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南巡与归葬九疑探析

2020-02-10 20:52
关键词:南巡史记

张 弘

(济南大学 文化和旅游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虞是东夷有虞氏建立的一个方国。舜是东夷人最杰出的首领,原是虞国国君,故又称虞舜。在舜之前,虞国只是当时方国林立中的一个成员,其内部情况,今已不可详考。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为灾,人们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唐国的国君尧联合夷夏两族治水,建立了一个临时的方国联盟。在治水过程中,舜脱颖而出,继尧之后主持夷夏方国联盟。尧、舜虽先后主持夷夏方国联盟,但情况有所不同。尧时,夷夏联盟只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尧以个人的才能与声望在联合治水中发挥了“共主”的作用,但其所属的唐国并未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至舜时,加强了夷夏方国联盟的权力机构建设,并趁机大力扩张虞国势力,使虞国政权与夷夏方国联盟政权合为一体。至此,虞国已不再是一个普通方国,而是高踞于万邦之上,能够“协和万邦”、号令万邦的大国。由于这样的一个大国,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给世人以深刻印象,以至于将其与后来相继出现的夏、商、周相提并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夏、商、周三代文明之先河(1)参见王克奇、王钧林主编:《山东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4—66页。。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已明确提出“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43页。。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年轻时即以孝闻。后来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尧死后,即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晚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3)见司马迁:《史记》,第44页。。另据《尚书·尧典》记载,“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4)王世舜:《尚书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根据上述记载,可知舜生平的大概情况。舜正式践位时为61岁,在位50年,年寿为112岁。其最后岁月,是在南巡中度过,最终归葬于九疑。现仅就虞舜南巡与归葬九疑等问题作一初步探析。

虞舜南巡发生在其践位的第三十九年,即其百岁(39+61)之际。以如此高龄南巡,这必会引起人们对此行目的的高度关注。目前,学术界关于虞舜南巡的目的主要有四种观点,即安度晚年说、南征三苗说、受禹排挤被迫流亡说、建观象台科学考察说等(5)参见雷运福、蔡建军:《舜帝与九疑山》,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现逐一予以分析。

对于虞舜出生的地望问题,一直以来就存在着争议。据最早的一些历史文献记载:

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6)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孟子·离娄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7页。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7)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墨子·尚贤中》,第34页。

从以上引文,可知舜生于诸冯,东夷之人。北宋时任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知州的大文学家苏轼即认为舜是诸城人。此后,明《职方地图》、清乾隆《诸城县志》以及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等也都认为古之诸冯即今山东诸城,而东夷人则主要居住在今山东境内。虽然目前学术界对诸冯今地尚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在没有更确切可靠资料证明舜的出生地之前,可以论定舜是山东诸城人。虞舜青少年时期的活动范围,应在当时有虞氏的势力范围之内,即今山东、河南一带。舜被尧选拔后,才离开东方到西部尧都今山西晋南,因此这里也成为舜的主要活动区域。尧舜禹时期处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温暖期。这一时期大部分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份的平均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8)参见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8页。。虞舜晚年要背井离乡,去酷热难耐的南方巡狩,实在有悖常人之理。据《礼记·檀弓上》记载:“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9)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81页。南巡江南,连娥皇、女英二妃都未同行,更使虞舜南巡安度晚年之说难以成立。

我国远古五帝时期,华夏集团、东夷集团、三苗集团构成了当时中华民族的主体。三苗主要的活动区域是我国的南部、东南部以及西南部,九疑之地即包括在内。《史记·五帝本纪》载尧舜时,“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10)司马迁:《史记》,第28页。。因此,尧、舜都曾南征三苗。《吕氏春秋·召类》篇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11)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召类》,第262页。由此可知,尧帝于丹水之浦以武力征讨三苗,而虞舜参与并推行了“更易其俗”的德化政策。《韩诗外传》卷三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禹请伐之,而舜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久喻教而苗民请服。”(12)韩婴:《韩诗外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第89册,第798页。《史记·五帝本纪》载有虞舜“分北三苗”(13)司马迁:《史记》,第39页。之举,即分别对三苗之族予以安置。可见虞舜在对三苗的处置上,主要推行安抚和以德教化的政策。且虞舜南巡之时,对三苗的战事已告一段落,故把“南征三苗”作为虞舜南巡的主要目的恐不可取。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尧舜禹禅让之事,虽仅是传说,却是我国原始社会部族首领传承制的反映,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尧舜禹时代已进入原始社会的末期,旧有的民主选举制已面临严重挑战,而进入正史的“禅让制”显然已隐去了许多冲突的细节。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做一综合考量,可知尧时的民主选举制已遭遇到巨大困难。尧本想通过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实现与有虞氏部落的联姻,从而去承袭天下财产与权力,但尧子丹朱却不肯袖手旁观,力阻虞舜顺利登上权力的顶峰。《孟子·万章上》载:“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14)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孟子·万章上》,第380页,第380页。尧子与虞舜显然有着极深的矛盾,《韩非子·说疑》篇则更明确地指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15)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韩非子·说疑》,第311页。说明即使尧选定舜为继承人,但尧子的企图还是使尧最终改变了初衷,欲把王位传给丹朱。《孟子·万章上》中也提到:“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16)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孟子·万章上》,第380页,第380页。为捍卫自己的权益,舜只得诉诸武力。《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17)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1页,第30页。描述了即将出现的父系世袭制与民主选举制的正面冲突。如果说《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记“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18)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1页,第30页。确是事实,也只是说明当时的人们还不能认同世袭制,而选择传统的选举制。舜获得真正的执政权力后,便对敌对势力以惩治。《尚书·尧典》载:“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19)王世舜:《尚书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共工、欢兜、三苗与鲧都是尧族的人,共工与鲧为尧子,或说颛顼子,而欢兜、三苗都是黎姓,也是颛顼后、尧后(20)参见田兆元著:《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99页。。禹治水的成功,加之“禹伐三苗”的获胜,使夏禹部族的综合实力超过了有虞氏部族,禹成为舜禅让的必然选择。如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容成氏》篇所云:“舜乃老,视不明,听不聪。虞有子七人,不以其子为后,见禹之贤也,而欲以为后。”(21)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27页。禹践帝位后,为巩固权力和实施父系世袭制,复制了舜对敌对势力的策略,对舜等所谓的异己势力予以剪除。舜与其子叔均,舜弟象,以及从前曾觊觎王权的尧子丹朱等,都沦为禹打击的对象,只能被迫流亡并终老于江南。《山海经·海内南经》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22)方韬译注:《山海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56页,第299页。《山海经·大荒南经》云:“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23)方韬译注:《山海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56页,第299页。《论衡·书虚》篇曰:“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24)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论衡·书虚》,第37页。上述文献记载,似乎都印证了这种“史实”推断的合理性与真实性。

在远古时期的人类社会,观测天象,颁布历法,巫祝通灵是由巫师所垄断。部族首领本身即是巫师,国王通常都是最大的巫祝。这一阐释在英国著名学者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金枝》中,早已成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确论。上古时期的中国亦是如此。《论语·尧曰》篇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25)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论语·尧曰》,第411页。这就是说,帝尧将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任务传给了舜,舜又传给了禹。我国地处北半球,巫师从黄河流域观测日影中可知,太阳总是斜照大地,正午观测立杆总有太阳投影,而越往南其投影越短。由此推测,南方有一个“日中无影”的“天地之中”,即天与地的正中。因此,人们认为南方存在一个神秘之处,纪时历法因南天星象而定,方位以南方为基准,把磁铁石永指南方的现象视为天神之力所致,南方是天神的居住地。《山海经》中的方位排序和《史记·天官书》所记八风占的排序,均按南、西、北、东这种以南为基准方位的排列次序,正是传承了最原始的以南为尊的排列次序。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以上为南标识方位的方式,也可能与此相关。尧舜时期,人们认为越往南就越接近于“天地之中”,到此便能解开南方的奥秘,更利于观测天象。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及其之后的几位帝王均未到达南疆。因为当时的南方还属三苗的势力范围,与中原时有冲突。虞舜时已征服三苗。《吕氏春秋·离俗览》篇载:“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26)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吕氏春秋·离俗览》,第241页。虞舜在位时以德治理三苗,让位于禹后,已具备了在南方三苗居住地探究“天地之中”和磁铁石指南奥秘的条件。由此即可诠释舜“陟方而死”之意,就是帝舜巡行边远南方而死。其中的“方”,即指南方、边远的南方、“天地之中”的边远南方,或曰“南正”。虞舜崩葬的今湖南永州的九疑山,地处虞舜都城的同一纬度,即位于虞舜都城的正南方。所以,虞舜晚年南巡江南九疑应是远古时期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27)参见雷运福、蔡建军著:《舜帝与九疑山》,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32页。。

笔者认为,在关于虞舜南巡目的的四种说法中,第一种与第二种说法恐难成立,而第三种与第四种说法是有相当说服力的。正是在后两者的共同合力的作用下,才促成了虞舜的南巡。因为南巡不论对虞舜集团,还是对大禹集团,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对虞舜集团而言,南巡可避祸全身,实现考察南方奥秘的夙愿。对大禹集团来说,使虞舜南巡有一石三鸟之效。这既可为父系世袭制的实施铺平道路,又可使虞舜观测天象,为农业生产服务,同时还可以利用虞舜的声望,安抚三苗,稳定南疆。当然,为防患于未然,防止虞舜集团借南巡之机同三苗集团联合起来反叛大禹集团,大禹还以舜之二妃为质,不让其随同虞舜前往南方。禹王的用心可谓良苦。

在对目前学术界有关禹舜南巡的目的进行了一番剖析后,笔者不揣谫陋,认为虞舜南巡的主要目的在于安抚三苗,施行德政。其主要理由有三:其一,虞舜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各氏族部落间的融合意识增强,统一扩大,战争减少。这就为虞舜施行德政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社会基础。其二,虞舜具有亲民的人格魅力,史称他“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叁徙成国。”(28)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管子·治国》,第262页。代尧称帝后,虞舜继续推行以德治国的措施,以民众需要为准,化解各种矛盾,“协和万邦”,给人民带来和谐与和平。其三,如前所述,虞舜在对三苗的态度上,主要采取怀柔感化的政策。这使南方各民族受到较为先进华夏文明的同化,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当然,也有一部分渐次向更南方退避。《太平御览》卷八十一“皇王部六引《帝王世纪》云:“(舜)使禹摄政,摄五年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29)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6页。这一方面,说明虞舜以平服三苗,实现南北各民族团结、统一为己任,死而后已;另一方面,也说明三苗对以强硬态度处理民族关系的禹心有不服,故起而反之。舜此次南巡,主要是想利用舜与三苗以前所建立的友好关系,安抚三苗,以达到不战而定南疆的目的。

关于虞舜的葬地,除葬江南九疑说之外,主要还有葬南己之市、鸣条等两种说法。

《墨子·节葬下》篇载:“(舜)道死,葬南己之市。”(30)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墨子·节葬下》,第113页。《吕氏春秋·安死》篇云:“舜葬于纪市,不变其肆。”(31)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安死》,第99页。这里的“己”与“纪”同音假借,“南己”即“南纪”。《诗经·小雅·四月》篇中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32)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2页。之句,此处的“纪”为纲纪,指重要之处。由此可知,“南纪”泛指南方重要之地。若再细加考察,江汉为长江、汉水,“南纪”似应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九疑山即在其内。皇甫谧在 《帝王世纪》中说:“(舜)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在今营道,下有群象为之耕。”(33)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引《帝王世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新2版,第216页。则认定 “零陵”即 “纪市”。

《孟子·离娄下》篇云:“(舜)卒于鸣条。”(34)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孟子·离娄下》,第317页。《今本竹书纪年》载:“四十九年,(舜)帝居于鸣条……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35)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鸣条”的本义是因风作响的树枝。在古代中国广阔的地域里,同时出现几个“鸣条”的地名并非罕见之事。“条”即古攸、修字,攸、修、条皆有“长条”之义,如攸长、修长,亦荆楚之义,荆楚皆指长条形灌木。可见鸣条与荆楚之地有着较密切的关系。所以,不能因孟子所言,影响深远,便把“鸣条”认定在今晋南,而武断地否定南方亦可能有以鸣条命名的地方。

如上所述,诸多典籍,如《史记》等,都记载了舜葬九疑之事。而考古发现,地方志书所载舜庙的变迁,历代对舜帝的祭祀活动,以及今人对零陵的新阐释,则又为舜葬九疑说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证据。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幅《长沙国南部地形图》。该图用长、宽各96厘米的黄褐色绢绘制。地图所定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图中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在该图的东部偏南的地方绘有“九疑山”。山南画有一排九个圆形柱状物,柱旁注有“帝舜”二字,九柱间的空隙处露出五幢高低不一的人字形建筑物。学者们推断,这是一幅清晰的舜帝陵庙图。九柱与五房合成“九五”,应是“九五之尊”之意(36)参见高至喜:《舜葬九疑的历史见证》,见吕芳文、陈仲庚、尤慎、周亚平主编:《舜文化论文集》(第一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0页。。马王堆三号墓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儿子之墓。该墓下葬时间为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早于司马迁出生之年。由此观之,九疑山舜陵早在司马迁之前就已存在,《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舜“葬于江南九疑”(37)司马迁:《史记》,第44页。是准确、真实的。《国语·吴语》记载,楚灵王“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38)左丘明:《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99页。此处“以象帝舜”,与马王堆地图上的舜陵用“帝舜”二字标示一致,说明至迟在春秋晚期,帝舜陵庙就已存在。200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表明,在九疑山王琯岩正南方有一片汉代至唐宋时期的古舜帝陵庙遗址(39)参见曹定云:《论<史记>“舜葬江南九疑”及其相关问题》,见吕芳文、陈仲庚、尤慎、周亚平主编:《舜文化论文集》(第一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舜陵古老,屡有损毁,地方志书对其变迁有明确记载。《湖南风物志》记载:舜庙,相传秦汉前建在大阳溪,秦汉时移到玉琯岩下。至唐,庙宇已圮毁。元结作道州刺史时,为了便于祭祀,在道州城内另建一座舜庙。唐僖宗时,又将庙迁回玉琯岩下,并有敕建舜庙碑文(40)参见曹定云:《论〈史记〉“舜葬江南九疑”及其相关问题》,潇湘文化网,http://lib.huse.cn/lzy/news-view.asp?newsid=8069,2013年6月14日。。明洪武四年(1371),邑人重建舜庙于舜源峰下。清人吴祖传在其所修的《九疑山志》中说:“舜庙在大阳溪白鹤观前,盖三代祀于此,土人呼为大庙,土坛犹存。秦时迁入九疑山中,立于玉琯岩前百步。洪武四年,翰林编修雷燧奉旨祭祀,迁入舜源峰下。”(41)万里、刘范弟辑录点校:《虞舜大典》,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870页。《宁远县志》与此说法一致:“舜宫。在大阳溪。三代时祀舜处。”“舜祠。在舜峰下玉琯岩前。秦汉祀舜之处,其龟趺文础,磊磊犹存。”(42)参见郭辉东:《三皇五帝不可否定 舜葬九疑不可置疑》,见吕芳文、陈仲庚、尤慎、周亚平主编:《舜文化论文集》(第一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秦汉以来,九疑山舜帝陵已成为历代祭祀之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出游,“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43)司马迁:《史记》,第260页。《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44)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页。自唐至明清,祭祀虞舜成为朝廷定制。唐玄宗曾派宰相张九龄赴九疑祭舜。朱元璋曾遣翰林院编修雷燧到九疑祭舜。清廷亦多次派员祭舜,其中发生在康熙朝有8次,乾隆朝有12次(45)参见郭辉东:《三皇五帝不可否定 舜葬九疑不可置疑》,见吕芳文、陈仲庚、尤慎、周亚平主编:《舜文化论文集》(第一辑),第58页。。

“零陵”的得名,说法颇多。有研究者认为泠水说、涕零说、零散说、空墓说等,均不能自圆其说,而零陵的本意就是帝舜之山,即天神之山。“零”字,从雨,从令,令亦声,即由雨、令会意而成。“雨”为天神之符,“令”为发号施令,零有神圣的部落首领替天行道之意。由此零成为人间的天神。帝舜被人们尊称为零。虞舜晚年活动于九疑山一带,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其活动之地与九疑山便依帝舜的尊号零而称零陵,零陵就是天神之山(46)参见雷运福、蔡建军著:《舜帝与九疑山》,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8—62页。。在至今没有一个令众人都可接受的满意答案,来阐释零陵得名原因时,笔者比较赞同零陵为天神之山的说法,尽管此说仍有一些尚待完善之处。

在对虞舜南巡与归葬九疑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探究后,笔者深感作为学术问题,虞舜南巡目的与葬九疑山可能还会有所争议。因为若想把四干多年前的史实彻底澄清,真正做到论点正确,论证严谨,天衣无缝,结论无懈可击,取得共识是很难的。有关这些问题的历代典籍文献资料的连续性、互证性,使舜葬九疑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加之考古新发现,以及学科交叉、综合性研究方法的运用等,更使虞舜归葬九疑成为当今史学界的主流认识。目前在没有发掘出更有说服力的新证据之前,虞舜葬地为九疑山,是可以认同的。笔者认为,虞舜葬九疑的主要目的,是把躯体埋葬于此,来表达对三苗的亲善友好态度,用以安抚三苗,甚至以身和苗。这既可加强南北各民族的团结,又利于南疆的稳定,对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战国至西汉,《尸子》《韩非子》《新语》《淮南子》《史记》《礼记》等所记“舜歌《南风》”之事,就透露出虞舜推德怀远,以德化苗,终获三苗尊崇与敬奉等历史信息。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为笔者的上述拙见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佐证。

据《孔子家语·辨乐解》记载,舜所创作的《南风》之诗,其辞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47)王肃:《孔子家语》,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仅就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予以剖析,此歌并非虞舜所作,而应是战国时期南方楚地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歌。虞舜不畏路途遥远,深入南疆,以其能服人,以其德化人,给三苗带来了中原华夏族较为先进的文化,使三苗移风易俗,由野蛮走向文明,实现了北南一体、华蛮与共的天下大治,由此也获得了先秦南方民众的爱戴。人们尊其为“解吾民之愠”、“阜吾民之财”的贤明圣哲的帝王,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传颂“舜歌《南风》”的故事,并为感怀虞舜的仁德,在战国时期创作出《南风歌》,以附会为“舜造”之诗。总之,从文献大量记述虞舜在南疆行德喻教的事迹来看,虞舜南巡并归葬九疑,当为其经营南疆、安抚三苗的既定之策。由此,泽被南疆、惠及三苗的虞舜,已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以德怀远,妥善处置民族关系的圣贤明君。

猜你喜欢
南巡史记
《乾隆南巡图》研究述略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乾隆帝南巡对惠山泉文化的介入干预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一路向南
泰国游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