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1962年,徐怀中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牵风记》。
经过几个月的连续写作,20万字的《牵风记》初具雏形。在小说初稿中,徐怀中用正面全景式纪实笔法,描写了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不久,徐怀中被派往福建工作,小说创作中断。文革期间,为了不给自己惹上麻烦,徐怀中忍痛烧掉《牵风记》手稿。
85岁这年,徐怀中决定重新创作《牵风记》。在新的书稿中,徐怀中一改过去概念化、公式化的写作方法,尝试着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描写战争,探寻战火中的爱恋与人性。新的《牵风记》人物个性鲜明,最特别的是主人公并不完美,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缺点,这一点在战争文学创作中很少见。
2019年,长篇小说《牵风记》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徐怀中也因此成为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作家。
采访中,记者为徐怀中当年烧掉的手稿感到惋惜,徐怀中却说:“我很庆幸烧掉了手稿,如果保留下来,一定会在当时出版发行,结果肯定反响平平。如果没有烧掉手稿,也就没有我的第二次创作,更没有后来的创新和探索,那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选自《文存阅刊》2020年第1期)
素材解读
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无论哪位作家都不无例外地看重自己的手稿。徐怀中忍痛烧掉《牵风记》手稿,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正是因为烧掉《牵風记》的原手稿,他另起炉灶,第二次创作《牵风记》,《牵风记》才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徐怀中在创作上精益求精、严于律己、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
精益求精 严于律己 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