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闸站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分析

2020-02-03 09:36郭莉莉
价值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应用策略施工

郭莉莉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利闸站施工中混凝土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水利闸站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混凝土材料选择与配比及其检测试验内容,在研究水利闸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同时,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混凝土浇筑后露筋现象处理问题展开了论述,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水利闸站施工相关工作的实践。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ncre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sluice stations, analyzes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ydraulic sluice stations,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and proportion of concrete materials, and the content of test tests. While studying the technical points, the problem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tendon phenomenon after concrete placement are discussed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aspects, and some personal views on this are elaborated, which hopes to help the practice of the related work of the hydraulic sluice station.

關键词:水利闸站;施工;混凝土技术;应用策略

Key words: hydraulic sluice station;construction;concrete technology;applic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2-0141-02

0  引言

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水利闸站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地位不言而喻。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要素诸多,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实施措施,强化施工过程管控。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水利闸站施工中混凝土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得以不断创新和升级,逐渐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当前,部分施工单位为强化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优势地位,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纵观当前水利闸站施工实际,部分工程项目依旧沿袭传统相对保守陈旧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无法与新形势下水利闸站工程的新要求相适应,必须做出调整与转变,以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探讨水利闸站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1]。

2  水利闸站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易出现冻胀、裂缝问题  冻胀与裂缝问题是水利闸站混凝土施工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主要由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导致。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对温度及浇注过程进行严格掌握,但由于施工措施不到位,忽视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控制,弹性模量显著降低,拉力状态失衡,因而为后期冻胀与裂缝问题埋下质量隐患。在受到外来压力的同时,混凝土同时也会受到内部压力的作用,在双重压力的作用下,直接加剧了冻胀与裂缝问题的严重程度。因此,在水利闸站混凝土施工中,必须格外注重施工外界温度及应力变化问题[2]。

2.2 混凝土容易被侵蚀、碳化  侵蚀与碳化问题同样是水利闸站质量问题的重要表现。水利闸站混凝土长时间处于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受水分、温度、气候等要素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容易氧化、钝化,使钢筋腐蚀、锈蚀问题出现,不利于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严重降低使用寿命,甚至威胁到闸站的安全与稳定,形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2.3 混凝土易出现消磨问题  混凝土在遭遇冻胀、裂缝问题的同时,还会同时出现消磨现象。无论何种类型的水利闸站工程,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消磨现象,尤其是对于靠近水体的部分,混凝土表面更是会受到严重冲击,随着时间的延长使其表面发生磨损,钢筋暴露在外,不利于水利闸站的整体性能,需要引起施工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3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

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好坏与水利闸站工程的质量具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要要注重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严格控制各个组成成分的质量。

3.1 选购水泥  水泥具有水热化特征,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较大温差,控制不当极易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在水泥选择阶段要选择相对较低水化热的产品,并严格查看水泥的生产时间、等级、保障等。当水泥运至施工现场时,要合理堆放,科学管理,避免与其他物料混合,并杜绝不同规格的水利相互混杂。在配制过程中,要防止其他掺合料对水泥性能的影响,防止相互干扰,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应用性能[3]。

3.2 选择拌合料  混凝土的拌合料对混凝土性能具有关键影响。在诸多类型的拌合料中,粉煤灰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严格控制其拌合比例,拌合比例的依据为水利闸站工程实际及相关技术标准。粉煤灰的添加使水泥的应用量得以有效降低,同时强化的混凝土的自身强度,同时使水泥更具润滑效能,促进了混凝土粘合力与流动性的优化提升,有利于泵送施工。为有效控制水泥的水热化问题,要合理搭配拌合料,降低温差影响,防止裂缝等病害问题。

3.3 选购骨料  混凝土中的骨料有粗细之分,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通常采用乱石或碎石等材料。相比而言,粗骨料可造就较小的总表面及空隙。骨料的选择与添加,要充分考虑泵送需求及钢筋实际,以提高混凝土的黏合效果。

4  水利闸站中混凝土的检测试验

4.1 强度检测  强度是水利闸站工程混凝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由于水利闸站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强度指标的要求也较高。在强度检测过程中,要严格依据相关试验检测技术标准。要从混凝土搅拌站选取检验测试样本,并严格依据技术规范进行试件制作和养护,待养护完成后,严格检测包括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在内的各项技术指标,确保符合闸站工程实际需求。

4.2 抗压能力检测  在抗压性能检测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检测方法有超声回弹法、钻芯法、回弹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所获取的检测效果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择优选择。比如,就回弹法而言,其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回弹检测,并通过测量曲线计算抗压性能,对混凝土结构破坏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覆盖面[4]。

4.3 钢筋材料锈蚀程度检测  在水利工程闸站施工中,钢筋材料的锈蚀程度检测格外重要,是检测试验的关键内容。实施钢筋材料锈蚀程度检测,旨在保障混凝土强度及稳定性。工程实践中通常运用到的检测方法有半电池电位法等,该方法通过分析钢筋材料在不同介质中对电压的反应来判断钢筋材料锈蚀状况。

4.4 检测密实性  水利闸站工程混凝土的应用需要具备足够的密实性。对于混凝土密实性的检测,主要技术方法有弹性波法、热图无损法、电磁波法等。弹性波法是采用超声波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空隙等进行试验;热图无损法精确度高,对混凝土结构负面影响低;电磁波法则可精准判断混凝土结构内部的质量缺陷。

5  水利闸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5.1 拌制混凝土  在水利闸站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进行的施工操作环节为拌制混凝土,即对各种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充分拌合,使其充分融合,达到最佳性能。拌合温度和原材料温度是影响拌合效果的关键因素,要严格掌握,防止温度忽高忽低等失衡问题而导致的混凝土性能不佳。在拌合混凝土温度较高时,则要适当采用冷风降温,反之则要适度增温。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工浇注和泵送浇注两种不同模式的优势,促进浇注质量提升。

5.2 浇筑混凝土  为提高混凝土浇注效果,必须在浇注之前将模板清理彻底,杜绝任何杂物存在,并对预埋材料进行充分润滑。对于水利闸站工程而言,要采用分层浇注模式,综合运用全面浇注、分段浇注、斜面浇注等技术方法,并充分确保不同浇注阶段之间的有序衔接,防止冷缝出现。在浇注的同时,要及时进行振捣施工,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泡或翻浆[5]。

5.3 表面防裂  通常情况下,若不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掌控,极易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要严格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表层出现过多浮浆层。在很多情况下,混凝土裂缝问题是由温度要素引起的,因此要防止过大温差起伏波动变化,必要情况下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防止因混凝土表面水分丧失过快而造成的内外温差波动。浇筑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层,并及时进行找平,杜绝凹凸不平现象。

6  水利闸站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后露筋现象处理

露筋现象是水利闸站工程混凝土浇注施工后的最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混凝土腐蚀或混凝土表面存在其他损坏,则极易出现露筋问题,导致钢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久而久之成为威胁水利闸站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关键要素,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6.1 露筋现象的成因  造成水利闸站混凝土浇注后露筋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振捣不严,以及钢筋偏移。若在混凝土保护层缺乏必要的垫块操作,则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出现移位,既无形之中提高了钢筋焊接难度系数,也容易造成振捣不到位,久而久之造成漏浆现象,最终导致露筋问题出现。

6.2 预防露筋现象的主要措施  为有效预防露筋问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全过程,提高钢筋设置的精准性,并进行有效绑扎与焊接,同时处理混凝土的保护层垫块,并严格杜绝人为主观要素的过多干涉,减少不必要的可能影响因素。同时,在操作进行时,要防止机械碰撞,以免造成钢筋相互挤压。

6.3 露筋处理方式  若操作过程不甚严谨,造成露筋问题,则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首先,要将露筋位置附近的混凝土进行凿除,为设置相应的保护层预留充足空间,并要将露筋处的锈斑进行打磨,防止杂质的过多影响。在进行特定清洗之后,进行必要的砂浆填补,并抹平压光。在特定条件下,需要模板支护,对混凝土浇注进行加厚,以实现外露钢筋的有效包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充分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和外观部分不能受到影响。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条件下,水利闸站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依旧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制约着水利闸站整体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水利闸站施工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规律,从强化原材料配比、优化试验检测、高效处理露筋问题等多方面综合施策,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水利闸站整体强度,为促进水利工程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华,杨同文,杨健.解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閘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8(11):142-143.

[2]陈云靖,崔桂宇,王书锋.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7(28):102-103.

[3]秦宇,李华英.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分析[J].化工管理,2018(32):221-222.

[4]刘伟,罗剑峰,劉志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河南科技,2017(15):107-108.

[5]高武,李彬.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0(11):248-249.

[6]王现武.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19):116-119.

猜你喜欢
混凝土技术应用策略施工
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