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娟
摘要:建水紫陶位于云南边陲,中国的陶瓷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而在建水的历史遗留中发现,早在3500多年前就发现过原始的陶制品,可见建水陶瓷历史文化的深远与悠久。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一说,建水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作品的工艺价值和艺术审美都有着独特的价值,文章对建水紫陶的生产历史,和工艺美术价值进行了分析,以及建水紫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紫陶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建水紫陶;发展;传承;文化;历史
一、建水紫陶工艺
建水紫陶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属于一种独特的民族工艺,其地域特色价值非常丰富。建水紫陶的制作材料主要取自当地氧化铁含量丰富的红色粘土。再根据想要做成的样式添加一些其他颜色的泥土,由于碗窑村四周土的质地较好,所以颜色也较为丰富。传统紫陶制泥方法是,先取得制陶所需要的泥土,然后碾成粉末状,用筛子过滤掉其中粗的大颗粒之后,按照颜色不同的粉末进行比配,放入缸内加水搅拌。等到砂浆泥沉落缸底,再用勺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这样经过五六次的反复淘洗后,泥土更为细腻,之后自然晾干,因陶泥细腻加之烧制后的打磨所以建水紫陶看起来光滑细腻,但正因如此,建水紫陶的可塑性较弱,不适合做大件的器皿,却也因此产生了可以在器物表面雕刻、填泥的微型工艺,甚至还有将文人字画刻于陶器上,让整个陶器看起来精致细腻。
其中将字画刻画在陶器上这一手法称为“残贴”它并不是由工艺人直接在陶器上进行雕刻,而是陶工先用墨或色彩印于陶坯上,然后再用刻刀精雕细刻,又根据字画的完美性,填泥、填色。“残贴”这一手法也是建水紫陶非常具有创艺的工艺。所以也因此有许多传神的绘画、书法也在“残贴”这一艺术手法中再现。想烧制出好的建水紫陶需要经过七八种工序手法,其中任何一项都需要陶工千百次制陶的经验才能做到细腻,并且每一环都会影响着紫陶的质地与光泽。
二、建水紫陶近年来发展
2002年以前,建水紫陶的生存面临着危机,建水紫陶年产值不足200万,县工艺美术厂职工的年收入也不到3000,市场匮乏、产品单一、债务沉重,这些因素导致了制陶工人纷纷离职,技术人员紧缺。虽然工艺美术厂也进行过许多政策上的改革,但是建水紫陶的发展仍是举步维艰。这种现状直到国内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才逐渐改变,建水紫陶洗刷掉了身上厚厚的历史尘埃,重新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为了帮助建水紫陶重新展示名陶风采,建水县委政府也给予了建水紫陶产业悉心的关怀与帮助。之后建水紫陶的发展逐渐走向正轨,2004年紫陶专著《建水紫陶》问世、2005年建水紫陶被规划为重点文化产业之一、同年八月纪录片《雅陶出建水》在央视播出,等等此类的节目和活动相继展开持续至今。
三、建水紫陶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一个由多民族汇聚的地区,而建水紫陶的形成也是由中原和边地文化相互融合促进的产物。不仅如此,建水还是中国陶瓷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所以建水紫陶本身就是文化和历史缩影,因为建水紫陶制作工艺的独特性,它能够融入许多不同的文化元素在里面,从它保留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审美情趣、装饰内容上来看,无不透露出历史的痕迹,从现代遗留下来的不同时期的建水紫陶作品中可以分明的看出来不同朝代不同的艺术特色,所以建水紫陶也被称为物化的历史书。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紫陶作品中去解读百余年历史文化沧桑巨变的轨迹。
四、建水紫陶的传承与创新
(1)紫陶的传承方式
在过去,大部分制作紫陶的制陶手艺者并不是主业大规模的制作,他们大多数为农民把种田当做主业,在剩余的空闲时间以家庭为单位制作陶瓷,世代相传,而现在更多的紫陶手艺人更懂得和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准、设计和新型制作工艺,他们常常与著名学者、教授等合作来提高自己的创作艺术,也有去学府深造学习美术理论,但创作根本还是围绕着建水紫陶,刘锡成先生曾说到“文化发展的规律显示,文化只能是在继承传承的基础上去形成一種新的文化,而不可能离开民族既有的文化传统去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这也表明了,离开原有的民族文化所创造出来的新物种不能称为传承创新,只有在建水紫陶的传承下去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水紫陶的传承与创新。
(2)建水紫陶的人才培养
随着建水紫陶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紫陶的市场也敞开了大门,随着全球化文化的输出,建水紫陶要想跟紧时代的脚步创作出好的作品不能只由手工艺人和商业化来决定,紫陶艺术在历史上好的作品都是由艺人纯熟的手工艺和文人生动传神的诗词画卷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曾参与过紫陶的创作,例如清末民国时期的张好、王克敏、沈河清、李月娇等。他们的参与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所以建水紫陶在人才的培养上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以往的传承方式多是言传身教,师徒传承。大部分弟子都只能复刻师傅的作品,只有少数聪慧,手巧的弟子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形成新的典范。
但是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目前建水紫陶已经和知名艺术院校合作,开展建水紫陶选修课程,提供了正规的艺术设计课程,能够帮助学子既掌握工艺技术又能够学习到理论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致力于人才的培养。为紫陶未来的传承发展展开了新的局面。
结语:
建水紫陶的造型艺术是让陶器更具有价值与意义,把陶器的外在与艺术家的内在的灵感相结合,最大程度体现艺术本身的价值,带给人们美的享受。造型是艺术与现实的交织,这种艺术与现实的统一体现在生活的每一处。人们对美的需求还有对民族文化发展的需求都要求我们在建水紫陶的传承与发展上进一步的了解和实践。只有真正意识到紫陶这一民族工艺所具有的价值与潜力,及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才能真正的做到对建水紫陶的传承以及创新。
参考文献:
[1]段瑜.云南建水紫陶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管志荣.建水紫陶、钦州坭兴陶及荣昌安陶等名陶矿物原料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3]阮彦春.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战略优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