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域植物对园林景观特色形成的作用

2020-01-26 05:51杨贤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华南地区华南园林景观

杨贤文

摘 要:植物作为构成园林景观的要素在景观特色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华南地区位于我国南部,以热带与亚热带气候为主,因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植物生长而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这也为园林景观特色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植物选择。了解华南地域植物并将植物应用于园林景观中形成地域景观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对园林景观特色内涵与华南地区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进行分析,然后从景观构成要素、植物特色、植物自然背景、植物人文载体四个维度阐释华南地域植物在园林景观特色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特色;地域植物;园林景观;华南风情

园林景观由特色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其他环境等综合因素构成,这些综合因素所构成的整体性园林景观特色通常以景观构成的植物要素、水体要素、地形要素、小品要素、道路要素来体现。植物是这五要素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元素,不仅有生命而且其生长受周围降水、日照、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植物生长环境的差异使植物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且不同地域性植物特色区分较为明显,在地域景观特色形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客观要求使其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在园林景观特色形成过程中不得不对植物加以重视。我国共有七大地理分区,每一个地理区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植物的差异性较大,作为其中之一的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主要包括广西、广东、海南、港澳等地[1]。当前华南地域植物与园林景观特色形成的相关学术研究较少,因而对华南植物与园林景观特色的探索意义重大。

一、园林景观特色的内涵

景观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方对绘画作品的描述,景观内涵的广度与深度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今对于景观的概念的诠释除了艺术范畴定义之外还从地理学角度、生态学角度、景观学角度等,为景观注入了新的内涵,是深层次、多角度、综合性的。在当代景观学中,景观是一个综合宽泛的范畴,是土地上风景、地形、山水等物质与空间所构成的自然与人为活动的综合体[2]。

特色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概念,可以认为是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特征,或者随着独特性质,着重强调事物的特殊性而非普遍性。这种特殊性可反映于事物外部特征,使人很容易就能够识别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差异,从而获得事物的感性特征。

景观特色是景观特殊性的表达,是在特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显著特征,具有强烈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在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中,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景观特色是审美主体在认知范畴内对特定审美客体特征区别于其他景观特征特殊性的判断或评价。景观特色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但通常对景观特色的评价是人为定义的一种活动,与审美主体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景觀特色应是客观存在的景观事物中审美主体区别于其他景观事物的差异性部分或独特性部分。

二、华南地区园林景观植物的地域性特征

景观特色是受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并通过景观组成要素呈现,作为景观构成要素的植物在华南地区受环境影响而具有明显的华南地域特点。

(一)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种类多数量大

植物的生长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环境下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植物生长特性,华南地区属于热带与亚热带气候区,植物为适应该地气候而具有相应的地域属性。华南常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水等生长必要条件,使得植物种类、数量众多,这也为园林景观提供了大量可供使用的乡土地域景观植物。根据陈定如、古炎坤等人调查统计,华南地区在园林中已应用的乡土树种有210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潜在乡土树种有282种,共计492种,分隶104科。其中,蕨类植物2科7种,裸子植物9科35种,被子植物93科450种,占总种数的91.5%。习性乔木330种,占总种数的67.1%;灌木和亚灌木140种,占总数的28.5%;木质藤本22种,占总数的4.4%[3]。

(二)气生根、棕榈类代表性植物景观特征明显

华南地区由于降水多土壤的湿度大,从而导致土壤中的氧气不足,无法满足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的要求。植物为满足呼吸作用的需求,在地面长出许多气生根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以供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呼吸,这也是热带植物的典型特征。例如,榕树、黄葛树、龟背竹等热带植物都有明显的气生根。棕榈类植物树干通直、不分枝,树形优美,是明显的景观特色树种,在华南地区公园、居住区、广场等各类绿地景观中大量使用,成为华南地区景观识别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全年植物季相区分不大,以常绿阔叶为主

植物季相是植物随着全年各季节气候变化而出现的周期性生长变化。华南地区气候与其他地区相比没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各种植物没有明显的季相特征,从而出现各季相景观并存的特殊现象,也可称之为热带植物景观特色或无植物季相变化的景观特色。在华南地区的园林景观中经常可见四季如一的植物景观,如华南园林景观常用的植物扁桃树、榕树、散尾葵等。

华南地区的植物以常绿阔叶为主,生长极其茂盛,植物间的密度很大,要想得到充分的光照需要不断往上生长,从而有很多高大干直的大乔木。同时,由于大量降雨,植物为更好地适应环境叶子通常具有滴水尖,这也是华南地区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华南地域植物对园林景观特色形成的作用

(一)是构成园林景观特色不可或缺的要素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特色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少了植物园林景观就会不完整,在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绿化设计通常具有较高的占比率,我国一些地区对不同景观设计类型也有明确的植物绿地设计占比的硬性要求。例如,《上海市绿化条例》规定,新建居住区内绿地面积占居住区用地总面积比例不得低于35%,按规划成片改建、扩建的居住区内绿地面积占自住区总面积比例不得低于25%,在其他一些具体绿地中也都有相应的设计要求。华南地区由于植物种类、数量较多也具有很适合植物的生长的自然条件,在各类景观中植物绿化比例相比其他地区要高[4]。

(二)是园林景观特色形成的重要内容

基于植物在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前提,那么植物的选用也势必影响园林景观特色的形成,植物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景观的整体特色。在华南地区众多的植物中有许多非常能体现华南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特色植物,这些植物形态独特,景观艺术性强,很容易区别于其他地区植物而形成独有的华南景观特色。例如,榕樹高达25米,树冠为伞状,非常适合华南地区炎热的特点,应用于园林种植可提供良好的遮阴效果。同时,榕树枝干有许多下垂的气生根,植物形态独特,具有很好的景观观赏效果,可独立成景也可群体配置形成地域代表性景观特色。椰子树树干笔直无分支,高度可达30米,单树冠,有达4至6米的巨大羽状全裂叶片从树梢生出,有长15至25厘米的椰果,整个树形极具特色与视觉震撼力,也很能体现华南地区景观的特色。

(三)是园林景观特色形成的自然背景

地域景观特色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植物特色的背后承载了地方特色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光照等使植物形成不同的植物区系,具有较强的地域认同和地方特色。华南地区处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该地区生长的植物整体都具有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属性,在园林景观中运用该地的地域性植物就会形成具有热带植物自然背景的景观特色基调。例如:南宁市人民公园园林景观中使用适合地方生长的糖棕、垂叶榕、大王椰、鱼尾葵、蒲葵等热带属性植物,形成具有热带风情景观特色的自然背景基调;广州流花湖公园园林景观中使用细叶榕、大叶榕、高山榕、橡胶榕、垂榕、蒲葵、短穗鱼尾葵、白蝴蝶、蜘蛛兰等热带属性植物,形成具有热带风情景观特色的自然背景。

(四)是华南园林景观特色形成的人文载体

植物与人在自然界长期共处,有些植物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有人文属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人们赋予这些植物特殊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植物逐渐形成特定的文化符号,成为文化传播的人文载体。我国历史悠久,社会发展中人们赋予植物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植物的人文内涵从产生方式来说主要来源于图腾崇拜、生产生活需要、文人情怀三类。在社会发展早期人们对自然既畏惧又崇拜,常常将一些植物与动物作为图腾崇拜以求庇佑,他们认为图腾是他们的守护者,常常会举行图腾崇拜仪式。这些植物与动物也逐渐变成一种信仰与文化符号,如仡佬族将大竹作为部族图腾,将“竹王”作为祖先尊称,表明仡佬族对大竹的特殊感情,形成一种以竹为载体的文化符号。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通常会就地取材选取当地一些植物作为生活资料,这些植物逐渐具有了当地人文烙印,如海南黎族常常使用红腾、露兜、单竹等植物作为生活编织品原料,这些植物应用与园林景观都能很好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特与特征。而植物的人文情怀多为一些文人墨客将自己的情感意志寄托于植物之中,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与品质,如竹代表一种高风亮骨的气节,梅花代表坚韧不屈的品质,兰花代表典雅,莲花代表清廉等。因此,园林景观中多应用具有地方人文内涵的植物可以更好推动华南地区园林景观特色的形成。

四、结语

植物是影响园林景观特色的不可忽略的方面,正确了解地域植物在园林景观特色形成中的作用可以更好促进景观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植物景观特色的差异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异,华南地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区域,景观植物所形成的地域特征与当地景观植物的人文内涵是形成华南园林景观特色活力的源泉,也是植物在园林景观特色形成中作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天进.华南沿海地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3(33):97-98.

[2]王建勇.现代景观的创意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1):2095-2104.

[3]陈定如,古炎坤,李秉滔.华南园林绿化乡土树种探讨[J].广东园林,2006(2):35-38,48.

[4]吕雄鹰.面向规划管控的城市街道开放空间要素研究:以上海市天潼路街道试点示范工程为例 [C]//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8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华南地区华南园林景观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LNG价格大幅上涨
华南风采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