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雪
摘 要 短视频的技术赋权、视觉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相结合使得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大批大学生博主,他们在表达所思、所视和所失的同时,客观上建构了自己的媒介形象,这既是对主流媒体的建构的反抗,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大学生的视频表达和媒介形象建构并不是对其生活的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制造的印象”,随着视频的广泛传播,也会形成新的拟态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视频表达;媒介印象;自我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9-0085-03
媒介形象的概念包括传播者的形象和被传播者的形象,以往的大学生媒介形象是指大学生作为被传播者被媒介建构的形象。大学生在短视频兴起之后,通过一个个的短视频表达所视、所思、所失以及各种情感,在短视频中,大学生作为博主既是制作者又是表现对象,既是传播者又是被传播者,因此,大学生借助短视频平台实现了“自编自导自演”的影像呈现,作为被传播者,客观上构建了大学生的媒介形象。这与主流媒体的建构方式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17个大学生博主的短视频来考察大学生进行视频表达的动力,大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视频表达建构的媒介形象如何,这样的建构反映了什么问题?
1 大学生进行视频表达的动力
1.1 短视频的技术赋权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短视频用户高达7.73亿,在网络视频中占比接近91%,在所有网民中占比85.5%,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个人就有85个人刷短视频。这一组数据说明短视频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覆盖率和较好的群众基础。短视频具有制作门槛低、社交属性强大、娱乐性强的特点,人人皆可成为制作者,己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社交媒体形式,用户可以获取信息又可充分表达自己,是用户采纳和持续使用的根本原因。英尼斯说,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地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人们所考虑的事情)、符号的类型(人们用以思维的工具),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 1 ]。高达85.5%的占比,说明短视频正在影响人们的兴趣结构,已经成为重要的思维工具。
1.2 视觉文化的发展趋势
米尔佐夫指出: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来并非视觉化的东西予以视觉化[2]。传播形态的变化正体现了这一点,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主导,到相对严肃工整的长视频主导,现在发展到以个性化和有趣的短视频为主导。尤其是短视频的出现暗合了视觉化的要求,短视频不同于长视频完整的叙事结构、考究的视听语言,而是随时随地用影像记录,可以是一段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一个小瞬间,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完整的陈述。这样可以随时随地的视频表达正是当下视觉文化的发展趋势,短视频的蓬勃发展也反哺着视觉文化的发展。
1.3 大学生强烈的表达需求
大学生,《现代汉语大辞典》对其的定义是“就读于高等学校的学生”[ 3 ],这一群体充满活力,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表现欲望。从最初的人人网、QQ空间到微博、微信,大学生都是较早接触和使用社交媒体的群体,在表现自己和表达欲望满足的同时,还可以交朋友,长见识,这是社交媒体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原因。短视频以更为直观、更为快乐的传播形态出现更容易吸引大学生,大学生的表现和表达欲望进一步被激发。大学生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客观上建构了更为丰富和鲜活的媒介形象。
2 大学生自我建构的媒介形象及特点
《2019我国短视频领域年度报告》指出排名前四的短视频平台已被快手和头条系(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囊括,占据了74%的市场份额。从日均总使用时长来看,头条系和快手占比达到了80%。头条系的西瓜视频排名第一,日均总使用时长达到5 079万小时,其次是快手、抖音、波波视频,四个平台占日均总使用时长的份额达到86%。在短视频移动社交平台应用中,抖音作为后来者却己成为行业内的翘楚,是一款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同属今日头条旗下短视频阵营的西瓜视频与抖音定位不同,侧重于1分钟以上的PGC内容。
因此,本文从抖音和西瓜视频两个平台中选取博主进行观察,选取抖音中乖乖怪、软柠柠、故事开头彭朵朵、万小酷、小霍少、在清华的Eve、图图想回国和少女阿初,选取西瓜视频中的同学请坐、清华你好、是你的青青呀、富乔十七、May和Vin、待毕业的牙套女博士、小颖子去留学、Lyric荔瑞可和大橘的减肥日志等视频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视频号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大学生建构的媒介形象及特点。
2.1 大学生自我建构媒介形象的类别
2.1.1 分享日常生活建构生活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形象
分享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日三餐、紧张的学习生活、宿舍趣事以及一天的校园生活,分享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等有意义的瞬间,分享美妆、健身、减肥等打卡活动,分享是海外留学生分享国外学习和生活中的苦乐哀愁。大学生或是直面镜头,或是躲在镜头后面,以或俏皮或幽默或温和的语气配合着视频进行内容陈述,在不断的视频分享中,从日常生活选择“符号化”的对象,展示着生活、学习和情感的多个维度,构建起了生活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形象。
2.1.2 分享经验和感悟构建思想成熟、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形象
短视频虽然时长短、制作简单,但要在海量的视频中被用户看到,进而有一定的黏性,就需要创作者学会找準选题、叙述角度以及精分用户。一部分大学生短视频创作者找准了这一规律,将自己的优势和用户进行了巧妙的链接,即将自己作为“有经验的人”在短视频平台中有许多介绍自己如果度过大学生生活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博主会用精炼的语言和镜头,将自己大学生活的经验分享出来,如“二本考研中国人民大学”博主的视频内容都是围绕如何学习、考研等话题进行;“同学请坐”分享自己的学习、科研、留学等方面的经验,每日更新,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少女阿初”留学墨尔本大学,学习传媒的专业优势使她更擅长发现话题和更会表达,用户数数量多,好感度也很高。这些经验和感悟的不断分享,构建了思想成熟和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形象。
2.1.3 分享专业知识构建学以致用的大学生形象
大学生是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群体,将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分解成一个个小话题,用短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颇受用户喜爱,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短视频中有学习体育专业的同学定期更新健身和减肥的系列方法和技巧,有学习医学的同学分享身体保健、皮肤护理和牙齿健康等知识,也有同学利用所学来教大家美妆和穿搭技巧等,这些博主的用户突破了学生和学校的圈子,吸引更多的社会大众,既解答了用户的困惑,让知识惠及更大的群体,也逐渐建构了学习之用的大学生形象。
2.2 大学生自我建构媒介形象的特点
2.2.1 建构主体以研究生群体为主
短视频App中的大学生博主985名校数量多于普通高校。名校的学生更好的学习经验,更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以及乐于分享的态度产生了一大批短视频博主。名校光环使得平台方更愿意推广名校大学生的视频。短视频博主研究生群体多过本科生群体。这一方面和学业紧张程度相关,本科阶段学习任务较重,一般学生很难有精力投入短视频拍摄。另一方面,本科阶段大学生对于大学阶段的学习、人机交往等经验较少,很难有好的分享。而研究生阶段时间更为自由,对于大学生生活拥有较好的经验,而且,到了研究生阶段眼界更开阔,思想更为成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构建自己过来人的成功形象。从平台方来看,从选题、观点、拍摄质量等综合测量,也更倾向于推广研究生群体的视频。因此,拥有更多知识和经验的研究生群体成为了话语权更强的一方。
2.2.2 媒介形象以励志的正面形象为主
与在主流媒体上构建的大学生低智化和拜金等负面形象相比,在短视频平台上大学生自己建构的形象却几乎没有负面形象,视频表达出来的是乐于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像个段子手一样解构学习和生活的无奈和困惑、面对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咬牙坚持等优秀品质,视频表达中态度多数都很誠恳,语气也以温和为主,互动也很积极。这一方面与大学生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相关,愿意输出正能量,另一方面,面对媒体的传播,大学生还是非常慎重,尽量避开负面的东西。同时,平台方也以主流价值为导向,塑造积极进取的大学生形象。因此,大学生在短视频平台上构建了励志的正面形象。
2.2.3 媒介形象兼具个性化与接地气的特点
大学生通过视频分享呈现了一个个个性化的形象,活泼可爱的、勤奋好学的、幽默风趣的等不一而足,这与主流媒体呈现的标准化、定型化或妖魔化的大学生形象有着巨大的差别。在表现个性的同时,大学生的媒介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亲和力、接地气,如抖音博主小霍少在标签里自称是一个文艺理工男。这与大学生的视频制作有关系,视频内容皆与生活学习相关,选题接地气;语调轻松、语调平和营造出倾诉感;近景镜头拉近了与用户的心理距离。同时,短视频平台作为社交平台也要求内容是接地气的,易于传播的,这也促使大学生通过视频营造接地气的形象。
3 对大学生视频表达及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思考
3.1 对主流媒体建构形象的反抗和融合
主流媒体往往将大学生塑造成革命者形象、精英形象和社会服务者形象,也会片面地将大学生塑造为拜金、道德感低下等丑陋的形象,而无论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都将大学生形象标准化、定型化,而忽略了大学生个性化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视频表达,主动建构自己的媒介形象,客观上形成了对主流媒体的反抗,在媒介形象的呈现过程中,也没有正面反驳主流媒体建构的大学生形象,而是做了更为细致的补充,实现了逐渐与主流媒体建构的形象相融合。
3.2 大学生建构的媒介形象是“制造印象”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指出互动中的信息流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涉及到个体的表现(给出的信息)和他人的观察(接收到的信息)。每个互动参与者都会通过两种符号活动来为他人提供信息即制造印象[4]。大学生面对镜头呈现所视、所思和所失等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构建一个个鲜活和亲和的媒介形象,这样的媒介形象并不是不假思索的视频表达形成的,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内心独白,而是“前台呈现表演出来的自我”(performedself),凸显想要被强调的事,自动忽略掉不想被看到的事,因此,大学生构建的媒介形象是大学生最想展示的形象,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印象,与实际形象必定一定有差别。
3.3 大学生视频表达生成新的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5]。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片段式展示,建构了自己的媒介形象,也向用户建构了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生活的形象,而这些必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和完全真实的模样,因而,大学生建构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生活的拟态环境,而用户通过视频形成了大学生活的印象,作为现实中对大学生和大学生活判断的经验标准,会形成拟态环境环境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34.
[2]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
[3]阮智富,郭忠新.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032.
[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周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