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梅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使高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着力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新时代;国门大学;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7-0066-02
0 引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为党和国家持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事关立德树人成效,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强化四个“引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高校要思考的问题,也是高校最大的政治任务,更是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根本要求。
1.1 强化政治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正确方向。(1)健全党委领导制度机制,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2)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明确高校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层层压实管党责任。注重把加强党建工作充分体现在大学章程和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3)筑牢基层党组织政治堡垒。指导基层党组织抓严抓实抓细基层支部工作,强化学习、将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入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三全育人”奠定组织基础。
1.2 强化思想引领
(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把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召开校情分析会、班情分析会及各级各类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切实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坚持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2)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延边国门大学合作共建、手拉手等方式,打造一流示范党支部品牌,推动思政人才培养、学术理论研究、信息资源共享。(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立足延边国门大学实际,定期组织师生到边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主要口岸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宣讲、征文、演讲、诗词朗诵、爱国歌曲大家唱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国门意识教育,增强爱国意识和情怀。(4)推动優秀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入人心。借助地方风俗、延边风情等独特品牌,结合传统节日,组织举办特色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引领思想潮流,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广大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1.3 强化组织引领
(1)注重选优配强。配强高校党组干部队伍,选人用人不仅要注重专业水平、业务能力,还要注重个人政治素质。(2)强化政治历练。推行党务工作者与行政工作者、党务工作者与学科带头人之间的交叉任职制度,实行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3)加强政治人才引进。加强对高校干部和人才的思想联系、政治引领,系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努力让高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4)选优配齐思想政治工作专职人员。特别是负责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肩负起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
1.4 强化文化引领
文化是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高校作为优秀文化的引领地和传播地,理应重文化、兴文化、传文化。充分重视物质文化对师生的隐性化育作用,通过个性化的路名、楼名等文化载体展现学校的历史文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品牌价值;把师生的独特的精神文化,体现到特有的环境建设系统中,把学校的公共场所人流动集中地建设成为师生自我展示、自我完善的平台,展示特色的舞台,从中折射出高雅清新的学校文化韵味;抓好校园硬件和软件环境和人文历史景观建设;通过特色化的办学成就展、校园教书育人典型人物事迹宣传阵地建设和文化长廊建设、校史党史展览等把党的政策主张和大学精神以及学术追求渗透在校园物质文化主体之中,让学校的大学精神学校特色化的文化通过看得见的有形载体形式,为师生感知认同。通过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让师生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分清是非、辨别主次。要主动发扬党的光辉优良传统,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在文化融合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纳入校园文化创新的整个过程和整个体系中;以良好正确的舆论氛围、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帮助并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丰富和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健康发展。使党建引领、文化筑魂工作落到实处。
校园文化建设在发挥党建引领的同时,充分发挥广大师生主体力量。充分认同并尊重全校广大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始终把依靠广大师生作为学校文化育人的根本动力所在,把奉献社会、服务师生作为文化育人的根本原则和指针全学校文化建设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同时抓好基层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核心和骨干作用、党员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核心、主体作用,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教育性、文化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人、主体人、关怀人、帮扶人、塑造人、发展人、培养人”的强大力量和作用,始终坚持把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与广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增强学校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2 用好网络“主阵地”
与时俱进,是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高校党建工作更要时刻走在时代的最前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超过10亿的用户使用微信进行日常学习与交流,党建工作也可以搬至微信平台上,可以使党建资讯及时传达、党员教育切实可行、党务活动顺利开展。通过推进微信群建设,党员主动参与党建工作,使党员成为了高校正能量的传播者、接收者、受益者,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员与群众关系更加融洽,促进全校党建工作水平的再提升、再发展,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
笔者所在高校充分运用云岭先峰App,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提供日常党务的通知公告、文件学习、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组织活动、学习教育、党费交纳、短信群发、视频会议、互动交流等便捷功能。全力打造“一站式”的党建功能服务、党员沟通的最便捷通道、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重要载体和打造网上网下新常态、党员交流无障碍、出差休假不失联、各项工作全覆盖的新模式。
笔者所在高校积极响应中宣部的号召,合理利用“学习强国”App,确保了全校师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学习强国”App让党的理论学习融于日常,可看、可听、可做、可学、可娱乐、可分享,内容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党员干部进一步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升个人政治站位,提高工作岗位履职能力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学习强国”App上线以来积极向党员宣传推广,笔者所在高校很多党员从最开始的被要求学习,后因其具有权威性、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等特点,逐渐变为自愿学习、主动将应用推荐给身边好友。在“学习强国”社区党员群里,随时都可以看到党员们能交流分享最新的新闻和观点,增加了党员们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目前已逐渐成为支部工作的掌上宝典。“学习强国”App上丰富的资源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宣传的新手段、工作交流的新平台、教育管理的新载体、凝聚力量的新渠道,也成了党员们的“网络党校”和“掌上移动课堂”,更为党建工作深入推进提供了新动能,促使高校扎实开展工作,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3 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把提升党组织力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能力建设,笔者所在高校将全面从严治党和立德树人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引领和保障党组织的健康、科学发展。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国家的顶层设计清晰描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各项事业树立了风向标。党建工作和推动工作的结合点找得准不准、工作抓得实不实直接影响高校的发展好不好,高校党员干部把党建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面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