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2020-01-25 11:17曹志明
美与时代·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改造设计淮海战役手法

摘  要: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如今一些相关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存在状态与设计水平已落后于红色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从纪念性建筑空间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关系的角度,来探索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表达纪念精神的方式方法,弥补传统设计模式下淮海战役纪念性空间在纪念活动表现上的不足,为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手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红色文化传承视阈下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与景观设计发展研究”(2018SJA0993);“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8XSM-215)研究成果。

一、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现状与改造设计方向

为纪念淮海战役而修建的众多纪念性建筑空间,一直承担并发挥着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的重任。如今,一些相关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存在状态、设计水平与淮海战役宏大的红色革命战争文化背景相比有待提高,主题表达的呈现方式也落后于当下红色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因此,改造提升现有相关主题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展现水平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属于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是为纪念和战争直接相关的人或事件而建造的,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它与常规建筑空间的最大区别就是战争所赋予的纪念情感”[1]。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主要包括战役旧址建筑、战役烈士陵园建筑构筑物、战役纪念馆及其内外部空间等类型。除了近些年部分新建或被改造的建筑外,还有一些从建造至今仍保持原态的建筑,其设计建造手法也是遵循建立时传统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思路来建造的。传统的设计建造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筑形体形象的感官刺激或大规模尺度的建筑空间,这类具象象征来表达崇高敬仰,或通过建筑空间之间的整齐规制,来表达严肃的精神氛围。在这种经验下,大量相似模式的建筑被构筑起来,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了此类建筑空间的设计思维定式,从而使得许多相关建筑空间趋于相似而无独特的内涵表达。

以传统设计模式建立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其构筑功能主要服务于纪念物的展陈。传统的展示方式也比较单一,缺乏新意,较少关注纪念物本身的内涵信息,也较少研究展示信息传达出去后,参观者接收的状况。这些设计思维的缺乏都将导致纪念内容与参观者之间生理心理精神互动体验性的缺失,最终削弱了纪念建筑空间所承担的纪念主题与纪念情感传达的属性功能。传统设计模式构筑的纪念建筑空间,大多呈现类似说教式的方式直白地展现纪念物的内容与内涵。纪念空间仅仅是一个承载纪念信息的外壳,导致建筑空间本身对纪念内容与纪念情感的表达作用甚微,甚至沦为一个通用的展示空间。这样设计建造出来的纪念性空间缺乏纪念情感表达深度,单调而缺乏个性,无法适应当下时代要求,缺乏对各层次参观者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革命纪念性空间是青少年红色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如果缺乏对广大青少年的主动参观学习的吸引力,将会直接影响红色文化传承的革命教育功能。

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改造设计应从物质功能与精神内涵两方面去探索和实践,力图使改造设计后的纪念性建筑空间摆脱仅被“博物馆化”的存在状态。建筑空间不再只是容纳纪念物的“壳”,它应是“活”的,有思想灵魂,能主动向参观者传达纪念内容与精神,能够引导参观者主动了解史实、感受精神、缅怀先烈、思考生命,能让建筑空间自身对战役纪念活动发挥主动激发作用。总之,从纪念内容内涵的传达到参观者的接受与共情,需要建筑空间在物质与心理两方面起到媒介桥梁作用,且这个作用应是主动的。

二、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纪念精神营造提升手法

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及其纪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纪念主题的表达与情感意义的体现。分布在淮海大地众多的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纪念规模与纪念对象均不同,而不同的纪念对象恰恰是建筑空间设计建造时主题与情感体现的依据和基础。要设计出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独特性,就必须对不同战役的纪念对象进行分析,明确纪念主题,再通过主题的方向性探索,升华纪念精神与纪念内涵,是该纪念建筑空间研究的关键。它们的充分表达将成为其纪念情感与意义的直接体现,最终实现淮海战役纪念空间及其纪念活动的最终目标。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中有许多表现手法,可以有效营造纪念主题与情感意义,象征与隐喻是其中两种重要的方式。

(一)纪念情感的象征

“对于象征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意义,其二则是意义的表现。意义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观念或着是一个对象,无论其内容是什么,表现则可以理解为一种现象或这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于是探寻和表达‘意义与‘表现二者的关系就是象征的意义”[2]。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中象征手法的運用,就是要把空间所要表达的纪念精神这类抽象的含义,通过物化具象的存在方式表达出来,且表现出来的具象形象与抽象的纪念精神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具体设计运用时需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纪念主题内涵能被设计创造的建筑空间形态有效表达。二是,建筑空间的形态组成必须能够引起参观者的感官联想,并通过与空间的互动体验触发内心对建筑空间所传达纪念精神的感受与接收。最后,达到参观者基于建筑空间物质层面的体验过程,升华到内心精神层面的感受与思考,空间纪念的目的传达完成。

(二)纪念情感的隐喻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比喻,它通过借助思维暗示的作用以一种有型物体或无形概念来指代另一种,暗示的作用经由人们的思维联想而获得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前后两种事物并非同一高度层面,经过隐喻所获得事物理解往往是一种精神升华”[3]。当人们在思维中将两类外在不同但内在有共同情感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用其中一类更加熟悉的概念或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另一种相对晦涩的属性情感时,隐喻就产生了。在纪念性建筑空间中隐喻的空间体验,可以使参观者在内心深处更加深刻地体会纪念内涵,更加亲近融入纪念精神。隐喻和象征在组成上都有实现情感转移的纪念本体和喻体,过程中也是以直接感官的建筑空间形态为媒介来引申喻指深刻的纪念情感,具象物质的建筑空间场所也会在参观者的思想中升华出抽象的精神空间。

现存一些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仍仅处于展厅阶段,如象征、隐喻等设计手法并未得到较多呈现和深层次运用。即使有部分改造提升,也多是引进了一些声光电的现代展示技术手段,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间内展物的展示效果。作为纪念建筑空间本身不仅依赖展示物,而是主动参与纪念主题深层情感表达的理念手法并未明显体现。

三、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以下通过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改造方案中的部分设计,来探讨建筑空间通过建筑语言主动表达纪念内涵的方式。纪念性建筑空间若缺乏与纪念主题内容和精神相依存的空间结构形态,其纪念属性会大打折扣,空间形态与纪念主题的唯独性是其特色所在。因此,改造后的纪念馆内外部空间形态与碾庄圩战斗本身的革命史实与纪念精神,应有较强的外显与内化联系。这就需要在改造设计的时候加入淮海战役的独特军事政治属性,表现出碾庄圩这场战斗的独特史实与精神特征。特别是纪念館内部空间的设计,方案根据碾庄圩战斗史实情节与纪念情感节奏,运用建筑语言梳理构建序列节点主题空间,展开纪念内容与主题情感的叙述。在节点主题空间中也充分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等设计手法。

节点空间“灰暗之道”。空间内容上主要对应碾庄战斗与支前准备阶段。主题雕塑造型柱序列在空间路径中展开,由缓而急的裂缝光影引导参观者的路径进入下一个场景。在空间氛围上营造战斗来临之前的沉静,开阔明亮的空间与压抑昏暗的空间之间剧烈转折对比,在心理上隐喻着战前的紧张与战斗的一触即发(如图1)。

节点空间“曲折之顶”。一段相对高耸狭小而封闭的过程空间。顶面竖向穿插着曲折而高低不平的石碑,石碑之间错落的光线见缝插针的泻下。光影增强了石碑的体感和分量,虚实对比的同时共同构成了刻意压低的顶部界面概念。狭小封闭下压的空间给参观者强烈的压迫感,曲折不断的下挂石碑明喻着节点空间主题。两侧封闭狭窄的空间伴随着顶部的虚实光影,不断分割着参观者行进中的视线,带给他们强烈的压抑与急促感,环境心理隐喻着大战来临时的压抑与紧张。两侧原本完整的墙体上随机布局无规则的开洞象征着战火的创伤,洞口投射出的红色光线在昏暗冷峻的墙面上异常明显,让人联想到战斗中碾庄“圩子”里敌军特殊工事喷出的火舌。昏暗虚凹的墙面、无规则出现的灯光墙洞、扑朔迷离的顶部灯光隐喻着无数战斗的不期而遇与过程的曲折。空间出口处闪入的冷光指引着参观者前行的方向,也隐喻着一场冬日艰苦战斗之后满怀肃杀冷峻气息的片刻安寂(如图2)。

结点空间“冲锋之坡”。空间中一部肌理斑驳的木制楼梯,悬挑搭建成通道与平台,与楼梯下流动的水面形成虚实对比。木材质的突然出现与大部分结点空间中使用的砖石材质对比,让参观者陡然感觉突兀从而形成思考焦点。水面的出现使木质楼梯形成了“桥”的概念,让人不由地联想到象征碾庄战斗中那座著名的“十人桥”情节。楼梯下方水中悬浮着部分深浅不一的深色大理石方块,与楼梯上方悬挑设置形态不一的大理石方体形成呼应。空中的长石由于距离远近各异,会在水中形成清晰度不同的倒影,与水中的石块遥相呼应。光影作用下斑驳流动的水面,虚实结合的长石景观,引导行进中的参观者在视觉迷离的波光中,仿佛看到了景观所象征的淮海战役中搭建了无数可歌可泣“十人桥”事迹的那些河面。水景也呼应着碾庄纪念园中“英烈湖”的景观寓意,虚实的长石正是无数英雄先烈战斗中前赴后继,在水中铺设胜利之路的象征。参观者站在楼梯的间歇平台上,凝望水面,同样能看到模糊不清的人影,此刻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参观者的纪念心理、投入状态在此不断升华。上升的楼梯动式象征战斗的高潮来临,头顶的大理石块也象征着战斗中随时从天而降的重压和阻碍。此外,通过建筑外墙的开窗而投射进来的自然光是整个空间景观与纪念氛围营造   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3)。

节点空间“战斗迷宫”。夯土墙民居是战斗发生地区解放前后较普遍存在的民居式样。土黄色夯土砖墙还原了战争年代的印记,并塑造了“迷宫”结构空间,这是一个需要参观者互动体验的空间。参观者在没有任何导向标识指引的围合中行进,“死”“活”通道路径的选择都是下意识的决定。迷宫的过程象征着碾庄战斗中战士们在黑夜里突袭摸索与艰苦巷战的过程。参观者在迷宫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在变化莫测的战场中面对不期而遇的危险,甚至一个下意识的行为都是生死抉择的复杂心理。从视角考虑,处于高处平台通道上行进的参观者可以俯瞰整个迷宫过程。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参观者既是演绎者也是观看者,既可以观察别人的反应,也可体会自己内心前后过程的变化。革命精神纪念情感能在参观者心里自然升华,纪念内涵革命教育得以实现(如图4)。

节点空间“胜利之巅”。空间入口处倾斜向上凌空悬挑出一块大理石装置,形成空间富有张力的势场。雕塑般凝重的体块在四周空旷耸立的空间衬托下,是记忆中各种胜利画面凝固印象的象征,也是胜利概念的隐喻。体块在空中夸张的悬浮也是人们心目中对那沉甸甸且无比珍贵胜利意念的表达。地面上不规则分布着形态各异且极具动势的大理石块,它们象征着战争中牺牲的战士。石块表面众多不同裂缝细节象征着革命烈士在战斗中所遭受的创伤与磨难。匍匐凝固在地面的石块与悬挑空中的石块隔空呼应,隐喻由于革命烈士们的牺牲才堆积出胜利的巅峰。同时,空中的石块也是必胜信念的隐喻,从地面众多石块中灵魂般的抽象升腾而出。一侧墙面随机切割的长条形开窗,来自建筑外墙战斗艰辛痕迹的符号象征。由条状光线开窗构成的墙面成了室内装置的背景,并增添了空间界面的虚实对比与动态。虚实结合的窗与光在物质层面调和着整个空间中装置的关系,精神层面既象征革命精神灵魂的迸射,又似胜利烟火的绽放。参观者通过墙上的裂缝开窗,可以看到外面纪念园的景观,为系列空间体验结束后参观者情感平复做铺垫(如图5)。

纪念馆方案由革命史实与纪念情感两条线贯穿始终,通过诸如“光影之名”“灰暗之道”“曲折之顶”“冲锋之坡”“战斗迷宫”“纪念长廊”“冲锋之路”“闪烁之光”“和平之路”“胜利之巅”“哀思之殿”等主要序列主题节点空间设计串联起来完成。通过象征、隐喻等纪念情感营造手法在空间中的运用,不同情节情感序列空间的展开,建筑空间依靠建筑语言本身的主动表达纪念内容与纪念精神的功能目的得以实现,建筑空间与纪念主题内外一体。

四、结语

鉴于一些现存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在纪念活动表达上存在的不足与时代对其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美学、现象学和景观学等理论结合具体建筑空间特点,重点从纪念心理、空间形态和场所精神的营造等方面对相关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进行改造升级,从精神场景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纪念性。淮海战役纪念性建筑空间作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断改造提升其物质精神内涵建设,只有保持高水平发挥红色场馆的阵地资源作用,才能把红色基因传承发扬好。

参考文献:

[1]曹志明.从情感表达的角度看战争纪念性建筑空间[J].美与时代,2014(11):61-64.

[2]肖倩.战争类纪念性建筑的场所精神营造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3]曹志明.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5(10):102-107.

作者简介:曹志明,博士,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改造设计淮海战役手法
从淮海战役档案见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力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从淮海战役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步骤
公共建筑给排水改造项目的设计体会
陈云领导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QC方法在加热炉改造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