径是:对代表性文化特征进行基本视觉元素提取,再通过设计与生活用品相结合。因此,选取校园博物馆代表性的文化特征,是做好本文所指的文创产品的前提条件。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中的散装矿石类纪念品可以进行再加工,雕刻成学校的特色风景、人物、校训、校徽等造型和文字出售或展示。
系列化是强化校园文化特色和博物馆主题的重要方法,要实现文创产品的系列化,可以借鉴不同类别的校园文化符号,在保留原有形态造型的基础上,实现向不同类别、尺寸大小的系列化横向延展;还可通过对消费对象的分析,有步骤地适度将原有的形态造型与现代设计风格相融合。
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8成左右家长给孩子在校园博物馆中购买文创产品的价格意愿在50元以内。大学生群体的购买力也远低于职场人员。以他们为绝对参观主体的校园博物馆,主要文创产品的价格不宜过高,主要价格区间以10~50元为宜。因此书签、笔、橡皮、本子等生产成本不高且容易发挥创意的文具类产品是最优选择。
产品由构思设计到落地需要经过现代化生产环节,要获得优质的产品,不仅要注重产品设计方案,还要把设计、生产、营销这一生产流程进行整体的设计与整合。知道商品是如何进行生产、包装、分销和展示的,承担着管理者、工程师、消费者之间联系沟通的责任,并与这三者共同协作。④文创产品的生产环节不容忽视,不良的产品质量会让原本优质的设计方案付诸东流,对合作的生产厂家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质量审查应严格把关,不应该以盲目省钱或以熟悉与否为原则选择生产合作方。
校园博物馆作为公益性单位,以母体高校经费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各级主管科普工作的政府部门拨款为辅助经济来源。除去硬件维护和建设外,能够用于文创产品等“软件”开发的经费并不充足,甚至有的博物馆捉襟见肘。且碍于高校经费使用的严格限制,文创产品研发资金的申请和使用流程非常复杂和繁琐,更加限制了文创产品的开发用度。
开发文创产品的主要成本在于智力资源,虽然校园博物馆的经费并不充足,但校园博物馆相对于独立博物馆而言有着大量师生资源,可以弥补智力资源上的开销。目前武汉乃至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设有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对于文创产品开发企业,校内师生对本校文化更为熟悉且饱含了更多情感。校园博物馆联合艺术设计师生开发文创产品还能为师生的实践性教学与科研提供大量的案例素材,可谓是双赢的合作。因此校园博物馆要充分发挥校内师生的人才优势,用有限的成本设计出符合校园文化的产品。
校园博物馆文创产品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进行创新设计的产品,在文创产品开发中,要积极开展前期市场调研工作,对公众的消费需求和审美偏好进行全面了解,树立清晰明确的定位,密切关注校园文创的整体形势,确保文创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兼顾文创产品能够打动人、使受众对博物馆产生情感共鸣。将校园文化与实用性、创新性以及现代科技元素进行整合,需要在兼顾校园特色的同时,突出纪念性和实用性。
与公共博物馆不同的是,校园博物馆的文化具有博物馆文化和校园文化双重属性,并且校园博物馆首先要满足校内教学与科研之用,不应过于商业化,应在公益性和商业性中取得平衡。在文创产品的制作中,可发挥学校艺术专业师生的优势,成为学校艺术专业师生发挥教学科研作用的平台。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民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我们预计未来校园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中,非学生群体占比会扩大,届时需要对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做出新的调研与对策。
注释:
①徐启贤.以台湾原住民文化为例探讨文化产品设计的转换运用[D].台湾桃园:长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2004.
②〔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M].小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74.
③辛向阳.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J].包装工程,2019(08):60-67.
④〔美〕亨利·德莱福斯.为人的设计[M].陈雪清,于晓红,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