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庆
中东乱局加剧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9年10月中旬连续访问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这是普京时隔12年后再次出访沙特,也是其2017年访问伊朗、2018年访问土耳其后,连续第三年出访中东国家。
与俄罗斯相对照,美国在中东呈现出战略收缩之势。2019年10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叙利亚北部撤军。3天后,土耳其发起代号为“和平之泉”的越境军事行动,打击叙利亚库尔德武装。
此外,2019年10月初,美国罕见地在本土调动和指挥在中东的军事演习,引发外界对美国将设在卡塔尔的美国中央司令部迁往本土的猜测。
随着美国收缩其中东战略,俄罗斯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中东事务,地区格局正面临新平衡。
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关系。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力衰弱,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一度大幅下降。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俄罗斯通过“化武换和平”以及出兵援助叙利亚,帮助叙利亚阿萨德政府成功扭转了战局,还通过建立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和谈机制,主导了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俄罗斯通过推动解决叙利亚问题,形成了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三方的特殊关系,限制了美国和欧盟在中东的影响力。
如果说俄罗斯通过推动叙利亚问题解决,以及强化俄—土—伊三方关系,巩固了俄罗斯在中东北翼的阵线,那么,俄罗斯最近提出的“波斯湾地区集体安全构想”,则表明其正试图将影响力扩张到中东南翼的波斯湾与红海海域。
2019年7月23日,在俄罗斯外交部召开的有阿拉伯国家、伊朗、土耳其、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欧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金砖国家代表参加的会议上,公布了“波斯湾地区集体安全构想”,提出主要目标是为海湾地区“建立一个真正包容性的区域安全体系”。
俄罗斯还试图调解已持续多年的沙特与伊朗矛盾。近期,海湾地区发生了多起油轮遇袭事件,伊朗和沙特互相指责,海湾形势剑拔弩张。为防止冲突升级,俄罗斯两边做工作,呼吁双方在真相查明之前保持克制。
在俄罗斯倡议建立“波斯湾地区集体安全构想”之际,美国也在组织“海湾护航国际联盟”,但目前只得到沙特、以色列等少数国家的响应。
普京最近短暂的“中东之行”,出访的是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湾国家。访问沙特期间,俄沙签署了价值100多亿美元的20项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内容涉及能源、通信、投资、民航、媒体、军事、税务和太空探索等领域;阿联酋之行的结果是,俄阿签订了总价约14亿美元的多份新合同,两国表示将加强经济与安全合作。
俄罗斯、沙特和阿联酋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国,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出现严重裂隙之际,俄罗斯加强与海湾产油国的政治、经济和能源合作,彰显了俄罗斯正全方位加强与中东的联系。
美国的中东战略则呈现出收缩之势。这一态势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显现,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导致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下降。由于美国境内页岩油和页岩气产量不断增加,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度不断下降。
二是特朗普高举“美国优先”大旗,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不断从国际多边机构“退群”。
三是肆虐中东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被击溃后,反恐不再是美国的迫切选项。特朗普认为,应该让中东各国自己负担防卫和安全责任。
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更是急于“脱身”。2019年10月6日,特朗普宣布从叙利亚北部库尔德人控制区撤军。事实上,特朗普今年已多次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在他看来,美军留在叙利亚的成本与风险与其收获和成果严重不匹配。
在历史上,美国一直是中东和平进程与巴以和谈的重要调解者之一,但最近美国在中东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
2019年6月,美国在巴林主持召开以“和平促繁荣”为主题的有关援助巴勒斯坦的经济会议,并在会上推出了“世纪协议”经济部分内容。美国试图通过施压和援助的两手方式,迫使巴勒斯坦放弃建国和主权要求,这遭到巴勒斯坦的拒绝和谴责。
面对俄罗斯和美国的中东战略之变,中东地区国家正调整政策加以应对,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正经历新一轮分化组合。
目前,以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埃及为代表的中东国家,为了在大国博弈的过程中重新定位,有的主动出击,有的被动应对,有的抱团取暖,有的深陷政局动荡无力施展抱负,中东政治风暴正呈现山雨欲来之势。
眼下处于风暴中心的土对叙军事行动,引发相关各方新一轮博弈。土耳其以清剿库尔德工人党在叙分支叙利亚人民保护部队为名,发起“和平之泉”军事行动。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土耳其迅速出兵,是为了填补美国从叙利亚北部撤军留下的真空,希望在叙利亚北部建立长近500公里、纵深32公里的“安全区”,为日后安置滞留在土耳其的叙利亚难民作准备。土耳其的军事行动不仅遭到叙利亚政府的强烈抗议,也引发了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质疑和批评。
在土耳其军事行动的压力下,叙利亚库尔德武装重新寻求与叙利亚政府军合作。而美国为了缓和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在为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开绿灯”后,急忙派出副总统彭斯和国务卿蓬佩奥访问土耳其,又为土耳其的军事行动按“暂停键”。
如此混乱的信号,凸显了美国中东政策的无序和无力。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引发的混乱,可能让极端势力残余卷土重来。果真如此,也会给美国的中东战略带来更大麻烦。
而在叙利亚和海湾局势持续紧张的同时,巴以问题对中东局势的冲击仍不时表现出来。在巴以关系持续恶化的同时,外界注意到,近年来以色列正試图与海湾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以对付伊朗,这也是中东政治版图面临巨变的又一征兆。
中东正经历的新一轮大变局中,除老牌棋手美国、俄罗斯、欧盟外,以印度、巴基斯坦、日本为代表的域外国家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们正不断把眼光投向中东。
印度是中东的近邻,中东是印度最大的劳务输出地和最大的侨汇来源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印度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中东石油进口国。2016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出访伊朗,在两国签署的12项合作协议中,包括投资5亿美元帮助伊朗修建位于东南部的恰巴哈尔港。通过该港,印度将可以绕过巴基斯坦,借道伊朗和阿富汗,实现与中亚的联通。
2019年2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先后对巴基斯坦和印度进行访问。9月,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也前往利雅得访问,与穆罕默德王储讨论了海湾地区形势。
2019年6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这是日本首相时隔41年后再次到访德黑兰。能源和经贸关系是日本与伊朗合作的重点。虽然也有分析认为,安倍此行亦有缓解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意,但美伊结怨之深,显然非日本所能调解。
回顾以往半个多世纪,美国一直是中东外来势力的主角。如今,俄罗斯积极参与中东事务,其他域外国家力量亦在举棋谋局,中东地区国家则正重新寻求定位,这一切都表明新的中东大棋局正在展开。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