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媛媛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丑与美相伴而生,都是维系世界和谐的一部分,人类创造文明的过程,也是对丑与美不断认知与审视的过程。所谓审丑意识,是指人类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确立起来的对呈现出丑属性事物内在的审美体验。然而在过往的美学领域研究中,发现美、展示美一直占据人类审美活动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审丑意识长期处于被忽视和低估的状态。意大利哲学家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在其所著的《丑的历史》中提出:美已是众人皆知的,没有了新鲜感,丑却可以是千奇百态的,像侏儒、巨人或是像皮诺曹这样的长鼻男。丑和美基于对立和陪衬关系不断升华,在审美价值的贡献上各不相同。在审美体验的历程中,丑不是美的附属品,它自成体系,其规律更加繁杂、丰裕。美远不及丑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更耐人寻味,发现丑反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现当代丑及审丑现象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当今受众在审美能力上得到扩充。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规定诗人与画家只能对美与善的事物进行描绘,并把美与和谐指定为最高标准。希腊艺术家通过持续对完美比例的探求,对美在形式方面明确了客观规范,这是因为希腊人都觉得美是客观数量比例的和谐。在该时期至高的艺术典范作品中,比如米洛斯的胜利女神、阿芙洛狄忒等,都能体现希腊艺术包罗万象的和谐与规律性的主要特征。这段时期审美活动的感知方式较为固定和单一,因为人们并不欣赏与关注丑,作为美的对立面,丑在艺术作品中也很少被呈现。
对丑的描述出现在欧洲中世纪末期,由于人们不停的在对抗宗教统治与封建神学,从而在通过自我分析时,发现了丑的存在,美不再是艺术家们的首选。这一时期形成了中世纪独特的艺术造型,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描述大都运用了夸张或者变形的手法,比如把人物的比例拉长、动作扭曲、头部细长以及惊悚的表情等,而不再着重描写真实的客观世界。
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了人们的主观意识,文艺创作者意识到美感不仅限于对传统意义上美的崇拜,德国美学家罗森克兰兹(Karl Rosenkranz)在《丑的美学》中提出:丑从来都不在美的范围内,却属于审美的范畴,艺术需要接纳丑,从而获得更多可能性。这一时期丑的元素逐渐扩展到艺术的各个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新媒体的普及,审美活动逐渐由艺术文化精英阶层下沉至普通民众,审美更加世俗化、日常化,人们不断挑战来自各艺术领域的传统文化,审丑观念疯狂涌入艺术各领域。“雷”“恶搞”“网红”等文化的审美现象不断出现。丑作为展示平民意识、叛逆精神、媚俗娱乐受到广泛追捧,以丑为美现象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审丑已经成为人们审美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一部动画作品要想取得成功就要与大众的审美取向相合。受众对美的兴趣与感知方式在当代的审美语境下逐步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受众都逐渐认可越来越多的审丑的现象。审丑所展现的动画角色设计已经成为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动画作品中反面角色给主人公制造麻烦,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中美早期传统动画中角色设计大都遵循二元对立的规则,即正派造型雅致、美丽,品格仁爱、英勇等,反派造型粗俗、丑陋,品格阴险、凶狠等,这时期反派往往就被塑造成“内外皆丑”的形象。美国动画《小美人鱼》中的反派角色乌苏拉(Ursula)有着病态灰色的皮肤,杂乱白色的头发,厚厚的红嘴唇、惨蓝色的眼影、阴森冰冷的目光、笑声诡异且邪恶,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她生性怪异、邪恶、狡猾奸诈、阴险毒辣等性格。中国动画《天书奇谭》中的反派黑狐精以戏曲中丑婆子的形象作为造型启发设计成一位满头的银发、身着黑衣的老太太。嘴巴突出、一双老奸巨猾的小眼睛、眼周围呈现“八”字形的黑眼圈、背部佝偻的形象对其性格的贪婪、阴险凸显得淋漓尽致。此外《狮子王》中的刀疤、《大力士》中的冥王哈德斯、《睡美人》中的黑女巫梅尔菲森特、《哪吒闹海》中的四海龙王、《宝莲灯》中的二郎神等都是内外皆丑的反派角色,这种二元对立的动画作品一般具有明显的寓教于乐的性质,造型呈现脸谱化的特征,曾经影响过一代人。但是在当下语境中其单一扁平的人物塑造难免会造成审美疲劳,令人乏味。
随着人们对动画的欣赏水平不断提升,脸谱化的造型渐渐失去了市场,动画角色应运向多元化发展,反派不再使用能够凸显其性格的元素,而是塑造得跟主角相似,使观众难辨善恶,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效果。例如美国的一部动画《冰雪奇缘》,其中的反派汉斯王子从外表上看有魁梧的身材,英俊的面孔,这样的形象在传统的观念中表现出的都是正面人物的象征。但这只是美丽外表下的伪装而已,在影片的末尾,汉斯王子的真面目展露无遗,剧情迎来巨大反转。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中的妖精风息一头紫色长发,额头的刘海经常遮住左眼,长耳朵,整体穿搭偏深色,看上去友好和善,故事一开始也是这样,他拯救了小黑并悉心照顾,影片中间风息黑化,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这种剧情反转给观众带来震撼的效果。
针对动画中的主角,近几年的作品中也进行了一些颠覆性的设计,主角也不再是唯美梦幻风格,却是更符合了现实生活。比如美国动画电影《怪物史莱克》中的主人公史莱克的登场使观众感到意外:粗大的四肢,浮夸的啤酒肚,肥胖的三头身,还有深绿色的皮肤,同时还有粗俗、自私、自卑的品格。直接挑战了观众对英雄常规的审美方式。也因为如此,在当史莱克的人物反转后,呈现出如此人物塑造的外形下隐藏着一颗善良勇敢的心,以此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主人公哪吒扎着两个丸子头、烟熏妆的眼睛、喜欢呲牙咧嘴、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与传统认知中哪吒的形象截然不同。但该片却引爆了电影暑期档,成为中国动画史上又一部巨作。正是因为一改往日的正面人物的画风,与结局哪吒形成巨大的反差,才让影片更有看点。这说明现代的观众更愿意看一个不完美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形象及性格的塑造越来越贴切普通人,其形象不断地多元化、生活化、本真化。
众所周知,美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审丑意识实现了对经典童话的调侃,对传统美学的消解,使整部作品的角色设计贯穿了一种对传统审美的颠覆和反叛心理,迎合了大众文化的口味,给予了观众审美上的快感,获得大众的广泛好评。相较而言,国产动画对审丑意识运用较少,虽然有几部也取得了较好的口碑,但是总体实际实力明显落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强调义务与责任的集体文化,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国人的观念中,权威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国产动画片中英雄通常是上天指定的人选,都是趋近于完美的形象,如孙悟空、哪吒、蛋生、葫芦娃等,这样的角色用审丑理念进行再造可谓是一步险棋,一旦故事设计不周全就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美国的多元文化是典型的个体本位文化,这种文化对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十分尊重,重视竞争与创新。即使主人公在一开始是一名不堪入目的市井小民,只要选择改变并努力也可以成为超级英雄。这是美国人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的结果,也为审丑理念在动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国产动画依然没有摆脱受众人群为儿童的困境,太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创作主旨偏重于教化,所有的角色设计都是紧紧围绕着道理来设置的,不论主角、配角还是反派,人物性格特征走向两个极端。这样的作品不像艺术片,而更像是一部强迫小孩从中学到什么的教育片,这样的作品故事线受到了限制,不利于情节的开展,娱乐性的机会就会少之又少,公众就很难认同它或对它产生兴趣,就更不用说向国际进展了。
美国的动画设计主旨力求娱乐大众,因此要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其设计动画的重点在于故事的趣味性,能令观众发笑或共鸣的故事点都可以取之用之。以主人公的种种经历推动故事的发展,表达影片主题。意不在说教,而是以一种轻松明快的氛围展现出人生的道理。
国产动画角色相当一部分取材于中国历史、传说、神话,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既是我国动画创作的源泉却也束缚着创作者的思路。因为大多数角色在文化传承中都已经固化了形象,对于趋于保守、缺乏创新精神的创作者来说难以进行解构重组来迎合当下时代语境,仅仅是丰富和再现故事而已,例如《白蛇:缘起》《秦时明月》等,虽然动画中要么应用了中国特有的戏剧、水墨等元素,要么借鉴美日动画元素,但是模式化的角色过于严肃,缺少活泼、幽默和个性,难以提起观众的兴趣。
而美国文化恰恰相反,他们具有强大的创新精神,动画角色取材广泛,无论是未来想象的科技还是毫不起眼的家禽、玩具,抑或是他国的经典形象等,都能成为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出于商业及意识形态考虑,每个角色都进行解构以符合美国主流文化要求,且无不带有美国式的幽默与调侃。以梦工厂和迪士尼为首的动漫公司创作的《超人特工队》《海底总动员》《怪物公司》等,成功塑造了许多经久不衰的动画角色形象,且每个人物都能开发得富有层次感、立体又真实。
当今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设计倾向于打破内外皆美与内外皆丑的二元对立模式,无论是为了呈现出多元化的性格,或是多变的造型,以丑为美设计思路的应用都表现得相对优异。一方面,为动画角色塑造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制造更多的矛盾冲突,使故事情节更加迂回曲折。并且摆脱了传统的角色设计中的模式化和脸谱化,使观众对电影保持更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通过外丑内美与外美内丑的鲜明对比凸显了主人公的内在美,使角色更贴近真实生活,有效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审丑视角下中美角色设计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我国的文化资源优于美国,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丑”形象来创作一个符合现代故事模式及审美倾向的角色。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的动画角色设计必须尝试更广泛的设计思路,正如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审丑意识下创造的“哪吒”一角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给予角色更强的生命力,获得更广泛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