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榕,赵 林,李添天,吴晓璇,于 健
间歇性外斜视是最为常见的斜视类型,介于外隐斜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大部分学者认为间歇性外斜视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延长可发展为恒定性的外斜视,而部分学者认为斜视角度不会随着时间改变[1]。间歇性外斜视可以破坏已经形成的双眼视功能,导致视混淆、旁中心注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及视觉抑制,严重影响生活[2]。斜视手术不仅使患者从外观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因此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选择最为关键。本研究通过对17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探讨不同手术年龄对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有利于选择最佳斜视手术时机,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表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同时视功能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1mo术后3mo≤9岁组9041(45.6)57(63.3)73(81.1)82(91.1)85(94.4)>9岁组8215(18.3)20(24.4)36(43.9)61(74.4)66(80.5)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融合功能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1mo术后3mo≤9岁组9032(35.6)49(54.4)65(72.2)81(90.0)82(91.1)>9岁组8210(12.2)15(18.3)25(30.5)41(50.0)46(56.1)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1mo术后3mo≤9岁组902.4°±2.8°5.2°±3.5°9.9°±4.9°17.8°±5.3°21.9°±5.9°>9岁组823.4°±3.9°4.4°±4.8°8.6°±5.3°13.3°±5.2°17.5°±5.1°
表4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远立体视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1mo术后3mo≤9岁组908(8.9)8(8.9)13(14.4)33(36.7)49(54.4)>9岁组823(3.7)3(3.7)5(6.1)17(20.7)23(28.0)
1.2方法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手术方案依据斜视度数,行单眼或双眼外直肌边缘切开联合楔形切除术及内直肌缩短术。直肌边缘切开联合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减弱肌力的术式,单条肌肉边缘切开最大可矫正斜视度26△(15°),双眼可矫正斜视度53△(30°)[3]。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7d,1、3mo对两组患者行眼部常规检查。检查裸眼及矫正视力,有屈光不正者需散瞳验光并矫正治疗。斜视度的测量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33cm和6m处分别测量。双眼视功能使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功能用车门图片,融合功能用青蛙图片,远立体视功能用圆圈图片。Titmus检查近立体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两组患者术后视功能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患者术后融合范围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分析,若存在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存在时间差异,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融合功能的比较(1)对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时期的融合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9岁组的患者的融合功能随术后时间的增长的恢复效果优于>9岁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67,95%CI: 2.761~6.908,P<0.001),见表2。(2)对融合范围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年龄因素对融合范围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305,P组间=0.071),时间因素对术后融合范围的恢复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42.320,P时间<0.001),且年龄与术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组间×时间=9.966,P组间×时间<0.001),说明≤9岁组的患者融合范围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恢复优于>9岁组的患者。LSD-t法进行各时间点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术后融合范围均逐渐恢复,见表3。
2.3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立体视的比较(1)对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时期的远立体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9岁组的患者的远立体视随术后时间的增长的恢复效果优于>9岁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05,95%CI:1.293~4.109,P=0.005),见表4。(2)对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时期的近立体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9岁组的患者的近立体视随术后时间的增长的恢复效果优于>9岁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27,95%CI:1.791~4.462,P<0.001),见表5。
斜视后双眼视觉方向不平行,从而导致双眼视觉功能的破坏,同时双眼视觉丧失使得中枢对眼位的控制能力变差,促进斜视的发展[4]。双眼视觉是高级动物对认识环境的一种高级的、最完美的视觉适应表现,它为人类提供了立体视觉。研究表明儿童出生3、4mo产生双眼单视功能,1~3岁达到峰值;6mo开始出现融合功能;2岁时开始发育立体视[5]。视觉发育一直持续到6~9岁,9岁左右双眼视功能才能达到成人的水平[6]。斜视会严重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形成,使患者不能形成正确的视网膜对应关系,从而无法建立双眼视觉,甚至不具备立体视,不能进行精细工作,给生活带来很大困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随时间延长,双眼视功能水平逐渐提高,即便在术后斜视复发,其双眼视功能仍能维持一定水平[7]。
表5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近立体视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1mo术后3mo≤9岁组9038(42.2)45(50.0)68(75.6)75(83.3)82(91.1)>9岁组8217(20.7)22(26.8)30(36.6)51(62.2)58(70.7)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一直存在争议,手术时机一般会考虑患者的年龄、斜视度数和频率、眼位控制能力、双眼视觉损害情况及患者的配合程度等综合判断[8]。大部分学者认为需早期手术,其根据间歇性外斜视会随着病程进展而加重,发展为恒定性外斜视,若不尽早手术可能会缩小融合范围及损害立体视,降低手术成功率,影响患者恢复,不利于手术效果[9]。也有学者认为延期手术,认为儿童视觉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发生过矫,形成连续性内斜视,造成弱视或者立体视的丧失等[10]。Bang等[11]通过对135例患者研究分析认为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在4岁以下安全手术,术后效果较好。赵琪等[12]认为小于4岁患儿检查不配合,眼球尚未发育完全,相同的手术量可能获得较大的斜视度数矫正,术后过矫发生程度大,建议4~7岁手术双眼视功能改善更明显。田晓丹等[13]研究发现,3~5岁术后双眼视觉恢复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6~8岁(67.0%)和9~12岁(68.9%),提示年龄越小术后恢复越好。
本研究通过对172例间歇性外斜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发现≤9岁患者术后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近立体视快速并显著恢复,其效果明显优于>9岁患者。此外,术后近立体视恢复迅速显著,远立体视恢复缓慢,说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保留了很好的近立体视,而远立体视损害较为严重。说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9岁前手术治疗,更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改善,可以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从而降低斜视术后的复发率,减少术后复视的可能性。王娟等[14]研究认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远、近立体视及中央融合功能明显恢复,且远立体视恢复时间较长,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目前研究发现,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对比敏感度低于正常值,且与远近立体视有显著的相关性[15]。斜视术后双眼对比敏感度恢复情况,需要我们以后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建议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9岁前手术治疗,尽早手术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更好地改善。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可以降低斜视术后的复发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质量被人们更加关注,因此斜视手术不仅仅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恢复双眼视功能。
1赵国宏.间歇性外斜视研究进展.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8;26(1):46-48
2王智勇,崔勇,贺娟娟.间歇性外斜视在不同年龄段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