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凡
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全方位运用,极大得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发展势头也日益壮大。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人才的缺失和农产品的特殊性等导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营销效率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农业经济还不能实现再次腾飞。所以本文笔者将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营销效率的提升路径展开分析探讨,围绕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质,探究出一条属于他适合他的发展路径,实现营销效率的实质性飞跃。
一、引言
我国的农产品发展一直受到销售途径狭窄、商品流通不畅的制约,在电子商务环境的发展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农民的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还必须要加大对农产品营销效率的路径的创新与探索,找出一条科学的实用的发展道路,切实解决农户的销售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营销效率不高的原因
(一)农产品特殊性的制约
首先,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我们不得不考虑农产品的保鲜周期、季节、运输时间、地域差异等多种因素,他同时受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卖家无法给予买家准确的信息,所以当农产品的质量出现变质时,买家只能被动选择退货,对于农户来说也是很无奈的境况;另一方面,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相对于其他的电子商务产品来说,他的销售价格是很低的,甚至一些产品的价格远远低于他的运输成本,收益更是无法言说;除此之外,就是电子商务的产品的营销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手段,但是农产品的种类很多,营销的手段也就大不相同,对于大部分农户而言,熟练掌握农产品的线上营销技巧也是一项很严峻的考验。
(二)农村信息化人才欠缺
目前,农村的信息技术还不发达,很多村落对于上网还很陌生,在重农轻商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利用网络来获取农业发展相关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接受到的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所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农产品,对于农户来说,就会显得尤其被动,首先,他们没有利用网络线上营销的意识,其次,他们也没有掌握线上销售的技术,这些基本素养的缺失都是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发展的障碍。
(三)法律环境不健全
农产品的电子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从他的生产到销售再到售后服务及评价,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但目前来看,我国并未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给与相关的重视,还不曾颁发出台过一部解决这些风险的相关法律法规,整个环节都没有足够的保障性,也就是说发展电子农产品,对大部分农户而言,都是在冒险,是不利于农产品电子销售的长远发展的。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营销效率的提升措施
(一)提升营销主体素质
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农产品营销对于农户的综合素质是有一定要求的,农户一定要意识到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对于发展农产品线上销售的重要意义。当农户具备这种意识之后,就可以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通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树立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说服力。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相信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农产品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当地政府还可以在现有的信息技术上进一步完善,成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产品销售网站,定期统一开展培训工作,增强农户的自信和积极性。
(二)完善营销服务体系
对于农产品营销的各个过程,生产、销售、售后等都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服务体系,保证客户可以快速获取产品的信息,有利于增強客户对我们产品的信任和保证产品交易的安全问题;同时,农产的生产要以国家统一标准为基准,务必要保障产品的质量合格;其次,各农户可以注重市场信息,发挥出市场的调节作用,在扩大商品交易中介的同时,扩大产品交易的市场范围。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和政府一定要对电子农业的发展给于重视,出台相关法律文件,健全法律体系,保障农户和客户的双向利益。一方面,农户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存在很大的风险,他的生产标准,销售途径,以及售后服务问题都需要相关的条文进行细化和保障,在成本收益极低的情况下,给农户的选择带来保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客户的下单负责,由于产品的质量保险期有限,在质量出现问题时,牵引出来的退货、调货还是退款等问题都需要明文规定,所以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刻不容缓。
四、结语
在当下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力发展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营销效率,是每一家农户的必然追求,农户要树立起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识,培养信息技术综合素质,寻求相关法律的保护,保障自己的发展利益。当农产品电商营销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势必再度兴盛,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四川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路径及模式研究(SC16XK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