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秀芹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在大力倡导有效教学、生本课堂的今天,文本解读是否扎实有效更是成就高效课堂的关键。
自知其重要性,素日备课时绝不敢怠慢,细读文本、翻阅教参、查阅资料、课前预习、信息反馈、教后反思……每个环节都细心安排,精心设计,认真落实,自感对文本解读有着较深地理解和有效地践行。直至有一次在教学《桂花雨》后,方感对文本解读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还需要有再深一层的认识。下面,笔者来具体谈一谈:
纷纷桂花雨,悠悠思乡情
学校举办的一次骨干教师引领示范课上,我选择了执教琦君的一篇散文《桂花雨》。因为要面对学校的老同事,更要给新入职的语文教师以引领,我思想上倍感这节课责任重大,因此在备课时更是下足了力气,网上查各种教案、课件设计,观看有关视频,可谓煞费苦心。在执教研讨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品味桂花香——感受摇花乐——体会爱花意——感悟思乡情”为主线,通过朗读、想象、感悟,因势利导,引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整节课一气呵成,可以说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比较与训练,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因此在教学研讨时自然也好评连连。
时日不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给外地的一个教学朋友看,赞赏之余言说“情未了”,那是“悠悠思乡情”。我深知言之有理却不太甚解其意,事后朋友留言让我去读一读琦君的作品。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真正地走进琦君,是缘于那场“桂花雨”。
在朋友言辞的诱惑下,我周日跑书店、图书馆,几本厚厚的琦君作品堆积案头。及至走近琦君,才发觉自己是那么不可遏制地喜欢她,欣赏她那流畅的文笔,流连她那纯朴的文风,感怀她那坎坷多变的人生历程,更唏嘘自己的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自己极度痴迷的《橘子红了》原来也是她的作品!
喜欢是最大的推动力。闲暇时,静夜里,书香弥漫,手不释卷,完全沉浸在琦君的文字里,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琦君那缤纷的童年往事和曲折的漂泊之旅,似乎看到了一个坎途漫漫、多愁善感、眷恋故土、才思敏捷的琦君形象,进而感受到了她那颗淡泊而宁静的心。细读慢品之中,一种情怀油然而生,我惊奇地发现,在琦君的散文和小说中,竟然有相当多的篇幅在述说着她的一种情绪——“思乡情怀”和“母亲情结”。
散文《髻》从年幼时的记忆写起,追忆了母亲与姨娘从韶华俏丽到年老色衰最终作古的人生历程,将旧社会女人一辈子的沧海桑田凝聚在两个女人的发髻变迁之中。怎能忘姨娘那时变换的什么凤凰髻、羽扇髻、同心髻、燕尾髻?怎能忘姨娘那轻柔的发丝飘散开来,抹上发油,香风四溢,惹得我也看呆了的场景?但应该说对于这个让母亲失宠、落寞地度过一生的姨娘,这个使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人,在母亲去世后也和她相依为命。“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文章结尾作者似问却答的方式,正是昭示了她的宽容、淡泊。哀与怨、爱与恨、悲与喜,情与理,在她那浓重的故乡情缘和厚重的母亲情结中散淡成了一个多情的“髻”。
在《烟愁》里,她说:“淡淡的哀愁,像轻烟似的,萦绕着,也散开了。那不象征虚无缥缈,更不象征幻灭,却给我一种踏踏实实的,永恒的美的感受。”正因怀着这份美的感受,她写下许多童年的故事,写下对亲人、师友的怀念,写下在台湾的生活感想。正如《烟愁》后记中所说:“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琦君是在用心、用情、用她的人生历程述说着相同基调的古老故事,于温馨中透出幽幽怆痛,一如张张泛黄的照片承载着如许厚重的记忆与怀念,那就是故乡情、思乡情!
毋庸多言,我在一次次地怦然心跳中走近了琦君,在一次次地心灵激荡中读懂了琦君。原来我在《桂花雨》的教学中淡化甚至迷失了这个“思乡情怀”和“母親情结”。
桂花雨纷纷,课堂情浓浓
真正地走近琦君,方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教学中“情未了”的缺失。
一种遗憾,一种不甘使然,我在又一次的公开教学中借班重上了《桂花雨》。以“姿态笨拙喜心间——香味迷人沁心脾——无穷趣味摇花乐——涓涓思绪铭乡情”为教学设计主线,教学流程中突出“形”“香”“乐”“情”四个字,并补充了佛堂前“父亲”在檀香炉烟袅袅中即兴而赋的“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句和琦君旅居海外的生平,以“喜爱情、故乡情、思乡情”融通全文、激荡课堂。
本次教学,让我真正地感觉到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如愿以偿”。
这次对文本解读的“失而复得”让我深受启发,一个语文教师,特别是一个想让自己的课堂扎实高效,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的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仅仅是以“本”为本,甚至“浅尝辄止”是很难有所成就的。与此相反,教师用心拓展文本,积极进行链接阅读,才能将教科书读得更加厚重,师生教学活动才能有品有味,才能真正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