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衡模式选择与企业绩效:技术多样性与财务冗余的作用

2020-02-06 12:06董晓庆袁朋伟
关键词:冗余度利用财务

董晓庆,袁朋伟

(济南大学 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一、引言

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经济要从“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向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创新能力是实现国家创新战略实施的基础。企业创新的方式可以分为改进原有知识的利用式创新与发现新知识的探索式创新(1)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pp.71-87.(2)Katila R, Ahuja G.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6),pp.1183-1194.,在外部需求迅速变化与竞争压力下,企业采用单一的创新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市场与科技的迅速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企业有必要同时采用两种创新方式,以避免企业陷入“成功陷阱”或“失败陷阱”(3)Levinthal D A, March J G.:“The myopia of 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S2),pp.95-112.;柯达、诺基亚与巨人集团等大量的企业案例也证明了单一创新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但是,对于某一具体企业而言,是同时采用两种创新方式(双元创新模式)还是不同时间段交替采用不同创新方式(间断平衡模式)更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如何选择创新模式或平衡创新模式,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已有学者将企业的创新平衡模式总结为双元创新模式(ambidexterity model)和间断平衡模式(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两种(4)Gupta A K,Smith K G, Shalley C E.:“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pp.693-706.。如何进行创新平衡模式选择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5)Mary J. Benner, Michael L.:“Tushman.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pp.238-256.。

文献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两种创新模式的实现方式与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6)Sebastian Raisch, Julian Birkinshaw, Gilbert Probst, et al.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Balancing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20(4),pp.685-695.,而对于两种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以及为何选择某种模式的原因解释不足(7)彭新敏, 孙元:《联盟成员组织学习平衡模式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年第10期。(8)Chandrasekaran A, Linderman K, Schroeder R. :“Antecedents to ambidexterity competency in high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2, 30(1),pp.134-151.。有的研究认为企业比较成熟时选择双元创新模式比较好,企业刚成立时选择间断平衡模式比较好(9)杨学儒, 李新春, 梁强,等:《平衡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一定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吗?》,《管理工程学报》, 2011年第4期。(10)Laplume A O, Dass P.:“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for various stages of firm growth through diversification”.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12.。Lin等人的实证结果说明企业规模是影响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当企业规模较小时,适宜选择间断平衡模式;当企业规模较大时,适宜选择双元创新模式(11)Yang H, Demirkan I.:“The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Ambidexterity in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mputational Theorizing”.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10),pp.1645-1658.。王建等人的实证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强的企业或者开放度高的企业应使用双元创新模式,反之,应当采用间断平衡模式(12)王建, 胡珑瑛, 马涛:《吸收能力、开放度与创新平衡模式的选择——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科学学研究》, 2015年第2期。。根据资源基础理论,无论利用式创新还是探索式创新都是基于企业现有技术、知识与资源基础(13)Lee C Y, Huang Y C.:“Knowledge stock, ambidextrous learn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echnologically intensive industries”. Management Decision, 2012, 50(6),pp.1096-1116.,那么企业自身的技术、知识与资源状况可能是影响企业进行不同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关键条件。企业技术多样性是衡量企业涉及技术领域的程度,它可能是决定企业选择何种创新平衡模式的关键因素(14)刘雅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升级效率测算》,《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4期。。另外,Bromiley指出,当组织资源冗余存在时,管理者会因为拥有较多的资源而积极的寻求新机会,尝试新的想法(15)Bromiley P.:“Testing a causal model of corporate risk taking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34(1),pp.37-59.。在企业的资源冗余当中,财务冗余对创新的影响最大,当企业拥有财务冗余的条件,充裕的财务资源成为决定企业是否展开研发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16)Lee C Y, Wu H L, Pao H W.:“How does R&D intensity influence firm explorativeness? Evidence of R&D active firms in four advanced countries”. Technovation, 2014, 34(10),pp.582-593.。因此,企业的财务冗余是影响企业进行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另外一个关键条件。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关注企业的内部条件即研究技术多样性和财务冗余对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影响,即在何种条件下企业的绩效更好。

二、理论与假设

(一)创新平衡模式与企业绩效

企业为了能够持续经营,必须设法兼具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两种创新能力,避免落入成功或失败的陷阱。因此,Tushman与O’Reilly指出企业同时进行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双元创新模式能为企业解决两种创新之间的平衡问题(17)O'Reilly C A, Tushman M L.:“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in Action: How Managers Explore and Exploit”.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1, 53(4),pp.5-22.。Katila与Ahuja通过分析认为双元创新模式可以正向影响企业新产品的开发(18)Katila R, Ahuja G.:“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6),pp.1183-1194.。He与Wong认为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存在交互作用,并通过实证证明这种交互作用正向影响企业的销售绩效的增长(19)ZiLin He, PohKam Wong.:“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4),pp.481-494.。受限于企业的组织资源与所处的环境,Burgelman根据间断平衡理论的特征,提出间断平衡创新模式同样存在于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其创新类型会有先后顺序:当企业技术不足以应付环境需求时,可进行探索式创新,对未知领域进行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以增加市场竞争力;而当企业在技术到达一定的成熟后,将原有的产品或技术加以改良及调整,利用式创新便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20)Robert A. Burgelman.:“Strategy as Vector and the Inertia of Coevolutionary Lock-i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 47(2),pp.325-357.。Boumgarden通过案例分析认为间断平衡模式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绩效(21)Boumgarden P, Nickerson J, Zenger T R.:“Sailing into the wind: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mbidexterity, vacill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33(6),pp.587-610.;Geerts,Blindenbach-Driessen和Gemmel认为两种模式均能提高企业绩效,而对于服务行业的企业而言,间断平衡模式的优势更明显(22)Geerts A, Blindenbachdriessen F, Gemmel P.:“Ambidextrous innovation behavior in service firms”. World Development, 2010, 19(7),pp.779-789.。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双元创新模式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H2:间断平衡模式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二) 技术多样性对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影响

技术多样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知识分散在不同领域的程度(23)Breschi S, Lissoni F, Malerba F.:“Knowledge-relatedness in firm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Research policy, 2003, 32(1),pp.69-87.(24)Lin B W, Chen C J, Wu H L.:“Patent portfolio diversity,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firm value”.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6, 53(1),pp.17-26.,技术多样性能够给企业带来许多优势:(1)技术多样性能够促进企业异质性知识的积累,异质性知识之间能够相互溢出、碰撞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新的想法,增加原有产品产生新的组合方式,或者促进新产品的开发(25)Huang Y F, Chen C J.:“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nd organizational slack on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2010, 30(7),pp.420-428.;(2)技术多样性能够避免企业持续在单一技术领域而出现核心刚性,使企业战略更具有弹性,更加适应变动的市场环境(26)何郁冰:《技术多元化促进企业绩效的机理研究》,《科研管理》, 2011年第4期。;(3)技术多样性能够从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经济规模(economies of scope)与经济速度(economies of speed)三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27)Lin B W, Chen C J, Wu H L.:“Patent portfolio diversity,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firm value”.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6, 53(1),pp.17-26.。

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协同关系。首先,两种创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一方面是因为单一企业内部通常知识资源相对有限,某些稀缺资源用于利用式创新,就不能用于探索式创新。两种创新对稀缺资源的争夺总是此消彼长;另一方面两种不同的创新需要的知识资源、组织情景以及思维方式等都不相同,这会导致企业的创新行为存在路径依赖。某一种创新方式的偶然成功常常导致企业愿意继续进行这种创新方式,而不愿意更换创新方式,甚至排斥其他方式(28)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pp.71-87.。其次,两种创新之间存在协调关系。一方面利用式创新可以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探索式创新获得新知识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探索式创新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发展空间。探索式创新发现的新知识有助于利用式创新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知识,为现有产品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29)Cao Q, Gedajlovic E, Zhang H P.:“Unpacking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Dimensions,contingencies,and synergistic effects”.Organization Science,2009, 20(4),pp.781-796.。

技术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两种方式的关系,进而决定了企业应当采用哪种创新平衡模式。当企业拥有的技术多样性程度高时,企业自身具备充足的异质性知识资源,既能够有效缓解两种创新之间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又可以促进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因此,企业选择双元创新模式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当企业技术多样性程度低时,企业自身的异质性资源不足,两种创新之间会因为争夺稀缺资源而使竞争异常激烈,将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此时采用间断平衡模式能更好地避免因两种创新之间竞争而带来的损失,又可以发挥自己在单一领域内的技术优势,从而取得更好的企业绩效。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技术多样性程度高的企业选择双元创新模式能够取得更高的企业绩效。

H4:技术多样性程度低的企业选择间断平衡创新模式能够取得更高的企业绩效。

(三) 财务冗余对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影响

资源冗余是组织内部需求与组织实际所需资源之间的差异(30)Cyert R M, March J G.:“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Prentice-Hall, 2007,pp.93-107.,是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缓冲器(31)Bourgeois L J, Singh J V.:“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Political Behavior Among Top Management Teams.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83(1),pp.43-47.,能够推动创新等战略变革,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Chen 与 Huang认为资源冗余能够放松资源约束,降低对创新的质疑和决策冲突,使管理者拥有更大的自由决策权决定如何使用资源,可以促进研发投资以及大胆投入具有潜在高回报的创新实验(32)Chen C J, Huang Y F.:“Creative workforce density,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0, 63(4),pp.411-417.。Voss et al.将资源冗余划分为财务冗余、运营冗余、客户关系冗余与人力资源冗余,其中财务冗余对创新最具有影响力(33)Voss G B, Sirdeshmukh D, Voss Z G.:“The effects of slack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threat on product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51(1),pp.147-164.。当组织内拥有财务冗余的条件时,充裕的财务资源成为决定企业能否顺利进行研发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34)Lee C Y, Wu H L, Pao H W.:“How does R&D intensity influence firm explorativeness? Evidence of R&D active firms in four advanced countries”. Technovation, 2014, 34(10),pp.582-593.。财务冗余作为未被吸收的超额储备,管理者对其配置具有很强的自由裁决力,是极其关键的创新资源(35)Herold D M, Jayaraman N, Narayanaswamy C R.:“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Innovation?”.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006, 18(3),pp.372-392.。

当企业财务冗余程度高时,充足的财务资源能够缓解两种创新之间的竞争矛盾,增加两种创新方式的协同关系;同时,缓冲企业无法吸收和利用探索式创新的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失败风险(36)毕晓方, 翟淑萍, 姜宝强:《政府补贴, 财务冗余对高新技术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会计研究》, 2017年第1期。。因此,当企业财务冗余程度较高时,企业应当选择同时进行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双元创新模式,以增进企业绩效。相反,当企业财务冗余程度较低时,有限的财务资源无法支持同时进行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创新方式表现为竞争关系,因此,选择两种创新交替进行的间断平衡模式能够取得更好的企业绩效。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5:财务冗余程度高的企业选择双元创新模式能够取得更高的企业绩效。

H6:财务冗余程度低的企业选择间断平衡模式能够取得更高的企业绩效。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1.企业绩效。在相关实证研究中,企业绩效的衡量有财务指标与市场指标两种。财务指标可以用销售回报率、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在本研究中选择资产收益率进行衡量。计算方式如下:

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2.创新平衡模式。创新平衡模式是本研究的自变量。在衡量这一变量时,本文参考Uotila等人(37)Uotila J, Maula M, Keil T, et al.:“Exploration, exploit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30(2),pp.221-231.与王建等人(38)王建, 胡珑瑛, 马涛:《吸收能力、开放度与创新平衡模式的选择——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 2015年第2期。研究中所使用的文本分析法。首先收集上市公司年报,然后通过文本分析分别搜索企业年报中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有关的创新词汇,进一步得出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程度,最后将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程度的差的绝对值作为创新平衡指数(INM),以此来代表企业的创新平衡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定义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词汇。参照March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定义的词汇。先将它们翻译成中文,然后比对这些词添加它们的同义词,接下来采用人工查阅的方式分析上市公式年报,根据年报中使用的词汇进行修正。表示企业进行利用式创新的词语有:开发、优化、利用、精细、提升、效率、改进、改造、改善、推行、实行。表示探索式创新的词语有:探索、发明、创造、冒险、突破、实验、变革、创新。

(2)文本分析。本研究使用python2.7.6中的jieba分词模块进行文本分析,分别统计上市公司企业年报中利用式创新词汇(LYcount)与探索式创新词汇(TScount)出现的次数。

(3)创新平衡指数计算。首先分别计算探索式创新指标(TSCX)与利用式创新指标(LYCX),具体如式(1)与式(2)所示;其次根据两个指标计算创新平衡指数,具体如式(3)所示。

TSCX=TScount/(TScount+ LYcount)

(1)

LYCX = LYcount /(TScount+ LYcount)

(2)

INM=1-|TSCX - LYCX|

(3)

当INM指数大时表示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程度相差不大,可认为企业采用双元创新模式,反之,两种创新方式差距很大,可认为企业采用间断平衡模式。

(4)准确性检验。随机抽取上市公式年报,人工计算相应指标与文本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两种方式计算得出的数据基本相当。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是科学可行的。

3.技术多样性。当前实证研究中关于技术多样性的测量用熵指数(39)Bowen HP, Wiersema MF.:“Foreign-based competition and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 12),pp.1153- 1171.与赫芬达尔指数(40)Hall BH,Jaffe AB, Trajtenberg M.:“The NBER patent citation data file: Lessons,insights and methodological tools”[EB/OL].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1,NO.W 8498,pp.1-74.,本研究中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测量技术多样性,具体计算方式为:

其中TD代表企业技术多样性,i代表专利所属类别,n代表IPC专利分类的主分类号;Pi代表第i种类别的专利数占专利总数的比例,H为赫芬达尔指数,H的值越大,表示企业的技术领域越集中,则TD越小;反之,H的值越小,表示企业的技术领域越分散,则TD越大。

4.财务冗余。财务冗余被普遍看作是企业低风险资金的主要来源,财务冗余一般由现金冗余与企业预留的低风险负债能力两部分构成。本研究将其定义为企业流动性较强的内部财务资源。不同行业的财务冗余特性不同,因此本研究将企业持有的超过所在行业平均值的该类财务资源数量来衡量改样本企业财务冗余的大小。本文参考Sean对财务冗余的度量(41)Cleary 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Status”. 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2),pp.673-692.,具体计算见公式为:

FS=(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净额+0.7×应收账款净额+0.5×存货净额-短期借款)÷资产总额×外负担00%-同年同行业平均值

5.控制变量。为了进一步控制其他变量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本研究控制了企业规模、资产负债水平、行业和年份等变量。年份则用虚拟变量YR1、YR2、YR3表示2013(YR1=0,YR2=0,YR3=0)、2014(YR1=1,YR2=0,YR3=0)以此类推;行业用虚拟变量IND1、IND2、IND3、IND4来表示四种行业,分别为医药制造业(IND1=0,IND2=0,IND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IND1=1,IND2=0,IND3=0)、仪器设备制造业(IND1=0,IND2=1,IND3=0)和通用设备制造业(IND1=0,IND2=0,IND3=1)。

(二)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2013—2016年深沪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中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医药制造业200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09家、仪器设备制造业46家、通用设备制造业124家,共679家公司的4年的数据,删除掉ST、信息披露不全以及没有发明专利的企业,共得到1941个样本点。样本数据来源于三部分:一个是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主要获取企业绩效和财务冗余;二是巨潮资讯网,下载上市公司每年的企业年报,主要获取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平衡指数的数据;三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从专利检索及分析功能部分获取每家上市公司每年的专利数据,包括每一家上市公司每年申请的专利总数和从属于不同类别的专利数量等,专利类别采用国际通用的IPC分类标准,计算得出各个企业的技术多样性的情况。最后,将这三部分数据进行配对,确定最终研究样本数据。

四、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A14.0对所搜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通过方差膨胀因子检验发现,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都比5小,这说明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严重。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二)结果分析

研究过程中,采用Baron与Kenny所提出的层次回归法对上文中提出的假设进行分析(42)Baron, Reuben M, Kenny, Davi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6),pp.1173-1182.。在对INM、TD、FS等变量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之后,分别构建技术多样性与创新平衡指数的交叉乘积项(TD*INM)、财务冗余与创新平衡指数的交叉乘积项(FS*INM),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构建模型1、2、3,采用异方差—稳健标准误法的进行系数检验:

表1数据描述性统计

注:***、**、*分别表示p<0.01、p<0.05、p<0.1

M1:ROA=β0+β1×控制变量+ε

M2:ROA=β0+β1INM+β2TD+β3FS+β4×控制变量+ε

M3:ROA=β0+β1INM+β2TD+β3FS+β4TD*INM+β5FS*INM+β5×控制变量+ε

其中,模型1是将所有控制变量放入模型当中;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平衡指数(INM)、技术多样性(TD)与财务冗余(FS)等解释变量,主要检验假设1、假设2;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TD*INM、FS*INM两项交乘项,主要检验假设3到假设6。经过分析得出层次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p<0.01、p<0.05、p<0.1。

从表2模型2中可以得出:创新平衡指数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β1=0.352,p<0.05),技术多样性也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β2=0.477,p<0.1),财务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在模型3中加入TD*INM与FS*INM两项交乘项后,回归方程调整后的R2增大,且交乘项系数均显著,这说明技术多样性、财务冗余对创新平衡指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其中,的系数为大于0(β4=0.604,p<0.05),这表明技术多样性对创新平衡指数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的系数为大于0(β5=0.885,p <0.01),这说明明财务冗余对创新平衡指数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技术多样性和财务冗余对创新平衡指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技术多样性和财务冗余处于不同程度时对企业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影响,将数据按照技术多样性和财务冗余程度高低分为高技术多样性和低技术多样性、高财务冗余度和低财务冗余度(分别加减一个标准差),然后分别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调节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技术多样性的调节效应

图1显示了技术多样性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企业中,高技术多样性意味着属于企业的技术、知识等资源等分散在不同领域的程度较高,此时创新平衡指数与企业绩效呈正向关系,说明在高技术多样性的条件下企业采用双元创新模式能够获得比间断平衡模式更高的绩效,假设H3得到数据支持;低技术多样性说明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等资源相对集中在单一领域,很难获取企业自身创新所需的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但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创新平衡指数仍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这说明在低技术多样性的状态下使用双元创新模式获得的企业绩效仍然比间断平衡模式要高,假设H4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

图2 财务冗余的调节效应

图2说明了财务冗余的正向调节作用。财务冗余度较高的条件下斜率大于0,财务冗余度较低的条件下回归斜率小于0,说明财务冗余程度会调整创新平衡指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高财务冗余度意味着充足的财务资源能够减弱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之间的竞争关系,增加两种创新方式的协同作用,此时企业绩效随着创新平衡指数的增大而变大,这表明采用双元创新模式能够获得更高的绩效,假设H5得到数据的支持。财务冗余度较低说明有限的财务资源无法支持同时进行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说明企业采用间断平衡模式更有利,能够取得更高的企业绩效,假设H6得到数据的支持。

五、结论

本研究以深沪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衡量所选取企业的创新平衡指数;使用创新平衡指数来研究企业技术多样性、财务冗余与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创新平衡模式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样;第二,企业技术多样性与财务冗余度都能影响到企业对创新平衡模式的选择;第三,技术多样性程度高的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等资源分散在不同的技术领域,能够降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相互竞争关系,并且促进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相互补充,因此选择双元创新模式能够获得比间断平衡模式更高的企业绩效;第四,财务冗余度较高也能够缓解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竞争矛盾,同样为了获得更高的绩效,在财务冗余度高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双元创新模式更为有利;反之,在财务冗余度低的情况下,企业拥有的财力有限,会造成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都竞争稀缺的财务资源,两种创新之间呈现矛盾关系,此时选择间断平衡模式可以获得比双元创新模式更高的绩效。

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创新平衡模式选择对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有:①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重要性,分析了技术多样性、财务冗余度对企业进行创新平衡模式选择的影响,能够丰富和补充现有研究的不足。②采用文本挖掘对企业年报中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分类统计,扩展了数据的来源方式。

该研究对管理实践的主要启示有:企业在进行创新模式选择时,不能只考虑外部因素,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内部条件,选择出适合于自己条件的创新平衡模式。企业高级管理者要对企业内部资源基础比如技术多样性、财务冗余度等有清晰的判断。企业高级管理者应当分析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争取降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竞争关系,促进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达到企业创新效益最大化。

在后继的研究中,可以通过纳入其他企业内外部要素,进一步对企业的创新平衡模式选择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企业的创新模式平衡选择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选择过程。收集更长期的数据能够获得更稳健的结果;其次,采用文本挖掘的方式分析年报数据受到年报披露准确性的影响,可以考虑扩大数据分析来源或采用其他方式收集数据进行交叉验证,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猜你喜欢
冗余度利用财务
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冗余度应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桥梁设计中冗余度以及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