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视域下媒介演进本质探析

2020-02-09 03:06施勇勤梁思雨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

施勇勤 梁思雨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媒介向多元形态演变,具备交互性、多媒体性等功能的数字出版物也创新了现代生活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大众对数字出版物接受度的愈渐升高,部分数字出版的拥趸对纸书发展的判断偏向消极化,提出了“纸书将亡”的论断。虽然出版媒介数字化演进是必然趋势,但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媒介演进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出版物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看,传统纸质出版物仍具有数字出版物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未来,纸质出版物将与数字化的新兴出版物共同承担起促进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助力建设社会主义出版强国。

关键词 媒介演进;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出版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0-0021-04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媒介从纸媒、视听电子媒介向数字化的多元媒介形态转变,打造了现代生活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国内外学术界对现代数字化技术推动下的媒介演进的研究主要有技术驱动下媒介演进的趋势及规律[1-3];保罗·莱文森、马歇尔·麦克卢汉等媒介理论家的思想对未来媒介发展的影响[4-5];媒介演进与用户习惯之间的关系[ 6 ];媒介演进对出版、广告、摄影行业的影响等方面[7-8]。随着数字技术对出版业的持续渗透,近年来出版视域下媒介演进的研究颇多,综合梳理文献可见,当前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媒介演进对阅读模式、出版业两方面影响。媒介演进对阅读模式影响的研究主要有纸质媒介与数字媒介对阅读效果的影响[9];媒介进化论视域下数字阅读的困境与突 围[10];媒介演进下阅读行为的转变等[ 1 1 ]。对出版业影响的研究聚焦于媒介演进背景下图书出版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2 ];媒介进化论下图书、报纸等出版物形态的演化等方面[13-14],主要集中于媒介演进对出版行业的影响,但是对出版视域下媒介演进本质的研究略显不足。本文基于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和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在出版视域下,对数字技术驱动的媒介演进本质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在媒介演进逻辑下判断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媒介演进的内生动力:后继媒介对以往媒介的功能性补救

美国媒介哲学家、传播学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偿性媒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在媒介演化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是对以往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15]。这一理论在人类出版发展史中,得到了印证。从硬质出版、软质出版再到虚拟出版[ 1 6 ],每一时期的出版媒介都是朝着更易承载、更易携带、更易传播的方向在补救式发展。

1.1 硬质出版时期

硬质出版是人类最初的出版行为,主要以泥板兽骨、莎草贝叶、竹简木牍作为出版媒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语言和文字相继诞生,人类产生了写记录需求。在殷商时期,人类选取了龟甲兽骨作为文字刻写载体,但是龟甲兽骨的稀缺性导致该媒介无法满足大量的书写需求,由此在春秋时代催生了竹简木牍的产生。作为龟甲兽骨的补偿性媒介,竹简木牍取材容易,方便保存与书写,被广泛 应用。

1.2 软质出版时期

与竹简木牍并行发展的一个软质媒介是缣帛,缣帛虽然方便书写且易于携带,但是价格昂贵,局限了以缣帛作为载体的人类文明的传播范围。造纸术的发明开启了软质出版阶段的新篇章,为人类出版活动的持续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用纸张抄写或印刷的书籍补偿了硬质出版媒介难以携带、书写、传播的弊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延续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渐渐意识到虽然印刷媒介可以在时间跨度上稳定存在,但仍然无法打破空间跨度。

1.3 虚拟出版时期

无论是刻字、手抄还是印刷,硬软质出版时期的内容与媒介始终是物理空间内的依附关系,而虚拟媒介的出现对这种仅在物理空间内存在的关系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双向跨度。

18世纪以来,随着光学、电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磁盘、光盤等具有存储功能的虚拟媒介进入出版领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出版物形态——电子出版物,具备容量大、体积小等印刷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2016年以来,VR、AR出版物作为人类长期以来扁平化阅读的补偿性媒介进入到人类生活中,这类出版媒介弥补了阅读扁平化的空间属性,推动人类进入沉浸式阅读体验文化中。

所以,在莱文森的媒介理论视角下,任何媒介都有着不完美的本质属性,正是这个属性,构成了媒介演进的内生动力,推动媒介不断演进以适应人类社会。

2 媒介演进的外在表现:媒介对人体感官的延伸作用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将媒介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相结合,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揭示了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印刷文字是视觉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1 7 ]。基于这一理论,人体感官的延伸构成了媒介演进的外在表现。

2.1 印刷媒介:视觉延伸

印刷媒介是通过印刷复制手段在纸张上传播文字信息的媒介,在出版领域,其形态有图书、报纸、期刊等[ 1 8 ]。麦克卢汉认为,印刷文字是人类视觉的单一延伸,只调动了人体的视觉感知能力。此时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人在媒介之外,形成了一种媒介到人的单向传播、印刷文字到视觉感官的单向调动。在图文报纸印刷媒介盛行的时代,图片在报纸中的突出地位打破了文字印刷媒介单一的视觉延伸属性,虽然受众从图片中接受的信息量有限,但是受众可以由此想象出图片的现实场景。在情景重现的过程中,伴随视觉能力得到的现场感和接触感扩展了触觉器官,让受众有了更丰富的感官体验[19]。虽然这一感官延伸仍是视觉感知范畴内的虚拟延伸,但由此可以证明,人类对于媒介所传递信息的接受往往呈现出一种多感官综合调动的偏向。

2.2 电子媒介:视听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延伸

麦克卢汉指出,文字印刷媒介时代有一种“外爆”的特征:由于印刷术的作用,功能分离(或曰爆炸)在一切层次和一切领域都迅速展开了[20]。与“外爆”相对,麦克卢汉将“内爆”概念引入了对电子媒介的理论反思之中。如果说“延伸”只是在时空范围上实现了扩张,那么“内爆”则完全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2 1 ]。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与印刷媒介引起视觉感知上的单一延伸不同,中枢神经延伸是一种完整的延伸,突破了印刷媒介的单一感官延伸属性。此时人的思维不再被排除在媒介之外,可以在虚拟空间内调动综合感官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20世纪80年代,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国出版业稳定的印刷生产模式被数字化技术颠覆,开启了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电子书作为出版业数字化实践的早期产物,最初以纸书的电子化副本存在,只有单一的视觉延伸属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增强型电子书应运而生。增强型电子书融合了电子化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内容,读者可以通过对内置超链接的点击实现互动,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和中枢神经的高度涉入,构成了人类多感知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延伸。

尽管增强型电子书的多媒体特性可以实现人类多感官系统的延伸,但仍然无法突破阅读感受的“扁平化”局限。2016年以来,VR技术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渐趋广泛。VR电子书通过构建三维立体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将读者的思维和身体都置于媒介之内,塑造了全新的沉浸式阅读文化。从媒介与人的关系来看,VR电子书与读者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感官延伸,读者阅读时的身份不再是内容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呈现出的是人与媒介融合、人机合一的趋势[ 2 2 ]。

3 媒介演进的本质探析:融合发展

从纸质书、电子书再到VR电子书,出版媒介的每一次发展都以后继媒介对以往媒介的功能性补救作为演进的内生动力,以人类知觉感官的单一延伸到综合延伸为演进的外在表现形式。传统纸书只能实现单一的感官延伸,而数字出版物实现了对传统纸书交互性、多媒体性等功能缺失的补救,这一特性使得近年来出版市场对纸书发展的判断偏向消极化,更有部分数字出版的拥趸从媒介演进和人类感官延伸的角度提出了“纸书将亡”的论断。在此市场背景下,本节对上述理论中的“延伸”“补偿”的内涵进行界定,根据媒介在演进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根本逻辑,对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判断。

3.1 “延伸”“补偿”的内涵界定

一方面,虽然莱文森在补偿性媒介理论中强调后继媒介具有以往媒介不具备的功能性优势,但是他也完全承认新旧媒介之间的承继性。当一种新的媒介在特定的领域中胜过旧有的媒介时,并不意味着旧有的媒介即将衰落和死亡。旧有媒介将被挤压进一个小的生存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它将扮演新媒介所不能胜任的角色并因此而生存下去,关键在于旧有的媒介是否能够发现依然存在的人类需要或知觉模式[ 2 3 ]。所以,如果旧有媒介具有继续存在的价值,能发现依然存在的人类需要或知觉模式,那“补偿”的本质内涵是“共存”而非“替代”。

另一方面,随着媒介的技术化发展,媒介对人类的感官调动逐渐从单一的视觉延伸到了视听觉延伸,再到全感官和中枢神经的综合延伸。从单感官延伸到全感官的综合延伸,呈现出的是后继媒介对以往媒介的包含关系,即“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中“延伸”的本质内涵是“包含”而非“替代”。

尽管莱文森与麦克卢汉对于媒介进化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是两者有其共同之处:媒介进化并不一定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有可能是一个同时并存、叠加的过程[ 2 4 ]。按照这一演变逻辑,虽然每一次技术升级下的新媒介模式都有着以往媒介不具备的优势属性,但如果传统纸书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数字出版物不具备的价值,那么数字出版物将不会对传统纸书实现完全替代,传统出版存在与数字出版共存发展的可能性。

3.2 纸质出版物不可替代的价值判断

莱文森和麦克卢汉在媒介进化论中都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即人性化趋势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媒介演进的内在趋势。纵观出版领域内的媒介演变,从硬软质出版到虚拟出版,读者从单向的内容接收者逐渐转变为内容的参与者、互动者,读者的主体地位呈现出“被强化”的特点,其阅读需求也呈现出“被满足”的趋势。现代媒介借助技术手段打破了信息的时空限制,电子书满足了读者随时随地查阅海量书籍的需求,听书满足了读者解放双眼阅读的需求,VR、AR圖书满足了读者沉浸式阅读的需求……但是,读者的主体地位被强化的同时,“娱乐化”的阅读文化偏向愈加严重。

“娱乐化”意味着读者在阅读时无法保持深度思考。在阅读的历史传统中,书籍的首要功能是传承知识、存留经典、启蒙心智,印刷术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理性的唤起和个体意识的觉醒联系在一起,而娱乐功能则是次要的[25]。尼尔·波兹曼将印刷机统治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我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2 6 ]纸质书能让读者以线性的阅读思维对内容进行理性而深入的思考,保证了阅读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而电子书等以虚拟媒介为载体的图书,通过超链接的置入满足读者对互动性、趣味性等的需求,塑造了一种非线性、跳跃式的阅读思维。在这种阅读思维的主导下,人类的阅读行为往往会呈现出碎片化、断层化、浅层化的特征,无法保持深度、系统的思考。

综上,纸书遵循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文化,具有数字出版物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出版将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3.3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发展趋势

“融合出版”是在“媒介融合”学术语境下、顺应中国出版融合发展趋势、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产生的新兴出版现象,是解决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问题的新兴出版范式[ 2 7 ]。“现代纸书”是融合出版的阶段性产物,它的出现,证明了媒介演进所呈现的是一种融合逻辑,而非替代逻辑。现代纸书的概念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2 8 ]。该产品是拥有交互功能的纸质出版物,其在遵循传统深度、线性的阅读文化的同时,通过在纸书上印刷二维码的方式连接数字阅读平台,读者通过阅读终端扫描后,可以查阅相关电子内容,拓展了书籍的内容边界。

在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的当下,呈现出的是“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销售多种渠道、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的业态融合模式[29]。在此模式下,依托印刷媒介的纸质出版物将与数字化的新兴出版物一起,共同组成融合出版业态下的核心产物。所以,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非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而是“你中有我”的共存关系。一方面,“融”是资源互融,“合”是共存发展。在出版融合的进程中,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应充分发挥技术、渠道、人才等资源的集聚效应,实现资源互融,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融”是责任互担,“合”是目标一致。传统出版应在媒介数字化演进的当下找准定位,不断提升并发挥专业性优势,着重突出对人类优秀文化价值的引领及对深度阅读文化的延续的社会责任。数字出版物将继续满足人类多场景下的阅读需求,凭借其多媒体性、互动性等优势为出版业的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

4 结语

融合出版是出版媒介数字化演进的必然趋势,但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媒介演进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出版物将退出历史舞台,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看,传统纸质出版仍然有数字出版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未来,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依托印刷媒介的纸质出版物将与数字化的新兴出版物共同承担起促进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助力建设社会主义出版强国。

参考文献

[1]陈映琦.数字技术驱动下媒介演进及趋势[J].声屏世界,2019(7):17-19.

[2]张云.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演进及趋势[J].记者摇篮,2019(6):108-109.

[3]杨保军,张成良.论新兴媒介形态演进规律[J].編辑之友,2016(8):5-11.

[4]王瑜.保罗 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

[5]王凤栖.保罗 莱文森媒介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6]芦姗.用户习惯与媒介演进的相互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7]付淑峦.论广告传播中的印刷媒介演进[J].新闻界,2012(22):31-33,54.

[8]李泽馨.摄影艺术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研究——以保罗 莱文森媒介演进三阶段模式为基础[J].新闻研究导刊,2018,9(5):38-41.

[9]欧阳俊哲.纸本媒介与数字媒介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比较——评《阅读疗法》[J].中国造纸,2020,39(7): 119.

[10]傅宝珍.媒介进化论视域下数字阅读的困境与突围[J].图书馆,2020(7):50-56,64.

[11]陶涛,刘艳.媒介变迁视角下的阅读图景[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5):43-47.

[12]王冠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图书出版业的数字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8):189-190.

[13]吕睿.从媒介进化论看报纸形态的演进[J].传媒观察,2013(3):23-25.

[14]牛瑞鑫.传统媒介演进中大学英语教材的出版思路[J].才智,2018(31):101.

[15]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55.

[16]万安伦,王剑飞,李宜飞.出版载体视角下中外出版史分期新论[J].中国出版,2018(4):41-44.

[17]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8]陈洁.印刷媒介数字化与文化传递模式的变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6):164-171.

[19]李训.初探现代传媒对人的延伸[J].新闻知识,2011(5):29-30.

[20]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1]杨富波.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2]颜哲.从数字媒介发展谈媒介与人关系的嬗变[J].传播与版权,2013(2):106-107.

[23]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4]陶冠红,丁振,白雪.保罗·莱文森与麦克卢汉传播学思想比较[J].无线互联科技,2013(9):190,192.

[25]周卓.回归与复兴:从现代纸书看出版融合的新方向[J].中国编辑,2020(Z1):97-101.

[2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曹继东.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4(9):15-18.

[28]刘永坚,白立华,施其明,等.论现代纸书革命[J].科技与出版,2018(8):17-23.

[29]鲁培康.融合:图书产业内容创新的战略思维[J].中国编辑,2015(3):60.

猜你喜欢
传统出版数字出版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互联网+出版”的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从数据看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新态势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