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非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2020-02-10 19:15:28岳敬敬史珣瑜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0年10期
关键词:止血器桡动脉舒适度

岳敬敬,史珣瑜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内科,江苏 常州,213000)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1]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病人数多达1 100万,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总例数为753 14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TRI)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早期活动、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花费低等优点,逐渐在临床推广开来。近年来,大量的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2-3]显示,桡动脉径路同股动脉相比更为安全,不断被证明在降低出血及穿刺部位并发症,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目前,桡动脉穿刺已经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领域默认的径路[4]。

1 桡动脉径路穿刺术后非血管并发症

1.1 桡动脉穿刺术后非血管并发症的现况

TRI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方式主要有两种:传统绷带加压包扎、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前者应用绷带环绕包扎,操作及减压较为费时,止血效果不易掌握,局部并发症不易观察等逐渐被弃用。桡动脉止血装置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和介入医师,与传统绷带止血比,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止血时间,便于术后及时进行压力调整,易于观察局部伤口及并发症,缺点是止血装置价格相对昂贵[5]。桡动脉止血器分为加压板压迫型和气囊加压型,前者又分为旋压式和弹力带加压式[6]。桡动脉穿刺术引发的主要血管并发症有出血、血肿、感染、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前臂血肿、筋膜间隙综合征、假性动脉瘤等[7]。随着TRI技术的成熟,由穿刺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已逐渐减少,而非血管并发症如肢体肿胀、疼痛、麻木、发绀、水疱、睡眠障碍等仍然普遍存在[7,8]。研究表明[9-12],TRI术后患者出现疼痛、麻木、肢体肿胀、皮损的发生率分别有5.8%~21.17%、26.32%、15.2%、3.33%。

1.2 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TRI术后因腕部受到止血器机械压迫,影响术肢远端静脉回流,导致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水肿加重了手部神经的压迫导致疼痛和麻木感的产生,压迫时间过长引起局部压力性损伤形成[13]。止血器压力过小不能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而压力过大将增加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舒适,同时增加了病人的焦虑,不利于术后康复,甚至会造成术肢局部较长时间的感觉和功能异常,影响患者再次行TRI术。郭俊等[10]的研究显示,旋压式压迫止血器在舒适度及肿胀方面弱于气囊式压迫止血器。究其原因,螺旋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是用粘贴扣带水平方向将其固定在手腕上,通过顺时针方向旋转旋帽,利用旋帽旋转向下使得柔软压面压在桡动脉穿刺点上达到止血目的,可是在包扎止血过程中,操作者多凭经验来确定局部压迫的力度,常带来肿胀、麻木及疼痛,甚至导致术侧肢体血管闭塞[14]。葛文贤等[12]的研究显示,术前抗凝药的使用、手术时间、止血带的充气量及拔管手法等均与患者不舒适的术后体验有关。

2 预防非血管并发症的措施

2.1 调整止血器的压力

2.1.1 缩短止血器的压迫时间:TRI术后早期有计划地减压,可以减少穿刺部位止血器压迫时间和压力,从而减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胡经文等[15]研究发现,TRI术后6 h为解除止血器的最佳时间点,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又能改善手肿胀和指端的知觉体验,显著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李萍等[16]的研究显示在TRI术后1 h首次松解绷带减压,可以降低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患者舒适度。费红等[9]分别在术后30 min、1 h、2 h进行TR Band止血器放气,比较3组患者出血及血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低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舒适。葛文贤等[17]关于桡动脉止血器首次减压时间的系统评价指出,TRI 术后30min开始减压可减低术侧肢体肿胀、疼痛的发生率,对穿刺部位出血、术侧肢体麻木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Dharma等[18]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比较小于4 h和超过4 h的压迫止血,发现压迫时间是桡动脉闭塞的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减少压迫时间可以减小桡动脉损伤。

2.1.2 减小止血器的压迫力度:Dangoisse等[19]对3 616例使用气囊型止血器的TRI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显示,97%的患者术后压迫止血仅需10 cc空气,小于推荐强度13 cc,92%的患者仅需要小于1.5 h持续的压迫止血,并且1.5 h持续10 cc的压迫同4 h持续13 cc压迫相比能显著降低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祝玲娟等[20]依据有创压力指导桡动脉压迫强度,通过减小止血器压迫力度,既达到有效止血,同时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2.2 术肢活动锻炼

术侧肢体早期锻炼可以加快功能恢复。TRI术后通过术侧肢体的主动活动,使肌肉收缩,加强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水肿,降低组织张力。

2.2.1 手指操:蔡巧珍等[21]报道TRI术后运用手指操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肢的疼痛与肿胀程度,手指操具体锻炼步骤有按摩手心手背、按摩手指、数指、弹指、抓指、点按穴位等,其中穴位按摩步骤较为复杂,临床推广较困难。郭金鹏等[22]在蔡巧珍手指操基础上进行改良,去除了穴位按摩步骤,运用改良版手指操,减轻了TRI术后患者肢体的疼痛和麻木感,而对肢体的肿胀程度没有明显影响。魏艳等[23]对TR-Band止血器进行阶段减压配合手指操降低TRI术后患者肢体肿胀和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吴奕帆等[24]自行设计六步手指康复操,促进术侧上肢康复锻炼改善了TRI术后患者疼痛和肿胀程度。由此可见,术肢手指活动锻炼可以减轻TRI术后局部并发症,尤其是手术引起的疼痛和麻木感,改善患者舒适。

2.2.2 握力锻炼:金歌等[25]在TRI术前对患者实施握力锻炼,降低了术侧肢体掌腕部肿胀度及疼痛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其原理是握力锻炼加快了肢体的血流速度,引起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从而增加了前臂的血液流动、提高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及血中内皮祖细胞,降低了肢体肿胀发生程度的同时,还可引起血管切应力的改变,引起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增加,发挥保护血管和组织的作用。但该研究样本量小,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术肢体位

抬高肢体可借助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随之也减轻对手部神经的压迫,起到缓解疼痛、麻木感的作用。蔡巧珍等[8]制作了可调节式手部支架用于提高患者术肢抬高的依从性,增加患者舒适度。然而,术肢抬高过程中患者肢体处于被动体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活动,造成病人舒适感下降,加上特殊抬高器具的难以获得,病人的依从性并不高。

2.4 应用辅助材料

近年来,止血敷料被用于TRI术后的止血中,加快了止血速度,并使穿刺点形成的血栓更牢固[6]。熊辉等[26]的研究显示止血敷料的运用可以降低TR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有些研究[27]还将水凝胶冰敷贴应用于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患者,减轻了肢体肿胀,起到了预防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肌内效贴是依据生物力学和功能解剖学原理,通过贴布的皮肤感觉输入、粘弹性和持续性力学牵拉,起到缓解疼痛、减轻水肿、支持软组织、稳定关节等作用。陈丹等[28]运用肌内效贴结合手指操改善了TRI术后患者的疼痛和肿胀,且未增加出血风险。苏伟平等[29]通过应用医用冷敷贴,有效减少穿刺部位出血、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促进穿刺口的修复及愈合,提高舒适度。

3 小结

随着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TRI术的开展越来越普遍。TRI术后通过调整止血器压迫时间和力度、抬高术肢、主动的肢体活动锻炼、应用辅助敷料等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术肢肿胀、疼痛、麻木、水疱等非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增进患者舒适。然而,伤口止血压力是发生局部并发症的根本原因,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应聚焦止血器局部止血压力,实现伤口止血压力最小化,从而解决造成非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止血器桡动脉舒适度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减压方案的评价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夹心式包扎法联合桡动脉止血器在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改良桡动脉止血器在老年ACS患者动脉穿刺后压迫止血中的效果史
医学信息(2020年2期)2020-04-07 03:48:39
探讨气囊式和旋压式止血器在冠脉造影护理上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9年22期)2019-10-11 04:02:38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6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5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