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凤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用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标指出,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这在当今是重要且必要的。对阅读教学而言,随文练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积累语言、模仿句式、学习表达等作用。然而笔者发现,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随文练说训练不少,可往往侧重于后三个方面,即积累语言、模仿句式、学习表达,却忽视了第一个方面,也是随文练说的最重要的前提——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学生在随文练说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可是对文本的理解却并不一定深刻。
以《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一课的想象力训练为例。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这时一只小麻雀飞来了,他摘了一颗葡萄尝了尝,马上叫住狐狸说:“狐狸大哥,你搞错了,这个葡萄一点都不酸,可甜啦!”这时,狐狸会怎么说呢?
生1:是吗?可是我一点都不想吃了!
师:还是死撑,要面子。
生2:你尝的那颗甜是你运气好,其他的估计都很酸呢!
师:还在装。
生3:我也很想吃,可我够不到啊!
师:说实话了。
生4:那你摘一颗给我吃吧!
师:真馋呀!
生1和生2的发言基本上都是符合文本中狐狸的形象的,生3说出了狐狸的真实想法——“想吃”但“够不到”。然而,寓言中的狐狸会这样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吗?结合文本,我们能够看出,这是一只死要面子的狐狸,在他经过种种努力而没成功,只能无望离开时,都会对自己的无能进行自我安慰,他更不可能对一只小麻雀承认自己的无能。所以,生3的发言虽然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他对文本中狐狸的性格并没有正确、深刻理解,这样的发言,已经开始偏离文本。然而此时,教师却并未及时指出,而是顺应了该学生的所谓“发散思维”。接下来生4的发言则继续了生3的思路,不但承认了自己的无能,还让小麻雀摘葡萄给他吃。我想,文中这只死要面子的狐狸,哪怕馋死,也不会提出这么“掉价”的请求。正是由于教师过于“迁就”学生的所谓“发散思维”,对学生的误读、偏读甚至错读没有及时加以引导、指正,过于追求课堂的喧闹、包容氛围,导致教学脱离文本,对话随意、浅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开始模糊甚至混乱。
所以,我认为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的程度,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华东师大教授方智范也说:“对广大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虽然因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差异,教师对需要解读文本的把握也是不一样的,但要明确的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应当是文本内容本身,而不能本末倒置,忽视对文本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从重视文本开始,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探究文本的语言、结构、情感、主旨等,深入与文本对话,凭借文本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让学生有更多的“底气”来辩论、质疑,让课堂更加有效。
相似的情况,在我自己的教学中也遇到过。在教学《滥竽充数》一课后,我让学生续编南郭先生逃走以后的故事。交流续编的故事时,前三位学生基本上都是说南郭先生继续到别的国家行骗,而第四位学生续编的故事是这样的:
南郭先生逃走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开始认真学吹竽,最后终于学会了,他又回到齐湣王身边继续吹竽。
他的故事一说出来,班里马上就有学生质疑:“南郭先生不可能学吹竽的!”另外又有几位学生辩道:“怎么不可能?人家就不能知错就改吗?”
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有趣而有益的讨论,于是我顺势提出了话题——“南郭先生逃走后会学吹竽吗?”
反方的反应很激烈,他们认为不会学,而且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南郭先生在齐宣王时,宁愿每天都冒着被杀头的欺君之罪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也不去学吹竽,一直装了很多年,直到齐宣王死去,可見他是一个懒惰、爱钻空子、投机取巧的人。这样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改变自己的本性。而且从“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等处可以看出他演技“高超”,装了那么多年居然都没被人发现。他逃走以后,应该还会找到很多机会继续行骗,所以他不会愿意去学的,只会找机会继续行骗。我适时点评:“反方同学对文本研究得很透彻,对南郭先生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也理解得很深刻。”正方则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南郭先生或许有一天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发现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决定从头开始呢?我给予评价:“正方同学很有哲学思维,认为万物皆可变,也很有道理。”讨论陷入了僵局,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时,我带着大家把课文又重读了几遍,然后我问认为“南郭先生会去学吹竽”的正方:“你们认为逃走前的南郭先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回答“懒惰”“投机取巧”“爱钻空子”“胆大妄为”等。我追问:“那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这种性格的人真去学吹竽的呢?”正方开始思考。紧接着,我又问坚持“南郭先生不会学吹竽”的反方:“人就一定不会变吗?”他们回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又问:“‘难移是一定不会‘移吗?”他们开始不吱声,沉默了一会儿,有人说:“‘移肯定也是经过了很多事情,才会‘移的。”我说:“对,南郭先生真的去学吹竽,有这个可能性。但他那样一个投机取巧、爱钻空子的人,绝不会轻易改变,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彻底改变了他。那会发生什么事呢?”此时,正反双方都开始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让南郭先生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呢?有的说他到别国行骗,多次失败;有的说他行骗被揭穿,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有的说他在某次行骗中遇到了好人并受到了感化……
经过这次讨论,学生对南郭先生“投机取巧”“爱钻空子”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想象力得到了尽情的释放,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学生是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为学生巧妙设计问题,也要鼓励学生针对疑点、盲点等提问。在这样的质疑、探究中,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从对立的层面来审视文本,不盲从,不轻信,不趋众。
随文练说,不应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地随便说说,而应紧扣主题、立足文本、合理想象。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凭借文本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这样教学,才能真正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