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与实践
——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020-02-07 02:08:42张小舟侯玉双杨长龙
化工时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高分子毕业

张小舟 刘 姣 侯玉双 杨长龙 藏 雨

(齐齐哈尔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2020年9月,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发布了最新的申请书模板,其中表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接受认证专业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方式,产出是指学生的能力要求。评价的焦点是全体毕业生达到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和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的情况[1-3]。这一表述明确了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节中的核心与关键内容,因此如何建立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方式成为工程教育认证中的主要工作。本文结合面向产出的工程教育模式,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以课程达成度评价为基础,探讨面向本专业课程达成度评价的实施方法。

1 毕业要求达成度及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机制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是工程教育认证检验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能否达到预期质量的标准。首先学校或者学院必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明确评价工作责任机构、责任人、评价对象、评价周期,评价过程和方法以及结果的使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2015年版《工程教育认证》中明确指出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在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前,专业首先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负责人、相关任课教师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对毕业要求进行指标点的分解,再以每个指标点为主利用3~5个课程进行支撑,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程完成每一个指标,从而建立起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之间的联系[4-6]。对于达成评价的工作流程如图1,首先由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支撑的指标点制定课程大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课程负责人对课程大纲中的指标点达成的评价依据进行合理性判定,如果课程目标不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则需要重新修改教学大纲,以满足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在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中,任课教师按课程成绩分析法、评分表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等适当的评价方法对课程资料进行具体计算和分析,形成课程评价结果。达成度计算小组针对每门课程的达成度评价结果按各项毕业要求的每个指标点逐一评价其达成程度,再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各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结果,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2 课程达成度评价的设计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课程达成的评价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基础,在每门课程达成度的评价结果的支撑下,通过课程权重的分配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课程质量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必须与该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相匹配。因此这就需要课组教师详细研讨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与课程内容的联系,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达到真实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本文以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为例,说明课程达成度的评价过程。

图1 毕业要求达成与课程目标达成关系图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是:(1)能够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对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逐步聚合反应原理、连锁聚合反应原理及不同聚合反应的特点进行正确表述。(2)能够综合运用高分子化学基本原理对聚合方法的选择、聚合速率及分子量的控制方法以及聚合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等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解释。(3)能够综合应用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聚合反应过程及各种影响因素,特别是聚合速率及分子量的影响因素。(4)能够根据高分子化学基本原理和公式应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推演和计算聚合反应速率、分子量及聚合转化率等关键参数。(5)能够自学聚合反应实施方法的基本知识,并就典型聚合物的实施方法进行陈述发言,针对应用聚合反应原理解决聚合实施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

其中课程目标(1)、(2)主要支撑毕业要求里问题分析的能力达成,(3)、(4)主要支撑毕业要求中工程知识的达成,课程目标(5)支撑终身学习能力的达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考虑上,每章都能对问题分析和工程知识能力做到支撑,但是对于终身学习的能力就需要特别设计,因此在授课中设计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将比较容易自学的部分由学生分组进行讲授和评分。通过这种方式,由学生分工合作,自主学习,自主查询相关资料,制作PPT,进行课堂讲授和讨论,就支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达成。在课程达成度计算上,《高分子化学》课程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紧密的跟踪和评估,基于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对学生出勤、课前测试、课堂讨论、作业、期末考试、综合成绩评定等进行跟踪与评价(见表1)。

表1 《高分子化学》课程学生学习跟踪和评估

(续表)

课程结束后,课组教师根据课程考试大纲中制定的教学内容权重、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出每个课程教学目标考核环节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的数据,同时获得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结果(见表2)。并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便于在下一步教学中进行修正。

表2 《高分子化学》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3 结束语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是检验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专业的课程质量评价已经成为课程教学的必备环节。这需要课程授课教师合理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聚焦学生的学习效果,合理设计学生能力评价的考核方式,有效支持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并通过课程学习分析判断学生各项能力达成的长处和短板,为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本文针对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工程认证实践中形成的课程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课程建设和持续改进提供了一个方法。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高分子毕业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40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我们今天毕业了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36
毕业季
伙伴(2018年7期)2018-05-14 14:19:33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