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乡土文化融入红色文化路径研究

2020-02-11 13:58
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井冈山乡土红色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历史,每一个拥有特定红色文化内涵的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乡土文化,它们与红色文化一同构成了当地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传播思维,单方面的思想输入,导致在人民群众中出现了红色信仰危机,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群中。全国红色文化共性太多,个性太少,需要在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井冈山红色文化是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并走向全国,必须将乡土文化注入红色文化,对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扎根群众、扎根生活,拓宽创作思路,唤醒艺术的红色基因,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性和教育性,从而推动红色文化发展。

红色文化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1]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根基和民族意志的体现,饱含着党和人民群众血肉之情、鱼水之情。井冈山红色文化诞生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是中国共产党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尤其是在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系列斗争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所铸就的革命精神形态。它不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而且还反映了其优良传统。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先进内涵,是党与人民共同缔造的红色历史。

新时代的红色文化具有新的内涵,同时也需要新的传播形式,而注入乡土文化元素是其中重要的传播形式之一。[2]所谓乡土文化是包含以地域为界、以历史为纽带形成的各种文化,其表现形式多样,传承性强。井冈山革命精神受客家、庐陵及湖湘文化的影响。这三种地域文化为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养分,更有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它已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历史生活中,是老百姓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化形式,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面对各阶层群众,让人民和红色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以井冈山及周边地区为例,探讨新时代如何让乡土文化为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发展助力,让红色文化更好地在群众中进行传播与宣传。

一、乡土文化与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

(一)井冈山地区的乡土文化

处于三省交界的井冈山地区,文化自古就是在不断地交流中形成的,乡土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客家的采茶文化、湖湘的爱国情怀、庐陵地区的文学积淀,还有客家与中国革命本身结合的独有文化,从方言、茶文化、民俗、祭祀等民间文化活动里都有体现。井冈山地区的乡土文化是老百姓历经数代积淀而成的民间文化,自个人到家族都和这些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人民与文化一起成长发展,文化渗透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且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表现形式亦成为群众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每个地区的乡土文化通常分为渗透式和参与式的传承与传播特点。所谓渗透式,即每一个体现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民俗活动还是戏曲艺术又或者是祭祀活动,都是本地家族有过参与的,并且见证了该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所以每一代人都会在家族中受到上一代人的影响和培养,这样的影响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甚至到每一句方言和行为都会有乡土文化的因素在其中。赣南地区最为典型的文化就是客家话,方言渗透于生活习惯和习俗、饮食风格等要素中,这些要素从一个人出生后就一直伴随其左右,可以说这样的“渗透”,对外是一种团体意识的形成,对内则形成认同感,进而增加了文化自信和文化特色。另外一种就是参与式方式,也就是和乡土文化中的民俗有关的活动,此方式需要当地人民的参与,虽然现代化的城市已经逐渐打破相对局限的区域生活,但是当一个外地人进入本地,都会经历一个由陌生到认可的过程,进而参与后再成为本土人。这也是其本土文化的特殊性所在。采茶戏融合于江西多地文化和客家人的劳动史中,作为一项古老的艺术,同样要面对众多现代化带来的挑战,毕竟许多西方文化元素都包含于现代化中且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从这个角度上说,井冈山乡土文化和井冈山红色文化面临了一个较为类似的问题,也就是非本地文化的冲击,因此,二者的融合就至关重要。

(二)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

江西人民见证了中国革命道路前进的历史,丰富的红色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井冈山、瑞金及安源等在中国乃至世界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当代进行革命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中赣西南地区的瑞金和井冈山都在其中,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这里开始,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的赣南红色文化并走向全国。我们熟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瑞金毛泽东旧居、兴国中华苏维埃兵工厂旧址、宁都的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及长征出发点红色展览馆等等。而在众多红色文化中,井冈山红色文化在江西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井冈山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思想提出和实践的地区,这个“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拯救了中国,为以后建立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反革命背叛和白色恐怖,改变了过去的错误思想,在农村扎根,创建革命根据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是在逆境中创造出的正确思想路线。这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诞生的思想,它不仅需要历史的环境,更需要文化的土壤和氛围,井冈山就有这样的天然土壤,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的土壤,这说明红色文化和井冈山本有的乡土文化有着许多共性,更有许多相似的特征所在。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资源以旧居、旧址群、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形态展现出来,与其他文化有共性也有特性,特性是其诞生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是一代人的人为效果造成的文化底蕴,需要强大的认同感和自身的感染力进行传承,特别是许多红色文化资源依托于当时的环境,如果对当时的历史环境不了解,那么红色文化可能很难有生命力,也很难做到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共性就是它与其他文化一样,需要意识和感受及挖掘和研究,共性决定了红色文化在表现形式上要不断创新,最终才能增强它的生命力。

二、注入乡土文化,提升井冈山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诞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它代表着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和民间民俗活动、民间文学、族群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也便于传播,而且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井冈山周边有着庐陵文化、湘南文化、客家文化,特别是客家人的采茶戏在赣南及闽西、粤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赣南、赣东等地都有采茶戏乡土文化,这也是本地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劳动中诞生,具有娱乐性、社会性、民俗性等功能的地方戏曲艺术,采茶文化以江西为中心的地带,向周边具有采茶历史的地区进行发展,如粤东北地区、闽西地区、湘东地区、鄂东南地区,这些地区同样具有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因此,有必要在新时代的创作过程中,进一步将乡土文化注入红色文化,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性和教育性。

(一)提升井冈山红色文化凝聚力

井冈山红色文化具有内在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凝聚力的体现,井冈山精神是时代和民族的结合体。江西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源头之一,凌步机说:“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最初定型。”[3]井冈山精神就是那股源头活水。但是如上所说红色文化的特性是诞生于特定的历史年代,需要相应的环境带入才能焕发出更多的文化魅力,如何将这“源头”的文化价值发挥出来,如何将历史中的凝聚力在当今时代中体现出来,并且焕发出无限生命力,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其实就文化特性而言,就是如何让当代人对历史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塞缪尔·亨廷顿说:“一般来说,一个群体,一个民族都会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认同感,经济实力越强认同感越强,越具有自信。”[4](P72)但是红色文化似乎在这个关联性上表现得不是很明显,这也是由于特殊地域与历史造成的。乡土文化则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与其说将乡土文化注入红色文化,倒不如说二者融合,从红色文化宏大的爱国情怀中脱胎出家庭的红色文化,让每一个家族和家庭成为红色的传承者,在传承关系上增强凝聚力。

井冈山地区自古就有着特殊的庐陵文化,“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庐陵文化闻名于世,因为它拥有大文豪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中兴诗人杨万里、爱国名臣胡铨等众多杰出人物。[5]庐陵文化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与当地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到了革命年代,一批庐陵故地的莘莘学子如陈正人、欧阳洛、朱亦岳、龙超清,他们分别来自遂川、永新、莲花及宁冈,这批人接受革命熏陶后又重新回到家乡点燃革命火种。属于乡土文化的庐陵文化扎根江西,人民群众口口相传他们的爱国故事,无论是家族内部还是外部学习都不乏这些文化的细胞。

井冈山革命区域吸收庐陵文化优秀基因后而形成先进而崭新的红色文化,这就是全新的生命力,[6]这里所说的生命力就是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创新,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每一个国人都不可缺少的精神,所以这里所说的创新不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创新,而是在人民群众心理内化程度的创新,就是说让人民脱离说教,脱离书本,从内心对文化产生认同感。乡土文化有庞大的社会根源,几个素不相识的人可以通过一项乡土文化活动相互认识并且认同,认同自己就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人并且有着发扬本土红色文化的责任,人民自发的认同和宣传也是我党紧密依靠群众的工作方式,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提升井冈山红色文化事业服务力

《江西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为保障国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从事的公共性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井冈山红色文化事业为基础的服务是江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红色文化在事业服务力上的创新需要在文化展现形式上和乡土文化结合,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虽然说比较传统却能够起到连接群众精神生活的作用,有一定的自发主动性,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将乡土文化表现形式中的主动性注入红色文化中,那红色文化将拥有更多的事业服务力,展现形式也将有所创新。井冈山红色文化的事业服务力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政府和社会通过有效的措施和制度进行推广,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电视媒体的播放视频资料等。乡土文化中的戏曲表演、民歌演唱以及民俗聚会等表现形式,如果在表演场地、表现内容和演出方式上,通过结合其形式,江西本土文化的继承者和重要参与者共同推动,这些乡土文化的继承者比如非遗传承人,他们经常在群众中进行文化活动,而且也最熟知群众接受文化的方式。

具体而言,就是可以将客家文化融入井冈山红色文化中,客家文化有着坚忍不拔的内涵,历经历次磨难从中原南迁,客家人每一次面对的都是自然和社会的困难环境,但是每一次都能渡过难关,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融合下产生较为稳定的客家文化共同体。南迁时在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中都有着极大的困难,这和红军在当时面临的处境很相似,需要的是信心和信念。红军在井冈山进行革命斗争时所经历的地区如秋收起义时的铜鼓、安源及三湾改编时的永新,这些地方基本都是客家人聚居地。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说:“这种客籍人从闽粤边起,沿湘、赣两省边界,直至鄂南,大概有几百万人。”客家人有着天生的革命性,他们受到当地地主的压迫,最后是红军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些历史在客家人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客家人的采茶戏是在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劳动疲惫之时创作出来的,如果能让一些客家文化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如非遗工作者、演员等乡土文化展现形式的重要人物,通过保护传承客家乡土文化的方式对红色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开展对红色文物普查与登记,制定相关保护条例,实施保护措施,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结合时代特色研发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产品,结合江西红色文化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型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促进公共红色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7],便能便红色文化与乡土文化很好融合。

带有乡土文化的红色文化事业服务力具有更强大生命,更加贴近百姓日常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文化创新的源头自然也较为丰富。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江西乃至中国的红色文化中的地位,是整个中国红色文化的起点与初心,井冈山红色文化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能够更好唤起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江西文化事业乃至全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服务力。

(三)提升井冈山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

自党的十六大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并列提出以来,文化产业作为繁荣市场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红色文化产业取得很大发展,在繁荣市场经济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利用市场规律宣传红色文化并且盈利,在现代化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要让年轻人接受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都需要创新,红色文化在市场化背景下要和其他领域的产业活动交叉融合,不断创新。

红色文化不是江西的独特文化,全国其他地方也不乏有很多各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比如延安、河北、上海、北京都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如何能够在全国的红色文化中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取决于历史,就是井冈山本身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就是乡土文化的注入。红色文化有共性,但江西的乡土文化是本地独有的,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属性,是本地人的认同感来源,也是吸引外来人的要素,更是市场化浪潮下自己独特的标识性文化。如果让井冈山红色文化的角色或者场景在乡土文化中展现,红军与群众共唱采茶戏的形式,或者茶农和红军的故事画册等文创产品类的表现红色文化,这在其他地区是难以见到的。文化产业本身就是需要不断拓展、不断创新的,红军在井冈山不是短暂的停留,也不是歇歇脚,其内涵宏观上讲是革命的源头,是革命的新生,微观上说就是每一个井冈山地区的人民,甚至每一个江西人都会有一个与红军有联系的故事脚本。如前面所说群众传承可以提升凝聚力,其实这也是创作创新的源泉。

我们看到的红色文化与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实存在一定距离,当乡土文化融入红色文化文创中就会有更多的创作思路和方式。红色革命的成功离不开群众,因此,红色文化和群众文化相结合也是理所应当,从文化艺术角度和市场两个角度进行文化创作,通过红色文化产品、红色文化服务和红色文化产业,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传播井冈山红色精神与红色基因,还能为促进井冈山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三、融传统特色于井冈山红色文化中

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中共在革命斗争中经历的光荣神圣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斗的足迹,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更是深深铭刻在后人心坎里的一种革命精神。当今的和平年代,井冈山红色文化更是所有中共党员的初心,也是全国人民应该铭记的历史。这就体现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它的政治内涵,党员能够在无形中重温党的光辉业绩,进而产生对党的景仰并能够对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青少年来说,井冈山红色文化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是生动的校外课堂。对于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来说,井冈山红色文化是将革命历史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大家,引导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红色文化创新创作的首要群体是广大干部,党员干部在党的方针政策基础上创造性地从不同角度且以多种形式共同贯彻执行,要在群众中彻底改变之前的展现模式,打破旧有的文字搭配图片的方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找出真实、感人的革命故事,通过网络多媒体和各方面的人才,让群众自觉提升对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兴趣,从平时生活中提炼一些具有亮点的红色文化故事,通过创新创作提升文化动感和实景地的历史厚重感,使群众和党的历史更加亲近、感受更加真实。

首先是政府层面。要搭建乡土文化和红色文化结合的桥梁,让红色文化场所如博物馆、旧居、纪念馆举办相关的乡土文化活动,促使乡土文化与红色文化共同参与、相互融合;举办文化精品展览或展销,提升红色文化在文化市场上的知名度,找到乡土文化注入红色文化的方向;举办大型纪念活动,比如纪念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胜利、遵义会议召开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将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融入其中,采茶戏文化、庐陵文化、湖湘文化都在活动中展现;积极组织参与全国性活动,将江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型文艺表演、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展示中国红色文化和江西乡土文化,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良好的政治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其次是基层群众层面。群众要充分将自己与红色历史联系起来,增加井冈山地区人民的认同感,追根溯源让每一个家族能够与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历史和经济的角度双重关联,让群众在红色文化中发挥作用,参与红色景区的活动,群众自身又是乡土文化的代表,他们能够将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贴近生活实际。比如让群众去当讲解员,让游客到群众家里做客、听他们家的历史故事等等,让每一个江西人都因为拥有井冈山的红色血统而感到骄傲。

为了让群众在红色文化中得到更生动有趣的感受,真正做到和人民群众“接地气”的文化,达到生活中有历史有文化且具有亲和力的效果。采茶戏要利用自己贴近群众的特点,通过“三脚班”短小灵活的特色并且根据历史背景创作一批革命故事进行演绎。这需要采茶戏的专家、演员和赣南地区的历史学者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学者进行交流,学校的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主动牵头,提供相关可创作的红色文化素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不为人知的部分,将采茶戏通俗易懂、方言化特点的属性表现出来。

工农红军在井冈山面临国民党的几次围剿,毛泽东还能写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高瞻远瞩又富有浪漫情怀的文章,从党员干部到普通军人、农民读到这个文章的感受一定不尽相同,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毛主席这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力量和希望。所以在江西的采茶戏要学会因材创作,利用采茶戏的幽默和乐观,创作出贴近红军和群众在面对危险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学者的指导下,保证大环境史实正确的前提下进行具象化的创作。红色文化遗址、学习基地、景区、纪念馆等要选择新的表现形式,贴近来访的游客和学习的群众,让群众自愿争当红色文化宣传大使。红色文化载体的管理者不再仅是文物的保护者和执行者,而是成为创作者或创新者。将新创编的采茶戏根据场馆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表演,特别是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红色纪念日都要进行相关的演出,不同的红色文化场地有着不同的演出形式,让本地、外地的群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将党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最后是社会团体层面。所谓社会团体,一方面是指从事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文艺团体,文艺团体间应该积极交流,开展研讨会,进行交流演出;另一方面是社会研究团体,他们需要深入研究乡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特性,从艺术层面为乡土文化注入找到关键方向。既然形式要结合,硬件条件就需要有所改变。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需要依赖科技的支撑,在没有融合乡土文化之前,红色宣传也在不断改进科技含量,改善硬件条件。为进一步丰富融合后的红色文化,要增加符合乡土文化的设备,比如采茶戏的演出需要的乐队和全新的服装、革命场景的还原等演出条件,制定合理的演出计划,充分利用信息化元素,让红色文化内容以新形式展现。

进一步丰富群众喜欢的地方戏曲的表演形式,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升乡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微剧、微视频在新媒体上的传播,营造一个全方位的空中红色文化氛围。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红色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和革命精神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互联网的冲击和挑战,许多人在物质富足的优越条件下丢失了应该继承的革命传统,缺乏理想信仰的“钙”。对于像井冈山这样的革命圣地的理解缺乏更深入的认知,历史虚无主义和猎奇文化容易乘虚而入,如果让群众在心里与红色文化产生距离将不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长期以来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思维,单方面的思想输入,导致在人民群众中出现了红色信仰危机,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群中更容易出现。

红色文化应该面向社会各阶层,各阶层群众也都需要红色文化。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在赣南地区也是如此,各阶层的人需要不同的传播形式,红色文化要借力乡土文化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传播。赣南采茶戏经过口口相传后已发展为成熟的表演艺术,其表演形式根据不同素材衍生出来,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在各个地方都有着抵制低俗化、庸俗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调控地方文化生态的发展方向,保证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向上。

总之,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要不断进行创新,一定区域的乡土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性,二者能够合理融合,向同一个方面努力,红色文化的潜力一定会被更好地挖掘出来。乡土文化的注入不是笼统的结合,而是要在不同的地区面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有所区分的注入,最终形成合力为红色文化创新服务。乡土文化的生命力需要持续的挖掘,红色文化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能让全国的红色文化共性太多,个性太少,在不失本真、不忘初心的情况下联系群众,了解群众,让两个悠久的文化在现代化的今天再次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只要多方面努力,将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扎根群众、扎根生活、扎根历史以拓宽创作思路,进一步拓展宣传和学习方式,唤醒艺术的红色基因,就一定能推动红色文化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井冈山乡土红色
红色是什么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红色在哪里?
乡土中国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追忆红色浪漫
井冈山抒怀
读《乡土中国》后感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