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陈雨
摘 要: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童年时代他就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在散文《马拉喀什》中,乔治·奥威尔作为一个冷静客观的旁观者,以犀利讽刺的笔触深刻揭露了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罪恶,以及殖民地人民悲惨的生活状况。本文主要探析奥威尔在对比与比较方法运用、人物与场景选取方面的写作技巧,从而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 《马拉喀什》 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对比与比较 人物与场景
一、引言
被冠以“新批评主义代言人”的乔治·奥威尔一生颠沛流离,却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评论和小说。他始终以一个诚实的政治信念真实地写作,以批评的风格对所见所闻进行批判。其散文《马拉喀什》收录在张汉熙先生所编的《高级英语》中,笔者拟从对比与比较方法运用、人物与场景选取两个方面,对乔治·奥威尔的写作技巧进行探究。
二、文本的具体分析
(一)对比与比较方法的运用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这一技巧在文中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所犯罪行的愤懑之情,同时对殖民地人民悲惨的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乔治·奥威尔在散文《马拉喀什》中总共运用了5处对比,请看以下描述:
1.“An Arab navvy working on the path nearby lowered his heavy hoe and sidled towards us ... This man is an employee of the municipality.”(张汉熙,2007:17)——在白人看来,面包是最普通不过的食物,可以拿来喂动物,而当地人民却视为珍宝,反映了马拉喀什地区人民的贫困窘迫。段末看似无意的一笔“这个人是市政当局的一名雇工。”(张汉熙,2007:17),提醒了读者——市政局官员的生活亦是如此,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是困顿不堪。
2.“All people who work with their hands are partly invisible,and the more important the work they do ... He is the same color as the earth,and a great deal less interesting to look at.”(张汉熙,2007:18-19)——作者在文中对比了欧洲人与农民的肤色,一个是白种人,他们通常很容易被人注意到,而另一个是永远被人忽视的拥有着与土地一样颜色的农民,他们的遭遇不被人同情。通过肤色的对比,作者揭示了马拉喀什地区农民地位的卑微和命运的卑贱,同时折射出了不同肤色间的种族主义歧视。
3.“When a family is travelling it is quite usual to see a father and a grown-up sonriding ahead on donkeys and an old woman following on foot,carrying the baggage.”(张汉熙,2007:20)——老妇人通常需要将大大小小的包裹扛于自己背上,而本可以用来装载货物的驴子却被用来作为父亲和儿子的交通工具。通过这一对比,奥威尔向我们展示了妇女在马拉喀什和一个家庭中的极低地位,以及她们所遭受到的性别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悲惨命运。
4.“Yet I suppose I had not been five minutes on Moroccan soil before Inoticed the overloading of the donkeys and was infuriated by it... the plight of the human beings does not.”(张汉熙,2007:21)——当马拉喀什地区的驴子因过度负荷受伤时,人们很容易为此而义愤填膺。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佝偻着腰艰难行进的老妇人,得不到一点点的关注和同情,需要某些偶然因素才会受到注意。这一强烈的对比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
5.“But the look he gave me was not in the least the kind of look you might expect.Not hostile,not contemptuous ... which actually is a look of profound respect.”“Every white man there had this thought stowed somewhere or other in his mind.”(张汉熙,2007:22)——在白人统治者心里为自己对当地人民的残酷镇压感到忐忑不安时,黑奴士兵们丝毫没有反抗意识,他们对白种人无条件地怀着一种服从和尊敬,过去受过教导,至今仍深信不疑。这足以见得殖民主义者对当地人民的愚民思想和驯化教育的影响之深。
再来看一下比较,比较是指对比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奥威尔在文中主要运用两处比较,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当地人民所受到的不公正命运,即人不被当人对待的悲惨境遇,从而更深刻地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突出主题意义,请看以下描述:
(二)人物与场景的选取
乔治·奥威尔的《马拉喀什》由几个不同的场景组成,场景和人物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为这篇散文奠定了基调。奥威尔总共选取了5个典型的场景,分别是:1.送葬者埋葬朋友——程序简单随意,毫无对生命敬畏之感;2.犹太人的悲惨命运;3.摩洛哥的贫民窟地区——街道狭窄肮脏,人群孩子拥挤不堪,卫生状况极差;4.土壤上的耕作——土壤贫瘠,所需劳动强度惊人,工具简陋;5.黑人士兵的行军——天气炎热,行军艰难,士兵麻木顺从。
在主要人物的选取上,奥威尔同样展现了5个最核心的角色:1.为朋友下葬的送葬者(mourner);2.讨要面包的市政局工人(Arab navvy);3.常年干活腿脚变形的木匠(carpenter);4.被柴火压弯了腰的老妇人(women);5.年轻麻木的黑人士兵(Negroe)。
奥威尔正是从这5个真实的所见所闻场景和典型的人物出发,每一幕都带给读者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马拉喀什地区的贫穷、生命的卑贱,以及在此状况下当地人民的麻木、反抗意识的缺乏,都让读者深深为被殖民统治下的马拉喀什和当地人民感到同情。我们因此从中得出结论:在马拉喀什地区,人不被当人看,人不如牲畜。
三、结语
正如奥威尔所说,“把政治写作变成一门艺术”(孙仲旭,2003:469)。在《马拉喀什》中,他秉承了自己一贯的主张,通过选取具有鲜明特色的典型素材:触动人心的场景和人物来写作,凸显其差异性,彰显其相似性,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他高举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旗帜,深切表达了对被殖民下的马拉喀什当地人民的同情,同情之余却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文末通过象征手法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呼吁殖民地的人民的觉醒,为其独立和自由奋起反击。反复推敲奥威尔在这其中所运用到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反殖民与反帝国主义的主题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正伦,汤平.文化冲击视角下的乔治奥威尔与《马拉喀什》[J].宜宾学院学报,2007(3).
[2]董乐山.奥威尔文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3]杰弗里·迈耶斯.孙仲旭,译.奥威尔传[M].东方出版社,2003.
[4]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郑丹燕.论乔治奥威尔《马拉喀什》的艺术特色[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本文得到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童肖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