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代字体设计原理赏析宋朝“内府图书之印”

2020-02-04 07:25王喻
收藏与投资 2020年7期
关键词:字体设计印章

摘要:文章概述了宋徽宗赵佶鉴藏印之一“内府图书之印”的来源与特征,并运用现代化的字体设计分析手法,详细剖析了印章的印文及其印面造型等蕴含的设计原理与美学内涵,对该印进行艺术设计层面上的分析与鉴赏,从视觉呈现的角度分析该印的内在视觉规律与独特魅力,并进一步研究印章中九叠篆这一字体在当代的呈现形式与应用特征,并探讨其如何丰富拓展当代设计语言,从而提升受众对印章的鉴赏能力,领略印章之美。

关键词:印章;内府图书之印;九叠篆;字体设计

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在我国古代印章背后往往暗含权势与信誉的象征,兼具庄重与信仰之感。“内府图书之印”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印章之一,其印面丰满完整,屈曲盘绕,带有极强的装饰意味与视觉特征。基于现代字体设计原理来分析其中所蕴藏的艺术美学与形式美感,能够全面领略印面大气庄严而又不失韵律的结构之美。

一、“内府图书之印”渊源与特征初探

《宋史·舆服志六》中有云,“屈曲缠绕,以模印章”,可见叠篆在宋朝时期,相较于汉代的缪篆等篆文字体而言更广泛地应用于官印、藏印之中。在以叠笔为特征的印章中,“内府图书之印”应用范围与印文特征极为突出,班班可考,对其历史背景与印面章法分条析理,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知该印章的独到之处与逻辑之美。

(一)历史溯源与探析

“内府图书之印”为宋朝皇室用于收藏之印,亦可称之为“御府”或“内府”之印,该印为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的鉴藏印(七连印之一)。宋太宗赵光义诏令天下郡县搜访历代名迹,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于崇文院特设秘阁储之,其后真宗、仁宗、神宗继续收藏积累了诸多历朝历代的名品真迹,至宋徽宗赵佶时收藏藏品达到极盛。在这一时期,内府搜访并收藏了不胜枚举的珍宝奇品,邓椿(宋)在《画继》中曾描述此情此景为“秘府之藏,充牣填溢,百倍充朝”[1]。直至靖康之变,北宋宝玺被劫之后,此类印玺多散失湮灭,仅有零星印章侥幸存世,其中“内府图书之印”(图1)即为当时遗留的珍品之一。朱象贤《印典》卷五中云:“金天会三年得有宋‘内府图书之印,此即‘图书之始,而非古法也。”由此可见“内府图书之印”开图书印鉴之先河,是图画书籍的收藏鉴赏之印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与研究意蕴。

(二)印章章法与特征

早在隋唐时期,叠篆已初现雏形,如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的“天门军之印”(图2)中印文笔画细挺有力,边缘线条处理圆润柔美,已呈现出叠篆的特征[2]。到宋朝时期,中央官署及京城均改铸叠篆印章,据《宋史·舆服志六 》 记载 :“大观元年,又得玉工,用元丰中玉琢天子、皇帝六玺,叠篆。”可见以皇帝六玺为代表,以官印、藏印等印鉴为载体,以九叠篆为印文字体的印章应用范围也愈发广泛。“内府图书之印”即为宋代藏印的代表之一,其印面由六字组成,采用九叠篆的书法形式,印文方正规整、大方而又不失庄严,同时由于其笔画重叠曲折不易仿造,所以具备了优良的防伪与标识的功能性。在宋代诸多收于秘阁内府的精良字画如王羲之的《行书·行穰帖·卷》、梁诗闵的《芦汀密雪图》等的印章落款处均可寻觅到“内府图书之印”的影子。观“内府图书之印”中布字章法,可见该印章中诸个字体均呈现出缠曲反复的重叠之意,其笔画通常表现为平直齐整且盘旋弯曲的线条,具有纵横绵延之感。

二、印面艺术表现形式探寻

“内府图书之印”是宋徽宗的书画作品以及典藏作品的用印之一,其印面表现形式极具审美功能与研究价值,将印面基于结构与排布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能够充分感知到其虚实相生,浑然天成的布字手法。同时将印文中的字体折叠排布规律进行归纳与探索,有利于从艺术与设计的角度认知把控九叠篆字体的书写韵律,更加全方位且深入地鉴赏整体印章之美。

(一)印面结构与布局分析

自南北朝以来,官印印面不断扩大,为使印面整齐满布并达到不易识别与辨认的防伪效果[3],能工巧匠们将篆书的笔画不断添加回环折叠之意,从而进一步形成曲折蜿蜒的叠篆字体,如“内府图书之印”的印面中,篆刻所运用的篆字别体即为九叠篆。这种篆刻别体的最大特点集中在笔划处,其笔划折叠均匀,布局呈方形并填满印面,带有庄重感与几何化的视觉效果。

九叠篆又被称为上方大篆,自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等印章的印文,是以小篆為基础加以塑造而成的字形。其特征极为鲜明,将九叠篆应用于印面之上,布局通常呈现为矩形或方形,印面排布密集紧凑,视觉效果纵横均匀,既端庄严整、造型大气完满,又兼有规矩之感。基于“内府图书之印”印章整体印面的布白进行数据归纳与分析(图3),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印面的虚实空间处理,其印面布局呈现出1:1:1的左中右结构,同时上下空间比例均等,符合黄金分割之率,使整体印面既有秩序化的美感又兼具几何意味。

纵观历代叠篆印章印面的结构与排布,不难看出其中印面分布的规律与节奏。运用九叠篆为篆刻字体的印面通常印面满布且字形方正,留白规整的同时疏密相间,计白当黑的同时自有其文字布局。图4为金国的“尚书礼部之印”和农民起义军韩林儿的用印中叠篆的字面分析图,其字与字之间的节奏把握恰到好处,松紧结合的同时布局与章法极具张力。通过分析这两个印章印面的布白与结构,可以看出叠篆用于印面的传承与发展。在此段时期,九叠篆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印章之中并且外框渐粗,笔画逐渐趋于平细且锋利,垂直且精巧,更具程式化与规矩庄严之感。

(二)印文字体规律与把控探寻

明朝甘旸《印章集说·国朝印》中有云:“国朝官印文用九叠而朱,以曲屈平满为主,不类秦汉制。”其中九叠篆中“九”字并非指九种重叠,因“九”是数字之终,故借此用于表达叠数之多。在实际印面篆体应用中,笔画可曲折成五叠、六叠、七叠以至于十余叠,用以将印面填满,从而形成统一且规整的视觉效果。

基于“内府图书之印”中叠篆的笔画进行可视化梳理与研究(图5)可以发现,其中“之”字笔画运用了十三叠、“印”字笔画运用了九叠,“府”字的右半部分中的“寸”字通过笔画的伸展叠笔处理,将原有平直的笔画在其尾端进行八次伸展与加叠来填满整个印面。“府”字的左半部分中的“亻”把左右两笔直线巧妙地改为错落有致,平行饱满的曲线来配合整体印面空间。诸如此类的笔画设计与重叠都是基于官印的整体布局进行考量,将空间进行恰当的分布与留白的同时,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对称统一。

三、印面字体设计规律与应用探析

恰如其分地总结“内府图书之印”中印面的设计规律有助于印鉴艺术结合时代语言进行全新视觉呈现。同时根据当下应用叠篆元素的优秀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借鉴,可以更加深刻地认知并感受到其特有的符号性与韵律感。

(一)印面设计排布规律

基于上文对九叠篆字体特征与印面面积的分析,可从单字字体设计规律与整体布局面积分布两个方向探究九叠篆印章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艺术呈现特性,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为化曲为直,化单为复,整体字面方正规矩。应基于九叠篆所特有的字形进行呈现,在设计或运用其字体的过程中,需要将笔画进行合理的增添或删减,将简约平直的线条变为规律反复的笔画并填满整个印面,是九叠篆字体的特征之一。对于笔画较少的字体可以适当通过折叠等设计方式将笔画紧密排列,而对于笔画较多的字体则需要进行一定的减笔处理。根据具体字形进行恰当的设计,通过笔画增减或借用等手法使整个字體获得收放自如的视觉观感,才能使整体字面笔画搭配和谐,从而达到视觉上的协调统一。

二为布白均匀,平衡规整,印面整体充实满布。基于上文针对印面字体排布的分析可见其印面十分典雅端庄,具有整体感与视觉上的均衡感。同时印面的排布均基于特定比例进行编排,无论是笔画宽窄、大小还是字形的长短、繁简都要搭配得当,字形大小既可错落有致彰显书法意趣,也可大小均等带有庄重内核,但究其整体视觉效果仍具有平衡统一之感,并且印面中的叠篆字体应当通过对笔画的增减与就形处理均匀铺满整个印面,从而呈现出满实厚重的整体视觉观感。

(二)设计应用实践探析

将九叠篆字体笔画进行归纳与梳理并提炼整合,作为特殊符号进行再设计能够赋予叠篆字体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将九叠篆呈现在设计中,虽然因其具有不易辨识信息的缺陷,但正因如此其符号性特征尤为强烈,基于此特点进行合理运用能够设计出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如设计师岳昕所设计的首都博物馆标志(图6)将九叠篆元素与馆名相结合,笔画横粗竖细,同时选用了中国红为主体色调,暗含朱印之意,观感持重端庄且造型美观,展示了中华传统篆刻之美。又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挑檐口的纹饰设计(图7),将玺印字体九叠篆分别应用在四个立面通风口中,在其上设计了汉字“东”“西”“南”“北”的叠篆造型并且运用金属材料进行巧妙呈现,在满足世博会建筑功能性的同时又绮丽端庄,增添了中国元素的独特美感[4]。诸如此类,基于叠篆字形进行现代化呈现的设计,既蕴藏了篆刻的庄严凝重之韵,又兼具叠篆的规整节奏之美,同时亦饱含了深厚的民族之情与时代之音。

四、结语

印鉴之美延续千年而经久不衰,在当下现代设计手法的诠释之中绽放出崭新的蓬勃生机与时代内涵。将“内府图书之印”的来源与印面特征充分剖析与全面解读其特性,既可鉴赏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气韵,增强关于九叠篆的辨识程度及把控能力,又能提升观者印鉴品评的审美水平。在充分了解该印鉴的形制与字意基础之上,基于其历史底蕴合理运用字体设计手法,塑造出兼具历史感与人文特征的当代设计作品并广泛应用,有利于继承发扬传统篆刻文化,丰富受众视觉感知,向世界彰显民族之声。

王喻

女,1996年生,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陆锡兴.九叠篆的来龙去脉[J].南方文物,2009(01):143-148,134.

[2]张立玫.金代九叠篆印艺术鉴赏[J].文物天地,2018(09):27-29.

[3]胡双宝.篆刻:汉字的立体艺术[J].汉字文化,2013(02):76-80.

[4]潘红彩.论九叠篆的当代“活用”[J].美与时代(上),2018(06):39-42.

猜你喜欢
字体设计印章
印章的意味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印章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探析
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浅谈新媒体艺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字库在设计中的局限性——以食品包装为例
土豆印章
大象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