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友
在中国奋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当下,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日前却公开宣称,中国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这种缺乏道德感的话语出自一位美国部长之口,令人难以置信。
基本的同情心和起码的道德感是人类行为的标尺。但是,从罗斯的这一表态来看,极端自私自利似乎已经控制了他的思维,并且占据其价值观。他冷血到连外交礼仪也顾不上,直接把有14亿鲜活生命的国家正在发生的公共卫生疫情,看成是实现美国利益优先的“机遇”,于情于理都是极为不合适的,也必然会遭到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愤怒谴责。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灾疫的。美国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被世卫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传染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导致28万人死亡,美国则超过万人死亡。试想,如果美国正在全力抗击H1N1流感,中国高级官员却表示该流感有助于打击美国经济,加速全球投资流入中国,美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作何感想?对于中国民众正在遭遇的疫情,罗斯一心只想着制造业是否回流那点“小九九”,格局也太小了。
疫情无国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作为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大国家的商务部长,罗斯不但不应趁人之危,反而应正视和肯定中国政府做出的努力。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声明所说,全球都要对中国政府控制疫情蔓延的努力表示尊重和感谢。如果不是中国政府下定决心负起责任,忍受经济面临冲击的短期代价应对疫情,世界将会遭遇更大的动荡。如果不是中国这般对全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厉的手段,恐怕制造业还没有回流美国,疫情就早早地进入了美国。
因此,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中美最需要的是通过合作遏制疫情的发展,尽快研发能攻克疫情的药物。在疫情面前,中国展现了透明度,向国际社会及时准确告知信息。
同时,中国对来自美国的各种支持表示感谢,表达了愿意和美国加强合作的清晰信号。特朗普总统也表示,美国正在和中国密切合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才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有做法。
即使是从制造业的角度看,罗斯也表现出了专业知识的缺乏。疫情虽然对中国制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而制造业是否回流美国不以美国政府意志为 转移,需要各种因素推动。从美国制造业数据看,制造业回流美国仍然缺乏坚实基础。疫情远不是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机遇,也根本无法动摇中国制造业的筋骨。作为负责制造业回流政策的主要官员,我们理解罗斯面对制造业迟迟不回流美国的失望,也可以同情其可能被特朗普责难和被认定为“无能”的窘迫,但是,堂堂美国商务部长,实在不应该把制造业回流的“伟业”与偶然性和短期性的疫情幼稚地结合起来。如果罗斯把制造业回流到美国寄希望于疫情,那么这种希望很快就会随着疫情在中国的结束而破灭。▲
(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