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兰屿及达悟族传统工艺论析

2020-01-25 16:22钱静
创意设计源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传承

摘 要 居住于台东外海兰屿岛上的达悟族,他们的特色工艺如造船技艺、纺织、金属制造等传统工艺都独具魅力,主要依托于他们在独具特色的居住环境中所能获得的材料,同时也是达悟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对生活、对艺术的独特智慧。通过对台湾达悟族所居住的特色兰屿岛地理环境及其特色传统工艺的介绍及分析,探询饱含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生活智慧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台湾的原住民族群;兰屿;达悟族;传统工艺;传承

引用本文格式 钱静.特色兰屿及达悟族传统工艺论析[J].创意设计源,2020(6):27-30.

Abstract The Dawu people living on Lanyu Island outside Taitung have unique crafts such as shipbuilding skills, textiles, metal manufacturing and other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which are mainly based on what they can obtain in a unique living environment. The materials are also the unique wisdom of life and art accumulated by the Dawu people in their long-term production and lif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Lanyu Island where the Dawu people in Taiwan live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crafts, we explore the unique life wisdom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contained in handicrafts full of ethn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aboriginal groups in Taiwan; Lan yu; Dawu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craft; inheritance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台湾少数民族造物艺术研究”(项目编号:20FYSB038)阶段性成果。

居住于台东外海的兰屿岛上的达悟族,自古以来遗世独立,自给自足地过着半渔半农牧的生活,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离岛(见图1),长期以来受外界影响较小,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与生活习俗[1]。

一、达悟族及兰屿独特的地理环境概述

达悟族是唯一不居住在台湾本岛的台湾少数民族,这一族群居住在台湾岛东南方西太平洋上的兰屿岛上,兰屿岛标高约500公尺,周围只有38.4公里的古老火山岛,全岛大部分地区被热带雨林覆盖。达悟族人将自己生活的兰屿地区按照自然分布,大约分为:山野、海洋、海滩、深山等区域,海边与山野接合处便是村落。达悟族人群聚而居,全岛分为六个区域,沿海岸的狭小平地形成红头、渔人、椰油、朗岛、束清、野银六个村落。各村关于自己的始祖传说极为丰富多样,红头村认为自己的始祖来源为石、竹、木等,所以将其子孙也分为“石的系统”“竹的系统”“木的系统”等;渔人村则传颂着天女下凡的部落传说;椰油村则传说其始祖是大洪水时唯一的幸存者等,各村关于其始祖的传说多种多样,这也暗示当地居民来源的多元性,但是从现在当地各村居民的生活来看,无论是从生活形态、生活方式,还是从语言等方面来看,很难辨出其间差异,现全岛居民基本属于达悟族。达悟族因地理位置的缘故,其物质文化传统可谓独树一帜,与台湾本岛其他的少数民族在文化类型上较不相同,一直到近代,仍保留较多的传统文化与生活形态,其传统工艺独具民族特色[2]。

二、达悟族的特色传统工艺

达悟族人为了适应兰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种种需求,发展出多方面的手工藝技术,具体如:烧陶、雕刻、织造、金银加工、造船等。其中尤以造船、织布与金银加工技术最具特色[3]。

(一)造船技术

达悟族的造船工艺是因捕鱼而发展出来的一项达悟人所独有的技术。在造舟过程中他们所用的所有材料都来自岛上的树种,在族人一刀一斧的雕琢下,以二十几块树材拼接成造型优美的拼板舟。达悟族的拼板船分大船、小船两种,无论体积大小,达悟族用于捕渔的船都是龙舟式的,整个船身是由数十片不同种类的木板拼合而成。船的整体造型首尾翘起,船身狭窄,船底尖。(见图2)达悟族船的主要结构包括龙骨和船板,填缝材料、木钉等则属于辅助材料构成;船舱中还有诸多附件如桨与桨架、舵与舵架、各种渔具等,是用于实现捕鱼功能的重要物件。达悟族的拼板渔船有的有装饰,有的则无装饰,有装饰的达悟渔船上的雕刻技术令人惊叹,船首、船身、船尾,遍布雕刻与彩绘,呈现出达悟族独特的民族特色。达悟族渔船细致精美的雕刻突出表现于其船头与船尾,他们在船首雕刻连续的螺旋窝卷形人形纹,并在渔船的船身上将这种窝卷形人形纹的图案进行变化,灵活运用,在两头弯曲的位置,还各刻上齿轮状的眼睛纹饰,称“同心圆”,船腹两侧则雕以锯齿状的波浪形纹,最后,还会将船体所有的图案用红、黑、白三色漆料彩绘,使拼板船的整体造型、色彩呈现出独特的原始韵味。(见图3)

(二)织布技术

达悟族利用植物性纤维,作为织布的材料。其织布的程序为:采集纤维、纺纱、整经、织造等[4]。首先是对植物性纤维原料的采集,其中韧皮纤维主要有落尾麻、瘤冠麻、异子麻、山苧麻等,叶脉纤维主要有马尼拉麻等。将所采集的纤维晒干后,再将成束的纤维撕了又撕,越细越好。处理好一些细长的纤维后,将之缠在手上,使之成圈,如此整理成一圈圈的麻纤维。接着把整理好的纤维圈拆开拉直,抹上炉灰,藉以增加其柔滑性,把那些麻纤维捻成线并于拇指与小指上缠成8字形,再用纺车捻纺成线。整经的目的是将纱线挂成同样长度,构成经纱,是织造前的准备工程,依所插整经棒左右两端位置决定经纱的长短,例如图3右方插在第13孔就比插在第10孔处的经纱长,同时也以此来决定布的长度。整经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平纹整经法和斜纹整经法,其中平纹整经法专门用于织丁字裤所用,斜纹整经法用于织男、女上衣及围裙用[5]。

织造的过程主要包括开口、投梭、打纬三个程序。经整经后已可开始织布,但仍不足以织出较多的花纹,如平纹整经,未再添加线,则只能织平纹布;斜纹整经,如未再添加线,则只能织斜纹布。其织布计有21种花纹,布以黑、白两色为主,随所欲织布的花纹而改变线综是达悟族织布的特色。

(三)冶金技术

达悟族是台湾少数民族中唯一具有冶金技术的民族,达悟族冶炼金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戥子,主要用于称与秤锤等重的金、银数量来制作合适的器物;坩埚是用于溶化金、银的锅子,一般以陶土烧制而成,为表面有凹陷容槽的小型台状物;坚石砧与石锤,一般都是用乌石所制,石砧下一般还装有木制的座台;磨石主要用于磨光金、银;铁铗是用于夹金、银及铁等物以便入火锻烧;铁杵是用于捶打金、银、铁等;铁斩用于截断金属;扇子用于扇风助火;木模是用面包树材削成圆锥形,内部挖空,外模作为打薄的银片围绕在上面用于定型。

银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将一个大银元置于平石上,以铁斩截成两半,然后拿铁铗箝住在火中锻烧,燃烧的火势过小时,则持椰叶制的扇子掮火。

待红热之后再放到平石上,接着以铁杵捶打使之延展开来,再将银片投入盛水的陶碗中,使其冷却,然后重复这种煅烧及捶打、冷却的作业,逐渐打造出心中想要的形状。以上的煅炼过程完毕之后,还得将银片放在坚石砧上,拿石锤轻轻推平,使银片的厚度均匀,接下来将银片蘸水以磨口磨其表面,使之平滑光亮。另一种方法是将金、银熔解,将所需熔化的金、银放入坩埚内,将盛有金、银碎片的坩埚放置于材堆上后,再用碎陶片在坩锅上加盖,冶炼过程中,通常先将木薪堆放在一起,上面堆添材薪,再点火燃烧,所使用的燃料是番龙眼、山榄或红头李榄等火力较强的木柴,木材燃烧时则以椰树或棕榈树皮制成的扇子搧风助长火势,待金银熔解,以铁箝将坩埚拿出,略经冷却后,用石槌打造金银条块制成饰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银的冶炼过程中,若煅烧及冷却两个步骤的频率过高,则银片容易碎脆而产生凹凸不平的小孔,因此冶炼金银的操作者必须是技术十分娴熟者才能胜任,金子的冶炼方法与银的冶炼方法基本一样。达悟族用金银工艺制作的器物主要有各种金银饰品、男子戴的银盔等,在台湾原住民族群的器物中独具特色。

三、達悟族特色工艺中蕴含的造物内涵与智慧

(一)对生活周边环境中自然材料的选择

达悟族人所居住的兰屿岛,全岛大半为热带雨林所覆盖,成为达悟族人制造船只用材的丰富供给来源。达悟族拼板船所用之木材,主要依据船体不同部位的具体需求选用特定木料,板材与板材之间必须能严丝合缝,这是在之前对其坚固性、安全性及精密度充分考虑后的选择。达悟渔船龙骨的选材非常严格,一定要是上好的木料,因自身所处环境原因,达悟船在行程中往往需要在海岸推上推下,进入海面后,则需要历经长时间的航行,这对船本身就有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是要不容易翻覆,要经得起水波浪的震荡,更重要的是船底部的船板,必须能够下降船只的重心,因此船底的下面更适合使用较重的板材,以防海中有激烈波浪时船身激烈摆动。因上述诸多原因,达悟族渔船的首尾龙骨的最佳选材,宜选用木质粗大、通直、坚硬、耐腐、耐磨、不易反翘的树种,如榄仁树即为上等选材,其次台东龙眼树;船底龙骨也可选台东龙眼,此外兰屿赤楠、兰屿福木也都是较好的船底龙骨选材;船板的材料则宜选择板根宽大、质地轻软之木料,如兰屿肉豆蔻、台东龙眼、榄仁树、绿岛榕、面包树、大野牡丹、台湾胶木、糙叶榕、兰屿赤楠等;而船舱支架木料则选择兰屿赤楠、榄仁、台东龙眼、白榕、面包树等。达悟族木船两侧的船板,是越往上,选择层质地越轻、越松软的树材,这样一是增加浮力使船身稳定不容易倾侧,二是能拓展船舱容量,放置更多渔获物;船上的舵材一般选择白榕树的支柱根,质地强韧且轻,氣生根的特性是不容易断,所以也是舵材无可取代的选材;舵架与船桨一般选用较坚硬的木材,如兰屿罗汉松、榄仁树、大花坚木、乌心石等;船桨则选用台湾胶木、榄仁树、毛柿、莴心石等;船桨架的材料也有多重选择,如长果月橘、革叶羊角扭、毛柿、交趾衔矛、大叶树兰等。达悟族人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摸索规律,他们利用木材的不同特性,依照船体不同位置及其功能的差异,物尽其用,可见他们对木材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

达悟族传统中用来织布的材质,也是较多使用只产于兰屿的锥头麻、瘤冠麻、落尾麻等植物作为纺织原料,显得较为特殊。除了用于织布的植物性材料之外,达悟族染线的方法,也和其他台湾少数民族有很大差异,黑线是取锅底的木炭烟尘将麻丝染黑,再以兰屿肉登蔻果实含油质的汁液,喷在麻丝上,而后用手搓揉,黑色便牢牢地附着于麻丝外,不易褪色。对于织布原料、染料的选择,都体现了达悟族人对自己周边植物特性认识的智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见,达悟族人对拼板船各部分使用之材料的选择,在织布、染料的选材等,均是首先考虑本地产量较多或特产的植物性原料为优先选择,其传统工艺的发达,也多少与其取材的地缘便利性相关,对于自身生存环境中材料特性进行认识与分析,将其合理利用,并在其上描绘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都凸显了达悟族人对自然认识的能力及选择的智慧。

(二)生产、生活方式的凸显

达悟族居住于台东外海的兰屿岛上,因临海而居,达悟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围绕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运转。以渔捞为主要生产方式,达悟族人日常生活必须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是取之于围绕兰屿四周海洋中的鱼类,特别是三月到六月,是达悟族人捕捞洄游飞鱼的季节,捕捞飞鱼是达悟族人的年度大事。族人相信,飞鱼是天神赐予达悟人的珍贵食物,因此捕捞飞鱼要经过一连串的祭祀与仪典,在八人以上的拼板舟完成后,要举行盛大的新船下水典礼,分享造舟的喜悦,同时藉着下水典礼的仪式祈求渔获丰收。造舟从选材、制造到下水,前后约需三年的时间,对达悟人来说,造舟的确是他们一生中的大事。这些渔捞、祭祀与仪典活动也是促进达悟族人在造舟工艺上成就的主要因素。此外,重视社交礼仪的达悟人,创造出用银币打制成男子的礼帽,俗称 “银盔”也是达悟人所特有的盛装装备,是因应其生活礼仪需要而创造出的产品,一般唯受族人敬重的年长男性才能戴之。

达悟族是典型的海洋民族,其造物艺术纹样与渔捞活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船眼纹是每一艘船必备的图案,除船身以外,船桨也雕饰着美丽的花纹,拼板舟图案的美感来自与大海搏斗的生活经验,如拼板舟的装饰中我们更是可以看到较多的波浪纹的表现,可能是对大海波浪的描绘,鱼形纹、涡卷纹、鱼眼纹等的运用,可能与其捕鱼的生产方式也相关。达悟人的织布艺术亦有着浓浓的岛屿风情,以蓝、白色为主要色系,在细密紧实的经纬间织造出海洋、蓝天与白云的意象。

(三)稚朴原始信仰的表达

我们从以上对达悟族人的生存环境及其传统工艺制作来看,他们是有其独特原始信仰的,由于达悟族地处离岛的兰屿,周围没有敌对的异族,对于常年受惠于兰屿温暖气候和山珍海味的达悟族来说,威胁其生活的事物,无非是人力难以抗拒的病苦和死亡,所以形成了達悟族人的将上天视为生与善的极地,又将地下视为死与恶的象征,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恶灵是影响其生活,并需要抵抗的邪恶力量。他们这种独特的信仰与观念融于他们日常的生活及各类传统工艺文化之中。如达悟族男女在举行新屋落成、渔船下水、捕捞飞鱼等重要的祭仪与活动时,他们会做盛装打扮。盛装时,男子头戴籐帽或银盔,在胸前佩戴茧形金片胸饰或半月形的木片胸饰,手上戴银制手镯,外出时还要佩戴带礼刀;女子头戴八角形礼帽或椰须礼帽,胸前佩戴由鹦鹉螺贝或银片制成的斧形胸饰。达悟族男女在盛装时戴的很多装饰品都是用金银片制成的,因为他们相信金银饰品具有特别的灵力,可以抵抗族恶灵的侵袭。又如上文所描述的达悟族人在他们的造船、织布、冶金等日常生产生活中,各类图案、色彩及材质的使用也都是能体现其原始信仰。如在这渔捞、祭祀与仪典等重大活动中所使用的礼棒与船只制造中,使用人形纹、船眼纹,且在色彩上喜用白、红、黑等色;在织布活动中,主要选择黑白两色;冶金活动中金银材料的选择等,都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图案、色彩及材质具有辟邪除凶的作用。

此外,达悟族人是台湾少数民族中唯一有煅炼金银技术的民族,他们相信黄金有一种灵力,可以止血医病,他们还将其当作赎命的偿命金。在达悟族制作金银饰物的过程中诸多禁忌也能体现他们的原始信仰。他们认为冶金是很神圣的事情,首先,冶金制作的场所必须是单独的,一般是在工作房的前埕、凉台下面或空地上新盖的茅屋里,四周围起篱笆不让人靠近,并且摆有绑扎成十字形的菅蓁茎及长矛;制作时还须特别着盛装及佩戴银手钏等。这些禁忌都是为了防止恶灵靠近或抵抗恶灵的侵袭。在相关的生产生活中,达悟族人遵循自己的信仰,以避灾纳福。

结语

总之,生活在台湾兰屿岛上的达悟族在长久的时间里,所发展出的各种为生活而备的传统工艺,是达悟族人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不断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结果,当我们深入地去了解达悟族,就会发现,他们的特色传统工艺更多地与达悟族人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原始信仰等密切关联,它们不仅仅只是为了美观装饰的审美问题而已,而是更多地着重于社会文化价值层面。达悟族的人们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成一格的对其生存环境的认知,对于环境中何者可用、何时利用、如何利用,形成了一套应用的知识与技术,并影响着他们在传统工艺中所使用材质的选择、纹饰的应用上。此外,原始信仰也是影响其造物品类与纹饰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陈雨岚.台湾的原住民[M].台北: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15.

[2] 唐屹.我国少数民族概况研究[M].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1992:8.

[3]钱静.台湾原住民族群造物艺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241.

[4]王蜀桂.台湾原住民族传统织布[M].台中:台湾史前文化博物,2001.

[5]何传坤,廖紫均.不褪的光泽:台湾原住民服饰图录[M].台中: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2009.

钱静

泰州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传承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