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目前来说,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地使用药物治疗,首先只能改变病人生理的病态,其次病人的心理及社会功能都不能得到很好地恢复。精神障碍类疾病,自然不能只关注其生理的病态,也要致力于恢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对于精神障碍康复者,社工的介入,可以发挥其优势,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手法,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作出有效的贡献。由于社工的价值观和专业里理念,社工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不会存有歧视,能够真正地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上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难,理解包容他们,并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解决问题,链接资源。致力于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挖掘其潜能,使服务对
象重新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服务对象康复,成功回归社会。
服务对象耿某,男,58岁,江苏户籍,因精神残疾标准,之前在一家企业工作从事残疾人职业岗位,现在为下岗工人,享受精神残疾下岗工人补贴政策,精神科诊断:精神分裂症。2014年3月由于病情的严重化被家人送进江苏某省级精神病院,2016年3月底,服务对象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因此精神病院的医生在征求服务对象的同意后将其转介到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由所在街道社区社会工作者跟进开展服务。入站诊断中,通过HAMD量表,社会工作者基本确定服务对象患有中度抑郁症,并且通过访谈,了解到服务对象的抑郁情况和疾病带来的“污名化”与“自我污名化”有很大的关系,服务对象害怕社会公众给他们强加上“异于常人”的标签,社会公众对他们的不尊重,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削弱他们融入社会的积极性,服务对象表示,如果社会上的他人愿意给予他最基本的尊重,不再对他“另眼相待”,他愿意尝试着接触社会。因此,服务对象具有得到社会尊重的需要,社会公众也应该给予精神疾病患者充分的尊重,积极引导、帮助康复期精神疾病群体融入社会。
服务对象转介到卫生站时,社区工作人员需要不断上访进行情况跟踪和了解,督促其正常按时服药,控制高血压和自己的精神健康疾病。通过多次交流沟通,社工发现服务对象的精神状况稳定,渐渐愿意走出家门,但是并不是很强烈。通过社工的不断开导,并给其提供了一些与服务对象相似的精神障碍康复这的活动场所后,服务对象的态度有所松动,这表示服务对象并不是不愿意出门和与人交流,而是存在某些特殊的原因导致。
社区工作者上门主要了解到服务对象有接触社会的欲望,但是对于下岗后生活所能达到的成果有夸大想象的成分,可能会导致服务对象对期待的失望,社工应该正确引导服务对象,使其端正自己的看法,面对事实情况,适当给与一些帮助,给与社区生活链接,使其顺利参与社会接触。通过对话过程,服务对象对社工的态度由原来的冷漠到不断地配合,有了很大的进展。
社会对服务对象群体的“标签”现象,也是阻碍她们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因素之一,基于对服务对象的情况了解,以下是针对服务对象进行的服务过程。
服务过程——社会支持视角下精神病患者整合性康复模式的应用
在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服务中,精神患者的康复需要的是各部门的紧密合作,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入手,探索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整合性的康复模式。将社区、精神病院、卫生站联结在一起,政府的参与为该模式提供了制度保证,而服务对象的抗逆力和自我价值感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他的团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还使其拥有了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1..基础性的康复环节——社会功能的逐步恢复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卫生站内资源的整合运用的过程。首先由专业医护人员每天定期定时的为服务对象提供常规性检查、药物控制等服务,其中可视精神病患个体的情况,常规性检查的间隔可以有所调整,在社区里做好服务的备案整理,由于服务对象病情已恢复稳定,更多的在社区里要帮助服务对象做好社会接触的相关链接工作,社区工作者时不时带领其参加社区张贴海报,宣传活动,让他偶尔参与参与社区的活动,带领他感受到自我价值,服务对象本身也是退休下岗人员,社区有老年活动室,和同龄人打打乒乓球,增强丰富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参与社区休闲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闲暇时光,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2.增能性的康复环节——社会功能的逐步增强
这个环节其实涉及到为精神病患者赋权,以提高他们的抗逆力。首先,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连接者应该联系心理辅导专家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其实很多社工已经具备该能力,但是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请更专业的人员为其提供心理干预更能促进患者的心理能力建设,这一部分其实针对的是患者“自我污名化”的心理问题,哪怕他们已经处于康复期,病耻感依然一直伴随着他们,阻碍他们正常的融入社会生活,破坏他们的自尊心,而心理醫生应介入他们自我概念的重塑,帮助他们建立自尊和自我价值,心理医生刚接触服务对象时,服务对象是拒绝的,但服务对象看到站内其他好朋友也在积极的接受心理治疗,再辅之以社工的劝说,他朝前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并且在心理医生的多次诊疗之下,服务对象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其次,通过各种外展活动的开展,鼓励康复期的患者走出社区,和社区中的居民接触。
服务对象耿某在这段时间里,病情基本稳定了,病理特征也消失了,通过心理治疗,纠正了他的非理性认知,服务对象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情绪疏导有效,病耻感和消极情绪逐渐减少,也更加能对他人打开心扉(通过HAMD量表的再测量,其评分由30分降到了8分,虽然按照评分标准,得分≥8分是可能患有抑郁症,但通过服务的开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各种活动的开展中,其抗逆力得到了提升,自我价值感也得以塑造,敢于与他人沟通,失眠次数越来越少,自主能力得到培养,掌握了多项生活技能,建立了较为稳固的社会支持网络,为真正融入社会打好了基础。
在本次个案服务开展中,社工采用了无结构式访谈法介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个案服务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在社区参加集体活动,正确评价自己,增强自信心,建设正确的自我认知;整个服务过程结束,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服务对象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自我药物管理能力得到了增强,自信心提升,沟通能力有所改善等。但由于社工个人原因,无法跟踪后面情况。基于此,笔者认为精神健康之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潘文静(1995),女,汉,江苏扬州。职务:无。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