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伟 张宇文 郭 明
(1.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岐山 722499;2. 岐山县果树蚕桑工作站,陕西岐山 722499)
草地贪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昆虫,具有适生范围广、迁飞扩散快、繁殖能力强、危害程度重的特点。2019 年. 我国首次在西南地区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其后迅速蔓延到全国26 个省份,致使16 万hm2农作物遭受危害。随着境外虫源持续迁入和本地虫源叠加,预计2020 年草地贪夜蛾将会在我国大暴发。
陕西省宝鸡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0 万hm2左右,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2019 年7 月,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首次监测到草地贪夜蛾为害,其后两个月蔓延到11 个县区,累积为害玉米180 hm2。如何有效地防控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已成为当地秋粮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迁飞路径,我国由南到北把其为害区域依次划分为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重点防范区。宝鸡市位于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最北端,属于给草地贪夜蛾的继续北迁提供寄主条件,为草地贪夜蛾大发生提供过度虫源的地区,防控重点是 “防”,结合当地生态特点做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对于保障当地以及周边省市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1-5]。
草地贪夜蛾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 个生长阶段,完成一个世代需要24 ~40 d。
1.1 卵 直径0.4 mm,高0.3 mm,卵块在玉米上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有发现。卵块成团状,每卵块含卵100 ~300 粒。 卵遇适宜的环境2 ~4 d 即可孵化。
1.2 幼虫 幼虫分为六个龄期,3 龄前体色为绿色,3 龄后变为褐色。最明显的特征是四龄以上的幼虫头上有八字纹,腹部末端有四个黑点,身上具黑线和斑点,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
1.3 蛹 蛹期夏季为8 ~9 d,蛹呈椭圆形或卵形,红棕色,长14 ~18 mm,粗4.5 mm。
1.4 成虫 成虫灰棕色,有两对翅膀,翅展长3 ~4 cm,其中前翅为斑纹肾形棕色,后翅为白色,边缘有窄褐色带。前翅中部各一黄色不规则环形纹,其后为肾形纹;雌蛾前翅通常呈灰褐色或灰棕色杂色,环形纹和肾形纹灰褐色,轮廓线黄褐色;雄蛾前翅灰棕色,翅顶角向内各一大白斑,环状纹黄褐色,后侧各一浅色带自翅外缘至中室,肾状纹内侧各一白色楔形纹。成虫为夜行性,平均寿命为10 d,一般在前4 ~5 d 产卵。
草地贪夜蛾属于杂食性害虫,寄主遍布玉米、甘蔗、高粱等75 科350 种植物,在玉米上的为害尤其严重。高龄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当食物缺乏时,发育快的幼虫会捕食发育慢的幼虫。在11℃~30℃的环境条件下可正常发育,在最适环境下,完成一个世代仅需30 d左右时间,一年可发生多代。羽化后,成虫为了寻找异性或产卵点,每晚可飞行100 ~ 500 km,如果风向风速合宜,飞行距离会更远。
从玉米苗期到穗期都可为害,通过啃食玉米的叶片和果穗,造成玉米品质和产量下降。幼虫在3 龄前通常以叶片表皮以下组织和幼嫩心叶为食,低龄取食可导致玉米叶片出现“白斑”,将叶片吃成缺刻,就形成俗称 “窗孔” 的现象。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 龄后幼虫取食叶片的叶肉形成大量粗糙孔洞,严重时整株玉米仅剩叶脉,并食害玉米生长点,引起 “心死” 症状。高龄幼虫会为害玉米雌穗并钻入玉米粒内取食,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受害田块一般减产20% ~30%,严重时绝收。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早谋划、早预警、早发现、早防治” 的策略,以灭杀迁入成虫和田间幼虫为目标,做到早发现、早处置,营造群防群治氛围,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战。
4.1 监测预警 由植保部门专业人员在高风险作物种植区设立监测点,应用黑光灯、自动测报灯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的数量和动态;发生区可采用大田普查和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草地贪夜蛾的数量、为害程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4.2 农业防治 可采取种植抗虫品种;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例如与豆科作物套种;调整玉米播期,避免玉米幼苗与草地贪夜蛾幼虫期相遇;平衡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等措施减少草地贪夜蛾的为害。
4.3 成虫诱杀 利用成虫趋光性和生理特性,集中连片采用杀虫灯、性诱捕器、食物诱杀等理化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
4.4 幼虫防治 最佳防治时期在幼虫3龄以前,宜治早、治小。幼虫昼伏夜出,以临近早晚的时间喷药为宜,尽量将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喷洒在玉米心叶等幼嫩部位。
(1)生物防治。在田间害虫较少的时期或卵孵化初期喷施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田间投放夜蛾黑小蜂、螟黄赤眼蜂、蠋蝽等天敌进行防治。
(2)应急防治。米苗期被害株率大于10%,大喇叭口期被害株率大于30%,穗期的被害率大于10% 就要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建议使用国家农业农村部2020 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附件推荐的8 种单剂和18 种复配制剂。2019 年12 月,宝鸡市南繁育种单位在海南乐东县利国镇进行了第2次草地贪夜蛾防治工作,并对多种药物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初步结论是采取 “核型多角体病毒+ 复配制剂” 防治效果最佳。当宝鸡市农科院育种人员在玉米试验田中初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后,立即用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混合剂喷雾防治,间隔10 d 后又用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混合剂防治,两次药物防治后,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后期玉米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