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芳
摘 要 目前多数编辑,尤其科技期刊编辑尚缺乏大数据意识,更不具备大数据技能,不适应大数据的工作方式转变。因此,中国各类科技期刊社应正式将大数据纳入战略布局中,培育编辑大数据技能乃大势所趋。科技期刊编辑大数据技能的培育对大数据赋能编辑出版工作大有裨益,文章通过分析总结编辑大数据技能培育所面临的意识欠缺、人力紧缺、保障不够、引导部门角色弱化等多重挑战,提出相关有效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编辑;技能;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9-0108-04
基金项目: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5KJQK003-1)。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技术已逐步成为各行各业挖掘信息和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首次正式在官方文件中将“数据”作为一类新的生产要素,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数字经济”红利大规模释放时代[ 1 ]。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已经从投入阶段发展到产出和分配阶段。麦肯锡的中国数字化报告揭示了数字内容提供商和出版商是中国数字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1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逐渐变化,不再仅以纸媒为主,转而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信息来源。人类本身已经信息化,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信息、转载信息,个人即媒体。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纷繁芜杂,存在很多没有经过筛选和论证的伪信息,全媒体时代如何稳定并优化传统媒体的主流信息平台和权威信息源泉是每个传统媒体人,包括医学期刊编辑所要思索的问题。医学期刊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掌握该学科的现状和动态,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专业信息的纽带和桥梁。现如今的全媒体时代,编辑也需要关注和熟悉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最新的数字技术、受众的阅读习惯等,了解相关信息数据的发展趋势。编辑需要挖掘、收集、利用数据,需要拥有数据处理、整理和分析及转变的技术和能力。然而,目前多数编辑,尤其科技期刊编辑尚缺乏大数据意识,更不具备大数据技能,不适应大数据的工作方式转变。因此,中国各类科技期刊社应正式将大数据培养纳入战略布局中,培育编辑大数据技能乃大势所趋。
1 编辑大数据技能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既是新时代的特征,也是前沿科技发展产物。作为各类工作和发展的基础,全媒体时代信息爆发式增长,存在复杂多变和信息密度较低的特征。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预算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数据量扩大50倍[2]。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编辑在策划选题、稿件审理、编辑处理及文章发布中高度提升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比如,对于学术期刊编辑而言,将大数据技术有效地运用在数据信息整合和处理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选题策划的准确性、科学性、时效性和便利性,同时加强稿件审理的客观性和工作效能。首先,审查学术不端时,学术期刊编辑可以运用文献检测系统快速检测稿件是否存在抄袭、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其次,通过大数据的用户信息分析,学术期刊编辑在选择目标审稿专家时对其审稿效率、意见有效性、相应的研究背景等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最大化审稿意见的时效性、客观性和权威性。还能利用大数据评估审稿专家与作者之间的学术关联,以避免外审阶段的学术腐败行为。最后,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读者和用户习惯和需求进行统计,尤其数字出版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的用户使用习惯,以此实现内容的精准投放。在学术期刊出版阶段,编辑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纸质出版物的发行数量、订购地点分布等数据,以此为基础思考订阅量提升策略等。全媒体背景下,作为科技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平台“第一把关人”,科技期刊编辑应秉持大数据理念,培养大数据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采编系统、云数据库等数字化平台挖掘有效信息,才能最大化体现自身价值和作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2 编辑大数据技能培育面临多重挑战
2.1 大数据意识欠缺
迄今为止,中国科技出版机构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发展与完善。非技术部门的带头人和基层编辑们都不甚了解大数据技术和运用方式,日常编辑出版工作還停留在传统的信息采集、整理和编排环节,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普遍存在许多大数据系统无从学、不了解、不熟悉情况。许多出版机构和杂志社领导的思维和理念依旧处于传统模式,对于稿件和出版形式的决策仍然采用过往的“经验为王”的模式,对于大数据对现代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3 ]。大数据应用意识不强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难点,一线编辑们尚未发掘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的切入点来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编辑出版效率。
2.2 知识陈旧人力匮乏
科技期刊出版机构的大数据建设需要具有数据库、互联网、系统开发、数据挖掘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尽管目前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的新媒体编辑具有计算机知识背景,但还需熟练掌握数字化编辑、全媒体应用和网络数据传播等大数据应用技术,其单一背景知识不足以应付当下飞速发展的实际需求,较难应付大数据项目的应用和研究工作。如今的编辑出版编制条件下,编辑人员缺失严重,多数编辑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2~3名编辑,其中又分为中文编辑、英文编辑、编务、排版、校对等,日常工作趋于饱和,不足以承担大数据项目的筹备、推进和应用[4]。同时,因为缺乏相对应的培训机制,编辑接受大数据培训的机会非常少,无法开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2.3 相关支撑保障不足
目前,尽管编辑出版机构各级领导对于大数据的重视水平日渐提升,但在大数据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仍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导致大数据项目仍然推进缓慢。目前很多出版机构和杂志社的大数据系统和设备采用的依旧是以往的版本,硬件设施的不足也是导致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效果不佳的因素,从而导致编辑无法在日常工作中提升技能和素养[5]。海量信息是大数据收集信息的基础,囿于传统的办刊模式和技术条件,学术期刊在收集信息数据的时候,只能通过抽样的局部数据、编辑的过往经验和带有主观性的价值取向来进行散点采集,社会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利用,共享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接入量较少,无法实施大数据实战演练,存在局限性和偏倚。
2.4 科技信息部门角色淡化
作为培育编辑大数据技能的引领推进部门,出版机构的科信部门存在角色弱化、淡化等问题。许多编辑出版机构的科技信息部(如新媒体部)仍然只是提供保障和后勤,甚至有的出版机构并没有独立的科信部门。科技信息作为推动和发展编辑出版工作大数据化进程的关键职责单位,受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吸引复合型专业人才[4-5]。同时,在工资福利待遇上与其他工作岗位相比也没有优势,与互联网业界和IT行业也存在较大的收入差异鸿沟,很难纳入和留住人才。
3 有效培育和提升编辑大数据技能的策略
3.1 自上而下地培育编辑出版人员大数据意识和观念
在全媒体时代,首先要提升编辑出版领导与指挥效能,必须重视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创新编辑出版工作。正如舍恩伯格在其《全媒体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所言“只要合理利用,而不单纯为了‘数据而‘数据,大数据就会成为强大的武器”[6]。将大数据变成出版工作中的有益助力,首先需要编辑工作者、特别是各级编辑出版领导者觉醒大数据意识、树立大数据理念,注重大数据质量,才能引领一线编辑们转变思维方式、建立起大数据思维。目前,大数据应用正逐渐融入、渗透到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各类信息数据“触网”为编辑网上选题组稿、编审处理、校对发布提供了便利条件,提升了稿件组织效率和质量[7-8]。因此,通过大数据赋能编辑出版,进一步加强编辑的大数据意识,让编辑熟悉大数据的工作模式,积极主动学习和应用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紧跟全媒体时代技术更新和发展的步伐[5]。从编辑出版工作的长远角度看,具备大数据思维是今后编辑出版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强化编辑大数据实际应用能力是提升编辑出版工作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
3.2 加强大数据知识的普及及专业人才梯队建设
大数据的应用基础是认识和熟悉大数据。因此,应加强编辑队伍的大数据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教授编辑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大数据新技术,并使其了解如何使用、甚至熟悉怎样最大化程度地应用。可以通过面对面讲座、线上课程、网络交流等方式让编辑了解、熟悉、精通新技术及其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基本应用情况和操作方式[ 9 ]。此外,应加强专业人才梯队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现存编辑出版部门中,能熟练应用大数据的专业人才不多,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人才培育是关乎全媒体背景下的编辑出版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需要培育一支专业人才梯队,以推广和发展大数据编辑出版工作。基于此,除了探索编辑出版人才的引进战略,还应该摸索适宜编辑出版的人才培育路径,完善编辑队伍大数据技能提升的培育机制,加快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大数据研发、大数据收集、大数据分析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3.3 完善保障机制的建设
首先,通过加强考核和奖惩机制,来实现和提升编辑大数据应用实践能力。通过考核和检查各个岗位的编辑对大数据的应用情况,快速发现编辑大数据技能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当然,考核需要权威部门进行统一安排和总结评价,确保公平性、专业性和可靠性[ 1 0 ]。
其次,应确保经费保障机制。编辑大数据技能的培育过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特点,为保证整个培养过程的完整进行,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9-11]。因此,编辑出版单位的相关领导需要大力支持和保障编辑们大数据学习和培训的经费预算,简化相关的行政审批流程,加快资金到位速度。通过建立奖励基金,树立学习典范,引领编辑出版大数据技术的主动学习、积极推广和应用实践。当然,对于资金的使用应当定向化、目标化和制度化,避免由于资金支持的缺席,导致人才培养项目的停滞或“夭折”。
3.4 突出和发挥新媒体技术人员的引领作用
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涉及到各个编辑出版岗位和部门,需要团队合作。然而,在日常编辑出版工作中出现有关人员的职责推诿现象,导致这类现象的原因在于科信部门人员在编辑出版大数据建设过程中不受重视、存在职责定位不明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数据资源的分配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12-13]。应重视和突出新媒体技术部门在引领大数据赋能编辑出版过程中关键地位,明晰和完善科信部门的组织架构,明确其在大数据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为了吸引和留住新媒体和大数据背景的专业人才,有必要提高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确保其在编辑出版大数据推进过程中人才配备和知识扩散的关键地位。
4 结语
目前,编辑出版部门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意识觉醒、思维转变、技术融合的初级阶段,编辑大数据技能的提升势在必行。然而,在大数据应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编辑大数据意识不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相关保障机制不到位、新媒体技术人员主导地位不明确等亟待解决的难题[14]。我们通过有趣、创新的普及教育激发编辑的大数据思维和学习热情,通过理解、了解、熟悉、精通大数据,提高运用大数据技术和能力,加强编辑的实践能力,确保大数据知识的有效输入和输出。通过吸纳精通大数据的专业人员,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扩大知识传播路径,带动整个编辑人员的大数据技能的养成。最后,加强相关保障机制和制度,有效解救编辑在大数据学习和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解决其后顾之忧,鼓励编辑大数据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提升其大数据应用技能,从而发展和完善编辑大数据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中央首份要素市场化配置文件:数据正式被纳入生产要素范围[EB/OL].(2020-04-10)[2020-07-20].http://dsj.guizhou.gov.cn/xwzx/gnyw/202004/t20200410_55904837.html.
[2]王春霞.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职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传媒论坛,2020,3(11):80,82.
[3]孙晓雯.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素养要求及提升[J].今传媒(学术版),2018,26(4):139-140.
[4]褚骊英.大数据背景对出版编辑素养的新要求[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3):722.
[5]禹卫华.编辑的大数据素养与实现路径[J].中国出版,2017(5):12-16.
[6]赵秋民.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修炼[J].出版广角,2016(20):50-52.
[7]张晓东.大数据条件下图书编辑素质提升思考[J].中国报业,2020(4):92-93.
[8]杨飞,赵正.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7,27(6):125-128.
[9]姜立会,程琳.大数据时代医学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J].青年记者,2015(24):43-44.
[10]张传根.大数据时代编辑信息素养的提升[J].出版广角,2015(11):69-71.
[11]李沫薇.新媒体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出版的转型与创新研究[J].赤子,2019(33):287.
[12]刁忠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编辑的数据分析素养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8.
[13]張传根.大数据时代编辑信息素养的提升[J].出版广角2015(9):69-71.
[14]张敏,马梦.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品牌塑造[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20):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