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Stanley
摩洛哥带给我强烈的色彩冲击—蓝色的舍夫沙万,沙漠色的菲斯(Fes),粉色的马拉喀什,黄绿相间的卡萨布兰卡等。这次旅行的意义就是抓住那些颜色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刹那。
摩洛哥的人文氛围和西班牙南部还大有不同,人们的热情更多地安置在工作中。天色刚亮,街道就繁忙起来,集市熙熙攘攘。好的光影稍纵即逝,我打起精神,擦亮眼睛,寻找片刻间就会流逝的奇迹性瞬间。
街拍这件事,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拍摄方式有所不同。在美国和拉美等相对开放的地区,摄影师可以大方地先拍照后打招呼,大部分人不会介意出现在镜头面前。但在澳大利亚等国家,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的肖像权,因此要避免在街拍时对着未成年人拍摄特写。而在摩洛哥一类的穆斯林国家,法律对公共场所的拍照没有限制,但因为总体文化氛围相对保守,人们对摄影师还是多少心存介意。
在摩洛哥,快速抓拍时,要尽量保证一定的隐蔽性,遇到特别想要拍摄特写的人,要上前询问争取对方同意。尽管,有时我们可以用小费得到当地人的允许,但那样的照片往往有摆拍之嫌,不够真实自然。在这类街头快拍当中,相比于沉重的机身和长焦镜头,小相机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整个摩洛哥,除了几个清真寺相对开阔外,其他街头故事大都发生在相对狭窄的街头巷尾。人和人之间距离很近,但又不像印度和南亚一些地方过分拥挤。摩洛哥的建筑设计融合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点,在城市当中穿行,只要围绕着地图当中的麦地那(Medina),游客就不会感到无聊。
在马拉喀什的露天市场,舞蛇、耍猴、橙汁、烤肉、啤酒、工艺品、养殖蜥蜴等等各类要素被随机安排在一起,夜幕降临时,烧烤摊的烟雾升起,一场现代版的一千零一夜就此上演。菲斯相比于马拉喀什更为拥挤,鹅卵石的道路蜿蜒曲折,高低起伏,游客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走到城市的制高点。那里还有很多传统的皮革染料场,鲜明的颜色被安排在各种格子中,对于游客,这虽然是视觉的享受,但却是嗅觉的灾难,羊皮伴随着牛尿、生石灰和染料发出难言的腥臭味。
舍夫沙万是一个安静的小镇,城镇的主色调蓝色令人过目不忘。卡萨布兰卡则符合首都的特征,有着广阔的马路和不息的车流。在海边,硕大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则是摩洛哥的国家名片。
沿海有城市,内陆则是沙漠,这个国家因此拥有斑斓奇妙的颜色、烟雾和气味。从多彩的自然景观到丰富的五官体验,摩洛哥数不尽的神奇等待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