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的应然取向

2020-02-10 10:56丁西泠
高教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改革建设

丁西泠

摘  要:“课程思政”改革在高校广泛推进,但教师“教育器物化”观念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深度广度,学生“学习功利化”观念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力度温度,还存在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区别存惑,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量化困难等问题。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润物无声的工作,应树立“久久为功 育心育人”的建设理念,并区别“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功能指向,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具成效。丰富师生的课程理解、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责任、注重格局时序、科学设计考核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应然取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2-0159-03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ourse reform" has been widely promot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teachers' "materialization of education" influences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dvancement, and the students'"learning utilitarian" conception influences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dvancemen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and "thinking political curriculum", and the difficulty in quant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a long-term, continuous, and quiet work. It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long-term education for the heart"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domin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al orientation makes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more effective. Enriching the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rriculum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iming of the pattern, and scientific design assessment are the proper ori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reform; construction

2016年12月7、8日,在北京召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基于此,“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在高校开始试点进行;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让课程思政改革更有了厚植的土壤。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学校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具体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缩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类课程都可以也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抓手和重要渠道,整合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成为高校深化课程发展的重要生长点[1]。作者作为具有近二十年教龄的思政课教师,根据自身对“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尝试提出一些“课程思政”改革建议。

一、“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教师“教育器物化”观念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深度广度

孔子云:“君子不器”, 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些手艺,停留在充当“器物”的层面上,而当立“志”于“道”。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着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情怀教育相割裂的局面,许多老师只看重“教学”,即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忽视“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教师和团委、学生处的职责,与己无关,与专业技能的传授无关,学生只要专业知识掌握好、职业素养高,就能前途通畅,教学工作即告胜利。这种“无教育的教学” 最终将培养出一些虽然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与专业知识,但不懂“道义”、价值观混乱之“器”。因此,“教育器物化”观念影响着“课程思政”推进的深度与广度。

(二)学生“学习功利化”观念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力度温度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压力增加,大学期间的专业能力、业绩成果,成为学生追求个人就业目标和满足发展欲望、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大学生奔波于竞赛、考证、人脉拓展、社团活动,有限的精力更多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淬炼、专业素养的提升等这些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的方方面面,一些专业课教师也以传授实用性强的知识技能为首要任务,对“课程思政”没有兴趣深入了解、用心思考,甚至对其存有“思政”泛化的误解,其所授课程即使在按上级要求进行着“课程思政”改革,但也是浮于表面,简单应付。在学生只重视技术课程话语的“功利化”态度和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探讨技术本身,并未真正思考课程如何用温暖的人文话语传递其蕴藏的人文意識的情况下,“课程思政”推进的力度、温度受限。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区别存惑

对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思政课教师当然一听即懂,但对于之前几乎从未关注过思政课的教师来说,区别则有难度。即使知道了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而是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成为思政政治教育的载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往往不知自己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如何能够有所联系,通过什么方法手段融入思政元素,或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得过于生硬、夸张,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专业教师成了新任的思政教师。

(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量化困难

“课程思政”是润物无声、高校课程合力育人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广泛、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思政改革温婉、和缓又漫长,如此,其建设成效考核量化则较为困难,而科学的考核体系对于评价教育效果、反馈教育信息、改进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等具有重要作用[2],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可复制可推广路径[3],科学地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也是“课程思政”改革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与关键

(一)树立“久久为功 育心育人”的建设理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程思政、育心育人,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业,一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探索,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尝试,专业课教师才能稍有改革经验,略有心得感悟,至此才算刚刚起步,应本着“久久为功 育心育人”的理念,让“课程思政”的建设不囿于项目有无立项结项、建设周期时长、是否给予资助,改革真正的驱动力应来自于对提升专业课课堂的价值引领导向,充实核心价值,丰富人文意识的追求和探索,让专业课上得更有温度、更富情怀。

(二)区别“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功能指向是“课程思政”建设更具成效的关键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为“显性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专业课和其他如通识课、公共基础课等综合素养课为“隐性思政”课程,应在原有的知识传授中融入主流价值引领,起到深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显性思政”的思政教育像一桌饕餮大餐,“隐性思政”中的思政元素似一两味调味料,应恰到好处地放入专业课、综合素养课这款美味佳肴中。显性思政可以理直气壮地强化,而隐性思政则应注重细化、深化,结合具体专业的认知特点适度化、巧妙化地进行,切不可做宏大抽象的高谈阔论,也不可用力过度,不然不单有越俎代庖之嫌,亦会使学生觉得每门课都是思政课,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

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取向

(一)丰富师生的课程理解

任何教与学活动都蕴含着一定的课程理解,加强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课程理解,则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应在原有知识背景之下,对“课程思政”改革下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要求等进行意义解读,这是一个基于师生个人的理解对新的课程意义进行个性化创生的过程。

专业课教师是以一种内在化、积极参与的方式进行着“课程思政”建设下的课程理解,其重点应在于,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典型案例为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给专业课加适当人文味道。“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理念与价值的培育、输送,通过课程设计中蕴含的价值引导使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文化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

学生的课程理解并不是将老师讲授的知识简单复制到自己的大脑中,而是融入了个体已有的知识、实践和情感体验,形成个体差异化的课程理解。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理论讲授中,也应融入参与式的课程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课程理解,基于新的课程理解,继续去指导和规制自己的下一次课程实践,这个知行合一、良性循环的过程,实质上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身价值观、情感、身心的持续发展。

(二)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责任

1. 价值引领责任

“就课程而言,它也不是‘价值中立或文化无涉的纯粹知识活动。作为课程的理性认识如任何的认识活动一样,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何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当人们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课程架构时,必然首先涉及价值”[4]。每一门课程,即便并非思政课,教师也会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建构和输出中,使学生受到影响,日积月累、积沙成塔。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眼中的学习榜样、道德楷模、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更应首先端正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责任的重中之重。

2. 创造性融入转化责任

“课程思政”改革,将思政元素创造性地融入、转化,首先需要教师“以生为本”,饱含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熟悉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所学专业,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例如,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生,侧重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对于理工类学生,侧重帮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均衡发展、历史与现代触类旁通的人才。如何结合具体专业的认知特点,合理巧妙、因课而异地进行融入转化,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责任。

(三)注重格局时序

“课程思政”的设置格局,在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同时,也应凸显不同类型学校的特色亮点。如研究性高校应突出创新理论、创新思想、创新精神的育人导向;应用型高校则应突出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的培养;师范等专业型高校要重视与专业要求、专业素养衔接得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要求“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提及大中小学开设思政课的整体性、逻辑性体现,课程思政改革同样如此,大中小学各时段的课程思政如何形成逻辑体系,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地开展改革活动,如何促进大中小学思政教师的交流学习,加强改革时序性思维,并进一步提出改革建议,以加强大中小学立体联动,纵向互通,也是以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科學设计考核

如前所述,“课程思政”既然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润物无声的工作,考核则应更侧重让学校、系部加大对“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视力度,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土壤环境,同时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增加沟通联动的协同育人意识,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考核指标应定性定量相结合,提升重视程度与宣传扩大影响相结合。项目组调研了37位参与过“课程思政”建设课题的思政课教师及35位申报立项 “课程思政”各级教改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内容需涵盖“全员育人”师德指标、“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科研业绩、团队建设与协同发展情况、创新做法与典型案例等。

“全员育人”师德指标以理念和意识引领为主,指标体系中可包括教师具有课程思政建设“久久为功 育心育人”的理念,爱岗敬业、潜心育人,通过价值引导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等内容。

“课程思政”实施情况指标将考核学校是否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考核教师在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设计、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思政”元素适度融入情况。

科研业绩指标意在强化教学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进一步促进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包含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微课慕课制作、开发校本教材等内容;团队建设与协同发展情况重点在于为“课程思政”在学校、院系及教研室内营造更好的发展土壤,并逐步扩大影响,通过院系、学校内的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比赛让更多教师直观了解、熟悉思政元素该怎样融入课堂专业教学,形成普及推广之势;创新做法与典型案例为文字描述,可将典型、创新做法集结成册,促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内涵式发展,也为后续“课程思政”的建设改革工作做好理论准备。

每所学校可根据自身建设的需要进行项目增减,并酌定做到多少项以上为合格、良好、优秀,以此保证“课程思政”改革的顺利开展,持续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显性、隐性思政教育协同合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作为刚刚发展起步的“课程思政”如何进一步完善,使教师加强重视,让学生终身受益,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孟庆楠,郑君.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课程转化:价值、目标与路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39-145.

[2]项久雨,石海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效应生成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8(4):66-86.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3):43-46.

[4]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8-2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改革建设
寒露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