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瑜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把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真正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构建富有生活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学习的价值在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正如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与数学的联系,掌握将原始的直观模型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技能,并有意识地构建一些富有生活味的数学问题供学生探究,让学生实践和解决,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的应用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听说过‘破镜重圆这个成语吗?有一位老奶奶不慎把一个圆形玻璃镜子掉在地上,打成了不易带走的几块碎片,你能想办法帮助她把碎片重新拼成新的圆形的镜子吗?”这时,学生陷入思考中。接着我又问:“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最好?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学生回答:“我把它按照原来的碴儿接起来,再用不干胶粘上。”我马上鼓励他:“这是一个好办法!但你这样做能保证镜子是圆的吗?请再考虑一下,还有别的方法吗?”思索了一会儿,这位学生恍然大悟:“对了,我先找出圆的圆心和半径,根据是利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因此我在这个碎片上做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斜边就是直径,进而可以找出圆心和半径。”听到他的再一次回答,我连忙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同学们受到启发,进而又想起了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样,通过构建富有生活味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一题多解,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真正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要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就要求教师编制的数学问题要与学生的現实生活紧密联系,要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样做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是一种享受。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巧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可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抽象为数学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激发他们主动应用数学的兴趣,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时,我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牛”和“羊”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1)1只牛+2只牛= ;(2)2只羊-1只羊= ;(3)1只牛+1只羊= 。其中第三个问题能相加吗?为什么?这样抽象地把“二次根式的加法运算”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思维马上回归到了生活当中,这样的简单问题既易理解,又易产生兴趣,新知识自然就易被接受。再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一开始就设置这样的问题: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被打成了两块,要裁用同样大小的玻璃,要不要将两块都带去?为什么?如果带去一块可以的话,应带去哪一块?为什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可以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兴趣。
通过精心、巧妙地创设生活化的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以渴求解决问题的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这样解决问题便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既可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又可减轻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恐惧感。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胆猜想,探索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将教学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亲身尝试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应联系实际”“数学教育要教给学生的不能仅是数学知识,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精心选材,让日常生活中一些熟悉的实例走进课堂,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数学教学与教学应用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教师要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应用性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我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1)用多媒体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它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2)提出问题: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长方形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接着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学生还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此时,我在黑板上板书“一元二次方程”,并对学生说:“学了本章的知识,你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了。”上述引例,可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
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能使学生感到不是在做数学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學生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这样能促使学生自主去学习数学知识。亲身实践是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实际数学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价值的所在,最终达到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提高的目的。
四、重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促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生活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课后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圆锥,引领其发现“扇形的半径就是圆锥的母线,扇形的弧长就是圆锥的底面周长”;再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校园内旗杆的高度,并引领其体会“如何运用影子、相似三角形、解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解决问题”等。通过开展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从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考及发展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可适当借鉴新课标教材及有关教辅材料的背景资料,创造一些更好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又扎实的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内化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有关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机地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转化为数学应用题目,把学生的思维引出课本,带进实际应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彰显以人为本,逐步培养、发展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本真,使课堂凸显浓浓的数学味,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以促进新课改理念与数学教学的和谐共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