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2020-02-10 18:41张铭瑜童建军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华香港传统

张铭瑜,童建军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广东与香港地缘相近、文脉相亲、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似,对港籍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文化亲切感。香港回归以来,两地教育文化交流的日益频密,进一步促进了港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兴趣。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为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港澳台中华文化普及和交流”,“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1]。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2]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3],为新时代加强粤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开展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深化粤港两地的文化交流、增强港籍在粤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能性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尽管历史上香港被人为地割裂,但这也不能阻断流淌在香港人民血液中的中华文化基因。香港与广东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联系、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根基,形成以中华传统文化、岭南文化为精神纽带的共同文化和同根文化,为开展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国家对广东地区的政策支持确保港籍学生来粤学习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利保障。

(一)同根同源的传统文化根基

香港的中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从历史上看,香港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归入中国统一王朝版图。“从秦代至清代2000多年中,香港地区一直处于中国历代王朝的行政建制之下,从未间断。在中央王朝的管辖下,香港受中原文化更深影响。”[4]2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对香港地区的影响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早已融入香港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并成为香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虽然近代香港被迫受英国殖民统治,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不断被弱化,英式文化和西式文化一度想取而代之,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基因,在香港地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随着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熠熠生辉,造就了他们强烈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宗族观念、慎终追远的思想传统、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等中华文化特质,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香港历经风雨仍然绵延不绝、生机勃勃。在香港地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最直观、典型的体现是其民俗文化基础和民间信仰传统。香港地区是以华人族群为主体的,绝大多数香港居民都是华人。在殖民统治期间,为了消弭香港人民的反抗,“英国政府允许港人保留中国的节日、习俗”[5],因而香港地区至今在农历新年、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仍保留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这一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香港人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追求,让他们对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后代、龙的传人有强烈的体认。而香港的民间信仰上以道教和佛教最为受人追捧和信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香港的“天后”庙。香港是名副其中的寸土寸金之地,但是“天后”庙建了几十间,多分布在濒海地方,终年香火不绝,十分鼎盛。“天后”即“妈祖”,源于福建莆田,是沿海地区居民供奉最多的海神,也是粤港地区共同信奉的神。这一共同的民间信仰在一定程度也加深了粤港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情感认同。在浓郁的民俗氛围和民间信仰传统中成长起来的香港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因此,加强港籍在粤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阐释各种传统节日习俗的历史渊源和演进过程、发掘共同的民俗文化传统等方式推进,在文化交流中唤起港籍在粤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一脉相承的岭南文化传统

由于不同民族可能分布在同一地区、不同地区可能属于同一个民族,因此同一区域、同一群体的文化并不是唯一的,它们可以有不同的文化源。按文化的层次来划分,若干地区或民族的公共群体所共有的文化被称为主文化,具体的地区或者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被称为亚文化。“就中国而言,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和各省区市群体的主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认同的文化属于亚文化,如内陆地区文化、沿海地区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闽南文化等对中华民族文化而言,属于亚文化。”[6]岭南文化作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迁延出不同的区域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典型地域文化,表现出勤劳、勇敢、务实、拼搏、包容等特质,不但与中华文化特质相呼应,将岭南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华民族之内,还把散居海内外的无数华侨华人紧紧地维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思想传统和文化观念。岭南文化和香港地区有着天然的纽带关系。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考察,粤港地区有着相似的乡土文化传统。香港地处广东岭南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文化一脉相承,其本土文化中极具岭南文化特色。据考证,“广州的粤剧很早就传入香港,是香港居民文娱生活的主要内容。香港民间流传的各种山歌,粤讴、木鱼、南音、哭嫁歌,以及传说故事香姑、望夫石等,都与广东沿海的民间文化一脉相承。”[4]3从历史上的隶属关系、移民的来源构成来看,粤港地区互相之间有着浓厚的宗亲文化共性。现如今香港本地人的基本特点是,他们的前一代人和再上代人都是从大陆“逃”出来的,并且大多数来自珠江三角洲一带。他们长期保留着故乡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传承着共同的语言文化,具有深深的岭南文化烙印,形成了以粤语为语言主体的本地文化。因此,香港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的故土和家乡有亲切感和归属感。可见,结合地缘优势、人缘优势是开展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以岭南文化为精神纽带,以宗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基本载体,利用中华民族族群观念和宗亲观念强、乡土情结浓厚等思想特点,可以减少港籍在粤大学生的抵触心理,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三)粤港教育合作的国家政策支持

广东地区开展港籍在粤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从顶层设计来看,国家政策是港籍学生赴内地交流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内地与香港地区的教育合作交流,出台一系列政策以确保内地和香港教育、文化交流的长足发展。1999 年2月,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港澳办联合发布《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办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重点支持两地的大学加强校际合作。2001年4月,香港与内地达成了《国家教育部与香港教育统筹局关于教育交流事宜会谈纪要》,进一步促进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2004年7月1日,国家教育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就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达成共识,为两地高等教育制度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更加紧密,特别是近年来内地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和专业门类的丰富,成为吸引港籍学生来粤学习的重要因素。根据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港籍学生赴内地学习人数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10月,在内地就读本科的香港学生有1.33万人。[7]与此同时,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合作的加深,内地与香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成为两地合作的重点内容。2012年起,内地与香港高校师生共同启动“万人计划”,即每年香港高校有一万余名师生来内地交流、访问、学习。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内地参访交流的香港学生超过17万人次[8]。这些举措都有效地促进了香港师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的正确认知,也进一步激发更多港籍学生来内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从广东区位优势来看,广东作为连接港澳的重要窗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在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这也成为吸引港籍学生来粤学习的重要优势。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不仅推动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入加速阶段,而且使得粤港澳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在三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新时期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战略的提出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加强两地高等教育,尤其是加强港籍学生赴粤学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2019年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3],推动粤港澳教育合作进入新时代。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将会有越来越的港籍学生赴粤学习,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港籍在粤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利于打开他们的文化视野,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港籍大学生中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加强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香港由于历史原因人为地与祖国大陆分离,文化也被隔断,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港英政府教育政策影响中,社会文化环境以推崇西学为主。这种文化惯性在香港回归以后很难一下子消除,由此造成许多港籍在粤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地社会的发展现状等缺乏全面认识,甚至还存在许多错误的、片面的、狭隘的认识。因此,亟需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打破隔阂、消除偏见、凝聚共识,增强港籍在粤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力、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一)打破隔阂,提升港籍在粤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力

香港是多元社会,兼具有中西方文化的特征,与内地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文化特征等差异较大,所以港籍学生来粤求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文化适应问题。但这种基于个人经历和生活背景因素的文化不适并非难以克服和逾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得到缓解。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港籍在粤大学生和内地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观意愿较弱,没有积极尝试融入和接纳内地的社会文化氛围。除了主观性格原因、教育“前结构”因素影响之外,在互联网时代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众传媒的影响。港籍在粤大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重心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他们接触到的资讯主要来自港媒所报道的新闻。在港媒所报道的新闻中,内地的相关新闻资讯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而其中关于内地的正面报道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港籍学生对内地的认知受大众媒介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式或者是思维惯性,对内地的认识存在刻板印象或者偏见。当港籍学习来粤学习和生活时,虽然客观距离上与传统文化很近,但是这并不能消除他们主观认识上对内地文化的隔膜,一时间很难适应内地的文化氛围,也造成他们在与内地大学生交流过程中,内容局限性较大,多半是围绕学业内容,而很少分享社会生活和情感文化上的信息。不仅如此,部分港籍在粤大学生容易受到一些负面报道的影响,对内地文化产生隔阂和排斥心理。全球化的浪潮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崛起,香港逐渐失去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发展优势,经济地位不如从前显著,媒体的大肆渲染和煽动造成他们认知偏差,对内地人产生不满情绪和负面认知。而且一些人借此别有用心地挑拨和煽动两地民众的关系,片面夸大两地经济融合发展对香港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香港青年的情绪被煽动,做出偏激言行。例如2014年香港爆发的“占中”运动,是在受错误舆论导向和有心之人操纵之下导致的,严重阻碍了香港经济的发展,破坏了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这些社会事件都会造成港籍在粤大学生的心理偏差,使部分港籍大学生主观上不愿融入内地的文化氛围中。可见,在加强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前,要全面认清阻碍他们融入传统文化氛围的因素是什么,进而打破隔阂,有针对、有重点地消除他们的认知困惑和心理困惑,帮助港籍在粤大学生提升文化适应能力,才能确保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二)消除偏见,加深港籍在粤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最深厚的战略资源,也是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它可以生发一体感与共同感,表明“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一种定位,一种认识和把握,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意识”[9]。但是,港籍在粤大学生从小接受的学校教育不仅造成他们对中华传统历史和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不清、了解不深、认同不够,甚至对中华文化产生误解和偏见。究其原因在于,英国殖民教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虽然香港与内地有着共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相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但是被殖民统治期间,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港英政府以文化统治的手段,通过多种方式来侵蚀港人原先有的中华文化认同,消解他们对原有中华文化根源的念想,用西方文化重新构建香港的文化认同,转而生成香港人对英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依赖。因此,在150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港英政府的殖民教育从历史上和文化上割裂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在教育语言上奉行“重英文轻中文”,还大量删减中国历史课程中关于近代中国的内容,导致香港本土文化逐渐被英式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所侵蚀、占领和包围,大中小学教育都以西式教育、英语国家文化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香港回归以后,教育政策上基本延续了英国殖民统治期间的教育政治和基本框架,在教育理念上仍然延续西方价值文化理念,造成当代的香港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和疏离感。港籍在粤大学生不仅在学校教育上接触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甚少,在家庭环境中亦是如此。虽然现今的港籍在粤大学生都出生在香港回归以后,但是他们的父辈是成长在英国殖民政府时期,对英国文化主体性认同度高,以说英语为荣,标榜西方价值观的优越性和精英地位,以致造成他们崇尚西方文化、轻视中华文化的观念倾向。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港籍在粤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存在认识偏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亟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借助开放包容的岭南文化的影响力,消除港籍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摆正他们的认识,增强港籍在粤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三)凝聚共识,增强港籍在粤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获悉和接受,也是多民族国家归属感的核心,对国家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香港青年是未来建设和发展香港的主力军,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势必会影响当下乃至未来两地的繁荣稳定。根据香港当地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现状不容乐观。2015年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委托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对15-35岁的香港青少年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5%的受访者认同自己是“香港人”;有39%的受访者认同自己是“香港人,但都是中国人”;有11%的受访者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都是香港人”;约5%的受访者认同自己是“中国人”。[10]调查数据反映出,四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远超过认为是“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香港青少年国民身份认同有偏差。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去民族化教育倾向造成的现实困境。“在回归前,港英当局为了实行有效的管治,长期在香港的学校教育中避谈国家和民族,使得大部分在港出生的华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十分薄弱”[11]。正是由于英国对香港的全面殖民统治期间,教育政策上长期缺失甚至排斥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教育,试图以这种看似价值中立的方式来强化他们教学课程“非政治化”和“非国家化”倾向,由此导致香港居民的国家意识逐渐淡薄、国民身份逐渐模糊。回归以后,香港人对于成为“中国人”这一新的国民身份的认同和接受,需要依靠长期的国民教育过程才能实现,但是“特区政府错失了在回归初期推行国民教育的良好时机”[12],国民教育的推行举步维艰,导致对香港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实效不显著。另一方面,香港学生在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上存在一定的错位。“大多数情况下,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矛盾,二者可能全部重叠,只是地域认同作为部分重叠于国家认同。”[13]但是香港近代以来被迫与国家主体的长期分离,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香港人形成了强烈的本土家园情怀,这种强烈的本土主义在香港回归以后仍然十分凸显,再加上一些有心人士的煽动和造谣,导致香港青少年的家国情怀畸形发展,造成他们对“香港本地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认知严重错位。因此,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加强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能唤起中华民族儿女流淌在血脉之中的记忆与情感,增进对彼此的吸引和悦纳,强化他们对中国国民的国民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也有利于通过他们学成返港后对身边的亲朋好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面。

三、新时代加强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香港青年大学生是香港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是今后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基因直接关系到未来的民族底色。港籍在粤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育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新时代加强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历史责任情怀,增进命运共同体意识,进而不断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凝聚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理纽带和情感纽带,是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安定的精神支撑。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 坚守‘一国’原则”,[14]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2]。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加强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发挥中华文化感召力强、依附力大的特点,以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和感召港籍在粤大学生,才能不断增进港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为此,一方面要匡正港籍在粤大学生的错误国家观念。港籍在粤大学生由于受过去教育理念、家庭环境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存在对国家观念和民族的意识认识不清、对香港本土意识与国家意识认识错位、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国家国情了解不到位等问题,亟需加以纠正和引导。因此,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特别是要加强国情国学教育,提升对国情的热情关注和树立起爱国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香港青年在多元文化中成长,崇尚“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如果直接灌输他们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可能会造成他们的反感情绪。因此在对港籍在粤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他们思想、观念、思维的差异,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进行渗透和熏陶,既要尊重、包容港籍学生的原有生活和文化习惯,又要与时俱进,循循善诱,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可以与网络媒体结合,发挥新媒体的渗透性强、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结合新时代港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丰富网络空间建设,以生动形象、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不断丰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在港籍大学生心中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华文化,提升港籍大学生的接受度和悦纳感。

(二)培养历史责任情怀是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认同的前提是了解和认识。港籍在粤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体系以西方文化为主,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化认识有限,尤其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奋斗史缺乏认识,多数处在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了解状态,因此,很有必要增加港籍在粤大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让他们对华夏民族、对近代中国历尽艰难险阻一路走来的历史有更深的体认,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提升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将“个人梦”的实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是培养港籍在粤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的重要渠道。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有吸引力的社会文化实践、文化之旅等活动,让港籍在粤大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感知社会,例如,通过参观广东本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和红色革命纪念馆,寒暑假组织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形式,积极创造条件让港籍大学生游览祖国名山大川,了解幅员辽阔的祖国各地历史风俗和人文景观,增进他们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史的体会和认识,在寓教于游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以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情怀,帮助他们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和时代内容,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使命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解决好港籍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是促进港籍在粤大学生心理回归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15]因此,除了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解决好港籍在粤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之外,我们也应关注港籍在粤大学生的实际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内地经济的不断发展,香港的经济优势地位有所下降,可能会对港籍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收入、住房等方面带来消极影响,由此可能引发他们对内地的矛盾和不满心理。因此,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港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政策上提供支持和优惠,为港籍学生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为港籍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更大的施展才能的舞台,能从政策中得到实惠和看到未来的发展希望,进而能够消除他们的负面情绪和偏见,提升他们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同,并且从大局出发,顺应时代潮流,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势之中,不断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

(三)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

命运共同体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互融共生、相互依存关系,旨在于寻求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谋求共同发展。粤港两地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增进两地共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提升两地凝聚力的纽带桥梁,更是唤起两地人民形成捍卫国家民族利益主体意识的思想源泉。增进两地命运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港籍在粤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我们要积极寻求文化联结和情感联结,增进港籍在粤大学生对两地文化的高度认同和两地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内地,内地的发展也需要香港。内地与香港有着密不可分的地缘记忆、血缘记忆、文化记忆、历史记忆、语言记忆,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港籍在粤大学生了解两地相互关系的重要渠道。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传递和粤港两地大学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能够让港籍在粤大学生认识到两地无法隔断的文脉关系,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在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青年大学生因年龄相仿、兴趣相近,对彼此的文化更具有好奇心,相互的交往交流更容易对对方的文化产生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因此,积极引导港籍大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对话交流,借助座谈会、辩论赛、科研合作、讲学进修、传统文化资料信息交流、联合承办传统文化学术会议等活动形式,让港籍青年和内地学生共同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研讨中,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更加智慧的中国方案。同时在交流中有利于增进港籍在粤大学生与内地大学生情感共鸣和彼此互信,帮助对两地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以更高的站位、更广阔的视野看待问题,形成一种发展的整体观、全局观,以和谐共生的思想为推动两地的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中华香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