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王 双
(1.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343009; 2.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
科幻小说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以想象与虚构的方式建构美好的未来, 而生态思想与生态意识也具有建设和谐美好未来的指向性, 正是基于未来指向这一共同的维度, 科幻小说与人类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意识找到了契合点。 本文从生态视角进行新浪潮时代英国科幻小说研究, 着意探讨科幻小说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意义。
西方科幻小说发展一百多年至今, 大致形成四个阶段:萌芽时代、黄金时代、新浪潮时代和后新浪潮时代。 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是萌芽时代,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1797-1851)创作于1818 年的《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 著名科幻作家布赖恩·威尔森·奥尔迪斯在他的科幻史著作《万亿年狂欢》中对《弗兰肯斯坦》进行高度评价,认为《弗兰肯斯坦》已经超越“人造人”的幻想。自《弗兰肯斯坦》问世,科幻小说开始迈向世界文学舞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黄金时代,期间美国作品最为风靡,科幻小说成为一种文学类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属于科幻小说的新浪潮时代,新浪潮时代的意义是让科幻小说正式走进主流文学的领地。 致力于“新浪潮”创作的作家主要有:米切尔·莫考克(Michael Moorcock,1939—)、“科幻小说之王”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J.G.Ballard,1930—2009)以及被称为“英国科幻小说教父”的布赖恩·威尔森·奥尔迪斯 (Brian Wilson Aldiss,1925—2017)。
米切尔·莫考克(Michael Moorcock)是新浪潮运动的主要干将之一,在1965 年担任英国《新世界》杂志主编。他上任后对科幻界的写作方式进行革新, 不再推崇把自然科学当成科幻小说的主要着力点,而是重视社会学、心理、政治学,重在表现当前的世界。莫考克以《新世界》为阵地,为很多科幻作家提供发表机会, 例如当时著名的科幻作家——巴拉德、奥尔迪斯都曾在杂志《新世界》发表过作品。莫考克为英国科幻文学作家搭建桥梁,对英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米切尔·莫考克自1958 年开始创作, 主要代表作品有《空中军阀》《瞧这个人》《外来热浪》等。
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J.G.Ballard)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王”,是新浪潮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主要有以灾难为主题的三部曲——《沉没的世界》《燃烧的世界》《结晶的世界》,以及《最后的海滩》《撞击》《海底飞船》等。 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是一位具备超前意识的作家,他的小说《撞车》(Crash)曾被加拿大导演大卫·科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改编成电影并在戛纳获奖,作品《沉没的世界》(The Drowned World)也被华纳兄弟公司买下电影版权。 巴拉德的作品注重在深层次上展现人性, 他将神话元素杂糅到科幻作品中,他的小说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和情绪性[1]。为了描绘人类世界的精神危机和社会现实,巴拉德试图创建“内层空间”,这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别称。 虽然巴拉德的科幻小说描述的是科幻世界,但实际上关注的是现实。
新浪潮时代另一位先锋主将名叫布赖恩·威尔森·奥尔迪斯(Brian Wilson Aldiss)。 作为二十世纪科幻文学形态的创立者, 他极为重视人性与科技的关系,致力于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布赖恩·威尔森·奥尔迪斯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是一位多产作家,他将科幻小说推进到一个新高度,许多作品令人掩卷深思。1957 年,奥尔迪斯发表了第一部短篇科幻小说《太空、时间和纳撒内尔》(Space,Time and Nathaniel);1959 年发表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直航》(Non-Stop);1962 年发表了曾获雨果短篇小说奖的《温室》和《埃利康尼亚三部》。这些源源不断问世的作品大多是畅销书系列。 奥尔迪斯除创作科幻小说之外还积极创办科幻杂志, 在1960 年被选为英国科幻协会主席,他推进了新浪潮运动, 为英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做出不菲的贡献,为世界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文学创作的灵感来于生活, 但文学思想又先进于生活。 新浪潮时代英国科幻小说中生态思想的形成与时代原因密不可分。 十八世纪的英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描述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工业技术快速发展造成环境破坏,这一阶段文学领域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 文学作家开始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866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并且界定其为“研究生物与其外部世界关系的科学。”[2](P32)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证明工业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造成了环境异化和生态破坏, 战争以及核武器的使用给人类的心灵留下永久性创伤,人类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科幻小说的新浪潮时代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作家都曾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痛苦。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转化为战争中伤人的武器,对自然的积极推动和消极影响同时发生在这一代人身边, 于是他们拿起手中的武器写下对未来社会的忧思。 在这一时期,生态伦理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技术和战争, 更加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新浪潮时代的作家用科幻元素开辟出新的创作空间。
新浪潮运动作家们独特的人生经历是作品中生态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莫考克生于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伦敦的轰炸令他不能释怀。 在他的作品中时常有法西斯战争的出现, 比如他写于1971 年的作品《空中军阀》。作品描述了主人公从1903 年穿越到了1973 年。穿越中的1973 年与现实的1973 年完全是两个世界,英国仍然是日不落的强大帝国,俄国十月革命也未取得胜利,在这里人类的交通工具改为宇宙飞船。 现实中的不如意被莫考克在作品中进行改写, 写成人类希望的样子。
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1930 年出生于上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拉德一家被日军羁押在设于苏州的集中营, 这段时光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记忆。 1985 年,他将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改编为自传体小说《太阳帝国》。 小说通过一个小孩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这场战争, 虽然作品中没有战争场面的描写, 但战争这台恶魔机器带给人类的灾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该作品被誉为英国最优秀的战争小说, 获得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和卫报小说奖,并被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摄制成电影搬上银屏。
奥尔迪斯1925 年出生于英国诺尔福克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奥尔迪斯因服兵役到过香港、印度等多个地方,他在丛林中出生入死的经历被多次写进小说。 奥尔迪斯创作的科幻小说题材丰富,在他的作品中更加关注人性与科技的关系。他的作品多是描述饱经战争破坏或人类本身退化后的未来。 作品的中心题材是对人类的无知及生存环境以及所产生的文明进行嘲弄。
通过简略的分析我们发现, 新浪潮运动作家生态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二十世纪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创伤引发作家对人类工业文明的批判;第二,由于时代造就的独特人生经历,激发他们对生命、自然的关注与思考, 以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审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新浪潮时代的科幻小说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忧虑,对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与人的未来的关注。 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人与社会都出现危机:世界末日般的景象、恶劣的自然环境、社会的混乱、精神的迷惘。生态批评最重要的思想原则是“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3](P1098)。 “世界有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因而有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4](P195)基于生态批评的研究理论, 以下将从三方面分析新浪潮时代英国科幻小说的生态思想。
自然生态思想探讨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新浪潮时代科幻小说中通过描绘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状况,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自然的临界点,使自然褪去神秘的面纱,人类对自然不再崇拜,科学理性成为主导一切的法则, 科学技术成为标志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虽然人类社会的进步突飞猛进,但却不可避免地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新浪潮运动作家呼吁人类应当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对人类文明历史和文化发展模式深度反省,承担生态责任。[5](P2)
1. 生态灾难
从奥尔迪斯《温室》中疯长的植物挤占人类生存空间,《埃利康尼亚之夏》和《埃利康尼亚之冬》中的酷热与极寒到巴拉德《沉没的世界》中淹没于水下的伦敦,《燃烧的世界》中地球的干旱,这些新浪潮小说中的大自然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必然造成人类的悲惨境遇。
在奥尔迪斯的小说《温室》中,千万年后的地球成为巨大的温室, 千奇百怪的动植物疯狂地生长。 地球自转速度下降,月球逐渐偏离地球,地球出现两极现象:面向太阳的一面,植被遍布地球表面,渐渐吞噬其他动物群的生存空间,人类已经退化成原始状态。 作品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被围困于植物群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斗争。 在这个巨大的温室之中, 人类不再是统治一切的最高主宰者,人类的孩童可能会丧生于植物的口中。自然给予人类丰厚的资源, 假如人类只是一味地索取,大自然也会将这些馈赠收回。正如小说里疯狂生长的植物,植物的天性已被改变,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这似乎是在警醒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即等同于对待人类本身,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人类终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奥尔迪斯在他的科幻小说《埃利康尼亚之夏》和《埃利康尼亚之冬》中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状态。当埃利康尼亚星球处于夏季时, 酷热覆盖整个星球,赤道上的森林也会自燃。当埃利康尼亚星球处于冬季时,严寒又将席卷整个星球达上百年。每当冬季来临, 埃利康尼亚星球上的文明几乎消失殆尽,到春季时文明得以重建。 在奥尔迪斯的《埃利康尼亚三部》 中, 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恐怖的一面,令人类窒息的寒冷与炎热。 “英国科幻小说的主题一再出现灾难。灾难将人类文明摧毁,残存一些为生存而斗争的人类, 在这个过程中阐明人类的美好和缺陷。”[6](P22)巴拉德《沉没的世界》描述了太阳突然发生磁暴, 两极冰川消融导致世界各地水位上升,许多城市被淹没。人类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淹没,主人公极力反思,找寻生命存在的意义,最后拯救了世界。 《燃烧的世界》叙述的是海洋表面被油膜覆盖,阻止了海洋水份的蒸发,地球水循环失去了平衡,成为干旱的星球,这种世界末日般的景象令人类对未来感到绝望。 从巴拉德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层次理解,不仅是对破坏后的自然感到痛惜,也怀有对坚强生命的礼赞, 这更是作者自然生态观的凝练与升华。
2. 生态整体主义观
奥尔迪斯《埃利康尼亚之春》中描述地球由于核战争进入了核冬季, 两个星球的历史——埃利康尼亚和地球的历史交互在一起, 两个星球上幸存下来的人类一起努力重建新的社会[7]。 新浪潮时期的许多作品都具备生态整体主义观, 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生态整体主义指的是“应该把包括各种生物在内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价值的最高标准来看待, 而不仅仅是把人类这一单一物种的利益看作为最高利益。 ”[1]在巴拉德《结晶的世界》中,他抛弃了《沉没的世界》和《燃烧的世界》以生态灾难作为导火索的写作方法,而采用一种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观点, 设计出人类与整个世界都将结成一个大晶体这样的主题[8](P146)。宇宙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类和其它所有生物共同生存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中共生共荣。 与地球上许多其它物种漫长的存在历史相比, 人类也许只是地球上匆匆的过客。 我们的星球慷慨赠予资源与食物的同时也养育着其它物种, 因此人类决不可独霸资源,剥夺其它物种生存的权利,更不可以毁掉人类生存的载体——地球[9]。 为获得在地球上更长久的生存权利, 人类理应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
社会生态思想关注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的破坏必然引起社会生态的失衡,如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抢夺资源引发的战争、两性关系的失衡等社会问题。 新浪潮时期的科幻作品除了描述自然灾难,他们更注重人文精神,关注人类文明社会的兴亡。 社会生态和谐的实现首先要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平、法治、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等价值观。
威尔斯认为, 科技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分化,消除阶级差异,反而会导致人类分化;高速发展的科技不会将人们从劳作中解放, 反而会使人们异化为科技和机器的奴隶[10]。 奥尔迪斯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斯大林极权主义, 他对威尔斯反乌托邦的政治理念表示赞同, 在他的作品《隐生代》《解放了的弗兰肯斯坦》以及《莫洛的另一岛屿》中叙述了他对人类社会的担忧。在他的作品《隐生代》中描述了故事主人公爱德华在2093年穿越到隐生代。爱德华返回家园后,发现自己的国家已经被极权主义政府控制, 高科技成为他们统治人民的工具。 美好的社会在实践过程中利用高科技变成了骇人的极权统治, 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没预料到的。在《解放了的弗兰肯斯坦》中,奥尔迪斯暗讽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幸福。 在2020 年,高科技的发展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拉大了贫富差距, 国家之间矛盾加深, 全球进入无休止的战争。 核武器和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引发地球时空混乱。 故事主人公波德莱尔在一次时空穿越中回到1816 年的瑞士,他向《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诉说,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并不能解救人类,并感慨玛丽·雪莱预测的准确性。 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曾描述科技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灾难。“人们历尽艰辛, 达到了如此高度的文明, 现在却要走向黑暗。 ”[11](P488-489)由此可见,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一旦成为统治者和政治家奴役人们的工具, 并由此发动大规模核战争, 人类社会将彻底变成“地狱”。
巴拉德《燃烧的世界》中,人类为了生存,寻找一片立足之地,纷纷涌到海边,找寻还没有完全被封住的海滩。在这一细节描写中,人类的内心世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们已经失去内心最基本的道德,人与人之间相互攻击,划地为牢,没有仁爱之心。在这个“燃烧的世界”,个人内层空间与外部世界相遇,而人们无法超越这种“燃烧”,因此是孤立闭锁的。原本相互信任、友好相处的人类因为资源的匮乏变得相互猜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新浪潮作家作为思想的引领者, 他们预感到人类社会存在的潜在危机, 通过作品分析我们发现社会生态失衡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争夺资源的战争、社会丧失道德伦理、种族之间矛盾加深等方面。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观念出发,人类只有走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误区,认清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合理获取和分配自然资源, 一切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 而非一己之私,合力共创和谐的美好家园,人类才可以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
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边缘,尽管人们已经做出种种努力,生态危机的严重局面仍然在加剧, 并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的文化领域、 道德领域、 精神领域[4](P1)。 精神生态思想探讨的是在自然生态恶化、社会生态失衡的环境下人类迷失的精神现状。 新浪潮时期科幻小说对人类面临的精神困境进行分析,通过作品唤起人类对精神家园的守护。
巴拉德的《撞车》是一部融合科技、精神分析、恋物、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描述了一群对车和车祸着迷的人。 故事的主人公巴拉德和妻子凯瑟琳一直寻找着新的性刺激,经过一次撞车意外,巴拉德结识了“撞车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的人都有共同的兴趣, 他们喜欢模拟甚至制造车祸寻找刺激和快感。这使巴拉德夫妇深受震撼,渐渐地深陷其中,从此踏上“撞车”之旅。参照弗洛伊德对性的解释, 我们可以把这部作品理解为对人性的讨论。工业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是高速公路,而车和车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工业文明。 因而《撞车》的主题可以理解为工业时代对人造成异化。 故事中的主人公利用工业文明时期的伟大发明——汽车相撞,满足自身的病态欲望。 车,不仅仅是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帮助人们位移的工具,而且是与死神紧密相连的载体。 这或许是作家对社会的一种悲观预测,惊险刺激之后,不禁令我们反思工业文明时代由于过度科技化给人类带来的不安与恐慌。 七十年代后, 巴拉德科幻小说的中心转为关注被现代科技所摧残的人类精神世界。 除《碰撞》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外,他还在作品《升高》中描述一群居住在一幢四十层高楼的居民, 他们虽然拥有先进科学技术但举止却粗俗残暴。 小说中的他们在原始冲动下无恶不作, 高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与人类所想象的文明社会齐头并进。 巴拉德通过野蛮原始的生活方式与现代高科技社会的鲜明对照, 表达他对人类在物质文明中渐渐丧失人性和道德感的担忧。
《瞧这个人》(Behold the Man) 是莫考克的代表作品,曾获得“最佳中篇小说幸运奖”。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格罗高尔幼年和成年时期的经历。 格罗高尔是一位被现代文明社会所伤害的人, 莫考克在这部作品中描述了事件与性格如何互相影响,他关注更多的是人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外部空间;是毒品对人类生命的影响而不是跟外星人的遭遇;是心理而不是科技。[12]之后持无神论的格罗高尔乘坐时光机来到公元28 年,他终于和耶稣见了面, 结果却发现耶稣天生就是白痴,“那形象是扭曲的,明显的驼背,左眼有些斜视,一脸的茫然、愚昧。嘴唇上还挂着唾沫。”[11](P489)格罗高尔重新扮演耶稣的角色,当然他自己的命运也遭到了摆布,被当作救世主阴差阳错地钉死于十字架上。 小说宣扬了人类精神的无穷力量, 最终使人们感到耶稣只不过是人类自己的创造物而已, 主题明显地在亵渎神灵。除了《瞧这个人》之外,莫考克在小说《外来热浪》 中也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探索和思考。小说叙述了一群居住在宇宙尽头的居民,他们喜欢凭借想象创造某种生物或使某种生物消亡,于是历史中的许多人物复活并穿越时空与创造他们的人相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许多故事,作家表现了不同历史时代的价值观、 道德观的冲突与碰撞。 在这里,人类的信仰遗失,在混沌的世界迷失了自我,精神世界日渐异化。
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浪潮作家在他们的作品里淋漓尽致地揭露现代社会人类精神世界的迷失,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只会孤独地面对自然的惩罚。自然是人类的一面镜子,狂妄自大的人类膨胀的欲望终将失去自我, 在异化的精神世界里流浪。若想真正地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问题单方面的原因, 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态问题。 新浪潮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引领我们思考人类未来改善的方向,从精神层面出发树立和谐生态观, 从而建立健康的精神生态。
生态学已经成为一门颠覆性的学科, 颠覆的是几百年来支配人类社会突飞猛进、 为所欲为的价值观、 世界观; 颠覆意味着一种知识体系和文明范式的转变, 即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换和衍变[4](P1)。 新浪潮时代英国科幻小说蕴含丰富、深刻的生态思想。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 深怀忧虑的科幻小说家们用科幻的形式描述未来的生态灾难, 力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人类的心灵和情感, 唤醒人类保护自然、 善待生命的意识。 科幻小说作为科学与文学之间的一座桥梁, 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