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明
摘 要:安徽省江淮之间,在远古时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也是中国王朝国家出现之前“古国时代”文化的重要分布之地,这里是以首尾相连形制的“环形玉龙"的起源地,在汉代更是天长“环形玉龙"和巢湖、庐江、江苏仪征“鱼化龙"的发现地。
关键词:史前;环形玉龙;汉代;天长环形玉龙
在我国战国以后的两千多年历史岁月发展至今的社会里,影响深远而逐步形成的“十二生肖”历史纪年,龙的生肖是其中唯一一种在自然生物界中没有可以完全对照肖形的存在,是远古人类通过对水生物类型中两栖动物的蛇、鳄鱼以及捕猎生产时经常见到的陆生动物野猪、野牛、虎、马、羊等长期的观察,经过仿生、写实、想象、合成加工后,取其身体某一特征进行创造的一种半真半假的复合臆造品。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称龙为“麟虫之长”,更早的先秦著作《国语·鲁语下》记载:“水之怪曰龙。”《易经》记载:“云从龙,虎从风。”原始农耕社会的种植与丰收离不开水源与自然降水,水的重要性与龙形态的产生应该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应该是龙在华夏大地萌生的历史动因。由于在东亚神州这块土地上的板块辽阔,各地生息的生物种群并不相同,远古人类创造的“龙”的形象因此各具形态上的不同“特色”。根据全国考古发掘出土的距今8000年至6000年的龍的实物资料,在湖北、河南、吉林等地发现的石堆龙、蚌壳龙、红烧土龙等形态,证明早在史前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我国各地的原始氏族部落已经产生了与水生物有关的龙的概念,由此可见其由来久远,源远流长。我国远古时代使用天然材料制作玉的形态数量应该有很多,只不过由于有机材料如木材、骨头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被分化消失,保存至今的除了上述三种龙的质地以外,最常见的就是用玉矿石制作的形体较小的龙,通常又被当下的社会视为原始艺术品。其中东北区域出土的红山文化的C形龙、玦形龙(又名玉猪龙)和安徽省江淮之间含山县凌家滩文化出土的环形龙,分别代表着我国史前时期“古国城邦”玉龙的三大类型,并在随之而来的王朝国家的朝代更迭里各有其复杂变化演进的形状传承。
1991年冬,在安徽天长县天长乡祝涧村三角圩水利工地发掘了十多座汉代土坑木椁墓,其中编号为M1∶58出土的汉代白玉环形龙(原发掘报告定名为“玉瑗”),是汉代环形玉龙的重大发现。玉龙在首尾相连的基本形态上继承了史前凌家滩文化玉龙的传统,在时代的缺环上填补了三代至汉环形龙的历史空白,而在和田白玉材料的使用与雕刻工艺设计制作上,则体现出汉代玉雕的特色。其轮廓造型为首尾相连、卷尾三叠,龙体为纤细弧形,卷曲呈环状,中间大面积去底透雕,加上上方的透雕龙首与向后飘逸的毛发,从而产生了小巧玲珑、优雅可爱的艺术效果。该玉龙为片雕圆环形,直径5.1厘米,厚度0.05厘米。具体形制从龙首开始向下依次描述如下:龙口张牙衔尾,双面露出龙牙,龙首上唇向上翻卷形成弯钩状(下唇向下卷曲相同),眉骨突起,眼睛用纤细的阴刻线技法,刻出前弯钩后细平的眼角线,眼形为扁圆“卧蚕纹”,双耳向后尖突起翘,耳部下宽上尖,耳下腮部有细密的短线,龙头额部的双角呈弧形线条向龙背处卷曲,形成“流苏”飘云状,毛发分叉下短上卷,龙背以下的环体逐渐由窄变得更细,线条切割简练流畅,近尾处用阴刻线刻出两道卷曲云纹以象征龙麟(图1)。整个玉龙为优质和田白玉雕刻,玉质晶莹剔透,间有淡黄色水沁黄斑,双面工片状镂空透雕,打磨光洁,龙体正面微凹,侧棱切割壁直,透露出设计精细、制作精良、一丝不苟的工匠技艺(图2)。整体造型十分仿生(蛇体)写实,勾勒极为精致,造型非常生动,犹如简笔画一般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效果。
天长市三角圩出土的27座战国晚期至汉代初年的土坑木椁墓,是安徽省汉代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墓中所出土的大量玉器、青铜器、铁器、银器、陶器、漆木器等文物,再现了汉代分封制下的“广陵国”贵族的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一般状况。雕琢洗练、形状生动别致的环形玉龙的在全国出土也不多,只有河北省定县M40号出土的玉瑗形制与之相似。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范围内考察环形玉龙,江淮之间不仅是环形玉龙的起源之地,而且在汉代又产生了形制与工艺制作上更加复杂和简练的余脉发展,既有类似于“八刀”工艺的天长环形龙,还有巢湖吕柯汉墓、庐江汉墓、江苏仪征汉墓出土的片雕双钩鱼鳞纹的环状“鱼化龙”。为什么环形龙都集中在江淮之间的近水之域出土发现,其中有无暗含的某种规律性的可能,倒是值得今后考古界与地方史学界予以关注和探索的学术课题,这对于解开中华民族何以成为“龙的传人”的重大问题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