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肖斌
卜浩江是一名广告行业从业者。有一次,上一家工作单位的前领导找到他,说有一个文旅策划的项目,想让他跟着一起做。卜浩江觉得,既然是前领导,做就做吧,应该不会亏待自己,就没好意思多问,还跟着出了一趟很远的差。
回来后,卜的前领导又让他做方案的其他部分,依然没提任何报酬的事。这次,卜浩江婉拒了,前领导也就此消失。他后来总结:“有时候,对方就是利用你的‘不好意思,而‘不好意思大多時候都等于吃亏。”
肖肖是一名媒体从业者,一次师姐介绍,给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写策划。她每周末斜穿北京城,单程耗费一个半小时,去台里开策划会,熬夜写了好几版策划书。因为是熟人介绍,刚毕业的肖肖没好意思问酬劳。 直到一周一次的策划会突然连续两周没开,一问才知,节目取消。至于肖肖的劳动付出,没人提。这让肖肖渐渐疏远了这位师姐,“关系就是这样被透支的”。
作为心理学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觉得,和“朋友”谈钱,堪称一个“诺奖”级别的难题,想要“优雅”更是艰难。
郭律师曾结识一位身价过亿的矿主,矿主有事没事就想约她“聊聊”,经常请她帮忙审验合同,审完就回报一句“谢谢”。终于有一次,合同又来了,郭律师先报了价,对方没反对也没同意。当合同审完发还回去,对方回了一句:“太贵了,用不起。”
还有一个“熟人”,也是托办千万标的大案子,他一个劲儿催促着:“赶紧起诉。”当起诉书写好了,委托代理合同送过去,熟人问:“律师费能便宜点吗?”答:“不能。”过了一周,熟人答复:“抱歉,我换律师了。” 郭律师很苦恼。
汪冰建议,简单直接的拒绝会更好。也许有人问,这么直接,会不会伤害对方?我们不忍拒绝或者想优雅谈钱,其实就是不想让对方受伤,或者不想让自己形象受损。但事实上,你并没有伤害对方,反而是他主动发起的不合理要求伤害了你。
其实,已经有不少朋友决定“反抗”。
陶陶是一名中文专业的学生,业余爱好戏剧。“有个同学让我帮忙改剧本,我说忙着写稿,没空,这也是事实。”
彦彦的老公是一名建筑师,她妈妈有个朋友,一次对她说:“我们老两口退休后要到乡下去住,让你老公给我们设计个别墅呗。”彦彦很认真地问:“您给多少设计费?”
汪冰认为,这一届年轻人越来越敢说不,过去我们认为,自私就是“为了自己”,但现在认为,自私是“为了自己伤害别人”。所以,只要不伤害别人,就可以坚持自己,只要利益合理,也就更容易谈钱。
想要“优雅”地谈钱,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拒绝。拒绝一件事并不等于拒绝一个人。可惜,这往往容易被混为一谈——你不帮我这个忙,就等于你再也不打算帮我了。“对方愿不愿意给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你的价值。”汪冰说,“如果一个朋友只是叫你帮忙而从来不谈报酬,其实就是在不断侵犯你的边界,那大概也不是真正的朋友,你可以考虑要不要继续这种友谊。”
(摘自《人民网》)(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