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对流行j病的种较高级别的预警,意味着该事件“严重、突然、不同寻常、意料之外”。疾病的国际传播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各国有责任向世卫组织通报相关疫情和病例。
·与被划入疫区国不同,PHEIC不针对具体的国家,而是一种全球性的协调机制,它将有利于开放疫苗等方面的国际协作。
·SARS、天花、野生型脊髓灰质炎和人类流感都被自动认定为PHEIC,无需突发事件委员会的声明。
自《国际卫生条例(2005)》生效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共宣布了五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09年4月,由墨西哥美国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
·2014年5月,南亚和非洲的脊髓灰质炎疫情
·2014年8月,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2016年2月,南美地区的寨卡病毒疫情
·2019年7月,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
根据资料显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健全的国家,如墨西哥、美国、巴西等,在PHEIC期间应对良好,以发口罩、医学隔离等方式有效切断感染源,及时控制疫情蔓延。而不发达国家地区,如非洲、南美等,虽然也采用打疫苗、隔离等方式,但大多应对不及,有些疫情至今还未结束。
1.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措施,不建议限制贸易和人员流动;
2.必须打击谣言和错误信息的传播;
3.必须加速疫苗、治疗方案和诊断方案的研发;
4.必须支持那些卫生系统较弱的国家;
5.必须审查准备計划、找出差距、评估所需资源以识别、隔离、治疗患者,防止疫情传播;
6.必须与世卫组织和全世界共享数据、知识和经验;
7.所有国家以团结协作精神共同合作,打败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此次宣布新冠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不要反应过度,也不要反应不足……这是关于事实而非恐惧的时刻,这是关于科学而非谣言的时刻,这是关于团结而非污名的时刻。”
过去十几年来,全球有疫情的国家很多,被宣布进入PHEIC状态的国家也不少。2016年,包括巴西在内的南美洲也曾因为寨卡病毒遭遇过同样的局面,但那年,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实现了复苏,甚至还举办了里约奥运会。所以,面对大自然突然而来的挑战,我们除了保持敬畏,也有迎难而上的信心与战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