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倬
[提要] 城市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单元已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新常态下城市群必将成为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就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城市群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及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梳理总结。
关键词: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评价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0月21日
一、引言
城市群在城市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重要战略。“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的重要内容。纵观我国区域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引領发展的态势已初步形成,而这三个地区均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随着城市群对国家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并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发展思路,“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对城市群的研究,大量的文献针对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群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
二、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市群协调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广义概念,协调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一方面,作为城市群,城市才是其主体,所以城市之间的协调影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就协调发展而言,其内容包括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根据这两个方面,国内学术界对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定义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将城市群看作是一个系统,而由于城市群具有复杂的地域结构,使得这一系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从而城市群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概念,协调发展是让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衔接、协调、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以实现系统总体发展目标。在子系统的划分上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群协调发展是指城市群系统中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态势以实现城市群总体演进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群是一个特殊地域空间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七大子系统,分别是包括空间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行政管理,并认为将城市群系统划分为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子系统来进行研究,没有将城市群与单个市区别开来,无法体现城市群的特征。且不看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二者的本质均是将城市群作为整体来考察其子系统的协调程度。应当注意的是,以系统论来定义城市群协调发展,必须与可持续发展区别开来。
另一种观点从城市间的关系来定义城市群协调发展,认为城市群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地域内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不同的一组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以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为依托,有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的核心城市,内生和外生双重动力共同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其整体发展能力,包括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形成经济和发展上的密切联系、解决跨区公共问题(包括交通、环保、资源开发和通信等)以降低交易成本,在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辅助下,借助于通达的信息网络,城市之间进行着各种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而城市群协调发展则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群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方面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来进行竞争博弈和协作互动来实现城市群一体化目标的过程。熊雪如、覃成林(2013)从空间发展、经济运行、社会组织、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协调分析比较了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揭示了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未来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虽然大量的文献研究了城市群学跳发展的内涵和标准,但城市群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标准也十分琐碎,许多研究只是进行了理论界定和规范分析。就上述两种观点来看,前者虽然很全面地表述了城市群协调发展,但容易与可持续发展发生混淆,后者虽然抓住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质,但考虑比较片面。
三、城市群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在现有的文献中,我国城市群发展中主要存在市场分割、产业结构趋同、城市群内部管理体制障碍、空间碎片化、空间拥挤化、空间板结化等问题造成了城市群发展的不协调。市场和政府行为存在的外部性会造成城市群内部利益的矛盾,从而也是导致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敖丽红、王刚、陈群元(2013)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指出,城市群协调思想最初来源于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近现代工业文明既是城市群形成的最初原动力,但也导致了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失衡,城市群不协调发展的重要根源。吴志军(2015)指出了湘、鄂、赣、皖四省共同打造的“中四角”城市群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同质化、地方贸易保护、合作体制机制落后、经济发展外向度低、消费对经济拉动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四、如何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
(一)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进行合理分工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因此核心城市应该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并应当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市场要素培育、综合交通运输网构建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建设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胡序威(2005)分析了全国各大城市密集的核心地区与受其辐射影响的经济区之间的不协调的重点,并指明了需协调发展的方向。
(二)“协调发展,机制先行”。城市间协调机制对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是促进城市群及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群协调机制有制度化、非制度化和混合三种协调机制。制度化协调机制是用已建立的制度来指导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这样就避免了合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使得协调发展有章可循;非制度化协调机制不带有强制性,采用“自主参与、集体协商、共同承诺”的方针,以利益和信誉为保证来促使成员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自愿互利”的行为方式来参与合作;混合协调机制具有灵活性,它是将制度化和非制度化两种协调机制混合起来,相机使用某一种协调机制。(表1)
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群无法全部发挥其整体效应,目前我国城市群协调制度存在核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十分有限、城市群域内产业结构趋同、行政区划分割导致城市群中的各城市矛盾日益尖锐、城市群区域污染日趋严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缺乏协调配合五大问题,因此需要构建:以综合交通为先导的城市群整体发展模式的协调机制;遵循整体效益、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体系内部的评价—反思—监控—协调机制以及规划协调机制、投资协调机制、运行协调机制、各城市领导会商机制、城市群绩效考核机制和整体利益和地方特殊利益的协调机制等来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协调机制既要有全国的统一性也要有区域的特色性,要以权威的城市群协调机构进行组织,在市场调节、行政调节、法律调节的作用下进行。郭爱君、毛锦凰(2016)通过对城市群的关联机制与作用机制的分析,提出了通过产业协同、区域与城市协同、城市群内经济要素协同等战略路径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北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三)制度创新。市场外部性和政府行为外部性会造成城市群发展不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这就要通过制度创新来约束政府的行为,为城市营造一个公平有效的竞争市场,使得城市的发展在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下进行,既能保持竞争活力,又能相互之间理性合作,最终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优势。
(四)建立跨行政区管理机构。许多学者对政府间的管理机制给城市群协调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提出建立城市群内部协调机构以保障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包括长三角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三角城市群发展协调管理委员会、山东半岛城市群跨行政区域并有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机构、珠三角第三组织部门等。
(五)做好城市群规划也是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群规划应从“群”的层面出发,对城市群整体的发展进行战略性部署与调控,促使城市群内城镇个体的相关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协调,以探求建立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参与来建立体制平台以保证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在跨省级单位的城市群中必须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协调发展中各自的事权。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主要协调对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空间管制等议题;各地方政府自行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六)另有个别文献指出应从新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出发,通过维护城市群公共利益、重新肯定公共权利和保护公共精神;推进城市群的空间布局簇群化、空间功能一体化、空间特色分异化来提升和优化城市群构架及依托轨道交通一体化等方面来促进中国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杨毅等(2015)更是从对外开放、城镇空间格局、产业发展与布局、资源环境利用、文化保护与发展等多个方面对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总体而言,在這一问题上取得了以下进展:一是肯定了核心城市的作用;二是对协调机制及管理机构建立的必要性作出肯定;三是提出建立的框架以及具体建立构想,例如提出了建立跨行政区协调是管理机构的设想;四是指出了规划方向;五是从一些具体方面提出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相应的策略。
五、城市群协调发展状况测度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近来有很多学者对此话题进行了定量的实证分析。目前对城市群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针对城市群子系统间关系的评价研究,分析整个城市群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子系统在发展上的衔接、促进和互动程度;第二类是针对城市群内城市间关系的评价研究,分析各类城市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在发展上的衔接、促进和互动程度;而第三类则使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一)针对子系统间关系的城市群协调发展测度。国外学者于1960年代开始使用系统协调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求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协调发展政策。到19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之系统动力学理论也开始被广泛应用,系统模拟的方法在协调发展定量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而相关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而是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均进行研究。国内学者最早构建子系统之间协调关系的模型的是廖重斌(1999),他对珠三角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申金山、赵瑞(2006)在基础模型上加入了子系统权重,弥补了其缺陷,并将考虑发展水平等其他模型的优点加入进来定量研究了城市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许多学者利用子系统协调模型选取不同数量的子系统对不同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测度,如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资源环境和人口经济系统,成渝城市群的人口、土地、经济子系统,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产业-人口-空间子系统和西北地区五个城市群的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等。
已有的研究大多是针对两到三个子系统对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估,很少有考虑到多个子系统的研究,只有党兴华,赵璟,张迎旭(2007)在对陕西关中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度时针对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社会五个子系统构建了评价模型。
这种测度方法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缺陷,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指标体系的方法来计算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然而并不存在明确的标准或依据来规范这一过程,一旦该综合评价值出现较大误差,则会使得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测度得到的系统协调发展程度也跟着发生较大偏差,失去现实指导意义。
(二)针对城市间关系的城市群协调发展测度。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程度可以从中心与周边城市的发展差距以及周边各城市的发展差距方面来进行研究。有些文献以指标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来考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状况,人均GDP、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其他方法诸如:檀菲菲、陆兆华(2013)利用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态势排序的协调发展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唐城市群2010年的协调发展状况。朱列(2014)运用Mundell-Fleming模型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1992~2007年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程玉鸿、李克桐(2014)提出了城市协调发展的4条判断标准: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稳定性(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城际间经济联系性(Morans I系数衡量)、城市群整体经济稳定性(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衡量)、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程度(相对价格的方法),并用平均赋权法合成一个综合指标反应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了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低水平无序波动、快速增长、高水平波动三个阶段。尹娟等(2015)运用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交通可达性模型、信息通达性模型构建了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综合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测算研究。
这些研究与经济学中关于增长趋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默认以各城市评价值离差系数的大小来确定城市群协调发展程度,若评价指标值的离差系数越小,则城市群发展越协调;反之,则相反。但是,它们主要选取经济指标(如人均GDP、城市发展综合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考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程度,基本都忽略了社会指标或者人的发展指标。
对于前面两种城市群协调发展测度方法,存在与概念上类似的问题,第一种方法由于概念上不宜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区分,在研究中很可能由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测度转变为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后第二种方法虽然是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但它只是测度了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缺乏对城市间的联系进行评价,这仅仅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一个方面。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我国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长株潭等各大城市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众多学者主要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开展了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中山大学和港澳学者们则对珠三角城市群的研究比較深入。如许学强教授一直跟踪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变化,他的研究可说是包括了珠三角城市群研究的方方面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科院北京地理所的专家学者对京津唐和辽中南城市群协调发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汪丽.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5(6).
[2]程玉鸿,罗金济.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13(1).
[3]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开放的特使复杂的系统[J].城市规划,1997(2).
[4]党兴华,赵璟,张迎旭.城市群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评价[J].当代经济科学,2007.29(11).
[5]陈群元.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制与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2011(3).
[6]覃成林,周姣.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2).
[7]官卫华,姚十谋,朱英明,范宇.关于城市群规划的思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
[8]熊如雪,覃成林.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分析——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株潭城市群的案例[J].学习与实践,2013(3).
[9]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2005(12).
[10]刘海滨,刘振灵,张天森.基于动态SSA模型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2).
[11]张京祥,李建波,芮富宏.竞争型区域管治:机制、特征与模式——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
[12]黄家骅.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空间架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13]党兴华,郭子彦,赵憬.基于区域外部性的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7.27(3).
[14]敖丽红,王刚,陈群元.基于哲学思辨的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0).
[15]吴志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及合作路径[J].经济地理,2015.35(3).
[16]薛凤旋.都会经济区:香港与广东共同发展的基础[J].经济地理,2000.20(1).
[17]谷人旭,殷为华.论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及其核心城市上海的功能定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1).
[18]胡序威.区域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问题[J].城市规划,2005.29(12).
[19]鞠立新.由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创建——以长三角城市群跨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建设为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2010(52).
[20]张尚武.区域整体发展理念及规划协调机制探索[J].城市规划,1999.23(11).
[21]李世泰.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探析[J].商业研究,2007(2).
[22]盛毅.以深化改革推动城市群协调机制构建[J].管理学刊,2014.27(6).
[23]石忆邵,王克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特征及问题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3).
[24]张祥建,唐炎华,徐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激励[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0).
[25]王玉珍.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问题新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26]郭爱君,毛锦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北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6(1).
[27]张京祥,沈建法,黄钧尧,甄峰.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制中行政区划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2.26(9).
[28]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1).
[29]靖学青.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组织管理模式——兼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协调管理机构的创建[J].社会科学,2002(12).
[30]杨亚南.“大珠三角”区域市场协调机制策略研究[J].城市问题,2007(10).
[31]刘志虹,彭翀,顾朝林.辽中城市群空间协调规划[J].城市规划,2007.31(10).
[32]赵璟,党兴华.新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对中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其应用[J].经济体制改革,2008(3).
[33]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机器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
[34]申金山,赵瑞.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
[35]杜忠潮,黄波,陈佳丽.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5(1).
[36]朱江丽,李子联.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
[37]周歡,马乃毅.“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6).
[38]刘传江,董延芳.武汉都市圈经济发展差距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2).
[39]裴玮.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0]张少平.成都区空间结构变化与大都市协调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