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文化“圣地”考

2020-02-04 07:53莫金山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圣地瑶族起源

莫金山

摘 要:《评皇券牒》是瑶族社会中历史最古久、流传面最广、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民族文献。通过运用族谱学、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等方面资料,与《评皇券牒》互勘互证,得出结论:4500年前,瑶族起源于山东泰安,“涿鹿之战”结束后,一部分瑶族离开鲁西南,来到河南信阳居住。在“信阳之战”结束后,瑶族南移到武昌,再迁至南京。这四个地方,在瑶族心中记忆深刻,是瑶族起源迁徙发展的圣地。

关键词:《评皇券牒》;瑶族;起源;迁徙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5.012

[中图分类号]K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5-0062-07

《評皇券牒》(又称《过山榜》)是瑶族社会中历史最古久、流传面最广、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民族文献。它极可能产生于秦汉之前,因为在东汉学者应劭(约153—196年)著《风俗通义》中所记“盘瓠故事”,与今瑶族社会里流传《评皇券牒》的主题故事大体相同。应劭及其父应奉、祖父应郴祖孙三代,长期居住在武陵地区。应奉、应郴曾任武陵太守。武陵是汉代瑶族的聚居地,称为“武陵蛮”。应劭所记“盘瓠故事”的材料,应是从“武陵蛮”中获取的。可知,在应氏祖孙来武陵任职之前,“盘瓠故事”早已在湘西的蛮族社会里流传了。

《评皇券牒》长期为瑶族所保存,视为“家珍”,秘不示人。在1956年所开展的瑶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它被列为调查收集的重点对象之一,获得89份,收入《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八册,1985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其后,黄钰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得18份,共107篇,收入黄钰辑注《评皇券牒集编》,1990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实际上,在瑶族社会里还有许多抄件尚未搜集上来,以上所收的仅是一部分而已,若进一步搜集,其数量应当大大超出此数。改革开放以来,有学者到越南、老挝、泰国、美国等国的瑶族社区、村寨搜集,又得到30多篇[1]。

这些文书虽然名称各异,文体不一,有简有繁,有长有短,但是内容大体一致,主要为记述盘瓠故事、姓氏来源、瑶族迁徙、历史事件、民族关系、婚恋家庭、宗教信仰,以及瑶族开发山林、耕种土地的各种权利等,可称为“瑶族社会小型百科全书”。

这些文献所记诸事,特别是“龙犬盘瓠故事”,因神意太浓和夸张成份太多,或因历史时间、地名无法解读,而被某些史家学者所诟病。唐代刘知几《史通》、杜佑《通典》、宋代罗泌《路史》等书,都对之质疑,称为“怪诞妄论”。受此影响,直到今日,学者继之“批驳”之声,仍时常见之期刊和网络文章中。

笔者认为,《评皇券牒》中有些内容确实怪异,然而,将之完全否定,置之不理,或“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也是错误的。道理其实简单:如果它全是“怪诞妄论”,瑶族为何世世代代保存它,并将之视为传家宝,秘不示人?其中必有其理由和价值。然而,要对之作真假、正误、是非、对错的考究和甄别,则是一项颇为费神伤脑的工作。

前人对《评皇券牒》的研究,多从“盘瓠龙犬”,“狗首人身”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上展开思辨,进而得出否定的意见。笔者认为,与其在此苦思细考,不如另辟蹊径,从《评皇券牒》所记瑶族历史的居住地上作一番考究。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文化创造的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必然依赖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提供的条件。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从居住地理环境、民族语言等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这对破释解读《评皇券牒》,评价它的历史价值,或许是一条别开生面的有效途径。

一、山东泰安是瑶族的起源地

关于瑶族起源于何时何地,长期是瑶学研究的难题。1983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瑶族简史》说“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和五溪蛮”[2]。2001年,张有隽先生说“瑶族起源于长沙、武陵蛮和五溪蛮”[3]。2007年,吴永章等说“长沙、武陵蛮是苗瑶的直接远祖”[4]。2012年,李本高先生说“湖南是瑶族最早故乡”[5]。笔者认为,瑶族的起源地在山东泰安。《尚书·禹贡》记:“海岱惟青州。”泰安,古为“青州”的一部分,今泰安市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和东平县6个区市县。山东是中国东部远古时代人类活动的中心。“海岱”地区有大海、平原、丘陵、山地,特殊地理形势孕育了这一地区的远古居民,使其成为我国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距今约50万年—40万年前,齐鲁大地上就有“沂源人”生活。在5万年前,人类已跨入晚期智人阶段,山东有“千人洞遗址”“乌珠台遗址”。在1万年前,人类已跨入新石器时代,在山东有“扁扁洞遗址”等。在距今10 000年到8 000年之间,东夷文化形成,它经历“后李文化”(距今8 500年至7 500年之间),“北辛文化”(距今7 300年至6 300年之间)和“大汶口文化”(距今6 300年至4 300年之间)。距今约4 500年前,瑶族就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齐鲁大地上,是东夷九黎集团重要成员,蚩尤曾是其首领。

我们说瑶族起源于古代青州泰安,有如下证据。

(一)有历史文献为证

《尚书·禹贡》记:

海岱惟青州……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岱”就是指泰山。“畎”,甲骨文作      、       、      等形。“畎”有二义,其一,指水沟。许慎《说文》:“畎,水小流也。”《汉书·地理志》唐颜师古注:“畎,田中之沟也。”其二,指人类族群。《汉书·匈奴传》:“周西伯昌伐畎夷。”瑶族崇拜犬狗,以狗为图腾。我国有不少的民族崇拜狗,但揆之于历史,时间最早、影响最大者当属瑶族。这说明,在距今5 000年到4 000年前山东泰山一带有瑶族居住。“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译为现代汉语是“居于泰山的瑶族向夏王朝进贡丝、枲、铅、松、怪石”。在此,“畎”如不是指族群,而是“水沟”,那就讲不通了。

将“畎夷”释为“瑶族”,在古文字学家中也得到支持。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由》:“畎,从犬,由声。”王襄说:“畎,古‘犹字。”商承柞说:“畎,疑亦‘犹字之省。”郭沫若《甲骨文研究·释繇》:“畎,当释为‘犹。”孙海波说:“畎,作     ,从豕,由声,方国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的《小屯南地南甲骨》一书也说:“畎犹,族群、邦国。”[6]这些训诂见解很精当,可谓穿透千古迷雾。这里所说的“犹”“由”就是“尤”“瑶”。可知,在远古时代,瑶族被称为“岱畎”,泰安是瑶族最早的故乡。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殷汤革命,伐而定之。至于仲丁,藍夷作寇。自是或服或畔,三百年余。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这说明,“畎夷”和“蓝夷”在商王武乙时,乘武乙势衰,从东部泰安、淮河向中土(中原)迁移。“畎夷”是今勉瑶的先民,“蓝夷”则是今蓝姓瑶畲的先民。这就证明,瑶族起源于山东泰安,然后向淮河流域和中原(河南)迁徙。

(二)有瑶族文献为证

《评皇券牒》记瑶族曾居“青州”,其例甚多。

其一,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部瑶山的瑶族收藏的《过山榜》记,他们的祖先名叫“南公”,死后“迁尸葬在青州”作为标志[7]304。

其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两岔河瑶族所藏《瑶人出世根底》记,盘瓠斩杀敌将后,评王为之封官赐婚,“天子将公侯(盘瓠)送入青州”[7]353。

其三,《盘古过山榜》记瑶族来源于“山东布政司青州相县邦都乡”[7]251。此“相县邦都乡”,在何处,今无考。其所记“山东布政司青州”,显然是后人的追溯之语,虽有后世历史的痕迹,但其记祖先来自山东则是清楚的。

其四,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势江乡瑶族所藏的《千家洞古本书》记,瑶族祖先原居住在“青州石桂巷,太公李帛是狗王”。所谓“太公李帛是狗王”是指盘瓠,全文所言盘瓠出生于山东青州,其意甚明。

《评皇券牒》所记,得到其他民族文献的支持。广西临桂县宛田瑶族乡洞头村赵章恩收藏的道经《良愿意者》,是举行丧葬时将新逝者灵魂送回祖地,与祖先聚会所喃唱的经文,书中所列祖先安葬之地共9处。其中有言:“第六扬州天仙姐妹,刘三娘娘。第七青州天仙姐妹,赵盈娘娘。”[8]文中用追溯的形式追述瑶族祖地——从扬州到青州。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潘文鉴公碑》记,该县和平乡金坑片大茅、田头、下步、状界、中禄、翁柳、翁江、余家寨的潘姓瑶族,原籍山东青州,辗转各地,于明代迁入现在的居住地[9]。

(三)有语言学例证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今天的语言就是由古语慢慢地演化而来的,通过古今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发掘出某些古代文化痕迹,帮助我们找到民族文化的渊源。

猪,盘瑶勉语称为“tu?浊4”,即是汉字的“狪”,读音与“同”“通”相近。《山海经·东山经》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集韵》无“狪”字,但有“      ”字,注云:“     ,野彘。”《广韵》记:“狪,兽,似豕,出泰山。”“又音同”。袁珂《山海经校注》云:“狪,音通。”盘瑶勉语称“猪”为“通”,与《山海经》所记相符。

狗,瑶族标敏方言读“狗”为“klu35”,藻敏方言读“ku24”,与“      ”声义相近。   ,此字现代汉语已失用。《说文》:“      ,独,兽也。从犬,谷声”。《山海经·北山经》:“北嚣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名曰独      。”瑶语所称,保留了上古汉语的音义。

蝉,瑶语读为“k?蘅6git7 ”,与“扩支”的读音相近。《方言》曰:“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蜋蜩,秦晋之间谓之蝉,海岱之间谓之‘扩。”其中“海岱之间谓之‘扩”,与瑶族勉语对“蝉”读音相近。

粘,瑶族勉语读“nit7”,与汉字“腻”读音相近。《方言》第二:“秄,音腻,黏也。齐鲁青徐自关而东,或曰秄,或曰腻。”瑶族所读,与“齐鲁青徐”之语相近。

大,瑶族勉语读为“tom2”,与“敦”的读音相近。如“大舅”,勉语皆读“敦闹”。《方言》第一,记:“敦,大也。……陈郑之间曰敦。”《诗经·鲁颂》:“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这“敦商”就是“大商”,与后世的“大汉”“大唐”用意相同。可知,中原人所言“敦”就是“大”义。

情意、想念,瑶族勉语读“tsing ei”和“?兹ja53”,与汉字“情意”“情谊”读音相近。《方言》第一:“郁、悠、怀、惄、惟、虑、愿、念、靖、慎,思也……东齐海岱之间曰靖”。所谓“靖”就是“情”,“靖”与“情”声相近。瑶语所读,近于东齐海岱人语。另,《方言》说“怀……思也。”勉语中的“思念”也常读“怀”,声义与之完全符合。

漂亮,瑶族勉语读“tsja?浊43”,读音与“倩”相近。倩,有两个读音qiàn 、qìng,故《说文》:“倩,从人,青声。”《方言》第三:“东齐之间翘谓之倩。”翘,即“翘楚”,原指秀美的林木,后指优秀、漂亮。瑶语所读,保留了上古汉语的音义。

好,勉语有“弄”和“颖”的两种读音。《方言》第二:“颖、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曰‘颖,或谓之嫽。好,凡通语也。”勉语的“颖”,其意为好,与“青徐海岱之间”的语意相同。

瑶族勉语这些语言词汇读音,与黄河中下游古代人们读音相近或相同,可证瑶族来源于河南和山东。

二、盘瓠曾参加“涿鹿之战”,战后移居河南信阳

应劭《风俗通义》和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记“盘瓠故事”,内容如下: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

此两书记载,盘瓠是高辛氏帝喾时代的人物,在没有其他有力的否定证据发现之前,我们不应冒然否定此两书所记的内容。按此两书所记,盘瓠作为帝喾的部将曾参加一场战争,在战场杀敌立功,得到帝喾的封赏,婚配公主。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玄孙,查遍史书,帝喾能参加的战争,只有黄炎集团与蚩尤领导的九黎集团发生一场大战——“涿鹿之战”。除了这场战争,我们再也找不到其他战争了。因此,我们可以相信盘瓠参加了“涿鹿之战”。因盘瓠在战斗中杀敌立功,被帝喾派到信阳为官。按历史学界众多学者的看法,“涿鹿之战”当发生在约距今4 500年。

“涿鹿之战”结束后,帝喾将瑶族迁到河南信阳。不久,原生活在江汉平原的驩兜部落和共工部落,乘占据中原的颛顼部落衰落之机,兴师北伐,进入中原。信阳正处于战争的最前线,于是悲壮的“信阳之战”开始了。盘瓠率部族与驩兜部落、共工部落激战。在战斗中,盘瓠部族死伤惨重,他的三位夫人,即大夫人肖氏,二夫人王氏,三夫人黄氏,皆战死于信阳。

在《评皇券牒》里,屡次提到瑶族曾居“播州”[7]293、音州、波州、被州、皮州。《评皇券牒》记,“大夫人肖氏……六年,死葬在河南信阳”“夫人王氏……死后葬在皮州”“夫人黄氏……死葬在皮州府” [7]304、317。

这“播州”“音州”“波州”“被州”“皮州”在何处,长期无人知晓。黄钰先生注“音州”时说:“疑为英州之误写,治所在广东英德县。”[7]283对“波州”,黄钰先生注说:“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7]328这些看法皆不妥。因为4 000多年前,帝喾集团的势力范围尚局限在黄河流域,并未达到岭南珠江流域,盘瓠怎能到广东英德、广西大新县做官呢?

我们认为,这些州名就是信阳。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下辖浉河区、平桥区、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新县、商城县、罗山县、固始县、光山县。盘瓠部族曾居信阳,依据如下。

其一,春秋时期,信阳是诸侯国“番”之属地。番国,也写作“潘”,周代己姓小国。《广韵·桓韵》释“潘”云:“周文王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故址在今信阳市固始县。

1974年春,信阳县长台关公社甘岸大队彭岗生产队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掘出大批番国器物,其中“番昶伯者君”的青铜器铭文:“隹番昶伯者君自乍(作)宝盘,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10](此青铜器当时误称为“甫哀伯盘”,后被称为《番昶伯者君盘》,引者注。)《广韵》所记与出土文物得到互证,可知今之信阳就是周代“番国”故地。

我们认为,这“音”“番”“播”“波”“被”“皮”诸字,都是“番(潘)”的误写字或近音字。这是文献在抄传过程中,因字形和读音相近而产生的讹误。

其二,《评皇券牒》屡次提到“光州”。例如,湖南江华县湘江地区瑶族收藏的《榜牒文》一文记:“光州司马使经郑文二千户口,死葬知州石羊县,夫人却去光州作知府,有元(人名)是光州朝散郎。”[7]338

这段文字很费解。文中连续三处提到“光州”,那么“光州”在何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第301页记:“光州,在今河南光山县。”光山县今为属信阳市所管辖。

其三,《评皇券牒集编》又记有“克州”,如《十二姓瑤人入山榜文》一文记:“克州司马使经郑文二刺史,死葬知州石羊县。夫人却去克州作知府。”[7]326古代中原并未设“克州”,从字形的相似性看,所谓的“克州”其实是“光州”形近讹误字。

其四,瑶畲文献又多次提到“盘瓠死葬悲州”。如广东惠东县多祝乡畲族文献《敕赐圣牒》一文记:“祖公系初年争国立功,平皇敕赐三宫女为妻。祖公人身狗头,生六男六女。……去世后葬悲州石扬县。”[7]532

那么,“悲州”在何处呢?人们长期无解,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并未设“悲州”。我们认为,这“悲州”就是“息州”的近形讹误。

“息”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名,周武王十三年封周文王的第三十七子为息侯。《说文》云:“息,姬姓之国,在淮北。”清人钱坫《新溝注地理志》记:“新息在今光州息县北三十里。”故址在今河南信阳光山县。周庄王十五年(前682年),楚国灭息国,其地建为息县。历史上,“息州”使用了很长时间。所谓“盘瓠死葬悲州”,就是“盘瓠夫人死葬息州”的误写。

所谓“石扬县”就是“西阳县”的谐音误写,秦代设立“西阳县”,在今信阳市光山县境内(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汝宁府》)。

从“番国”“光州”“悲州”和“石扬县”等的考证中,我们皆可看到,其故地都指向今河南信阳境域内,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

三、瑶族曾居湖北武昌龙头山

在“信阳保卫战”失败后,盘瓠率部族向南迁移。他们大体沿今郑汉铁路方向一步步向南方迁徙,来到了武昌。

瑶族曾在武昌居住,有如下证据。

其一,在《评皇券牒》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文字:“六男分作六姓,六女分作六姓。分出五音五郡,即宫音天水郡,角音清水郡,征音江夏郡,雷音禄水郡,羽音白水郡。”[7]298

这“江夏郡”,地望就在今武汉市。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设“江夏郡”,唐朝至德年间废,改设鄂州。

其二,湖南蓝山县瑶族收藏的《十二姓瑶分基(支)来路总图》记:“始祖太公赵朝三,自后开辟年间,原住武昌。”[7]457赵姓是盘瑶中的大姓,一向有“一盘二赵”之称。赵姓始祖赵朝三“原住武昌”,说明瑶族先民曾居住在武昌。

《评皇券牒》所记,得到其他民族文献的支持,也得到方志文献的支持。

瑶族史诗《盘王大歌》唱:“瑶人出世武昌府,漂洋过海到千家。”湖南道县瑶族收藏的《开出十二姓瑶人》记:“十二姓瑶人兄弟姐妹商量要出山园,想着武昌府龙头山……”[11]1187

那么,“龙头山”在何处?由于长期无人知晓,“龙头山”成为瑶史研究中的一个哑谜。现在,让我们试来破解之:

在今武汉东湖之东,有一座山,海拔116.3米,山势深入湖心,山峰形如磨盘,故名“磨山”,但古代称“龙头山”,又名“龙山”。

《东湖史话》记载:

说起东湖的成因,民间有许多神话传说。其中有个传说是这样的:据传龙太子有一块宝玉,硕大晶莹,美丽无比,太子对它爱不释手,配上彩带,饰以美穗,整天戴在身上。一日,路过此地,美玉不慎跌落人间,太子紧追下去,想把它衔回去,但美玉就地化作湖泊,彩带化作江河,美穗则变成湖湾、港汊,弯弯曲曲的有120多个。龙太子也随之化为山峦,龙头就是现在的磨山,故磨山也有“龙头山”的美称 [12]。

可知,今之“磨山”,昔称“龙头山”。这里记载与瑶族文献所说“武昌龙头山”完全相符。瑶史专家李本高先生考证“武昌龙头山就是湖南临相市龙窖山”[13],似误。因为武昌距湖南临相龙窖山,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有200多公里,两地相距实在太远了。

瑶族曾居江汉平原,这在语言学上也可以得到证明。参照西汉扬雄著《方言》和毛宗武《瑶族勉语方言研究》所记,我们试举如下诸例:

(1)丑,瑶族粱子金门方言将“丑”读为“dai32”[14]632,读音近似“儓”(音tai)。《方言》第三,记:“儓,逷,农夫之丑称也。南楚凡骂庸贱谓之田儓。”。南楚“丑”的读音与瑶语相近。

(2)好,瑶族勉语罗香土语将“好”读为“ko213”[14]354。瑶族布努语(近苗语)读“美好、美丽”读为“ko5”[14]597,读音近似“锅”。《方言》第十,记:“锅,好也。南楚之外通语也。”即,南楚通行读“好”为“锅”。楚语与瑶语读音相近。

(3)吃,勉语将“吃”读为“?渍en6、?渍in32”[14]597,读音近似“隐”。《方言》第十:“隐,吃也。楚语也。”楚语与瑶语读音很相近。

(4)坏人,瑶族勉语标敏方言将“坏人”读为“nzangw”,读音与“臧”相近。《方言》第三,记:“臧,奴婢贱称也。荆淮海岱杂齐之间,骂奴曰臧。”

值得注意的是,这“荆淮海岱杂齐”,也就是從“海岱”→“淮”→“荆”,将“臧”字的语言来源和走向说得很明白。这与我们所说瑶族起源于山东,后迁徐淮、江汉是相符的。

(5)床,瑶族勉语将“床”读为“tshou5 ”,与“赵”的读音很相近。《方言》第五,记:“床,南楚之间谓之赵。”南楚与瑶语读音相近。

(6)母,瑶族藻敏方言油岭土语读“ni44”,与“妳”读音相近。《玉篇》“妳,乃弟切,母也。女蟹切,乳也。”《类篇》:“妳,女蟹切,母也。”《广韵》:“妳,楚人呼母,又奴蟹切。”即“楚人呼母”与瑶语“母”的读音相近。

这些楚地方言在今瑶语保留,这是瑶语对楚语的借用,可证瑶族曾居楚地。

四、瑶族曾居南京

瑶族在武昌和江汉平原居住期间,与驩兜部、共工部共同结成“三苗”集团,与尧舜争权夺利。《山海经·海外南经》郭濮注:“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博物志》卷二:“昔唐尧以天下让于虞,三苗之民非之,帝征之。”在这场纷争中,瑶族又失败,于是顺长江而下,来到南京。

南京(古时又称建康、金陵)是瑶族迁徙过程中重要的栖身地和中转站,在瑶族历史记忆里占有重要地位。这有以下民族文献为证。

广东连县瑶族收藏的《评皇券牒》记:“分派十二姓瑶人,在南京七宝洞耕种山场。评王出世,高王占天下,盘王收服高王,仍复南京七宝山居住落业。”[7]412

广西金秀瑶族所传的《辛巳岁立歌传》记,“十二姓瑶共爷娘,南京分下四边飞”“齐心立意转南京,转到南京十宝殿,共个香炉齐共园” “齐在南京十宝殿,于今分散四边飞”[15]。

广东连县瑶族收藏的《来诚唱》记:“来诚唱,诚唱盘王出世来。盘王原来天上赐,下降南京城里街。来诚唱,诚唱盘王出世来。盘王原来天上赐,赐下南京宝殿前。”瑶族道经记:“出世瑶人先出世,瑶人出世在南京。瑶人出世南京殿,出世南京十宝山。”[11]1157、307、737

瑶族《盘王大歌》反复吟唱:“瑶人祖地南京十宝殿。”[16]241

以上所引文献,有的说瑶族居住在“南京七宝洞”,有的说“南京十宝殿”,有的说“南京十宝店”,“南京七宝山”。然而,它的真名是什么,却长期无人知晓,成为瑶史一大谜案。

我们试作破解,所谓“七宝山”和“十宝殿”就是“聚宝山”的谐音字。“聚宝山”位于金陵南城外,是一处高约三十丈、方圆十余里的山岗。宋《景定建康志》卷十七记:“聚宝山在城南雨华(花)台侧上,多细玛瑙石,俗呼为‘聚宝山。”元代张铉撰《至正金陵新志》卷五,也有相同的记录。《大明一统志》记:“应天府聚宝山门外雨花台,多细玛瑙石,因名。”这“应天府”治所就在南京。

地质学家说,距今1 300万年前,雨花台地区原为古长江水道。这些石子(玛瑙石)原是上游的大块岩石,通过流水的搬运,历经千沟万壑,翻滚转动,相互撞击,碎裂摩擦,才逐渐沉积下来。后因地壳的不断运动,使这块地区上升形成了一片满布砾石的小山丘,迫使江道北移,地质学上称之为“雨花台砾石层”。因为此地石子多,玛瑙石多,宝物多,在三国时就被东吴时人称为“石子岗”“玛瑙岗”和“聚宝山”。

那么,这“聚宝山”又如何变为“雨花台”?南朝梁代慧皎《高僧传》载:“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坠落。”南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楼台门》也有相同的记载。

相传,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说法,僧侣500余人就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而不散,感动佛祖,天降雨花,落地为石,遂称“雨花石”。后来,这美丽的神话使“雨花台”逐渐传闻,以至名扬天下,而其原名“聚宝山”却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可知,瑶族文献所保留下的“七宝山”,就是“聚宝山”。其他的,如“十寶殿”“十宝店”等,都是在“聚宝山”的基础上演讹。这一古老的地名能在瑶族文献中保存下来,这说明瑶族文献是真实而珍贵的历史文献。从“聚宝山”到“雨花台”,这一地名的变化,给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瑶族世代相传的《过山榜》或《评皇券牒》,应形成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之前。

由于“聚宝山”与紫金山相距并不远,故瑶族文献资料中又有“住居紫金山”之说。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下必冲瑶民所藏的《过山榜》记:“盘王下在南京十宝洞下到紫金山住居落业。”[7]393《过山根》记:“盘王正在南京十宝洞,来到紫京山住居为业。”[7]504这“紫京山”就是“紫金山”的误写。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的《评王券牒》也有类似记录。《十二姓瑶分基(支)来路总图》记,“始祖太公赵朝三,自后开辟年间,原住武昌,下湖南海岸,出会稽山白云之地安居”“后赵朝三死故,葬金子山”[7]386、457、458,这“金子山”就是“紫金山”的误写。

这些材料来源不同,记载却如此相符,可知瑶族曾居南京应是历史的事实。

综上所述,瑶族的起源和迁徙,经历如下地方:山东泰安→河南信阳→湖北武昌→江苏南京。这四个地名,在《评皇券牒》里有众多的记载,在瑶族的心中记忆深刻,称为“圣地”也不为过分。这四个地名,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有民族学、历史文献学、考古学、语言学等方面资料可证。

自改革开放以来,瑶学界编写了不少的瑶学著作,许多人认为“瑶族来源于长沙、武陵蛮和五溪蛮”,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至少说是不深刻的。笔者认为,瑶族迁到长沙、武陵和五溪时,已是瑶族迁徙途中了,而不是起源。按这种观点,瑶族仅有1 800年至1 500年的发展史。这必然腰斩了瑶族历史,将瑶族悠久的历史大为缩短了。

前文说,自唐宋以来,不少的学者对《评皇券牒》和“盘瓠故事”多加斥责,称“怪诞妄论”“不可采信”。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首先是将神话当作了历史本身。从神话学的原理来看,神话里有历史的影子,是历史的演义,而不是历史的本身。《评皇券牒》隐含有重大的民族文化信息,有许多真实的历史内容。深入考究它,取真去伪,就能还原瑶族历史的真相。希腊神话就有许多历史的真实片断,西方学者利用它解释了“特洛伊战争”的许多问题,就是成功之范例。对历史神话不能完全否定,不能“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神话中有历史的因素,这就是我们对《评皇券牒》的基本看法。

[参考文献]

[1]奉恒高.瑶族通史:上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82.

[2]瑶族简史编写组.瑶族简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12.

[3]张有隽.瑶族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21.

[4]吴永章,田敏.苗族瑶族与长江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1.

[5]李本高.李本高瑶族研究文选[C].香港:展望出版社,2012:8.

[6]于省吾.甲骨文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41、1561.

[7]黄钰,辑注.评皇券牒集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8]黄钰.盘王书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87(3).

[9]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局.龙胜县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62.

[10]欧潭生,等.河南信阳发现两批春秋铜器[J],文物,1980(1).

[11]盘才万,等.乳源瑶族古籍汇编: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12] 涂文学.东湖史话[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8.

[13] 李本高.龙窖山千家峒[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48.

[14]毛宗武.瑶族勉语方言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5]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99.

[16] 郑德宏,李本高.盘王大哥:下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8:241.

责任编辑:郑    好

猜你喜欢
圣地瑶族起源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瑶族民歌进校园初探
2018年正艺术展览作品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跟踪导练(一)(5)
万物起源
七月拜访火焰山
当猫邂逅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