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中惩戒教育的缺失与对策探析

2020-02-03 09:33欧阳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期
关键词:缺失学校德育对策

欧阳宇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和自杀现象屡屡刺痛社会良知,挑战公众的道德认知和法律底线。探其原委,追根溯源,是多年来学校德育中惩戒教育的严重缺失形成了“破窗效应”,因而造成学校德育的失当。因此,应重新审视并明确惩戒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应有的地位和应该起到的作用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运用惩戒教育的“1234”策略,立足一个出发点,建立两个机制,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把握好四个尺度,着力提高学校德育的效能。

关键词:学校德育;惩戒教育;缺失;对策

近年来,一则则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和自杀案例屡屡刺痛整个社会的良知,也不断挑战公众的道德认知和法律底线:湖南益阳12岁小学生持刀弑母,陕西神木15岁少女被同龄人强迫卖淫后遭肢解,江西南昌某學校一名初二女生被同龄人扇32记耳光,湖南某学霸因不满班主任的作业而捅刺老师26刀,江苏溧阳16岁高中生因考试作弊被批评而跳楼自尽,山西太原一中学生因课间玩手机被老师暂扣而跳楼自杀……类似新闻不绝于耳,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并践行,甚至被某些教育权威奉为圭臬的“宽容教育”“赏识教育”“关爱教育”的效果为何竟然偏离到如此境地?而曾经被中国两千多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今又为社会大众误解、几乎一边倒地批判的“批评教育”“惩戒教育”“挫折教育”是否应该回归其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以弥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失当,尤其是学校德育的失当?

一、德育失当是惩戒教育的缺失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民主、平等对话、学生权益的呼声日益高涨,“宽容教育”“赏识教育”“关爱教育”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从带有惩戒色彩的传统教育过渡到以赏识为鲜明特征的现代学校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然而,从近些年来屡屡见于媒体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中窥斑见豹,我们发现,中小学德育在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的过程中,一味地“宽容、赏识、表扬、善待”,结果过犹不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宽容变成了纵容,赏识变成了迎合,表扬变成了吹捧,善待变成了招待。于是,一部分学生也就渐渐地无所谓师道尊严、无所谓理想信仰、无所谓道德规矩、无所谓集体他人,过分的自我和追求个性、强烈的功利欲望、易发的焦躁情绪、无羁的自控能力,从而导致那些缺少外在约束力的“问题孩子”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屡屡犯错而得不到及时的教育、有效的惩戒和有力的纠偏,因此,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的甚至滑向人生的深渊。

众所周知,犯罪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破窗效应”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中。“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应用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如果我们的“宽容、赏识、表扬、善待”的教育方式运用泛滥,就极容易引发连锁式的“破窗效应”:一个学生因为犯错而被老师无视、宽宥,甚至屡次犯错而不被追究和惩戒,那就对犯错学生和其他同伴都会起到很坏的“示范”作用;犯错学生本身因为不被惩戒而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甚至认为理所当然而会再次以身试错;而其他学生可能也会受到这种示范性的纵容而争相模仿犯错,然后也会得到相应的宽容和善待,最后的结果是学校规则形同虚设、教育规范支离破碎、学生身心畸形发展。

基于此,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惩戒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应有的地位和应该起到的作用。古人有言:“教不严,师之惰。”强调的是老师应该对学生从严教育,切不能以“宽容、善待”的名义敷衍塞责、放任自流。而《孟子·离娄上》所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蕴含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要想让孩子成人成才,规则的确立和遵守是必不可少的,违反规则是必须受到责罚和惩戒的。《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更为明确地表述了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就必须经历过“雕琢、打磨”。就教育而言,这就包括犯错之后应该付出的代价——惩戒。

二、惩戒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手段

在提倡教育民主化背景下,社会、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对“惩戒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偏颇和误解:认为“惩戒教育”就是体罚、心理惩罚、暴力教育,是“非人道、反教育、落后教育方式”的代名词;所有对学生的“惩戒教育”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这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错误认知责之于学校教育,不仅干扰学校正常的德育教化,而且严重影响甚至左右学校甚至整个教育对学生培养的方向。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学校德育中的“惩戒教育”有一个较为理性、正确、全面的认识。

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予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它必须是以学生违反规则的错误行为为前提,以教育学生为目的。惩,是对不合规范学生的手段;戒,是对不合规范行为的戒除和防止,是惩戒的目的。教育“惩戒”与我们大多数人主观误认的教育“惩罚”存在较大的区别。从字面表述来看,前者侧重“戒”,即通过“惩处”的手段达到“戒除”的目的,抑制或避免学生的错误行为再次发生;而后者的重点落在“罚”,即通过“惩处”的手段达到“处罚”的目的,只是对学生所犯错误的一种观念评判和行为表达,起不到对犯错学生的教育、纠偏目的。所以,教育惩戒是一种有教育目的、能起到教育效果的正面导向的教育手段。

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正面教育,它和赏识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同宗同源。现代西方学习心理学联结派的代表斯金纳认为:行为随着其后的及时的结果发生变化,愉快的结果强化行为,不愉快的结果抑制行为。在学校德育中,对于学生符合规则,能够起到正面、积极、向上的示范榜样作用的行为和结果,我们通过尊重、赞赏、表彰、激励等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在心理上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自我价值感,从而让受教育者不断强化并发展这种或类似的受到认可、肯定、鼓励的行为和结果。反过来,也是如此。对于学生不合规范甚至破坏规则,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或者是在学生群体中起到负面、消极、堕落的“示范性”行为和结果,我们通过言语批评、适度处罚、暂时性的人群隔离和特权剥夺、行政性的警告记过处分等形式,是使受教育者在心理上产生痛苦、愧疚、羞耻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敬畏自省思考,从而抑制其不当行为的再次发生,并对不当行为重新认知和自觉纠正。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力的能力。”因此,惩戒教育应该回归学校德育中应有的地位,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以及维护学校良好秩序、实现学校教育规范化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惩戒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有效运用

既然惩戒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手段,在学校德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有效地将惩戒教育运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中,并将其和我们常用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体验法、评比竞赛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相结合,形成高效、持久、可见的教育效果。

从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的客观现实来看,我们常用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体验法、评比竞赛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在教育刺激烈度上因其温和、渐进、慢热等特点往往呈现出低效、慢效、抗性强的教育结果。所以我们才有“苦口婆心”“语重心长”“潜移默化”“诲人不倦”等说法。而惩戒教育法往往具有教育刺激烈度大、外在约束性强、戒除指向性明确、教育要求直接等特点,是一种短期内强烈触发内心省悟、强力矫正错误并产生显性教育效果的德育方法。因此,将适时、适当、适度的惩戒教育与我们常用的其他德育方法相结合,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那么,如何在学校德育中有效运用惩戒教育,我们需要运用好“1234”策略,即:立足一个出发点,建立两个机制,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把握好四个尺度。

1. 惩戒教育的出发点是对学生的关爱,促进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

惩戒教育意在教育而非惩戒,仅仅是通过惩戒的手段达成教育的目的。所以,学校或教师在决定实施惩戒教育之先,就要时刻谨记惩戒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不是作为一种对犯错学生的惩罚甚至是个人情绪的发泄。我们之所以要对违背规范、破坏规则的学生进行惩戒,是因为我们认为这种违背规范、破坏规则的行为如不加以遏止和避免,就会对该学生未来心身发展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对其他相关个体的未来心身发展产生不良的“示范榜样”效应。因此,基于对该学生和他所在群体的心身健康发展的初心,预判过失行为和惩戒方式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惩戒之后对他个人及其所在群体影响的正向效果程度,才可以考虑实施惩戒教育。

2. 惩戒教育需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学校惩戒教育实施机制,二是学校惩戒教育监督机制

学校惩戒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惩戒实施细则,其中包括:对惩戒教育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法合规的、科学合理的具体界定;学生在学校教育范围内可以被认可鼓励以及被否定禁止的言行,尤其是因情节严重而会受到惩戒的不良行径,须告知全体学生和家长,包括广大师生、家长在内共同参与讨论并最终接受、认可、同意实施的具体的惩戒教育方法、实施条件和相应的负面清单(不能实施惩戒教育的情况);不同过失情境中实施惩戒教育的力度、频次以及惩戒教育之后相应辅助的其他教育方法和要求;学校或教师实施惩戒教育的基本程序、师生权益保障、惩戒教育失当补救措施,等等。详细的条理化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家長、学生、教师明白无误地知晓学校惩戒教育实施的原因、动机、条件、范围、方法、程序、过程、结果和保障,确保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对于学校惩戒教育的监督机制,即学校或教师对违纪违规学生实施惩戒教育的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一方面保障惩戒教育的有效落实,达成惩戒教育的效果,实现惩戒教育促进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的初衷,同时预防惩戒不作为或惩戒过度的行为;另一方面,保障受惩戒学生的基本权益不受到惩戒之外的损害,保障惩戒教育的实施者正确实施惩戒教育,不因实施合理合规的惩戒教育而承担责任。监督机制需要广纳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参与,需要明确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监督的具体事项、监督的方式,还需要规范对于惩戒实施过程中的惩戒不力或惩戒过度的干预方式,等等。监督机制可以惩戒教育监督小组的形式建立在班级、年级组,统一接受学校惩戒教育监督委员会的指导。

3. 实施惩戒教育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目标原则,二是情感原则,三是程序原则

夸美纽斯曾说:“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犯了过错,而是为了使他不再犯错。”惩戒教育的目标是让受惩戒者“不再犯错”,实施目的重在“戒”而非“惩”,如果预判的结果达不到“惩”的目标甚至会让其不满教师的惩罚而心生怨恨,那么“惩”就不是非采取不可的手段。所以,惩戒目标的清晰是实施惩戒的首要原则。其次,惩戒教育是有情感、有温度的教育,而非冷漠的、宣泄的、一了百了的教育。所以,惩戒教育有一个基本的情感原则,其中包括对学生真心的关爱、基本的尊重、符合规章的公平、可选择性的民主等要素,并且能够让受惩戒者清晰地感知到教育者的情感渗透。因此,在实施惩戒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一些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惩罚是出于“为了使他不再犯错”“促进其心身健康发展”的善意,体会老师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消减惩戒带来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减少对惩戒的抵触情绪;同时也让教师明白对学生的惩戒需要保全学生的自尊,需要尊重学生对惩戒方式的选择,需要适度适当、适可而止。最后是程序原则,这是惩戒教育的正义基础。在惩戒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须严格遵循基于法、理、情相结合而制定的学校惩戒教育实施机制的相关规定。这其中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预先告知:将学生违规违纪、破坏规则的行为事件及其对照惩戒教育实施机制可适用的惩戒方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以获得被惩戒的认可和选择意愿;将需要实施惩戒教育的意向方案反映到学校德育管理部门和班级惩戒教育监督小组,以争取学校的支持指导和相应的监督。二是始终沟通:在实施惩戒教育的事前、事中、事后,惩戒实施者都要自始至终与受惩戒学生及其家长、学校保持交流与沟通,保持惩戒过程及其相应信息的公开透明,保证惩戒过后辅助教育的可知性和可预见性。三是事后辅助教育:实施惩戒教育后,教师要辅以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等其他教育手段,消除犯错学生及其家长对实施惩戒的抵触、怨恨、无所谓等负面情绪,要让其对实施的惩戒教育心悦诚服,更要让其真心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及其危害,明白如何控制、管理、约束自己的言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 在实施惩戒教育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把握好四个尺度:适时、适度、适量、适当

惩戒教育的实施须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不能随心所欲、盲目采用。一是适时,也就是把握好惩戒的时机。教育者在实施惩戒时,应把握好德育时机,使惩戒的教育效用最大化。“德育时机存在诸如偶然性、短暂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所犯错误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程度,犯错事件的处理进程,犯错学生及其家长对所犯错误的认知及省悟程度,犯错学生对惩戒教育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惩戒方式,把握最有利的惩戒时间,简洁、有效、快捷地完成惩戒教育;切忌拖泥带水、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更不能将惩戒教育的过程变得不可预期,否则,一来会加剧犯错学生内心的惶恐不安、反感抵触的不愉悦情绪,二来会消解惩戒教育威慑、阻遏、戒除的教育效果。

二是适度,也就是把握好惩戒的力度。这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的一个较为准确的综合评估。只有准确评判学生所犯错误的类型、严重程度、对学生品行发展的影响、对所在群体的负面示范作用等,才可以相对准确地把握好惩戒力度。实施惩戒的教师在综合评估之后,要切实对照学校惩戒教育实施机制所罗列的详细条款,不可偏废,不可逾越。在实施过程中,惩戒的时间长短、责罚的轻重数量、处理的由头名称等都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三是適量,也就是把握好惩戒的频次。一旦惩戒教育开始实施,其暗含的威慑力已经形成,但会随着惩戒次数的增加而次第减少。因此,当学生犯错时,首先应让其对照学校惩戒教育实施机制中罗列的被否定禁止的言行进行自我认知和反省,若是对自身错误认识不清或不足,教师再适时教育,引导他们认识错误,自觉自愿接受惩戒。但过多、过频地实施惩戒教育,学生会潜意识地形成对惩戒教育的“抗体”和“免疫力”,惩戒的威慑力大幅度地被消减,学生内在的抵触、抗拒、怨恨、无视、不在乎甚至反击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因此,切不可把“惩戒”当作教育的万能法宝,动辄实施惩戒教育;否则,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四是适当,也就是把握好惩戒的适宜性和合理性。适宜合理的惩戒才是适当,不适宜不合理肯定就不适当。在实施惩戒教育过程中,如果过于强调公平,过于强调对事不对人,就会形成“一刀切”的后果,造成惩戒教育频频失当。因为,虽然在学校教育中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也有着共同的惩戒教育制度,但每一个学生个体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成长环境等,还有性格的外向与内向、情感的积极与消极、对错误认知的深刻与肤浅、对未来发展的乐观与悲观等区别,都会影响其接受惩戒教育的诚心和戒心。所以,简单地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针对受惩戒个体的适宜性和恰当性,惩戒教育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严格遵循学校惩戒教育实施机制的前提下,需要考虑针对不同犯错个体的身心特点,灵活、区别地运用惩戒方式,把握好惩戒的适宜性和合理性。

猜你喜欢
缺失学校德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