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经磨难而不衰的民族,必定有无穷的力量;一个屡遭挫折而不倒的国家,必定有坚实的脊梁。面对疫情,我们之所以有必胜的信心,就是因有无坚不摧的中国力量、高高飘扬的中国旗帜、逆行而上的中国脊梁,这些就是抗击疫情的定心丸、强心剂、主心骨。
新型冠状病毒牵动着14亿国人的心。对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1月25日(正月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他再次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1月27日(正月初三),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各级党委要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1月28日(正月初四),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温暖人心的话语,坚定着人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1月27日(正月初三),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来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总理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现身,不仅为这场防疫攻坚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让广一大武汉市民感受到了来自中央的真切关怀。
在总理考察武汉期间,发生了一段令人颇感振奋的“小插曲”。在一家超市里,市民看到总理,主动邀请总理参与“总理说武汉、市民说加油”的活动,在李克强总理与现场市民的默契配合下,一声高过一声的“武汉加油”响彻超市。这幕鲜活生动的情景,展现出了武汉人面对困难的勇气与乐观,也拉近了考察中的总理和广大武汉市民的距离,让人们对最终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众所周知,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市民的日子一直过得很不容易,但武汉市民却表现出了一种逆境中的非凡韧性,这种韧性支撑着他们]克服大小困难,也让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之下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达观。
身处风暴中心的武汉市民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人们更没有理由感到气馁,只要并肩携手,就没有爬不上去的坡、迈不过去的坎。
17年前,在“非典”肆虐的关口,他说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17年后,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84岁的钟南山一边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第一时间坐上赴武汉的高铁,奔向防疫第一线。
作为2003年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关键时刻再次披挂上阵,人们早已见识了他敢讲真话、敢挑战权威、敢肩挑大义的精神。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让人莫名心安,很多人一看到他,直觉就是“稳了”。
作为临危受命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解读最新情况……没有片刻停留,为所到之处带去鼓舞和力量。
《女友》说:公众面前的钟南山,沉着冷静、精神矍铄,有着高超的医术和直言敢谏的社会良心,像一道永不过期的“救命符”,给惊慌中的人们以勇气和信心。
2003年非典时,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她果断出手,仅用一夜的时间便隔离了数千人,创造了SARS“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
2013年H7N9禽流感来势凶猛,她带领的团队在5天内迅速发现突发疫情病原,并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布了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随后又证实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的源头。在此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全国大规模关闭活禽市场,减少了人感染的风险,迅速控制了疫情传播。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之后,73岁的她,再战防疫前线,带队前往武汉支援。
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她第一时间随钟南山院士前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听报告看现场,为对抗疫情,辗转于武汉、北京、杭州等地,见缝插针接受采访、科普冠状病毒,让真实有效的信息更及时更高效地触达老百姓。
李兰娟表示:“这样的节奏我已经习惯了。武汉有需要,我随时带队前往。国家的大事,我义不容辞。”
《女友》说:总有些人让我们相信,总有些人让我们感动。2003年的非典灾难都扛过来了,相信这次也能平安度过。
新华睿思数据显示,除了疫情的实时动态,网民对于“科研攻关成果”的关注度也持续走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盒60分钟出结果”、“上海市研制出抗病毒喷剂”、“浙江成功分離到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疫苗研发正式立项”等好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纷纷表示:“医学领域专家是这场战役的智囊团,这样的研发速度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试剂盒在一线的应用将大大提升确诊速度,感谢全体医护工作者为之付出的努力!”“研发人员真棒!希望我们尽快战胜疫情!”
病毒溯源、临床救治、药物研制、疫苗研发……他们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他们是医学领域的科研人员,他们是临床救治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是战“疫”勇士。
《女友》说:科研速度,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