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园林诗中的情境类型及其建构对园林营造的启示

2020-02-04 07:32欧阳宁杨学成
广东园林 2020年6期
关键词:张九龄

欧阳宁 杨学成

摘要:古代山水园林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象资源,挖掘诗中对园林空间情境和环境意象的描述,有益于今天的园林意境创造。通过对岭南诗派开山鼻祖张九龄的山水园林诗情境类型进行梳理分类,归纳出包括山水园林环境体验、园林宴集在内的7种常见类型,分析其情境建构中对环境意象的选择和组织,并从物象属性、情态特征和虚拟、暗示意象等方面展开讨论,系统梳理“环境意象-情境”的内在关系,最后总结了它们对今天园林营造的启示,即丰富多彩的环境意象和其在诗歌中建构情境的方式可以作为园林景观塑造和空间组织的直接参考。

关键词:张九龄;山水园林诗;情境建构;環境意象;园林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986

文献标志码:AAS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0)06-0086-05

收稿日期:2020-10-26

修回日期:2020-11-06

Abstract: There are rich cultural image resources in ancient landscape poems, and exploring the description of spatial situ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age in the poems is beneficial to the creation of todays garden artistic conception. By sorting and classifying the landscape poems of Zhang Jiuling, the founder of the Lingnan poetry, this paper sums up seven common types including landscape garden environment experience and so forth, analyzes the selec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ages in the situation construction through object image, mod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and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image and situation. Finally, the enlightenment to todays garden construction is summarized that the rich environmental image and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poetry can be used as a direct reference for garden landscape modeling and space organization.

Key words: Zhang Jiuling; Landscape and garden poem; Situati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image; Garden construction

传统中国园林非常重视园林意境的蕴涵。分析留传下来的众多历代园林诗文及现存明清时期的园林,不难发现园林意境的蕴涵主要依靠合理的园林空间情境建构和景观意象组织。从园林营造角度看,对园林空间的情境建构以及对景观意象的塑造、选择和组织,思想资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作者的生活经验与传统文化意象。前者与个人的年龄、学识、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和态度等有关,较难短时间内有突破性的发展。后者则可以通过主动、集中学习实现快速积累。因此,传统文化意象资源的挖掘和梳理是重要的园林文化研究领域。

古代山水园林诗蕴藏着极丰富的文化意象资源,从中可以找到许多园林空间情境和景观意象的描述,加以挖掘和分析,有益于今天的园林意境创造,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张九龄是唐代著名诗人,是山水田园诗的首倡者,又是岭南诗派的开创者,本文选择其山水园林诗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今天的新岭南园林营造提供思想资源。

1情境和环境意象的概念

1.1情境

在西方,情境一词最早于1911年由Wundt提出[1],不同学科对情境有不同解释。在社会学领域,情境指影响事物发生或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心理学领域有学者认为情境是影响到各种感知特征被知觉的环境,包括感觉、行为和认知方面的各种信息[2]。组织行为学学者Albert Bandura认为情境不单指客观的刺激环境,同时也是个体对客体情境的认知,即环境、主体、行为3种因素交叉互动才构成了人的行为[3]。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对“情境”曾有论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出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4]。”三境侧重不同,情境作为物境和意境之间的桥梁,侧重于“情”,需要主体深刻体验人生中的各种情感并形之于言。

结合山水和园林环境体验的一般情形,本文中情境一词的涵义概括为:主体在特定类型事件和特定时空中对环境的感知、体验和感悟,既包含了人在不同类型事件中的心理和情感匹配,也包含了对所处时空环境的知觉和意义领悟,还包括了因前述2个方面引发的情感活跃和思想活动,以及人和人或人和物之间的互动行为。

1.2环境意象

环境意象是主体对外部环境归纳、概括形成的内在图像,是人对时空环境的主观印象,是直接感觉和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其生成受到主体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

诗歌情境研究是对诗歌内容进行的最高层次研究[5]。山水园林诗是诗人观照山水、园林(包括田园)产生审美过程,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结果。特定情境会限制和形塑诗人的观照方式和情感、价值取向,从而最终影响诗中表述的环境意象。例如在园林赐宴的场合(即园林宴集应制情境),诗人再有百结衷肠万般委屈,也绝无可能以哀伤、消沉的态度抒之于诗。梳理概括各种不同情境,是试图弄清楚不同情境如何影响山水园林审美,从而推进设计思想的深入。

2张九龄山水园林诗反映的情境类型及关联环境意象的特点

张九龄(673—740年),字子寿,唐代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生长于岭南寒门庶族,7岁能文,30岁后长期游宦,历经三起三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最后一位贤相。他既是直言善谏、选贤举能的政治家,也是才华横溢、风度不凡的文学家和诗人,其诗风清淡质朴,对唐初所沿习六朝绮靡诗风的改变有很大贡献[6]。他被认为是岭南诗派的开山鼻祖[7],在岭南乃至中华诗歌史上都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他首倡唐诗山水田园诗派,成为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的桥梁和标志[6]。张九龄的诗歌多流露出对山水景物深切的热爱之情,加之其丰富的仕宦生涯,诗歌总量中有过半涉及到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名胜等人工和自然山水景物的描写。

张九龄现存222首诗[8],涉及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具有宴集、饮酒、品茗、避暑、泛舟、垂钓、下棋等典型园林活动的山水园林诗共有125首。这些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意象和情境类型,以事件和诗人的活动为主要依据,可以归纳出7种情境类型(表1)。下文对7种情境类型和与之相关联的环境意象的特点做具体分析。

2.1个人山水园林环境体验情境

基于山水游历和园林环境体验的诗作占了张九龄全部山水园林诗的一半以上。在此类情境中,诗人常用全景式构图来展现开阔壮观的视野[9],留下了诸如“万形洲渚”“数峰湖心出”等自然山水意象。例如《晚霁登王六东阁》中的诗句:“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那些无法判断具体场所的诗作,也都有清晰生动的环境意象。例如《溪行寄王震》中的诗句:“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再如《候使登石头驿楼作》:“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这种情境下诗人大多“独处”,不受特别事件和其他人的干扰,且主要观照对象是山水或园林,容易进入物我相融的状态,所描绘的环境意象是真正审美状态下的直觉选择,具有强烈的感官直接感受的感性特征,且有明显的物我相契特点,如“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溪行寄王震》)。”

2.2因景生情的回忆、思念、思乡情境

思乡常伴随着对过往情景的回忆和对亲友的思念,所以可归入同一情境,共同特点是因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把内心思念之情用景语作表达或烘托。张九龄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就属于这种类型。思情常由所处环境的景象引起,表现在诗中,一般是先描述引起情感活动的景观意象,然后以直接或委婉的方式说出所思之情。例如《秋夜望月忆韩席等诸侍郎因以投赠吏部侍郎李林甫》所述:“秋天碧云夜,明月悬东方。皓皓庭际色,稍稍林下光。桂华澄远近,璧彩散池塘。鸿雁飞难度,关山曲易长。”

2.3与山水园林相关的酬答情境

酬答情境的诗相当于以诗给友人写信,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方寄来信(或诗),作诗回应唱和;一是主动写诗寄给对方。这类诗作多带有环境体验分享的内容,等于要向他人描述山水或园林之境,故其中的环境意象也都清晰可感,且感情真挚。例如《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

2.4园林宴集应制情境及与山水园林相关的应制情境

应制诗是诗人奉皇帝或王公、公主等皇室成员之谕而作的诗,《全唐诗》所载应制诗颇多。唐代皇帝或王公贵族召集士大夫在园林中赐宴的情况很常见,常伴随奉敕诗咏活动,这便是园林宴集应制情境。由于皇室成员在场,整体必须营造欢乐、祥和、升平气象,决定了诗人主要以积极、赞美态度观照环境,诗作中的环境意象多倾向歌颂,形成华美、秾丽的基调;也有清雅、质朴一类意象,但必定从属于祥和欢乐氛围。如《恩赐乐游园宴应制》中的诗联:“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

另一种情境略有区別,虽是应制情境,且与山水园林有关,但不是在宴集情况下,诗作环境意象的特点与园林宴集诗很相似。例如《奉和圣制龙池篇》:“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2.5与山水园林相关的送别、饯行情境

送别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分支,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情境描述和意象应用模式。其核心是环境意象为惜别之情的表达服务,常带有明显的感伤色彩。张九龄善于运用环境中特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和典型的意象来营造经典的送别饯行情境。如《送韦城李少府》中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将春天(时间)、离亭(地点)、野花林鸟(典型送别意象)组合成为一组经典且容易引起心理共鸣的离别画面。

2.6一般园林宴集情境

一般园林宴集情境主要描绘的是诗人与亲友的日常宴集活动,常在小尺度的庭院或局部环境(如水畔、密林)中进行,多为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在(半)封闭空间里,人的精神活动常呈两极分化趋势,或是闲适自得,或是惆怅黯然。基于狭窄环境对视线的限制和“不经意”引导,每一细小的景物似乎都能被赋予不一样的情态,经主体意识的加工,成为具有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景观意象。如:“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

2.7其他情境

上述6类情境具有典型性,且相应有一定数量的诗作。另外还有一些零星作品,虽与山水园林的描绘有关,其中也有清晰的环境意象,但难以归入上述任一情境中。例如咏物抒怀的《林亭咏》中“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不仅有志趣表达,还有对园林景观营造的见解。再如借景物自比兼曲折表达心迹的《感遇其一》末联“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在政治失意之下坚守高洁坚贞之心的宛转表露,这很可能是为表达心意而虚拟的意象,并非实见景物。

3环境意象与情境建构的关系

上述情境类型是基于作品题目、背景和内容归纳的,是作品直接呈现的特征。从创作角度看,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诗人如何组织意象并置入情感内容以构建完整的情境?

笔者认为,具有完整情境的诗作是诗人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人际背景、事件氛围(情境的外在环境部分)中,形成了对应的内在情感、态度和应对观念(情境的内在心理部分),并恰如其分地剪裁外在物象,形成内在的意象并加以有效组织,最终得到的文本。

诗作须一定程度复现情境的外在部分和内在部分,才能令读者以适当方式把握作者的处境(等于给读者设定情境背景),理解诗作所表达的意象、情感和观念。单纯的环境物象或图像并不具备情感暗示、事件指代或是道理陈述等象征意义,只有置于特定的情境中才能诱发人的心理反应,成为具有传情达意的环境意象。“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旅宿淮阳亭口号》)”中的“亭”作为一种基本的园林要素,除了提供休憩功能外并没有其他特殊意义,而“日暮荒亭”和“空亭雁影过”则为“亭”提供了时间(日暮)、状态(荒、空)、其他象征物和刺激(雁影过)等情境要素,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意象—日暮时分雁影掠过野外空荒之亭。如此,凄怆忧愁的羁旅之意便已被置于“亭”这个物象之中了。

需说明的是,当代人不可能见到诗人眼中的物象,从诗作中所见“物象”乃是诗人以言语形式留下的意象,但为了便于理解,仍同时使用物象和意象两个概念,区别在于前者更偏向客观事物,后者则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

3.1以物象自然属性表现情境

反映在言语作品中的物象不可能是完整的原始形象,一般是提取其部分属性特征加以呈现。读者在这些特征信息的指引和暗示下,结合自己过往经驗和观念重构情境,才能形成对诗作的确切理解—这种理解一般不可能完全吻合作者的意图,它主要表现为对主体“有意义”的理解。显然,作者必须使用典型物象属性特征,读者才易于获得意象并重构情境。

3.1.1以景象的动态变化特征关联人生感悟的生发

自然天象和气象为人们带来了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其姿态的千变万化和自然规律的亘古不变极易让普罗大众同诗人一样生发人生感悟。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例,诗句描绘了明月从海上升起的动态画面,这样的自然规律是绝大多数人都能直接看到且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的,漆黑无垠的夜空(纵向背景)、平静辽阔的大海(横向基质)、缓缓升起的明月(动态主体)、若有若无的云雾(空间留白),偶尔置入的干枯树枝或是独木舟的剪影(平面点缀),由此幽清绵邈的意境便呼之即出,思乡怀远之情也油然而生。

3.1.2将物象融入宇宙大背景以构建及于物外的想象化情境

诗意并不等于物象的直接意义,而是物象处于时空背景中时显示出或令人能合理想象到的意义。因此有意识地把物象置于更大背景中,与宏阔宇宙相关联,从而构建苍茫、浑阔的情境,是山水园林诗常见的做法,其常伴随物象特征的夸张。如《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其中“万丈红泉落”“洒落出重云”为夸张描写,而“紫氛”“虹霓”“灵山”等超视觉意象的运用,把诗意导向宏阔的宇宙大背景。全诗构建的情境显然不是简单物象的再现,而是加入了多个带有传统文化意蕴的想象性的意象,从而得到即物(生发于眼前物象)又及物外的全新情境,中国传统园林中也常见这种手法。

3.1.3使用约定俗成的“物象-意义”关联构建情境

同一文化背景下会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物象-意义”关联,例如传统文化中松、竹、梅的物象与人的品性的关联。具有相近意义指向的多个物象并置运用,能有效构建目标情境。如《奉和圣制温泉歌》:“有时神物待圣人,去后汤还冷,来时树亦春。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温谷葱葱佳气色,离宫奕奕叶光辉。临渭川,近天邑,浴日温泉复在兹,群仙洞府那相及。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其中“圣人”“羽旆”“离宫”“天邑”等与皇家环境相关物象并置,与“翠微”“温谷”“玄泽”等特殊自然物象匹配叠加,再加上“群仙洞府”“神汤”“薰歌”等虚的文化意象,有效构建了皇室温泉的情境。

3.1.4以特定次序重组物象形成意象序列构建情境

与绘画等静态视觉艺术不同,诗歌呈现意象有时序性,即通过言语传达的意象先是被逐个解读,重构后再从主体获得整体领会和把握。这与人对园林空间的鉴赏从历时性经验开始,再过渡到整体把握相似。由于艺术谋篇的需要,加上诗歌格式对字词使用的限制,诗中的意象次序往往不同于实际物象经验,在诗人的经营下,更具表现力。换句话说,意象呈现方式(包括如何被描述和出场次序)本身也是艺术性的体现,是诗歌整体形式的一部分。

如《浈阳峡》:“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全诗描述作者游历浈阳峡后的审美体验,首联交代事件、地点并述整体印象;颔联以视觉感受(水暗、昼阴)加上季候比较(先秋冷)和天气比拟(本来“山晴”却如同“昼阴”)来间接表现峡中森暗、清寒的意象,虽未明言空间尺度感,但却能让人产生一种逼迫感,从而领会到空间的逼仄、内压;颈联仍然以视觉信息表达意象,但色彩的丰富(间五色)、尺度的宏大(耸千寻),立即予人一种豁然开朗的空阔感;尾联是基于上述景观体验产生的感悟。虽是不长的诗,但意象的表达真切而丰富,且形成了“整体印象—近迫感受的意象—宏大开阔的意象—个人感悟”的表达次序。诗人实际经历的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但这样的意象组织才能使最后的感悟引出自然而然。

3.2以物象情态特征表现情境

情态特征是物象给人的感受,因此严格来讲,情态特征并非客观属性,而是人的精神活动,但其由客观物象引起,所以一般也被当做物象的特征。山水园林诗中物象的情态特征与情境的建构有紧密联系。分析张九龄的诗作,可以概括出两种物象情态特征表现情境的思路。

3.2.1以物象情态特征含蓄表达内心期待

人总是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期待,甚至常常无法向他人诉说内心真实想法,烦恼忧愁因此而生。古代文士们有一种曲折的倾诉情境,就是山水园林的体验和言说,诗是最佳途径。在对山水园林物象的观照中,将其当作亲人、挚友,于是景象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趋势。《自豫章南还江上作》中“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将物象拟人化,曲折表达出对友好温情环境的期望。类似的例子还有《溪行寄王震》等。

3.2.2以物象的象征意义导向情思

山水园林诗总以具体的景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景语皆为情语,总要导向某种情思。用物象的象征意义导向情思便是有效途径。例如《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中“棠棣闻余兴,乌衣有旧游”,以棠棣象征兄弟情;《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以桂华(月亮的别称)象征美好、吉祥。

3.3以虚拟、暗示的意象丰富情境细节内容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诗歌尤其如此,诗中用典正是具体表现。此外,还有置入虚拟意象或以暗示,让人感知到象外之象的方法。

3.3.1以虚拟意象丰富情境内容

虚拟意象多是记忆中与眼前物象相近的景象或前人留下的意象,适当置入不仅能丰富情境中的意象内容,加强诗的表现力,而且把作品与传统文化关联,更深化其意义。《登临沮楼》中的“高深不可厌”,运用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典象,将虚拟意象和实景意象共同建构了当下的情境。

3.3.2以留白暗示延伸情境内容

留白暗示属于中国虚实相生艺术理论的具体应用。留白的目的是让读者或观者想象补充以加强代入感,常辅以暗示手段。《自彭蠡湖初入江》开头两句“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写大景,接着“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写很具体的焦点,二者的中间层次留白。在该情境下读者自能依据经验和想象补成完整画面。

4“环境意象-情境”关系对园林营造的启示

张九龄山水园林中的环境意象不仅建构了诗中的情境,服务于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诗人身处山水园林中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方式,对今天的山水园林游赏和景观组织不无启发。

4.1成功的情境建構是作品艺术感染力关键所在

在情境建构上山水园林诗的创作思维和园林营造的艺术思维有很高的一致性。诗如果只有景象描绘而无情境的构建,便很难铸情感于其中,也就不太能产生艺术感染力。园林如果只停留在视觉形象的景观层面,忽视了情境的构想,艺术表现力也会大打折扣。

4.2合理的意象选择和组织是情境成功建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有“尚象”思维传统,审美倾向特别重视意象。意象不仅是艺术品表现的内容,更是具有文化功能的“意象符号”[10]。在山水园林诗中,一系列关联意象的选择和组织,是成功建构和表达情境的核心。表面上园林直接提供物象,但从创作、营造的角度,活跃于主创者内心的显然是意象及其组织方式,使用者接受的艺术形象也是意象系统及其结构。

4.3适宜的物象选择和应用是合理意象生成的主要途径

诗歌中能让人明确感受到意象的前提和现实基础,是被精心选择和剪裁的物象。园林营造操作的直接对象为物象,如同山水园林诗,物象的合理选择和剪裁应用,是传达目标意象的主要途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完型(整体)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构[11]。不同格式塔所构成的情境能激起人们不同的感受,能给人以愉悦感的格式塔可称作“好的格式塔”。怎样才得到“好的格式塔”,山水园林诗能带来有益的启示。

5结语

研究古代诗歌中的环境意象及其与情境建构的关系,能为今天的园林营造提供思想资源。丰富多彩的环境意象不仅可以作为园林景观塑造的直接参考,其在诗歌中建构情境的方式对园林空间组织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国悠久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歌,其蕴涵极其丰富的宝藏,值得被深入研究挖掘。

参考文献:

[1] 谷传华,张文新. 情境的心理学内涵探微[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48(5):99-102.

[2] ALBRIGHT THOMAS D,STONER GENE R.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Visual Processing[J].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2002,25(1):339-379.

[3] ALBERT BANDUR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86:152-176.

[4] 朱立元. 美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242-243.

[5] 赵志方. 试析钱钟书对《诗经》诗歌情境的研究及开拓[J].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14(2):41-45.

[6] 顾建国. 张九龄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7] 丘悦. 唐代八大诗人的岭南书写[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8]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全粤诗(第1册)[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95-203.

[9] 金艳. 张说、张九龄山水诗比较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10] 汪裕雄. 意象探源[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

[11] 成志军,林晓妍. 格式塔理论在建筑美学中的应用[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5):12-15.

作者简介:

欧阳宁/1995年生/女/广东韶关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在读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山水文化和园林文化

(通信作者)杨学成/1968年生/男/云南大理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510642)/副教授/致力于山水文化和园林文化的研究/E-mail:419080943@qq.com

猜你喜欢
张九龄
“四喜丸子”——吉祥的菜肴
《望月怀远》
张九龄:宰相风度养成记
张九龄的风度
宰相风度养成记
微访谈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宰相风度养成记
宰相风度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