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娴
摘要:本文旨在数字化时代文旅融合的视野下,以金陵刻经处为例,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行有效的活态化研究:聚焦非遗的“活态流变”,发掘其创新的原动力,并以创新设计为其生存发展提供驱动力,融合于当下的生活方式,实现其文化创新的多样化方式,构建“传承人-非遗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体现更多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在研学旅行、生活化体验之旅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播与传承。
关键词:文旅融合活态化设计驱动非遗金陵刻经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11-0121-03
引言
南京“金陵刻经处”于同治五年(1866年)建立,融经书收集、收藏、研究、刻板、刊行于一体,藏有珍贵的佛经及精湛的造像刻板,至今尚保存佛学典籍雕版125318块,完整地保护、传承了距今1300多年的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载籍艺术风格。2009年,以金陵刻经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四川德格印经院等为代表申报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载籍艺术具有独特的华夏艺术审美特征,字体、图像、版面编排、书籍装帧、材料工艺等各方面,均深刻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
金陵刻经处的载籍木刻印刷主要包括写样、刻版、印刷及装帧四个流程,二十多道工序,全部以手工方式完成。而其中写样、刻板环节对专业技艺要求很高,经过师徒相承、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因此也被称为中国传统雕版印刷的“活化石”。手工刻写所呈现的艺术价值与审美取向,是其载籍艺术弥足珍贵之处,但也是雕版印刷艺术传承的短板。目前金陵刻经处师徒三代四人且连续两代单传,这就为技艺传承以及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
经过前期研究,笔者发现目前非遗传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写工的缺乏以及“金陵本”字体的流失。在新雕版经刻之时,写样的文字有时直接采用字库中免费的习宋字体。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设计的角度,汲取非遗本体中的文化基因、创新因子——金陵本字体。并与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省级传承人邓青之老师进行了为期2年多的深度合作,最终完成了“金陵刻经”字体设计。之后带领团队,完成相关文创品牌的开发与产品设计。尝试通过设计驱动当代非遗发展有效进入市场,设计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在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利用文旅融合,让文化与市场相互推进,让设计为非遗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一、“文旅融合”——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视野
文旅融合是新时期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进高品质旅游供给、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文化为旅游赋能,以旅游再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这样的思路与视角,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保护到新价值产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过去,对于非遗文化主要停留在“保护”层面;现在,我们需要考虑当下非遗文化在现有生活方式中的发展,在旅游的推动下再传播;未来,更需要考虑非遗文化不失传,并考虑其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价值的新体现。我们可以从设计的维度,汲取非遗文化本体中的文化基因.创新因子,对非遗文化进行“活態化”研究与实践,着重以设计驱动非遗文化创新发展,从保护到立足于传承与创新,这是一种新的视野和努力。
二、设计驱动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的设计实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因子提取——“金陵本”与“金陵刻经字体”
经过对金陵刻经处的全面研究,笔者发现:当年杨仁山居土编撰大藏经的宏愿是以便于阅读和研究为宗旨,因此在创办之初就对旧本所采用的梵荚和方册装帧方式版本过大、不便于翻阅等问题,提出了字体选择和装帧方式上应适应时代需要,适应阅读方式的需要,并在刊印质量上力求精进,创立了著名的“金陵本”:“其纸质绵柔,字大如钱,版式疏朗,清净庄严;刻印之佛像,刀法细腻,章法谨严,形神兼备,层次分明;完美地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同佛教文化与佛教艺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宗教性、艺术性、文物性兼具,独树一帜的刻印风格。”[13]
金陵刻经处所呈现的字体是写工和刻工共同创造而成的字体,其字体有“横平竖直,点似瓜子,撇如刀,钩如皂剌,捺如锹。”的特点,从效率和审美需求出发,既适合雕刻,快了刻工的速度,又美观整齐划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数码化对生活的侵蚀,笔者发现刻经处“写样”人员缺乏(刻经处创办之初1名写工配7名刻工,可见写工的重要地位),目前三代四人中,二代单传,马萌清老师以修复古籍版本为主要工作,只有邓清之老师还可写样,但如需刻新板,多半字样以电脑现有的习宋或小标宋为主。因此笔者团队决定从“金陵本”中呈现出的“清净庄严”风格的宋体字入手,系统地整理、分析、比较、提取、构建,并与北京汉仪字库合作,形成“高校科研——刻经处非遗传承人——字库企业”共同合作开发“金陵刻经字体”。金陵本中原有的“清净庄严”样貌的宋体字就是首先提取出得非遗文化创新因子,而对其进行系统的“金陵刻经”字体开发与设计则是创新设计的解决之法,如图1。。
(二)“金陵刻经”字体设计
1.刻本选择——《佛国记》
金陵刻经字体设计最关键的是范本的选择。金陵本在各个历史时期,历经八代传承人的实践,可以说每本佛经都有其特有的手工温度与审美感受,经过四次田野考察及多次与传承人邓清之老师交流,最终笔者选取《佛国记》作为刻本研究对象。原因有二:一,《佛国记》为杨仁山居土创办时期完成,最好地体现出“金陵本”的风格样貌,字形方正,端庄肃穆,清净庄严;二,此刻本市面流通次数少,刻板保存完好,更清晰地呈现出刀刻字体原貌,减少了笔画因多次印刷产生的磨损和字体边角的圆润感,如图2。
2.字形描摹
字形描摹是再学习的过程。在电脑描摹过程中,从笔画的起落,感受刻工的发刀与挑刀,体会手工的古拙与力道;总结和提炼笔画的特征、部首的特征、字形结构特征,最终总结出字体的风格特点。这一过程是复刻的过程,虽然使用工具不同,但是最大限度地还原字体本身的原貌是这一过程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字体的再创造则可以保证完好的金陵本的特点,同时以现代字体设计的手段融合非遗传承人及设计者对字体的现代解读,如图3。
3.风格确定
复刻不是金陵刻经字体设计的结果,经过两百余字的字形描摹,笔者团队逐步凝练出字体的风格:清净庄严、敦厚平实。设计定位为:正文字体。
对于从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这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的创新因子——金陵本字形样貌,笔者要做的是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把单个字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其设计风格后,系统地进行9169个字的全套字库设计。这一过程,笔者团队与邓清之老师深度合作,每一笔每一画的去体会刻工对字的理解,对传承人的个人审美意识在刻字过程中的呈现,用设计的语言表达和分析出来。这一过程的重点是把握技艺的“活态流变”,以人为核心的传承人的创新特点、心理变化及审美意识,然后从设计出发,以设计的语言来反馈和再创造,如图4。
4.笔画与字形特点
(如图5)在字体创造中,除了保持原有金陵本字体“横平竖直,点似瓜子,撇如刀,钩如皂剌,捺如鍬”。的特点,笔者着意在时代发展的字体流变中,分析当代刻工的审美意向,提取出:撇笔画拉长突出,点笔画多变,钩似鹅头柔中带刚,竖笔画则直中带曲。细节处理上略微突出圆角,彰显手工温度,线端处理上在两线相交的位置进行45°切角处理,这样做一是为表现刀刻的痕迹,二是可以避免在电脑字库呈现中出现笔画虚化的现象,如图6。
同时设计时要解决手工刻字字面大小不一、粗细不均、笔画规范性差,这些问题,考虑字与字的穿插,笔画之间的避让。针对这些特性,金陵刻经字体在制作过程中,尽量保证每个字的字面大小相同,重心一致、笔画粗细一致、笔形规范有致。采用字面框界定字的大小、宽窄,字身框界定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特殊辅助线控制笔画范围。金陵刻经字体字面率为95%,字形方正、字大如钱、重心居中、端庄肃穆、敦厚平实。
5.金陵刻经字体基础字呈现
笔者团队经历两年多的时间开发9169个字,形成完整的具有清净庄严风格的“金陵刻经体”可以说是以设计驱动非遗创新实践的第一步,如图7。
(二)“传刻”APP设计——金陵刻经技艺的信息可视化呈现
如何对金陵刻经技艺进行有效的信息可视化呈现,实现非遗文化的全球化共享?这是笔者团队设计实践的第二步。
在数字时代,通过移动终端可以更快更广地进行文化的传播。于是,团队成员从信息架构、实时动态、交互体验三个方面,对金陵刻经技艺信息资源进行多方面的传承与保护。在数字化时代有效地将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处历史、重要人物传记、文创产品在线定制等更广泛地进行传播及市场推广,如图8。
“传刻”APP展现了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刻板、印刷、装订三项基本内容,以及从书写到刻制,经过上样、刻字、刷墨、擦印、分页、折页、齐栏、分类、穿纸捻、线襞等二十多道工序)所有的工艺流程均用线描的方式表达;并在交互设计中让受众更好地体验造字与印刷的乐趣,用户可以选择APP中预设的金陵刻经体字体部件,进行汉字的创造;在文创产品定制及购买过程中实现文旅融合下,非遗的市场化与商业化价值转化。
用户通过“传刻”APP的使用,可以完整了解金陵刻经处的历史,熟悉金陵刻经技艺的工艺流程,体验自我造字的愉悦和成就,并在造字工房模块中实现自我再设计于在创作的可能,最终通过平台完成文创产品的定制与购买。
(四)“字愈”品牌创立——金陵刻经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
把握当下,发掘社会现象,笔者团队发现现代人生活压力及心理负担的日趋严重。而金陵刻经字体本就有清净之感,笔者期望能够以“字”来抚慰现代人焦躁不安的心灵,实现心理的自我治“愈”,于是“字愈”文创品牌创立,此乃设计实践的第三步。
文创产品包含以字体笔画特征为创意点的文具设计,解压与实用相结合的日历套装,文字饰品,雕版印刷体验小套装,笔记本,以及以写工、刻工、印工为原型的IP形象设计,如图9。
通过这三步,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真正实现非遗文化通过设计驱动其创新发展,从保护层面向传承和创新层面更进一步,实现文化的更大社会价值,产生经济价值。
三、以设计驱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一)以人为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非物质”,即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为核心,其特点是活态流变。这里的“人”指的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环境的变化,他们对于技艺的理解,总有其主体投射的印记,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审美意识、生活经验等都应作为研究的对象。通常在与传承人深度合作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非遗文化的创新因子。
(二)非遗文化创新因子提取
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从遗产中得到创新的资源和动力,给予我们创新的素材、灵感等。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要研究我们文化中的种子,要研究怎样才能让这个种子一直保持下去,并且要保持里面的健康基因”。对于非遗文化创新因子的提取,我们需抽取最鲜明的特征,并且根据采集资源进行深入的关乎传承人生活经验,行为,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研究;考虑在现有生活方式中的发展;保持非遗文化不失传不变味;结合数字化时代的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并探究其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价值的新体现。
(三)以设计驱动非遗文化创新发展
从人类文明的进化来看,人类已经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了知识网络时代,而对应的经济形态也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进入了知识网络经济。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设计始终推动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标志着物质文明进化的程度,也反映了社会精神文明进化的水平。以设计驱动创新发展以设计思维引领(运用互补设计思维方法中“传统与未来视角”看待非遗文化创新问题);以非遗文化的活态流变为研究对象;以网络平台、非遗产品、体验服务、宣传渠道、系统构建、品牌塑造、盈利模式、受众交互等为手段与举措进行系统的研究;最后通过复杂的创新和设计过程变成对应的非遗文化创新设计项目。
(四)以设计为内聚力“传承人-非遗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构建
在今天,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也是非遗研究的着力点。因此,当代非遗发展应当有效地结合当下的生活方式,并自然地进入市场,以设计驱动创造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产生深远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今天传统非遗介入当代生活需要依靠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需要合适的艺术家、匠人、设计师、手艺人、高校研究机构、企業、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合作,需要成本介入,打造非遗品牌,对接成熟的非合适的商业平台,选择合适的时机或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媒体发布和市场传播。考虑“传承人-非遗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尽量原汁原味保留非遗技艺的原貌和视觉特征基础上,结合当代生活方式、审美方式的需要,来进行非遗技艺的创新设计,让非遗技艺可持续地在现代商业生活中发展传承,迎来新的活力。
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团队以南京金陵刻经处为例展开文旅融合视角下,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研究,以“人”为本,挖掘非遗文化的“创新因子”,提出以设计驱动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构建“传承人-非遗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在新时期为国家的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应用方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乃至经济价值。.
基金项目:2019年度省文化科研课题《数字时代文旅融合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研究与实践——以金陵刻经处为例》(19YB4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维芳.金陵刻经印刷技艺[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2]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3]汪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年[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4]宋俊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香港: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6]申赋渔.愿力——杨仁山与金陵刻经处[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7]鲁春晓.新形势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关键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8]王露明,万宝宁.南京历代非物质文化遗产[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6.
[9]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10]张兆林,齐如林,束华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社会力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ll]肖远平,柴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2]王罡.数字化背景下中国雕版艺术的传承新路径——以南京金陵刻经处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42-43.
[13]王孺童.金陵刻经处“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守护者”[Z]法音,201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