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奥威尔的政治散文《马拉喀什》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冷静客观的笔触,再现了殖民统治下的马拉喀什贫民极度穷困和无奈的生活画卷。文中的六个场景在结构上相对独立,平行发展,但仔细梳理,可以看出其背后由纵横两轴线交错构成的宏大格局。纵向轴构建殖民地人民从出生——儿童——青年——成年——老年——死亡的时间格局;横向轴展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差异的空间格局。两条轴线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殖民地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生活全景图,从而达到作者对殖民主义的无情批判和对殖民地人民的深切同情的目的。
关键词:《马拉喀什》 纵向格局 横向格局 无情批判
引言
《马拉喀什》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的作品。乔治·奥威尔1903年出生于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从小便对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尖锐冲突有深刻的了解。在《马拉喀什》这篇著名的政治性散文中,我们不仅看到奥威尔对殖民统治者的批判,也能看到他对生活在殖民地统治下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在《马拉喀什》中,作者以独居匠心的蒙太奇手法,描述了六个场景:马拉喀什穷人简陋的葬礼; 政府雇工乞讨白人喂瞪羚的面包; 犹太人饱受种族歧视之苦; 殖民地人民在贫瘠的土地上艰难耕种; 在柴禾重压下蹒跚而行的老妪;塞纳加尔黑人士兵对白人的敬意。这六个场景相对独立,各有故事,但贯穿其中的是一个由纵横两轴相交织的宏大结构,勾勒出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全景图。
本文将从纵向格局和横向格局分析《马拉喀什》中的场景格局和作者要表达的意图。文中英文部分引自张汉熙、王立礼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三版第二册第二课,中文翻译引自许爱军主编《高级英语学习指南》第三版第二册第二课。
一、纵向格局
纵向格局是一种时间格局,展示了殖民地人民一生的经历,包括出生——儿童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死亡,展示了殖民地人民不论在生命中的哪个阶段,都充满了贫穷和苦难。
奥威尔的描写之精妙之处在于既有总体概述,又有细节描述,两者相互照应,相得益彰,令人信服。其总体概述出现在文章第三段落:“他们来到世上,受苦受累,忍饥挨饿过上几年,然后又悄然无声地躺进一个个无名的小坟丘里,谁也不会注意到他们已经离去。”作者仅用了几个简单的动词, 如:rise (出生)、sweat (汗流浃背地苦干)、starve (受饥饿煎熬)、sink (随地消失)、a few years (几年时光),他们肤色如土,就像从土里钻出来一样,死后又陷入土地里,简洁的一句话就把殖民地人民的生无人知、死无人晓一生的境况总括出来。细节描述是从以下几类人物展开的。
(一)儿童时期——以犹太人为代表人物
在第三个场景中,作者描述了犹太儿童的生活状态:“眼睛红肿的孩子随处可见,多得像一群群苍蝇,数也数不清。”眼睛红肿, 即营养不良, 在肮脏的生活环境里,受细菌感染,把孩子们比作苍蝇,给人们的印象是脏、带菌、令人恶心,传递出犹太儿童恶劣的生活环境。
在描写一个木匠由于长年累月干活致使腿部弯曲变形时,作者写道:“他的一个年仅六岁的小孙子也在一旁开始帮着干一些比较简单的木工活了。”就连六岁的孩子也被剥夺了童年生活的快乐。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不禁使人联想到这个孩子的未来,以及这些犹太人孩子的未来。
(二)青年时期——以黑人士兵为代表人物
第六个场景是对塞纳加尔黑人士兵的描写。其中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这些黑人的制服的描写:“他们健硕的身躯罩在旧的卡其布制服里, 大脚挤进一双看上去像木头做的靴子, 每个人头上戴着的钢盔似乎都小了几号。天气炎热,队伍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句中提到“ 旧的卡其布制服里”“像木头一样的靴子”和“过小的钢盔”,可以想象在天气如此炎热的情况下,士兵们穿着极不合身的制服长途跋涉,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其二,其中一个士兵像所有的殖民地年轻人一樣,被殖民政府抓来做壮丁, 在军队里干着粗活,染上梅毒。这里提到“染上梅毒”,隐射军营的生活条件极差、管理不善,而殖民统治者根本不在意士兵们的生活环境。其三,作者描写这个士兵看到白人时,眼里“没有敌意,没有蔑视,没有愤怒,甚至没有好奇,只有深深的敬意”。殖民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 “白人是黑人的主子”,这一奴性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殖民地人们的头脑中。这揭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帝国主义者们在殖民地上不仅进行物质上的肆意劫掠,而且在精神上实施‘愚民政策。”
(三)中年时期——以政府雇工和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为代表
第二场景描写了一位政府雇工乞讨喂给瞪羚的面包:“我撕下一块面包,他感激涕零地把面包揣进破衣裳里的某个秘密的地方。这人是市政当局的雇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无奈的生活窘境才能使他放下脸面与动物争食,为的是给一家老小带回去填肚。原来这位乞讨人是市政当局的一名雇工,令人深思。如果说市政雇工都已沦落到乞讨的地步,那其他普通老百姓或失业、没有任何收入的贫民的处境便可想而知。
第四个场景描写了殖民地人民在贫瘠的土地上艰难耕种的情景。就像作者所说:“生活是一场为了从贫瘠的土地上榨出一点点食物而进行的永无停息、艰苦卓绝的抗争。”妇女们赤手在田间拔带刺的野草,农人为节约资源放弃用镰刀收割而把苜蓿连根拔起;女人们排成长队,弓着身子像一个个倒过来的大写字母L。农民因为贫穷,没有耕地的农具,他们不得不使用破烂不堪的木具。当时英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已经开始,很多农场都使用拖拉机耕种。可见,长期以来,殖民政府基本没有采取任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措施,使马拉喀什的农业生产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上。
(四)老年时期——以老妪、犹太老人为代表
第五场景中描写了在柴禾重压下蹒跚而行的老妪。作者用细腻的笔法描写她们的形象、行为和态度。所有的老妪饱经日晒,形容枯槁,目光呆滞,干瘪得如木乃伊(mummified)一般,只剩下瞵峋瘦骨,耷拉着松弛的皮肤。她们伛偻的身体,步履蹒跚, 大捆的柴禾压在她们瘦小的身体上。当作者往一位老妪手中塞入一枚面值五个苏的钱币时,她的反应是尖叫一声,惊讶居然有人会注意到她(或她们)。更可悲的是,这些老妪完全接受这样的事实,即一个年迈的女人,就是一头负重的畜生。
第三个场景描述作者经过集市时点燃一支香烟。刹那间,犹太人从四面八方阴暗的洞穴里发疯地冲出来,其中有许多花白胡子飘洒胸前的老人。作者感叹道,这些人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可是个个都把一支烟看成十分难得的奢侈品。
(五)死亡
文章开篇就写道:埋葬的过程仅仅是在地上刨出一个浅坑,将尸体往坑里一扔,再往上面扔一些土块。马拉喀什穷人的葬礼简陋到难以置信。作者巧妙地用了几个单音节词:hack (挖)、dump(扔)、fling (用力扔),来描述这一连串的动作的迅速和草草了事。然后,作者连用了三个无主语省略句no name, no gravestones,no mark of any kind。寥寥几笔就生动地告诉读者,这里的穷人生如草芥,死如蝼蚁。不管是来到世间还是从世间消失,都是悄无声息而不被人察觉的。
二、横向格局
横向格局是一种空间格局,描写了殖民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展示了在殖民地统治下当地贫民毫无地位、毫无尊严的生活状态。文中的描写有总体概述和细节描写,两者相互支撑。其总体概述体现在反复出现的词语“invisibility”(隐形,不可见性),殖民统治者只看到财富和美丽的风景,看不到人民的极度贫困和痛苦。作者大量运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直接地或间接地反映殖民地人民的卑微地位。
(一)人与人的比照
在第十六段里,作者说道:“当地居民肤色如黄土,当然就不显眼,无论干多少活也不会被人注意的;而白皮肤在这里永远是那么引人注目。”多么荒唐的逻辑,但这正是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写照。实际上,白皮肤与黑皮肤之间的差异是不同阶级的差异,一方是统治者,而另一方是被统治者。奥威尔以貌似荒唐的逻辑一针见血地揭露殖民统治者无视被统治下人民的态度。场景二描写了生活在马拉喀什的犹太人的生活窘境。犹太人生活在尿流成河、臭气熏天的环境中, 居住在断垣残壁的破屋里,劳作在漆黑的洞穴内。人们每天工作不下12小时,却依然贫困不堪。然而,在白人看来,犹太人抢占了白人的工作,他们是国家真正的统治者,控制了银行、经济,乃至一切。犹太人过着艰辛的生活,但在白人的眼里,一切的苦难都是“装出来的”。作者在此用一个类比来表达他的愤懑:“恰恰相同的是,一二百年前,一些贫穷的老太婆被当成巫婆给活活烧死,然而事实上她们连为自己变出一顿像样饭菜的魔法都没有。”本地人对犹太人的指控就像从前对女巫的指控一样是无稽之谈、荒谬无比。
(二)人与自然的比照
在第四个场景里,作者分别呈现出在殖民者眼中殖民地和殖民地人民的不同意义。在法国殖民者看来,马拉喀什意味着“一片橘子园或者政府部门的差事工作”。对于英国人呢?“不过是骆驼、城堡、棕榈树、外国军团、黄铜托盘和土匪。”马拉喀什俨然已经成为殖民者巧取豪夺的地方和惬意的度假胜地。作者极其讽刺地以殖民者的口吻,给自己找了个“合理”的理由:“当地人的肤色与土壤一样,却远不及土壤中看。”正因为如此,贫穷的亚非国家才被当成了旅游观光的胜地。如此的强盗逻辑进一步揭露了殖民统治者对殖民地人民的漠视。
(三)人与动物的比照
作品中最突出的比照是人与动物的比照。文中出现了许多动物,按出场的顺序有苍蝇、蜜蜂、珊瑚虫、瞪羚、驴子、牲畜、白鸟和鹳。
人与苍蝇:苍蝇第一次出现在全文的开头:“一具尸体抬过,成群的苍蝇从饭馆的餐桌上蜂拥而起追逐过去,但几分钟后又飞了回来。”简短而画面感极强的一句话,呈现在文章开篇,令人印象深刻,但运用苍蝇形象的目的可以追溯到第二个场景,即政府雇工乞讨场景,读者可以去想象:苍蝇有着充足的饮食来源:餐馆和丧葬场。而与这些不起眼而又渺小的苍蝇相比,大多数居民却忍饥挨饿。在第三场景中,作者以殖民者的口吻把犹太孩子比作苍蝇。在他们眼里,那些犹太孩子就像是苍蝇肮脏而卑贱。这恰恰揭示了白人统治者对犹太人的歧视。
人与蜜蜂、珊瑚虫: 当作者看遍地衣不遮体的人时,他怀疑自己是否身处人类社会。奥威尔运用了一连串的反问句:“他们果真和你一样同属人类吗?他们也有名有姓吗?还是他们只是像一群群彼此难以区分的蜜蜂或珊瑚虫之类的昆虫?”这里把人与低等生物相提并论,揭示了在殖民统治者眼里,当地贫民如同草芥、蝼蚁,渺小而不值一提。
人与瞪羚:第二个场景描写的一个政府雇工乞讨面包,白人用面包去喂瞪羚,这样一个身份的人居然不顾脸面与瞪羚争食物,反衬出平民百姓生不如动物的艰难日子。
人与驴子:在第五场景中,奥威尔详细地描述了背柴火的老妪和负重的驴子的命运。这两者的比照有正比和反比两种。在正比上,他们的命运何其相似(见表1)。然而统治者对待人类和驴子的态度截然不同。每天一队老妪都经过作者的窗前, 却从未被注意到,只是偶然有一天发现柴火在上下波动才注意到下面是人。然而,作者在踏上摩洛哥土地不到五分钟就注意到了遭到苛虐的驴子,并为之感到愤怒(infuriated)。作者通过老妪和驴子的相同命运和截然不同的态度告诉读者,悲惨的摩洛哥驴也许还有可能引发殖民者的恻隐之心,但同样悲惨的老妪往往被遗忘在角落里。
牛羊与大白鹳:在第六个场景里,作者描写了满身尘土的长长的塞纳加士兵队伍。文章写道:“说真的,看着这列武装队伍平静地向前开进,就好像看着一群牛羊一样,而略过它们头顶,朝着相反方向飞去的大白鹳恰似片片碎纸在空中闪闪发亮。”句中的两个动物cattle和white birds分别喻指黑人士兵和白人统治者,前者是任劳任怨、忠实的牲畜,没有自由,受人主宰;后者却高高在上,在空中自由飞翔。
结语
在《马拉喀什》中,为了充分展现殖民统治下劳动人民的凄苦的生活状态,奥威尔精心挑选的六个相互独立的画面,设置了纵横两大格局,从时间轴上展示殖民地人民一生的贫苦和辛酸;从空间轴上展示殖民地人民生如草芥、死如蝼蚁的生活状态。时空两轴线交织勾勒出一幅全景图,再现了殖民统治下的马拉喀什贫民极度穷困和无奈的生活画卷,揭露了西方殖民者的残酷统治以及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抨击了西方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表现了奥威尔对殖民地人民的深切同情。
参考文献:
[1] 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第三版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 许爱军.高级英語学习指南(第三版)第二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3] 郑丹燕.论乔治·奥韦尔《马拉喀什》的艺术特色 [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1): 44-46.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语主观化模式对比研究”(12YBA140)的部分成果
作 者: 徐李洁,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义学、认知语言学。
编 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