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中引入新媒体,可以为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重点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实施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中小学综合实践;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1-014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1.141
自从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实施以来,很多教师仅组织学生参与线下活动,并未充分发挥线上活动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实施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可以促使中小学生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发展。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的现状
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三是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开展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大有裨益。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在开展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的指导方式存在误区。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课程的理解偏颇,加上没有现成的课程教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认为凡事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进行就是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而忽视了对学生各个活动环节的指导,缺乏具体的指导方案,出现“指导宽泛随意,对主题的内在价值缺少提炼,致使活动实施仅注重进度,而轻视深度”等一系列问题,这使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成为学生盲目的行为与活动,和真正的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相去甚远。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受学科教学思维的影响,在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凡事都要包办替代。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教师自己决定活动主题,活动过程中忽视学生的独特价值,给予学生的活动空间狭小。
2.学科化倾向较为明显。在实施过程中,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的学科化倾向比较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课程经常被简单地等同为某某学科的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二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教”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实施过于保守,基本上承袭了学科教学的模式。
3.活动过程过于表面化。不少教师不能够认真研究、分析本地区、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够认真地钻研和设计活动方案,简单模仿别人的做法,活动浮于表面,为活动而活动,结果出现的只是表面热热闹闹,而缺少内在提升的浅层次实践。学生在活动中难以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无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二、新媒体应用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的策略
1.借助新媒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众所周知,中小学生年纪尚浅,很多学生具有“畏师”心理,在教师面前表现得胆小内向,不习惯向教师吐露自己的心声。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经验有限,中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难免遭遇困难,但是又不敢向教师求助,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与中小学生加强交流与互动,鼓励中小学生利用手机短信、微信、QQ等手段与教师进行交流。现在的微信、QQ等社交工具都有语音功能,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向教师讲述自己在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寻求教师的帮助。由于少了面对面交流的紧张,学生更乐于使用新媒体与教师进行互动。我经常有意识地通过微信、QQ与学生加强联系,了解他们的想法,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
2.积极开发微课活动。教育学家姜钰认为,“微课程是以简短、完整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半结构化、情景化、可动态生成与交互的课程资源。”结合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的特点,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来谈谈微课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活动开始阶段引入微课。在这一环节里引入微课,利用微课的直观性、针对性强、画面動感等特点来设计引出实践活动的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迅速带入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实践活动的主题,有利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结语
创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Ipad、掌上电脑等新媒体相继涌现,使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新媒体已经日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使学校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感恩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中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这对提升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周晶.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形成过程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汪俊坊.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丁小英(1982.6— ),女,回族,甘肃靖远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班主任工作。
基金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策略的研究》(GS[2018]GHB076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