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平
摘要:文化振兴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精神实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将有利于保障乡村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299.21;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7-0029-02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主要以新农村规划、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等更加科学的经营战略为主。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必定要做好乡村文化传承,要充分发展农耕文明,才能真正走上乡村文化强盛之路,这样才能将乡村文化之“魂”守住。基于此,研究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文化传承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农业现代化水平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乡村文化传承的经济基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已久,但是部分地区的农村现代化水平依然比较低,如果乡民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那么他们就不会有精力去探索追求精神上的需求,更加谈不上对现代农业科技产生兴趣,这样将不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乡村文明的建设[1]。
1.2宗教文化传播不断冲击着乡村文化的传承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但是乡村居民们自身还缺乏比较恰当的精神寄托以及文化艺术的识别能力,所以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封建迷信观念,甚至对乡民的生活起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宗教信仰在散播的过程中,由于散播者对内容进行了扭曲,因此将会一定程度上牵制乡村文化的创新、传承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宗教信仰不合理的传播。
宗教信仰对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建设的冲击性体现在:第一,覆盖范围相对更广。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乡民依然缺乏恰当的精神寄托,加之没有情感价值的推动,所以容易被一些唯心主义观念所迷惑,主要以女性以及老年人为主,因为这类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这也是宗教信仰传播速度比较快、傳播范围比较广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抢占先机。宗教信仰在乡民心中抢占了先机,因为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同,所以会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以及社会主义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阻碍乡村文化的建设。综上来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定要认清宗教信仰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冲击,当然并不是要全面否定宗教信仰,要尽量引导宗教信仰的传播与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保持一致,从而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1.3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实施的过程中,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型管理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政府机构与乡民形成通力合作的保障机制,但是从实施情况来看,目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正在完善之中。现阶段,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已经具备构建起以文化艺术惠民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但因为供需偏差等因素,而导致很多服务项目流于形式,而且缺乏优质内容,并存在着低功效等问题。从乡民角度来看,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一些送到乡村的文化艺术节目无法满足其需求,所以非常有必要深入分析以及掌握乡民们对于新知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需求。例如,我国很多乡村都完善了电影放映室、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服务项目的建设,但是如果没有结合乡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认知能力,那么这些基础公共服务项目与设施将会成为摆设;同时,深入基层的文艺演出如果在没有了解乡民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一方面乡民不愿意看表演,另一方面,文艺表演者的热情会降低,这样一来会浪费很多的资源,最终将进一步导致乡村公共文化基础建设逐渐失调。
2乡村振兴视角下加强乡村文化传承的对策
2.1强化农业现代化水平
唯有充分保障乡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民加强对艺术以及精神的追求。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升乡村文化的建设力度。为了能够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议以下几点。
第一,乡村各个产业之间加强合作力度,最大限度为乡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乡民的物质基础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将会促进其对精神层面加大探索与追求;同时,利用产业的优势,助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引导乡民多了解农业科技、农业技术,这样将有利于扩大乡民的眼界,从而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人才是保障乡村文化传承的关键,更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过程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非常重要,有利于促进农民身份合理转换,将其塑造成为爱农牧业、懂技术、善运营的职业农民,不仅能够促使他们认同自己的新身份,而且能够充分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明确自己在乡村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职责[2]。
2.2对乡民的精神价值加强引领
乡民作为乡村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将有利于推进乡村文化的建设。为此,乡民非常有必要对一些文明礼节进行改善,从而实现精神价值的提升,具体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第一,以劳动为切入点。将劳作方式与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结合,目的是让乡民在劳作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从而确保其思想能够跟上思想潮流,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认可国家的政策方针,不仅有利于改掉一些陋习,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接受先进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识。
第二,保障以及体现乡贤的地位。乡贤通常是乡村的精英人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且对本村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保障以及体现他们的地位,并由他们为乡民们普及一些乡村文化知识将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宗教信仰,并引导他们改善乡村一些歪风邪气。比如:河南省的郏县在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都成立有基层民协组织,每个民协组织都开办有“民间文化大讲堂”,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