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确立国家交通枢纽地位 有力支撑和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2020-02-04 07:55姚颖超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公交宁波交通

姚颖超

宁波舟山港跻身新华社港口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声誉排名第二名,宁波栎社机场三期建成投用,宁波轨道交通从十字形到网络化运营,宁波海铁联运实现新跨越、稳居南方第一,宁波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等10个交通领域“国家级城市”……

“十三五”时期是宁波交通运输发展备受关注、成绩显著、亮点纷呈的五年,也是宁波综合交通格局不断形成和完善的五年。近五年来,宁波交通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迈上新台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宁波全面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2018年6月24日,三门湾大桥宁波段和台州段在青山港大桥成功会师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宁波与台州两地实现沿海相连,对于缓解甬台温高速交通压力、进一步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2月26日,宁波穿山港铁路开通,自此,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穿山港区海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为海铁联运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12月28日,随着春秋航空9C8825航班在新建的停机坪降落,157名旅客到达宁波栎社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标志着投资约 115亿元的宁波栎社机场三期工程正式运营……

“十三五”期间,宁波公路、港口、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宁波至余慈城际铁路(一期)、梅山港区滚装及杂货码头、象山现代物流园区、慈溪客运中心等一批交通重大项目建成投用。

作为宁波交通的发展龙头,2019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1年居全球港口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两年居全球港口第三位,不仅创建了全国首个集装箱进出口作业全程无纸化港口,还在全球首发宁波港口指数,开启了港口经济研究和趋势预测的新航向,为港航物流业利用大数据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服务数字“一带一路”提供宁波经验。“十三五”期间,宁波舟山港预计完成投资150亿元,完成港口实施类项目23个,新增设计年通过能力1445万吨,其中新增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172万标准箱。

近五年来,宁波狠抓建设投资这一主责主业,交通投资高位运行,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十三五”期间,宁波预计将完成对外交通建设投资1206.4亿元,其中,规划公路基础设施规划投资774.6亿元,新增公路里程885公里。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公路网持续加密完善,通行能力显著提升。曾经,晴天扬尘裹身,雨天泥巴糊脚,路面狭窄难行……如今,“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村民们出行难,还为村民们连起了一条条“幸福小康路”。据悉,“十三五”期间,宁波预计完成投资54.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1380公里,建成村级物流点2290个,更新农村客车1017辆,全面实现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

同时,宁波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也迎头赶上。“十三五”期间,宁波预计完成投资47.2亿元,新增综合客运枢纽3个、综合货运枢纽4个,全面推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逐步提高全市综合运输衔接能力。

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10月8日,铁路宁波站迎来了旅客返程高峰。此次国庆中秋双节,铁路宁波站共运送旅客72万人次。这是宁波客运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宁波客货运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全社会客货运量稳定增长。铁路、民航运输得到进一步发展,运输结构实现优化,不同运输方式协调并进,客货运服务能力总体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同时,宁波深化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全社会公路总周转量年均增长8.2%,2019年完成541.1亿吨公里,总量居全省第一,占比达25.5%;全社会水路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8.5%,2019年完成3479.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3%,高于全省增速3.6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高铁、民航客运量分别年均增长21.2%、1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6和0.7个百分点。目前,铁路、公路、民航旅客量占比分别达到54%、33.4%、10.8%。铁路宁波站日均到发旅客4.8万人,发送量最高峰近10万人(单日最高9.9万人),与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长三角主要城市实现高频次1—2.5小时快速通达。

为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聯互通,解决市民持卡跨地域、跨交通方式使用问题,2017年9月22日,宁波交通一卡通正式上线。这张卡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能在北京、上海等全国252个城市公共交通设备上通刷通用,其中包括浙江省内的杭州、温州等城市。自此之后,宁波市民去上海、杭州坐地铁,可以直接刷一卡通进站。

在货运方面,宁波建成服务辐射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国际方面,宁波依托港口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集装箱航线246条;国内方面,宁波水运运力突破1000万载重吨。

海铁联运作为宁波运输方式的一大亮点,预计“十三五”末海铁联运箱量达到100万标准箱。宁波海铁联运连接西北、西南腹地,联运量跃居全国第二,增速持续保持首位。2018年,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量上升至全国主要港口第三位,增速居全国首位,海铁联运集装箱占比提高到2.3%。目前,宁波舟山港拥有海铁联运班列总数达21条、内陆无水港16个,海铁联运业务覆盖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8个地级市,保持南北两翼发展的格局,形成了宁波至华东地区、浙赣湘至西南地区、渝甬沿长江班列三大海铁联运通道。

交通产业支柱地位不断强化

去年,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耗十年之功,投资上亿元,自主研发出全球唯一的ECO改性聚氨酯铺装材料及技术,一举打破欧美日垄断数十年的钢桥面铺装领域,引领钢桥面铺装进入“去沥青”时代。

以路宝科技为代表的交通建筑业新型企业不断涌现,成为助力宁波交通产业发展的一大支柱。“十三五”期间,宁波交通产业规模居全省全国领先水平,全社会运输生产保持高位运行,交通经济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交通运输及汽车制造等企业发展步伐加快。

在规模体量上,宁波综合交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主体性、支柱性地位牢牢确立,构建起了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交通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9年,宁波综合交通产业增加值近17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保持在14%以上水平。

在优势特色上,以大港口、大物流为代表的港航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居全球前五大港口第二位。全市水运企业达到149家,总运力突破1000万吨,居全省第一。以港口航运为龙头引领,宁波布局形成了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等九大综合型物流园区,以及宁波航交所等一批综合型线上平台,培育了航运金融、航运交易、海事法律、中介服务等一批衍生产业。

在发展趋势上,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壮大并投入应用。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先进制造试点示范城市,2017年宁波交通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700亿元,宁波中车新能源超级电容领跑世界电容行业。从技术领先落地到产品领先,宁波中车新能源的“梦之队”与工程技术团队基于对“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这一发明专利的运用,借助高端装备和先进工艺手段,实现了国产超级电容器规模化生产,并创新开发出高比能双电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电池电容等多元体系的新型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进一步提升了系统集成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交通民生服务再上新台阶

去年6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试运营,经过鄞州、江北和镇海三区,连接三江口核心区和宁波两个城市新区(镇海新城和鄞州中心区),实现南北贯通,宁波轨道交通迈入多线运营时代。“十三五”期间,宁波地铁网逐步成型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目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3条,总里程达103公里,日均运送乘客由20万人次上升到65万人次。下一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与2号线二期即将通车,其中4号线横贯宁波中心城区,连接慈城、东钱湖两大规划新城,是宁波轨道交通骨干线网西北—东南向的内部填充线。同时,5号线一期以及宁奉线等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十三五”期间,宁波深入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高水平、高标准通过验收,获得了“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荣誉称号,为全国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宁波样板”。近五年来,宁波进一步完善了“公交开路、轨道铺路、自行车上路、出租车拓路”的“四车一体”城市公交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加快形成城乡“村村通公交”发展格局,推进宁波“公交都市”由国内先进向国际水平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宁波公共交通满意度居全国第1名;百度地图等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中,宁波交通拥堵指数居全国第79位。

为持续推进轨道和公交两网融合,2018年9月22日,全市轨道公交90分钟优惠换乘政策正式落地。据统计,优惠政策实施两年多来累计有近2200万人次享受换乘优惠,全年市民乘车少花了2640多万元。毕女士家住海曙青林湾社区,在东部新城上班,实施轨道公交优惠换乘政策以后,她每天都能享受到实惠。“我先坐公交到泽民站,再换地铁到海晏北路站,”毕女士说,“每天往返可节约两块四,这两年我可省了不少钱。”

围绕与广大市民出行息息相关的公共交通,宁波出台《关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42项技术标准、规范和制度,研究编制40项专项规划,涵盖土地、建设、安全、运营等方面,有力推动了宁波公共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市區新建公交首末站39个,净增更新车辆2700多辆,新辟优化线路400余条。

此外,宁波累计优化和新增公交接驳线路130余条,其中新辟连接社区、学校、乡镇与轨道站点的微循环公交线路19条;配套常规公交与轨道换乘枢纽场站19个,在地铁车站周边共设置公交停靠站130余座、公共自行车接驳网点71个。

交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在交通运输领域,经营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事项申请、经营性客货运输企业和各类维修企业许可或备案事项的申请、各经营性运输车辆营运证事项等107个事项已全部开通网上申报端口,企业、群众只要点点鼠标、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申请,若选择证照快递上门,一次都不用跑。

“十三五”期间,宁波全面深化系统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改革动力、法治保障,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宁波打破以往公路、运管、港航、客管等各部门各自收件、各自审批的旧格局,在市、区县(市)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两集中两到位”,打造“一门办、就近办、线上办、马上办、联合办”的“五办”格局,使“大交通”业务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号通办”。

政策是治理的保障。近五年来,宁波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宁波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条例》《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填补了地方综合交通运输运营、建设等方面法规的缺失;制定出台了省内乃至国内交通行业第一个政策法规规划——《宁波市交通运输政策立法中长期规划》;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的建议》《宁波市公共汽电车安全运营与服务考核办法》《宁波市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业政策和制度。

交通运输部信息中心网约车交互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宁波市网约车市场合规率达到73%,位列全省第二、全国第九。这离不开宁波对网约车的有效监管。2017年,宁波建成网约车监管平台,具备对入驻宁波的所有网约车平台和网约出租车进行日常监管、服务质量考评和服务分析决策等功能。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合规网约车平台13家、车辆16445辆、注册驾驶人员29032人,日均接单量达16万单。平台的建成有效提升了政府的行业监管水平和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

宁波还利用大数据规划定制班线和微循环线路,有效缓解22个重点堵点。比如,去年东部新城金融片区经过治理后,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提升,公共交通日均出行量增加了1200人次,增长31%,片区路面泊位日均周转率由改造前的2.03次增加至8.81次。

回望过去,交通发展挺起了宁波的发展骨架,铺就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交通发展改写了宁波的时空格局,装点着百万人的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杨 芝

猜你喜欢
公交宁波交通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等公交
公交Ⅱ个股表现
喜相迎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